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是治国安邦重中之重”的思想,对进一步强化村级治理基础性地位重要性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村级组织虽然处在国家治理体系的终端,却是国家治理全局中的重点领域。农民富国家富,农村普遍成为 “幸福家园”,全国才会有欣欣向荣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全国各地区的农村发展路径和程度互有差别,但其治理的内生动力及发展方式却存在着可以总结的要素和规律。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找出治理工作的基本要素与主要问题,进行合理有效配置,形成符合规律的发展秩序,发掘现代高效农业潜能,才能更好造福农民。面对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严重阻碍着农业发展问题,村庄治理能力与治理机制、土地资源要素配置方式与土地效率、农产品生产经营与市场化组织等,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村庄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家庭承包框架下,东斟灌村围绕集约化高效经营,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有序进行土地股权化流转,办家庭农场和种植园区方式,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组织高效农产品种植,呈现出民富村强、全面发展的喜人局面。这个村治理方式的探索表明,今天的“三农”问题,虽然不再有“大包干”之类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一些“不起眼”的为民服务项目和措施正是现代村庄治理的基本要素,他们创立的小农场、小园区以及小金融和产品安全保障体系,蕴含着新农村发展的希望和农民从温饱迈向小康的梦想,也是国家粮食、食品安全保障的源头。潍坊市主要领导驻点抓的东斟灌村经验,对当前村庄“两委”面对新情况、新变化如何增强服务能力谋求新发展;如何组织农民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打造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如何推行自主议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村民自治;如何把土地流转、宅基地使用、产品安全、计生、保障等村务,交给老百姓自我组织、自我处理和自我完善等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展示了村庄治理科学化的路径和经验,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基本情况:4000多年前,这里是夏朝的12个诸侯封地之一,叫古斟灌国。今天的东斟灌村,距寿光市城区35公里,全村有586户、2073人,土地4486亩。这个村不毗邻城市镇区,享受不到城镇的辐射和带动,没有特殊资源优势,不靠近交通要道,无法借助物流集散和交通便利起步。就是这样一个无区位、资源优势的村,近年来,让问题倒逼治理,靠科学民主和群众路线,靠合理的资源配置,靠纯朴民风和辛勤劳动,通过村“两委”领办产业、土地、资金等自成体系的合作社,用治理“组合拳”搭建起了群众抱团发展、互帮互助、自我服务的平台,破解了村级治理发展的难题,靠“地里来地里去”的种植业,靠结合本地实情发展经济产品项目,过上了“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好日子。去年全村总收入5500万元,村集体收入7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万元,实现了民富村强,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东斟灌村经验的核心就在于充分尊重村民主体地位,把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交给群众,真正实施村民当家作主,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从而调动了村民参与村务管理和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1.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合作社:打造富民强村载体
作为寿光市东部边缘地带的东斟灌村,“土里刨食,靠天吃饭”曾是这里千年来的真实写照。1993年前,和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这个村是一溜的低矮平房,两条土路连着村庄和田野;一茬小麦一茬玉米,一家三口忙到头,停留在温饱生活线上止步不前。农业转型迫在眉睫。经过发动村民反复讨论,由村“两委”牵头成立集体农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全国到处都有,而东斟灌村的农业合作社则是整合分散经营,运作新型合作社经济实体。转型农业的集约经营表现出强劲的增收活力。
(一)创建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向“大而专”集约经营转变
1993年后,寿光市成为全国闻名的蔬菜大棚示范区,东斟灌建大棚种植黄瓜,群众尝到甜头。几年过去,收益却开始下滑。“种大棚就是为了赚钱,可黄瓜这些‘大路菜’种多了、利润就薄了,必须考虑种植转型,决不能让村民在黄瓜架上‘吊死’”。当年35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李新生去潍坊潍禾农场时,第一次见到了质优价高的以色列五彩椒,他与4名党员干部带头试种五彩椒成功,为引导群众种植转型作出示范。几年后在全村普及,形成村庄特色高效种植业。
产品转型问题解决了,但新矛盾又来了。有些客户来村里收菜时,不给菜农现金,甚至5元1斤的彩椒最后成了2.5元。在大市场面前,菜农处于弱势地位,菜商欠款“失联”、砍价的坑人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挫伤了菜农的种植热情。村“两委”发动村民讨论解决办法,注册资金106万元,成立了“寿光市洛城街道斟都果菜专业合作社”。从种子购进、管理技术培训、蔬菜安全监测到购销信息发布、钱款收支等,全部由合作社负责,实行收菜预付款制度,保障了菜农收益。
合作社建立了专门的销售市场,形成“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实行“合作社参与中介、客户与种植户买卖分离、购销钱款集体负责”的办法,保障了农业种植调整后继续增收。目前,该村优质彩椒生产基地达2700多亩,产品畅销北京、上海等城市,并出口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合作社的业绩显著,去年销售品牌蔬菜达4500吨,销售总额达2000万元。五彩椒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调查证明,农业合作社利于种植由“小而全”向“大而专”经营,生产、销售由“跑单帮”向“集中力量闯市场”转变,利于农民市场地位由“盲目性被动”转变为“组织化主动”。在农户家庭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农民合作社,是培育市场竞争主体,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把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方式。
(二)创建土地股份合作社,解决人地矛盾和土地流转障碍
集约经营高效种植业,原有的分散式承包成了障碍。国家土地政策规定,土地承包使用权30年不变,各地大都是按人口分,分散经营,这在当时对保护农民积极性、引导农民加大对农业投入发挥了重要作用。若干年后,这个村在实践中感到,“一刀切”的做法已不适合本村发展,分散承包已成为继续发展的障碍;同时土地“生不添,死不减”,会出现一家三口两人无地和四口三人无地问题,人地矛盾突出。调查数据显示,全村平均每年出生20人,迁入37人,迁出13人,死亡21人,年均增加人口23人。该村务工、经商112户,有70岁以上老人192人,有些村民因为年纪大或者进城经商、务工造成土地资源闲置,必须合理调配土地资源,必须解决人地矛盾。村支书李新生认为敢向问题“叫板”就能找到发展路径。他带领村干部、部分村民代表,到外地考察土地流转,搞出适合自己的流转形式,入户摸底征求意见,一家家做思想工作,动员村民自觉将承包土地以股权形式入股分红。
东斟灌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构建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全村4486亩土地用于办家庭农场和进入种植园区流转。2073名村民每人一亩地,以土地承包权入股,一亩地为一股,每年每股保底分红600元。另外2000余亩地作为集体股,由村统一调配,按需承包给有种大棚意向的村民,收益按集体60%、社员40%比例二次分红,一方面使村集体公益事业有了资金来源,另一方面维护了农民利益。
调查数据显示,全村有3498亩大棚,528亩林果,60亩玫瑰园,400亩麦田。种大棚374户,外出打工92户,经商20户。如一户3口,土地没入股前,每年种小麦、玉米收入不到1000元;土地流转之后,一年土地股权分红2400元。现在不愿意直接种田的农民,在村内合作社和外面打工,年收入均超过2万元,多则3万元以上,不种地收入却更高。土地流转后实现规模种植转型,全村发展3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20个,规模种植园区6个。寿光市委书记朱兰玺认为:“随着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农业规模化经营要改变‘人均一亩三分地’细碎化现象。如何引导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开展高效经营,同时确保农民土地权益不贬值、不流失,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创建资金互助合作社,突破经济发展瓶颈
东斟灌村实行规模经营以后,资金成为制约发展瓶颈。一次性投资过大,导致资金紧张的农户很多,在“跑断腿”也贷不到款的情况下,“自救”可找到出路。2013年10月20日,村“两委”引导农民自发创立资金互助合作社,现已加入合作社350户,吸纳资金160万元,放出贷款130万元。村支书李新生说:“成立合作社,不仅救急有来源,还聚拢人心维护发展秩序,提升村民生产干劲。”
这种完全由农民自己出资、自己管理、自己使用的“会员制”资金互助合作小金融,以“惠民利民、发展生产”为宗旨,将农民手头多余的钱聚集起来,实行微利经营,存息与贷息由村民代表议定,以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吸纳,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放出,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合作社集体担保,不存在任何借贷风险,盘活了村内存量资金。合作社资金不图赢利,以贷定存,互助运营。村民反映:“村内钱村内用,大家知根知底,没有风险。”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潍坊市委书记杜昌文高度称赞该村“三位一体”的合作社联合模式从机制上解决了一个个“三农”难题。这个奇迹是可以复制的,正视问题并用心解决,实现强村富民的梦想,对每一个村庄来说并不遥远。
2.打造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用诚信托起“餐桌安全”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有一整套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东斟灌村打造绿色食品基地的经验表明,用严格的标准、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严肃的问责,才能确保 “餐桌上的安全”。村民不仅对安全生产蔬菜有高度责任感,也清醒认识到其与效益的利害关系。打造无公害蔬菜品牌,维护品牌社会信誉,已成为全村自觉行动。
东斟灌村蔬菜基地建立以农户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基地为龙头的运营机制后,到目前为止,已与5家肥料及生物制药厂的销售与技术支持链接,有12名生物药剂师到基地一线进行生物制剂使用指导。合作社配备了检测仪器,由专业检测人员对每天收购的彩椒进行检测,坚持“不定期抽检,上市前必检”制度,每天监测样品30多个,高峰期检测50多个。种植过程中做到产前预防,产中监督,产后检测。建立蔬菜生产档案,保证没有农药残留,达到绿色健康标准,从源头上规范了蔬菜安全生产标准,杜绝不合格果菜流入市场,同时实行产品质量二维码溯源体系完善与运营,蔬菜质量安全生产有可靠保障。通过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达到技术规程、技术服务、产品检测、包装标识、品牌销售“五个统一”。
目前农民普遍感到土壤板结,庄稼难种。消费者普遍感到果不香、瓜不甜、菜无味,虽然蔬菜数量多了,但比从前的难吃了。不仅如此,蔬菜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比过去增多。这个村的农民认识到,高效农业不能靠化肥、农药及各种生产激素来发展,否则环境污染、土地板结等会恶性循环。村“两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引导大家做科技型职业农民。这个村的农民都能讲一通科学种植道理。由于过去片面追求种植产出的增加,使得土壤环境受到了破坏,农田中有机质的含量已经从解放初期的50%左右降低到1%左右,以至少用或停用化肥便会大幅度减产,形成了严重的化肥依赖症。在东斟灌村,一种新型“设计农业”正在推广。设计农业虽然处于起步阶段,却已经包含许多现代科技手段。他们从基础抓起,村里完善无污染水利设施,建设智能灌溉系统,打机井95眼,全部配套,每50亩地一眼井,大棚都铺地下防渗渠道,实行节水灌溉全村土地,不用一周即可灌溉一遍。充足的水源,为建立无公害蔬菜示范区创造了条件。如绿色种植设计直接到户,家庭农场业主李文福说,“不施化肥,施草肥、动物粪便等有机肥,防治虫害用有机农药,才能算得上经得起检测的绿色食品。”这个村所有过去使用过的残留农药不复存在,全部按要求改用生物制剂,现在承包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也由数年前1.3左右,提高到2.1以上。
为增强农民蔬菜产品安全意识和科学知识,村里坚持每天广播宣传,在农田里,每十个大棚贴一张告知信,介绍生物制剂使用方法、绿色蔬菜种植标准、土壤换茬消除板结等科学种田要求。村民边在大棚干活边实践,科普教育进了田间地头,引导方式简便实用。负责大棚检测的村干部李志信,在蔬菜收获的9个月内,每个季度对大棚检测一次,合作社整理产品装箱外销过程中,质检员再做最后抽样检测。菜农形成共识:“只有种植合格绿色食品,才能有销路和好价钱。”
这个村农民科学种田还与信息化服务配套,菜农进棚、打药、施肥、采摘前只需扫描大棚上的二维码进行信息上传,服务器便会将蔬菜种植过程、菜农使用的农药、肥料的品牌及剂量使用等进行记录。待蔬菜采摘上市后,营销商家和消费者只需用“我查查”等软件扫描蔬菜包装上的二维码,便可以得到该蔬菜的全程追溯信息。2009年,斟灌彩椒通过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生产的彩椒达到绿色A级标准。2010年,这里被确认为潍坊市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并带动西斟灌及周边多个乡镇发展彩椒5000多亩。2012年,申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注册了“斟都”商标,组织绿色食品广告语评选,绿色食品标识影响力越来越大,品牌的信誉效应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2013年,彩椒价格每公斤稳定在15元,长达5个多月。
东斟灌村式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路子,形成安全可靠的农产品生产保障。他们探索不同于常规村庄农产品市场化道路,而以绿色食品基地为种植核心理念,鼓励农产品经纪人加强市场分析,把握绿色食品产业链和价值形成规律,拓展绿色农产品加工思路和营销渠道。在农商对接以及最终消费单位用户对接中,遵守诚信安全原则、维护绿色蔬菜品牌信誉,然后瞄准市场、培育固定客户群体、建设职业营销队伍、按市场需求制定绿色产品营销策略,最终使无公害绿色品牌基地获取更大效益。
3.把决策权还给群众:村务由村民自己说了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十分明确,就是积极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是提高村庄现代化治理水平的基本指导思想。全国村庄千千万万,在现代化治理过程中,虽然各有各的发展方式,各有各的特色内容,但有一条共同的规律,就是任何情况下必须突出村民的主体地位,体现村民的共同意志。
因地制宜,探索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发展水平情况下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是每个村庄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东斟灌村依据国家法律法规,遵循民主自治原则,既体现村民主体意愿,又力避大事小事都搞人人投票表决影响办事效率的做法,凡是涉及贯彻国家政策和事关公民切身利益的较大事项,全部纳入民主自治内容,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村里的事,让群众自己说了算,把决策权交还给老百姓。一些较大的事项决定起来虽然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决定一旦形成,村民便心悦诚服,消除了工作阻力。
村内事务每月1日到5日 “民主提事”,15日由党员和村民代表 “联席议事”,公示结束后“票决定事”,每周一“集中办事”,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后的“制度监事”,这种村庄治理“五事工作法”,符合村情,规范有序、充满活力,拓宽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渠道,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做实了民主自治有序管理的工作,形成常规和习惯。村里在成立三个合作社的过程中,均采用这种工作法,经过充分酝酿,全部重要环节都由村民表决通过,获得群众参与办合作社热情高涨的效果。两年前组织土地流转时,流转货币化方案由村民讨论,家家户户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力,每一地块的流转价格都下发到各户,经过半年讨论、酝酿和一次次村民表决。土地流转方案通过后仅用两天时间全部签订了协议。统一村民意见通常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一次讨论土地时,不想种地的住户把入合作社的土地股权价格提高一截,而想多承包土地的尽力压价,最高要每亩1200元,最低仅有200元。村“两委”不急不躁、按部就班,组织群众反复协商,先后召开14次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4次村民大会,让村民自己摆问题讲道理,使一些村民主动放弃过高和过低等不合情理要求,最终统一了大家的思想。酝酿讨论最终表决方案时,100%的村民投票赞成。
为避免村民自治而产生违规违法现象,他们在确定民主决策的各种自治事项时,首先学习各种法规、文件,引导教育村民树立依法行使权力的观念,做到在把握原则中互动,村庄治理和谐稳妥。村主任李春祥介绍:“如果有人认为只要我们村干部赞同,一项决定就能在全村推开,那就远远低估了农村问题的复杂性。只有绝大多数村民积极参与,才会做到阳光操作。同一件必办的事,群众知情下的共同决策和干部代替决策,结果大不相同。”如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件很麻烦的事,如果让群众明白事关绿色食品基地品牌的长远利益,大家便会积极参与,决定的若干措施也会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如果干部简单强制硬性推行,便会事与愿违,把好事办坏。
多年来,农村经济发展中有一种怪现象,要么集体经济空壳,要么收入被干部侵占。村支书李新生说:“根子在村民没有真正当家做主。”这个村之所以能齐心合力组织集约高效经营的合作社,关键在群众是事业的主人,村干部是在为村民“当差”服务,村里账本的收入支出可以随时“拿到太阳底下晒”,村民监督使干部没有空隙可行私弊。修路是村庄大事,他们招标确定材料供应商后,村民代表、监督委员会成员“一审到底”。工程结束后,村里把支出向村民公示,对于不合理的开支,群众直接找“两委”质问。李新生说:“量地请村民看尺子,修路请村民验石子,群众就会心无顾虑跟着你走。”这个被外界称为“小延安”的村,自1999年实行要事票决制以来,共票决村级重大事务110多项,其中否决9项。由于过程公开透明,村民对结果普遍满意。今年,在整修村路时,将8米宽的路铺二次沥青,上级只负担6米费用,是铺6米还是8米?村民代表认为那是条主干道,即便自己出钱也要修到8米,结果村集体出资15万元,满足了村民的意愿。路铺上了油漆后,村委原想将两侧辅路用彩砖硬化,但最后表决时,大多数村民代表不同意,因为村庄近期要进行改造建设,多投资金会造成浪费,最后村委这一提议被村民否决,将700米长的辅路撒上石子,节约资金15万元。77岁的村民李长江说:“过去村里办事情捂着盖着,党员一边看、群众靠边站;现在,村里大事小事都是商量着办,让村民说了算,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当家做主的感觉。”
如今,村民对村事务决策、管理、监督都能总结出来一番道理。
把制度建设作为基层民主管理、化解基层矛盾的 “钥匙”,推行村务管理制度化,村内各项事务按村规办事。在决定群众关心的较大事项时,采取由58名党员、42个群众代表公开投票、现场计票方式。制度说了算谁都没意见,一百多页的《村级事务制度汇编》户户都有,“村规民约大全”是村民说话办事的尺子。
在村务治理中,一些属于本村自己决定处理的事项,用“共治”形式民主决定,即通过组织村民共同民主协商处置村务。宅基地分配使用是多数村干部伤脑筋的矛盾点,这个村的村民发明了个看上去“笨”却很有效的办法:将宅基地货币化,凡是符合条件盖新房的住户,交上“区位优势费”,在原地盖房的1000元,村前沿街旺地最高2000元,如果有几户都看好一块宅基地,则用“暗标明揭”法,投标村民用纸包上“区位优势费”,谁高谁中标。区位优势专款用于村庄建设,随时接受村民查账质询。
果园与河道整修出来的一些土地,如果平均分到人,每人几棵果树、几厘地,既无法管理也难以种植。交给村民代表讨论,征求村民意见,办法就产生了。村民只要股权,而经营权则交给种植园区集体种植经营,年底算账,收入要远远高于分散承包。同时也储备了增人、增土地股权的土地来源。
村里的困难户在申报低保户时,先由个人报名,然后组织报名者向村民代表倾诉自己家庭情况的会议,集体学习低保政策,符合不符合条件,对照后一清二楚,全村张榜公示的8个低保户享受优待被全村公认,没有干部私弊。
计划生育是农村的“难缠事”,而东斟灌村工作却很容易做。谁符合“生二胎”政策,到计生部门领取二胎审批表,村里利用会议、张榜、阳光村务信息平台即时公示,15年无一例计划外生育,一些村民还主动放弃二胎指标。去年荣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称号。
在村展览室,土地调整方案、低保户确认方案、土地地面附着物处理方案,一项项村级事务的处理方案都登记在册,每个方案都有村民代表或党员代表的签字和手印。村民代表李长江介绍,近10年来,村公开招投标50多项较大工程,金额600多万元,村党支部和成员不参与、不插手,只负责签字把关。2012年9月修路,砂石料由村监委负责招投标,石子、材料等由村监委与村民代表现场测量、验收。“要是发现哪车石子不合格,我就有权决定不要。”
在村务处置中,村干部善于用讲道德的做法办事,是东斟灌村的一大特色。农村基层社会,小事、杂事占了治理工作的很大比重。骂街、打架、占便宜等一些小事,用法条、规定治理不一定有好效果。而用讲道德的“软办法”更管用。街头群众说:“拿讲不讲道德说事,很多吵架的都闭了嘴。全村有20个姓氏,过得像一家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村民自治在实践中遇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有专家认为村民自治已进入“第三阶段”,能否保持村民自治的内在生命力?村民李振亭说:“以前,村里大事小事办完了我们才知道,怎么办的不知道,对干部信不着。现在,村里不论办什么事都让大家参与,我们心里透亮得很,对干部更放心了。”这些年村干部和老百姓一条心了,不仅是因为集体发展高效农业让老百姓挣了钱,更重要的是村“两委”的许多决定都是大家投票产生的。一个村就好比一个大家庭,大家在一块吃饭,有人喜欢咸,有人喜欢淡,但强调集体利益,就得随着大多数人。
4.农民自我教育:文明风尚浸润幸福家园
在新农村建设的追求中,东斟灌人扎实开拓,勤恳耕耘,他们追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文发展和村貌环境巨变。在此基础上,他们更加追求一个大目标,就是向新时代的新型农民转变!
恩格斯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人是道德发展的主体,与经济社会相向而行,这是一种规律。这些年来,东斟灌村党支部对全村村民的思想教育紧抓不放,围绕“发展经济,做高尚新型村民”主题,用科学的形式和内容,天天抓,经常讲,思想教育不间断。在教育形式上,村中广播喇叭一天播放三次,定期召开村民学习会,建立科普、法律与时事宣传栏,用好网络和放电影等思想教育平台。在教育内容上,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精神,开设国德、村德、民德讲座。形式多样,内容鲜明丰富,千方百计增强新型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村支书李新生说:“在当今时代的新农村建设中,决不能让村民‘满了口袋,穷了脑袋’。”
中国梦最基本的是民生梦。东斟灌村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收入,切实把改革发展成果让群众共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了集体和个人共同富、健康富。2013年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5500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2200元上升到1.6万元。除此之外,村民还享受着集体增收成果。2013年,村民表决投资43万元,维修改造经济区道路和村内街道;投资16万元,为村民办理农村合作医疗;投资4万多元,为村民办理财产保险和银龄安康保险,对独生子女、双女户和大学生进行奖励;每年春节和中秋节,为70岁以上的190位老人发放生活补助;投资13万元,改建小学教学楼……69岁的村民李百发说:“这几年村里有了钱,村民确实受益很多,不仅出门路好走了,心里也更舒坦了。我明年就到70岁,也能享受到村里发液化气票、鸡蛋这样的福利了。”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在该村,“人生都有夕阳红,尊老敬老树新风”、“父母恩爱千秋难忘,尊老爱幼万代流芳”等温馨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村民对待老人比着孝顺,逢年过节,你给老人300元,我给老人500元。老人因为有合作社的股份并不缺钱,再找个机会把钱给孙子、孙女。村民王秀珍与儿媳董世娜,婆媳俩相处得就像亲娘俩,有活儿抢着干,有好吃的让着吃,一个被评为“好婆婆”,一个被评为“好媳妇”。村民李梅芹无微不至地照顾年迈又体弱多病的公婆,并且时常照顾邻里老人,被潍坊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百佳敬老好儿女”称号。
东斟灌村积极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用正能量自己圆自己的梦,使邻里之间比着文明、比着向善,文明是心中的积淀,向善是心里的温暖。今年上初三的李寿胜,母亲是残疾人,父亲因病去世,家庭比较困难,党员李成强从他上初一开始,每年资助200元,并承诺直到大学毕业。村民遇到盖房、结婚等事情,都是相互帮忙、自我服务。现在大棚200多米长,盖薄膜、上草帘子得用很多人,不管是谁家建,大家知道后都去帮忙,三四十人一呼百应,一个多小时就盖好了。俗话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但这个村不同,有12个嫁到外村的姑娘,领着丈夫和孩子又回了娘家“倒插门”。有7名正式职工、50多个打工者辞职返乡投身村经济建设,成为新型农民群体。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该村,社会主义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全村连续17年无打架闹事、信访上访、刑事案件。他们将核心价值观理念和内容乡村化,全村形成了干群和谐、村情稳定、齐心干事的良好局面。在东斟灌村前大街上,一个过往车辆的司机扔下一个烟盒,正骑电动车去干活的村民陈丰连看见了,立即下车捡起放到垃圾箱里。小事折射的是农民精神风貌。
东斟灌村常年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即“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村里先后投入90多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文化大院,配备了体育锻炼器材,建设了门球场,老年门球队在寿光市比赛中荣获第一名。村业余剧团先后自编自演小品、吕剧等节目10多个,这些村民喜欢的文化大餐,多次代表洛城街道参加寿光、潍坊等群众文艺汇演并获奖。
每到晚上,文化大院几百人唱歌、跳舞、扭秧歌。有图书3000余册、影碟200余张的农民书屋,更是座无虚席,村民如饥似渴学习现代农业知识、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等。在书屋的书架上,多是《大棚蔬菜》、《物流知识》、《市场发育大全》、《土地深作与土壤》、《乡镇工业起源》、《信息网络技术传播》等,还有《太极拳》、《家庭药箱》等健身保健类书籍,在最上排竟然还有一本《英语托福考试问答》。以新文化、新观念塑造新农民,只有人的素质上去了,农村才能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乡亲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打架闹事、迷信赌博在这个村几乎绝迹,农民学文化、学科技等全面发展成为时尚。今年42岁的村民李保先,通过培训拿到了农业部门颁发的“农业技术员”证书,初中没毕业的他如今已成为附近几个村小有名气的农业“专家”了;家庭妇女郭海霞因为种棚技术好,最近几年经常外出给人家做技术指导,她建立了功能完善的“网络蔬菜医院”,为全国菜农提供技术保障。她还担任着“村村乐”网站的版主,在网上传授高附加值种植技术。像这样典型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在该村有120多个。
东斟灌村“两委”在村支书李新生带领下,组织推动村级事务由“干部当家”向“群众做主”转变,管理方式由“命令驱动”向“民主决策”、“制度规范”转变,在新农村建设中体现了民主法治的精神,对党在农村的群众路线做出了现实阐释。他们针对农村发展中的焦点、难点,从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把保障农民政治权利、享受公共服务权利的一系列乡村治理的配套改革纳入日程,用文明风尚营造和谐幸福家园,为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一个鲜活样本。潍坊市委书记杜昌文驻村调研时,曾面对村“两委”干部深深鞠躬,并鼓励说:“南有枫桥,北有斟灌。你们村群众的事,让群众自己说了算,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实践。”
东斟灌村联合调研组成员:
丁志伟:中共潍坊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潍坊市行政学院院长
张安元:潍坊报业集团《潍坊画报》主编
唐坤然:《新闻天地》特约记者
金树亮:中共寿光市委党校高级讲师
王鲁萍:《潍坊画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