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我国老年家庭照料需求成本变动趋势分析和对策探讨

由于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及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在老龄化社会里,对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主要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即残障老人)。显然,分析预测未来老龄化社会的残障老人的数量,增长速度及家庭照料需求成本,对各级政府和社会养老产业规划以有效应对老龄化挑战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建立了扩展的多维家庭人口预测模型,用来定量分析预测未来残障老人的数量、年龄、性别、城乡、婚姻、家庭结构,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状态动态变化和老年家庭照料需求成本。

本研究用的预测起点年份按城乡、单岁年龄、性别、婚姻状态,一起居住子女数,是否与父母一起居住状态分的家庭人口基数,取自人口普查抽样微观数据和100%数据。按城乡、单岁年龄、性别分的初婚概率,孩次别生育概率,城乡净迁移频率分布, 结婚和离婚概率年龄别标准模式等的估算基于人口普查和相关调查数据。老年生活自理能力状态转换概率,以及平均每位生活自理能力残障老人家庭照料成本的估算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

不同特征老年生活自理能力状态转换概率

图1给出了根据调查数据估算、并作为本研究模拟预测输入的城乡男女不同群组老人年龄别生活自理能力状态转换概率的比较。我国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由“完好”向“残障”转换概率在65—75岁较低,随后快速呈直线上升;在80岁以前,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由“完好”向“残障”转换概率的城乡、性别以及是否与子女一起居住的差异很小,这些差异在80岁以后逐渐增大,呈现农村低于城镇,男性低于女性,不与子女一起居住老人低于与子女一起居住老人的趋势。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由“残障” 向“完好”转换概率呈倒“J”字型,70—74岁达到峰值,然后随年龄增加而急剧下降。这一现象可从不同老年生命历程阶段对残障适应性的差异予以解释。在65—69岁刚退休或离开劳动岗位不久,对老年生活尚不适应,如果残障,向“完好”转换概率较低。70—74岁老人对老年生活已适应,如果残障,向“完好”转换概率最高;75岁以后随年龄提高,由残障向完好转化能力逐渐降低,80岁进入高龄后健康恢复能力更是急剧下降。

综合图1a、1b、1c、1d的调查数据信息可以看出,在老年生活自理能力状态转换概率方面,农村老人相对城镇老人处于优势,男性老人相对女性老人处于优势,不与子女一起居住和与子女一起居住相比处于优势; 有配偶和无配偶相比处于一定优势,但差异较小。农村辅助老人完成日常活动的设施和服务远不如城镇,农村老人只能依靠自已完成各项日常活动,这反而有助于老人更好地保持生活自理能力。国际研究也发现一些发展中国家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发达国家老年人。另外,农村地区艰苦的早年生活和年轻时较高的死亡率筛选,使得存活的老年人可能更为强壮、日常活动能力也更强。也许由于生活能自理的老人才可能自己单独居住的选择性原因,而造成了不与子女一起居住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好于与子女一起居住老人

 

图1a农村与城镇比较                            图1b男性与女性比较

            图1c  有配偶与无配偶比较           图1d  与子女一起住和不与子女一起住比较 

图1按城乡、性别、婚姻状态、是否与子女一起居住分的老年生活自理能力状态转换概率

残障老人人均照料成本的城乡、性别和婚姻状态差异

图2给出了根据“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估算并作为本文模拟预测输入的城乡男女不同群组存活残障老人一年人均家庭照料现金支出。这些结果表明,城镇残障老人的人均照料现金支出大大高于农村残障老人,男性残障老人的人均照料现金支出大大高于女性残障老人,无配偶残障老人的人均照料现金支出显著高于有配偶残障老人,不与子女一起居住的残障老人的人均照料现金支出显著高于与子女一起居住的残障老人

图2a农村与城镇比较                                图2b  男性与女性比较

             图2c  有配偶与无配偶比较                 图2d  与子女一起住和不与子女一起住比较

图2按城乡、性别、婚姻状态、是否与子女住分的存活残障老人一年人均家庭照料现金成本(元)

3.中方案下老年家庭照料需求成本的变动趋势和特征

不少学者认为,在未来人口某一状况(例如:老人健康)普遍改善或变差的可能性都存在,而我们又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判断到底将普遍改善还是变差的情况下,保持不变的假定是一种可能性较大而可行的选择。因此,对假定老年生活自理能力状态转换概率保持当前水平不变,以及假定死亡率中等水平的中方案模拟预测结果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未来老年照料需求成本变动趋势的基本特征;而中方案预测结果所反映的变动趋势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残障老人增速明显高于老年人口总体增长水平;我国21世纪上半叶生活自理能力残障老人每年增长率为3.5%,等于老人总数每年增长率(2.8%)的1.25倍。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等于2000年的4.0倍;然而,2050年我国残障老人数等于2000年的5.7倍。

(2)高龄残障老人增速大大快于中低龄残障老人。我国80+岁高龄残障老人每年增长率为4.7%,等于65-79岁中低龄残障老人年增长率(2.4%)的2倍;2030年和2050年时,我国高龄残障老人数分别等于2000年的3.6倍和10.1倍 (2050年我国80岁以上的残障老人将达到2386万人),而2030年和2050年中低龄残障老人数分别等于2000年的2.5倍和3.2倍。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结果?这是因是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庞大人群在2030-2040年前后陆续进入高龄年龄段;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死亡率下降速度将加快,从而造成我国本世纪老年人口高龄化,即高龄老人数量增长迅猛,而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残障的可能性比中低龄老人大得多。

(3)无配偶、不与子女一起住(即独居)的残障老人年增长率明显高于与子女一起住的残障老人。我国中低龄和高龄独居残障老人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2.9%与5.3%,2050年独居的中低龄和高龄残障老人数分别等于2000年的4.1倍和13倍,明显高于非独居的中低龄和高龄残障老人平均年增长率和增长倍数。

(4)高龄残障老人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总体城镇化水平。预测数据表明,中低龄残障老人的城乡分布与我们的家庭人口预测假定的总体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基本吻合。然而,2050年城镇高龄残障老人占全国高龄残障老人总数的百分比为66.4%,比总体城镇化水平低8.6个百分点。这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农村向城镇人口流动迁移大潮中已是中年人、2030后成为高龄老人的农民大多数仍然留守村庄的原因。

(5)照料残障老人现金成本总额占GDP百分比增长速度大大快于残障老人总数的增长。预测结果表明,即使在相当保守的假定人均照料现金支出年增长率与GDP年增率相同的方案下,我国21世纪上半叶照料残障老人现金成本总额占GDP百分比将因残障老人数增加,而以每年4.1%的速度增加,分别等于残障老人总数和所有老人总数年增长率的1.17和1.46倍;如果按照时间序列数据和回归模型趋势外推估测人均照料现金支出年增长率,我国照料残障老人现金成本总额占GDP百分比将以每年5.7%的速度增加,分别等于残障老人总数和所有老人总数年增长率的1.63和2.04倍。而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城镇、高龄残障老人和独居残障老人残障老人总数比例的增加,而这些残障老人的人均照料成本较高。

4. 相关对策探讨

无论何种假定方案下,我国21世纪中叶老年照料需求成本都将因为不可改变的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的趋势而大幅增长。因此,我们必须应对严峻挑战,在社会经济规划和相关政策调整完善上早有准备,应科学规划养老院基础设施,大力培养管理及护理专业人才,以适应21世纪中叶我国高龄残障老人快速增长,以及家庭照料基础削弱的现实。

我国女性老人在生活自理能力状况方面相对男性老人明显处于劣势,而她们得到的人均家庭照料支出大大低于男性残障老人。政府向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料服务补贴时应对处于劣势的女性老人,尤其是高龄女性老人予以特别关注,从而保证男女老人享受完全平等的权益。

无配偶残障老人人均家庭照料现金支出显著高于有配偶残障老人的实证分析结果启示我们,从降低未来老年家庭照料成本的角度,应大力支持和鼓励丧偶老人再婚,从法律、政策和社会家庭道德各个层面消除丧偶老人再婚的障碍。而且,丧偶老人再婚有利于老人心理和生理健康改善。

我们的的研究还表明,老年生活自理能力水平和死亡率是影响老年照料需求成本的两个最主要的直接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死亡率的进一步下降和寿命延长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必须也只能通过改善老年健康来达到降低老年照料需求和成本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强研究为什么有的老人活到高龄还思维敏捷、健康快乐,最后无大病或较少病痛而终,而其他老人却重病缠身、痛苦连年而终,即重视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的跨学科研究,从“治已病之人” 为主导向以健康为主导(“治未病之人”)的思想观念、经费投入、研究重心的战略“前移”。

注:

本文的图1、图2和未来年份相关和预测数字取自我们的研究论文:曾毅,陈华帅,王正联:“我国21世纪上半叶老年家庭照料需求成本变动趋势分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照料  照料词条  变动  变动词条  对策  对策词条  老年  老年词条  探讨  探讨词条  
智库

 中国电影狂欢背后的怪圈和悖论

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无论是票房、观影人次,还是其他各种数据,都在不断创新高,可以说这一年中国电影是在兴奋乃至亢奋中度过的。据统计,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展开)

智库

 人民币跨境使用回顾与展望

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历程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密切相关。在改革开放初期,人民币通过人员往来、边境贸易、边境旅游等方式向我国毗邻国家和港澳台少量流出。加入世贸组织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