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恩斯学派和供应学派是美国的两大宏观经济学阵营,他们尝试但未能克服高收入经济体近年来的持续疲弱表现。10月23日,美国《评论汇编》杂志刊登了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D.Sachs)的文章,他认为应该采取一个新战略,就是基于可持续的投资导向型增长。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挑战是分配社会资源使之充分利用。让出来工作的人能找到工作,工厂应该有效部署他们的资本,节省下来的收入应该投资于改善未来的福祉。针对这个挑战,新凯恩斯学派和供应学派都失败了。
大多数高收入国家——美国、欧洲和日本——未能充分或者明智投资。投资有两种方式——国内或者国际投资。但是全世界在这个方面都做得很差。国内投资有多种形式,包括机械和建筑的企业投资、家庭住宅的投资、政府对人(教育和技能)、对知识(研究与开发)和对基础设施(交通、电力、水和气候弹性)的投资。新凯恩斯学派的方法是试图刺激任何形式的国内投资。根据这一观点,消费就是支出。因此,新凯恩斯学派试图通过最低利率刺激更多的住房投资;通过证券化消费贷款刺激人们购买更多的汽车;通过短期刺激计划刺激更多地“上马”基础设施项目。相比之下,供应学派通过更多的减税和进一步放松管制促进私人(当然不是公共)投资。他们已经在美国试过几次,最近一次是在乔治·布什政府。不幸的是,这种放松管制的结果是一个短暂的房地产泡沫,而不是一个高效的私人投资的持续繁荣。
近年来在大多数高收入国家,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在这些国家中总投资支出从1990年占GDP的24.9%下降到2013年的20%。无论是新凯恩斯学派还是供应学派都并未真正关注对持续投资支出下降的补救措施。社会迫切需要更多的投资,尤其是投资基于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低碳能源的转变,将高污染、高耗能、高碳生产转变成可持续经济。这样的投资需要公共和私营部门的互补。但美国和欧洲的公共部门却在做名副其实的“投资罢工”。
新凯恩斯学派和供应学派都误解了投资瘫痪。新凯恩斯学派把公共或者私人投资只看做是一种总需求。他们忽视了关于能源系统和基础设施的公共政策决定。因此,他们宣传噱头(零利率和刺激计划),而不是制定详细的投资复苏需要的国家政策。供应学派似乎完全无视私人投资依赖互补的公共投资以及一个清晰的政策和监管框架的事实。他们提倡削减政府开支,天真地相信私营部门会神奇地填补这一空缺。但是,削减公共投资会阻碍私人投资。
无论是新凯恩斯学派还是供应学派都没有付出努力去发展金融机构。宏观经济学家应该更明智地鼓励这些经济体使用他们的国内或者海外投资的高储蓄基金,而不是建议日本和中国提高消费率。
这代人面临的最紧迫挑战是在21世纪将肮脏的碳基能源系统和基础设施转变成干净和高效的系统。投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将显著提高我们的福祉。然而,这不会自动发生。我们需要长期的公共投资战略、环境规划、技术路线图,为新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和更大的全球合作的公司建立合营伙伴关系。这些工具将创建我们健康和繁荣所依赖的新的宏观经济体系——基于可持续的投资导向型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