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伦德拉·莫迪率印度人民党时隔10年重掌联邦政府之后,周边国家纷纷递来橄榄枝。巴基斯坦总理罕见到新德里祝贺,日本媒体称莫迪是“印度的安倍”,中国则有智库指望他成为“印度的尼克松”。
今年是“中印友好交流年”。莫迪竞选期间曾就中印边界问题发表强硬言论,而胜选后他宣称要学习中国经验,大力发展中印关系。此后,中国外长王毅访印,并透露习近平主席有望年内访印。不过,与李克强就任总理后外访首站选择印度不同,莫迪就任后首访不丹,7月中旬才会到巴西会晤中俄领导人。莫迪,将给中印关系带来什么变化?
经贸合作迎来转机
早在莫迪参加大选之时,中国媒体就突出莫迪前往中国“取经”,将古吉拉特邦发展成“印度的广东”这一经济成就。莫迪当选总理后,承诺大力发展经济,这让中印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成为可期待的愿景。
在新德里,习近平主席特使王毅形容中印合作就像展现了冰山一角的无穷宝藏。莫迪则直接指出,中印将发挥各自优势,在基础设施、制造业、软件等领域深化合作。在王毅访印接近尾声时,《印度时报》报道称,拥有近3000万人口的印度大都市孟买的首条地铁线路6月8日通车,该地铁线的车辆供应商为中国南车旗下的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在此之前,中国南车还先后拿下新德里两条线路的地铁车辆合同。另据报道,来自中国20家公司的代表团正走访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计划今年向该邦投资10亿美元。
印度进出口银行的数据显示,2013~2014年度,中印双边贸易总额达到658.78亿美元,增幅仅0.14%。而在2012~2013年度,增幅甚至为负。2013~2014年度,印度的对华贸易逆差达510.49亿美元,继续呈现缓慢上升态势。莫迪政府显然有意改变沉闷的现状。在与王毅会谈时,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委员谷南吉直言:“不断扩大的赤字是一项非常大的耻辱。”他还表示:“印中都是新兴大国,希望印度的经济增长能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而重返复苏之路,恢复在亚洲的地位。”
印度知名战略学家拉贾·莫汉也在印度智库“观察家基金会”撰文称:曼莫汉·辛格已经认识到中国是资本、技术以及工程管理的领头羊,中国必然是印度长远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但印度的外交政策否决了印度与中国在南亚次大陆跨地区项目上的双边合作,同时印度又对中国在次大陆上升的经济利益感到担忧。“而莫迪将会转变印度的对华政策,他将与北京展开经济合作;莫迪现在需要通过内、外部力量来为中印之间不断扩大的战略隔阂架起桥梁。”
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莫迪若想改变中印经贸关系的缓慢发展态势,需要下大决心革除弊习,消除腐败,增添便利,净化印度的外商投资环境。更重要的是,莫迪要减弱安全政策在中印经贸关系中的分量,让中印经贸关系尽量免受政治干扰。
边界问题加强危机管控
边界问题一直是横亘在中印关系中的最大障碍。曼莫汉·辛格执政时期,中印多轮边界会谈均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莫迪上台之后,委任前陆军司令库马尔·辛格担任东北地区事务联邦部长。后者称其工作重点将是发展东北地区,以缩小与中国在边界另一端大兴土木建造公路和铁路的距离。其言外之意是,面对中国在边境地区建设军事基础设施,印度也不甘落后,料将推动此前陷入停滞的山区部队。按前任印度政府的计划,这8万人的山区部队将驻守在印度东北部与中国接壤地区。
当此时期,潜在军事冲突成为中印双方都极为担忧的议题。2013年4月,中印边防部队在青藏高原西部边缘的拉达克山谷爆发帐篷对峙事件,民间爆发“口水战”。之后,边界地带又出争议事件。这些事件凸显了中印边界潜在冲突的风险。杜绝这类冲突的根本之计就是划分实际控制线,然而,中印对此存在严重分歧。一则,实控线附近的地理形势复杂,具体划分起来,存在很多实际困难。二则,中印在实控线附近的哨卡呈现犬牙交错之势,双方对于实控线的具体地理位置认识不同。
在实控线未正式划分之前,中印最需要做的就是健全边界地区的各项危机管控机制,将突发冲突控制住、解决好。2013年10月,李克强与辛格在北京会谈后双方签署了交通、能源、文化、教育、地方交往等9项双边合作文件,其中之一就是中印两国政府边防合作协议。趁着今年是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中方邀请印度副总统安萨里和缅甸总统吴登盛出席北京6月28~29日的相关纪念活动。安萨里是资深外交官出身,虽然当副总统有国大党保举因素,但在外交上要听从内阁意见,因此他的访华可视为总理莫迪的意思。事实上,莫迪要想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也必须稳定边界局势。
在边界问题上,莫迪未必会采守势;相反,对惯于在大国间游走的印度而言,虽然不会直接在南海海洋领土争端中对抗中国,但印度决策层倾向于认为,中国因国内反恐及周边局势严峻,将被迫在边界问题上与印度寻求合作,并有可能在谈判中采取妥协立场。当然,这更多只是印度的一厢情愿。
莫迪寻求战略平衡
作为先后崛起的两大巨人,中印间的战略竞争经常被外界渲染。曼莫汉·辛格执政10年内,印美不断走近,印日关系也步入快车道,印度还在南海问题上发声,并计划今年7月在日本海与俄罗斯联合军演,以平衡中国在印度洋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6月15日,莫迪首访行程选择了与中国存在划界争议的不丹。路透社评论称,莫迪发起了“一场战役”,因为中国正向南亚地区“进军”,莫迪政府发誓要“结束对邻国的忽视”。拉贾·莫汉对此评论道,中国的崛起将允许印度的南亚邻国通过“打北京牌”来对抗新德里,或者在中印两大巨人之间采取“不结盟”政策,“这些都将撼动印度对其南亚邻国(巴基斯坦除外)的主导地位。现在,莫迪要出手改变这种局面”。
在巩固传统势力范围之外,莫迪也汲汲于亚太事务。他原计划7月上旬出访日本,后由于印度国会会期和编制预算等原因而推迟。印日首脑隔年互访机制早在2005年就已建立,2010年以后还加上了副外长及副防长级定期协商机制。去年5月辛格总理访日(因2012年12月日本大选而推迟了半年),当年11月日本天皇访印,今年1月安倍出席印度国庆日庆典,带去20亿美元贷款,并商定年内举行美日印联合海上军演。但印日双边贸易额不到中印一半,日本想对印度输出的核电及高铁项目也未谈妥,印度决策层并无意在中日之间选边站,这应该也是莫迪未按期访日的原因。
当然,印度对中国海军力量近年的发展壮大还是耿耿于怀。观察家基金会研究员乔西(Manoj Joshi)认为,中国在元朝及明朝在印度洋地区存在一些控制模式,现在中国正扩展在该地区的经济利益。美国海军研究院的辛格(Anup Singh)认为,中国在印度洋的利益大部分来自于能源需求,中国需要派出海军来保护这条能源运输线;建议新德里在印度洋加强与美国合作,同时尝试与中国接触。据悉,莫迪希望9月到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期间能与奥巴马会晤,此后他将参加东亚峰会、G20峰会和南亚峰会,在多个舞台发出印度的声音。
英国简氏信息集团6月20日表示,印度正在南部扩建一处铀浓缩工厂,产量将大大超过维持核潜艇编队所需,可能会用于发展氢弹。不难判断,尽管在经贸领域莫迪乐于与中国合作,但在战略安全领域,他将采取果断措施平衡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战略压迫感。中印新一轮的战略平衡大戏已悄然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