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俄罗斯政治发展的前景?从长远角度来看,问题的关键也许在于如何继续对引进的西方民主政治制度进行适应性改造,使其与俄罗斯本土价值体系相适应。这意味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左和右,而是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维持现状是当下俄罗斯的最大公约数
要界定现阶段俄罗斯政治发展,“中间状态”是一个较为适当的词汇。何出此言?原因是2011—2012年选举年之后,俄罗斯精英集团或者说政治阶级总体上没有对目前所形成的政治架构进行改弦更张的冲动。虽然城市中产阶级在一定意义上求新求变,但俄罗斯社会的大多数对持续不断的改革感到疲倦。维持现状是当下俄罗斯的最大公约数。
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俄罗斯社会而言,回到20世纪90年代那种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1990年代初“休克疗法”和私有化使得自由派人士和自由主义价值在民众眼里变得暗淡无光。许多人对苏联时期心怀感念,更多的是怀念特定时期的秩序和稳定,但并不是想要回到苏联。自2000年普京上台以来,俄罗斯的社会秩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高。普京赢得总统大选,体现出人们希望稳定、希望维持现状的心态。
从国际方面来看,俄罗斯独立之初采用了“西方中心”政策取向。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都以欧洲为仿效和学习的对象,以融入欧洲为目标。俄罗斯社会内部尤其是精英阶层和部分城市中产阶级依然对欧洲怀有深切希望,往往以欧洲为标准衡量俄罗斯国内的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洲深陷危机,俄罗斯失去追赶对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欧洲这个目标的吸引力大不如前。
因此,这里所说的俄罗斯政治发展的“中间状态”,意即既不可能发生社会和政治革命,也不可能发生逆转倒退这样一种情况。政治领域的“中间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国内和全球化发展高度不确定情况下的自然反应,即维持现状。鉴于俄罗斯历史经验和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目前的“中间状态”这样一个较为显著的趋势将会维持一定时期,但其后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开放性的。
“四个俄罗斯”的划分
俄罗斯学者娜塔莉亚·祖巴列维奇认为,2011—2012选举的投票结果显示,不同地区选民的投票行为可以显著地分为四个类型,也就是所谓“四个俄罗斯”。这构成俄罗斯当下政治发展的重要特点。
“第一俄罗斯”指的是12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加上2个人口接近百万的城市,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0%。近20年来,俄罗斯大城市的居民就业结构发生变化,“白领”比例大大高出技术工人“蓝领”。俄罗斯3000多万中产阶级和网民主要集中在这些大城市。一般而言,大城市居民的经济状况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小,渴望变化和新的机会。
“第二俄罗斯”指的是中小工业城市(人口从2万—3万到30万—50万不等),其居民依然保持苏联生活方式,就业结构以“蓝领”为主,中小企业不发达。中小城市居民占全国总人口的25%,其经济诉求与中产阶级不大相同——就业和工资是关注的重点。
“第三俄罗斯”指的是广大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8%。小城镇和农村居民政治上处于被动状态。
“第四俄罗斯”指的是北高加索和西伯利亚南部(阿尔泰)等边远地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当地经济和居民收入主要依靠联邦财政转移支付和投资。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俄罗斯社会变革的呼声主要来自大城市中产阶级,而城市中产阶级尤其以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个城市最为集中。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地区的居民并不希望看到剧烈的变动,希望维持现有状况。
值得说明的是,也有俄罗斯学者从社会意识角度划分出“三个俄罗斯”,即处于后工业社会 21世纪的俄罗斯、处于工业化时代20世纪的俄罗斯以及遵循传统价值的19世纪的俄罗斯。俄罗斯幅员辽阔,地区发展极其不平衡且这种不平衡往往投射到选民的政治行为上来。这个因素从长远来看对俄罗斯的稳定或者不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无论是“四个俄罗斯”还是“三个俄罗斯”的划分,无不凸现出近20年来俄罗斯社会结构繁濡化的基本事实。
俄罗斯社会分为经济上依靠国家的大多数和经济上自主、政治上独立的城市中产阶级少数及各自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诉求。对前者而言,政治稳定、社会有秩序、国家不断增加工资退休金就足够了。而对后者而言,国家仅仅维持政治稳定和秩序是不够的,还需要提供有效的制度。二者都需要国家提供公共品,这是重合之处,但具体的区别更有实质意义。
社会结构变化与政治参与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俄罗斯社会结构变化与政治参与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
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从2011年9月到2012年3月对全国40个地区1800多名受访者连续8次追踪民意调查显示,社会情绪变化的幅度(包括社会抗议、城市中产阶级参与的积极性及其变革诉求)不应被夸大。即使在抗议活动较为积极的大城市里,保守、随大流依然是社会情绪的主流。大多数受访者(61%,2011年10月7—19日)表示,国家需要稳定,这比改革更为重要。与此同时,城市中产阶级更渴望变化,但这种变化应该是渐进的而不是剧烈的改弦更张。
2011—2012选举年期间的民调也显示,俄罗斯人的意识形态偏好多年以来基本保持不变。自由派,所谓的“城市中产阶级”,占总人口比例不超过20%—25%,居于少数。而属于“保守的多数”则是超过60%的成年人。对于西方十分普遍的左右之分,在俄罗斯则不那么明显。俄罗斯社会意识的结构特点是,位于中间的是主张社会主义、强国以及市场国家主义者,占48%;左翼支持共产主义,占14%;右翼是自由派人士,占18%。这个图谱在整体上非常稳定。虽然政治上中派支持者的比例不超过50%,但却足以给整个体系提供足够的支撑。
就发展趋势而言,俄罗斯社会代际更替正在发生,青年一代的政治态度与老一代明显不同。在此背景下,未来政治领域的新民族主义者和左翼激进反对派将逐步走上前台。其政治和意识形态主张的特点是民主和民族主义的糅合。左翼激进派试图占领今日俄罗斯共产党和公正俄罗斯党的阵地。当然,必须说明的是,俄罗斯青年整体上游离于政治之外,对政治并不关心。这里所说的无论是新民族主义还是激进左翼,都是青年人当中的少数。
历史环境和现实国情是任何一个国家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起点和基础。俄罗斯的问题在于,保守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呼应社会对理想信念的需求,而保守主义所主张的现代化是以本国文化传统为基础的现代化。这意味着现代化进程要符合俄罗斯社会文化的土壤,要向前发展但不要灾难性的震荡和革命。但保守主义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中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契合中产阶级的价值观需求?中产阶级在俄罗斯被称为“创造阶级”,被视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源。而为中产阶级在当下的政治发展中提供必要的平台和渠道,涉及政治参与以及政治参与的扩大与制度化等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