1949年2月,素有“和平将军”之称的张治中先生,在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的不断催促下只得从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任上回到南京,接受了国共和谈首席代表的重任,赴已经解放了的古都北平,以中共所提的八项条件为基础,与中共谈判国内和平。
和谈前,两赴溪口谒见蒋介石
张治中将军在率和谈代表团赴北平之前,曾两次去溪口晋谒下野的蒋介石。
张治中第一次去溪口,是在由西北回南京后不久,为了准备行将进行的和平谈判,于3月3日与吴忠信一道前往溪口。蒋介石似乎猜出张治中此行的目的,见到张治中后劈头盖脸就是一句:“你们的来意,是要劝我出国吧?”说着,拿着桌上的报纸随手一扬,谈谈地一笑,“报上已经登出来了。”张治中不觉一怔,刚要说什么,就被蒋介石抢先说道:“他们逼我下野尚可,逼我亡命,这是不行的!我如今是个普通国民,到哪里都可以自由居住,何况是在我的家乡?!”还说:“我可以自动住到国内任何地方,即使到国外也可以,但是绝对不能出于逼迫。”
蒋介石的几句话让张治中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好。的确,张治中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劝蒋介石出国。因为刚刚上任的李宗仁代总统已经痛切地感觉到,蒋介石虽然下野,但他的势力还在牢牢地控制着各个方面,使得李宗仁根本无法行使权力,处处受制。张治中此次受李宗仁之托,有意把蒋介石劝出国,这样李宗仁才能放手,也才有利和谈的进展。然而现在显然已经不可能把这种意图进行下去了,因为蒋介石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所以张治中也不敢再说些什么,只好跟蒋介石汇报一些和谈的情况。他对蒋介石说:“总裁,南京方面对中共所提八条的第一项,意见是统一的,都认为不能接受。”
“嗯,嗯”。蒋介石见自己的声威见效,张治中也顺应了自己,语气缓和下来:“当然啦!李德邻(李宗仁)现在负的责任就是我的责任,德邻的成败也是我的成败。文白,你可以告诉德邻,我一定竭力支持他。我自己愿意终老家乡,绝不再度执政。”
张治中在与蒋介石的谈话中碰了软钉子,直接影响到他此次的溪口之行,在随后的几天谈话中,张治中也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最终无功而返。
张治中第二次到溪口面见蒋介石,是在南京政府接到中共中央关于和平谈判事宜的决定后、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团启程前往北平前夕。前往溪口的目的是向蒋介石“请求指示”,同行的还有屈武。在飞机上,张治中对屈武说:“你同蒋经国是同学,什么话都可以谈得的,到奉化后,我同总裁谈,你就同蒋经国谈,我看他对他父亲还是有影响的。”屈武不好意思地回答说:“以前跟这位太子是至交,如今已是貌合神离了!”
到了溪口,张治中拿出准备参加和谈的草案稿给蒋介石看。草案要求和谈开始前,双方就地停战,双方军队分期分批于驻在区域就地自行整编。还有好几条,没有写在书面上,是腹案。蒋介石把草案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又很认真地听取张治中将腹案陈述一遍。张治中汇报完毕,蒋介石笑道:“我没有什么意见。文白,你这次担任的是一件艰苦的任务,一切要当心那!”
蒋介石同张治中、吴宗信来到蒋母墓道,行完礼,由墓庐的山径边走边谈。蒋介石对张治中再度表示:“文白,我是愿意和平,终老还乡”。
“总裁这句话对和谈很重要,也可以消除党内的分裂。”张治中信以为真,于是高兴地又问道:“总裁,不知是否可公布于报端?”蒋介石说:“你斟酌吧。”
张治中等人离开溪口的时候,由蒋经国陪送到笕桥机场。蒋经国与屈武同车。分手时,蒋经国对屈武说:“文白先生也太天真了!现在还讲和平,将来是没有好结果的,我看他会死无葬身之地的!”蒋经国这最后一句话,是其父蒋介石近几个月的口头禅。在飞机上,屈武把蒋经国的话告诉张治中,张治中呆了一下,生气道:“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我要当面质问他,教训他!他父亲说一切要当心,他却说我死无葬身之地,这像什么话!”张治中回南京后,马上把溪口之行写成新闻稿发表,并应邀在立法院演说。张治中的演说词慷慨激昂,博得了全场喝采。演讲的第二日,张治中率团启程,飞往北平参加和谈。
和谈初期笼罩的不快气氛
1949年4月1日上午,以张治中将军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和谈代表团一行二十余人,乘“空中行宫”号飞机由南京飞抵北平。在机场上,张治中发现中共和谈首席代表周恩来未来迎接,来接机的仅是中共和谈代表团秘书长齐燕铭,北平市政府秘书长薛子正、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等,心里很纳闷。
张治中一行人走进下榻的北京六国饭店时,抬头见到一幅大标语:欢迎真和平,反对假和平!张治中对屈武说:“看来中共对我们的诚意是有怀疑的!”当晚,中共和谈代表团首席代表周恩来在六国饭店宴请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参加的有中共代表林伯渠、林彪、叶剑英、李维汉、聂荣臻和秘书长齐燕铭;南京政府方面有首席代表张治中,代表邵力子、章士钊、黄绍竑、刘斐和秘书长卢郁文。
宴会结束后,周恩来、林伯渠和张治中、邵力子谈话。周恩来对张治中:“文白先生,你是李宗仁指派的首席代表,蒋介石早已下野,你为什么还要到溪口去向战犯头子请示?你这样做法,完全是为了加强蒋介石的地位,起了混淆视听、破坏和谈的作用。”
张治中没有思想准备,面露尴尬,但仍振振有词地解释道:“第一,我是国民党员,蒋介石是国民党总裁,党员行动,总得让总裁知道吧!第二,现在名义上是李宗仁代总统,但实权仍在蒋介石手里,为了和谈工作不致夭折,我不能不去摸个底呀!”周恩来接着说:“不管怎么说,只能说明蒋介石还在发号施令。这种由蒋导演的假和平,我们是不能接受的!”两人争执起来。原来周恩来对张治中来北平之前的溪口之行一直不满意。
从4月2日至7日,双方代表就“八项条件”所涉及的各种问题个别交换意见,主要议题是“战犯”及“渡江”两项。
李宗仁的意图是“隔江而治”,幻想保住江南半璧江山,徐图后计;中共方面坚决表示“无论和战,均须过江”。这就使李宗仁“划江而治”的迷梦成为泡影。为此,双方原拟4月5日的正式和谈,不得不向后推迟。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