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个体生命历程置于全球化范围和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进行解读——
80后是一个独特的中国概念。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和与之同时的独生子女政策,构成了80后生命历程中最关键且影响最为深远的社会事件。如果说80后的父母们是“新中国的一代”,他们的生活史就是新中国国家建构史,那么,80后们则是不折不扣的“转型的一代”,他们的成长与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转型过程密不可分。《境遇、态度与社会转型:80后青年的社会学研究》一书从“个人转型”和“社会转型”这两个维度出发,以80后青年当前从毕业到成家立业这一过渡期中具体的生活境遇与态度为着眼点,将独特的个体生命历程置于中国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范围向后现代社会迈进的背景下进行解读。在此视角下,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理论关注。
从人一生的历程来看,青年被看成是一个人生命周期中从儿童到成年的转型阶段,这种转型包括职业、社会和文化的转型,其中最主要的标志是从离开学校到获得稳定职业的职业转型,其要点在于青年的经济独立、思想成熟并实现自我管理。然而当今世界年轻人教育年限的延长、工作的不稳定,使得原先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影响整个生命模式的青年转型期正在延长。当前的80后正处于这个独特的人生转型阶段,最能充分地体现出社会变迁在其身上打下的深刻烙印,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与此同时,从中国当前经历的变迁来说,这是一个迈向现代性的特定过程。吉登斯把现代性看成一种风险文化,一种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多样选择的后传统秩序,它带给人类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不安全感和自我焦虑的磨难。而年轻人则是对这种变迁最为敏感的群体。法国学者拉葛雷认为,这一代人的重要标志是“邂逅后现代性”,他们在后现代社会的背景下成长起来,后现代社会出现并随之带来了个体化、个人的自由和责任、选择、机会的开放性、传统纽带的崩溃等概念,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承担成为当今青年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个人从依附向独立的转型与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并再度向后现代的转型重叠交错,放大了青年在处理个人经历时所面对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构成我们探讨80后问题时基本的立足点。
将青年的生命历程嵌入特定的国家和全球背景下来理解
将青年置于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脉络下理解,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固有的城乡二元结构,结合来自家庭背景的阶层差异,以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为中介,将80后内在划分为很多子群体,使他们的生活状态迥然相异且相互隔绝。最典型的如大学生80后群体和农民工80后群体,他们生活在同一时点,却仿佛置身于两个迥然相异的世界。这种多元性在个体身上体现为各种机会的不平等(教育、就业、发声);而若放置于转型的视角之下去理解,社会格局对人口的年龄层和知识层的分割,又内在地成为市场化过程中资本使其利润最大化的工具。正如陈映芳所指出的,这一根本逻辑源于“人”被“人力”化,不同年龄层的劳动力和消费能力,正被各种力量精心地计算并实现其利益最大化。这背后,既有社会结构力量的形塑,又有席卷全球的资本力量的驱动。
2005年联合国的《世界青年报告》中讨论了全球化给青年人生活带来的四种影响:一是就业机会分配,全球化改变了就业市场,青年作为劳动力市场的新来者成为“最脆弱”的群体;二是全球化带来国家内以及国家间的移民迁徙,而青年人在移民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三是全球化对青年文化造成多重影响,媒体的扩展导致全球消费主义的出现;四是全球公民身份和活动潮流涌动。这些关于当今欧美青年处境的研究将青年的境遇与全球化时代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迁趋势结合起来,视青年为遭主流社会排斥并且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这给理解中国80后一代的境遇提供了某种参考。
重视公共表达和青年“自我表达”之间的内在张力
作为中国当下的青年群体,80后的成长也深刻体现了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公共表述和自我表达之间的内在张力。有学者在解释这几年国内层出不穷的各类群体性事件的主角为何都包含大量的80后青年时,曾将“县域青年的认同危机”作为一个重要归因。作为改革开放和独生子女的第一代,80后自出生以来便备受争议。在早期的公共话语中,充斥着“小皇帝”“自我”“叛逆”“缺乏担当”等负面的表述;而经历2008年汶川地震和奥运之后的公共表述中却突然出现了对这代人的爱国、奉献、责任心和民族精神的高度赞扬,使之前80后的负面形象得到部分修正。与此同时,他们的自我表达自始至终以各种方式展现着分裂和多元性,或漠然或热情,或主流或非主流。这代人身上似乎融合了各种矛盾,比如两种体制并存和多元化的机会所带来的标准化的成长经历与差异化的个人体验、充裕的物质条件与残酷的竞争压力、孤独的成长环境与强烈的表达欲望等。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代人?如何理解这代人与转型的关系?这一问题构成了本书在经验上的出发点——试图将这一代人放置在转型的过程中去理解,也试图从这一代人的生活境遇的角度来理解转型。有关80后的概念和话题虽然被社会和媒体各界炒得火热,但在学术界至今仍缺少系统规范的研究。关于80后的境遇和态度的研究,试图填补这一学术空白。同时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当今青年和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还有助于消除代际隔阂,在主流社会与80后之间建立起理性的沟通渠道,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