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几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陈功在2012年前后提出了“均衡竞争”学说,对世界上的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学说。他认为,战争就是竞争,均衡则是某种系统规则和秩序,均衡竞争将成为未来世界各国在战略大棋局下的主要争夺势场。谁能准确把握均衡竞争的关系,谁就是未来世界的领袖国家。
陈功的均衡竞争学说的十大要点如下:
1、战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均衡,重订规则与秩序,而不是战场上的胜利。如美苏冷战,时间虽然很长,但始终维持均衡,从而建立了今后时期的战争范本。
2、现代战争的成本是制约战争的无法忽视的均衡理由。现代战争的成本相当惊人,放在历史上讲也是如此。试想没有马歇尔计划的欧洲,现在是什么情景?中越战争期间,越南在1986-1988年的通胀达到惊人300%-400%,因此启动战争必须谨慎。
3、互联网世界软化战争。互联网世界是一个无政府的世界,个人理智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理智是终点也是裁判,各种利益关系以及社会成本,更容易观察和表现。
4、战争形态的竞争没有边界。用战争形态进行竞争,自损严重,甚至可能超过敌人,经常得不偿失。
5、战争的根本目的是重塑均衡。如果无法实现均衡下的系统规则和秩序,发动战争就失去了意义,属于非理性选择,等同于自杀。
6、社会透明度迫使战争的发动更为谨慎。社会透明度使得发动战争的理由,很容易失效。伊拉克战争中的开战理由“大规模杀伤武器”就是一例,都要经过社会透明度这一关。
7、战争畸变的风险大增。很多战争本来是为生存空间而战,战后生存空间却更小了,比如日本在二战。还有就是,战后形态基本都非战争发动者之初愿。
8、均衡条件下战争形态发生改变。这种战争形态,更多的是沟通状态下的交锋,低烈度而频繁。
9、战争形态发生改变。均衡条件下的战争,形态和手段多变,经济战、信息战、金融战等均为战争新形式,战争形态空前复杂化。
10、战争消失于办公桌和会议室。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战争冲突战略化。能够用战略来解决的问题,均不会导致直接的战争冲突。
陈功认为,均衡竞争学说是一种国家价值观,中国在未来应该高举和平主义大旗,但也不应该害怕战争和冲突。中国是世界上近35年以来唯一没有参与过任何一场造成大规模贫民死伤战争的国家,中国完全具备成为世界和平领袖的国家,关键是中国的战略必须看到这一点,有效实践这一点。
同时,中国也不应该害怕地区冲突,甚至局部战争。只要适应和满足均衡条件,这种谋求系统规则和秩序的战争与冲突,均是可控的。在均衡竞争条件下的战争和冲突,都是战略意义上的可控操作。国家利益与国家价值观是两回事,世界在普遍接受了某种国家价值观之后,将会形成一种势场,人们可以合理化战争与冲突。如美国海湾战争、北约塞尔维亚战争。
今后的世界,战略决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