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要突破技术引进的传统路径

自改革开放以来,技术引进是推动和实现上海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在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如何突破技术引进的传统路径,提高创新过程中的自主能力是上海转型发展的核心,将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考量。

技术引进渠道不断萎缩

近年来,市经信委每年提供的5000万元消化吸收专项经费,平均到单个企业的实际支持最高不到200万元,且规定同一个项目不能连续申报,这种“撒胡椒粉”式的政府资金支持方式使得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很难得到有效支撑。此外,由于财政等原因,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上海市配套经费支持与落实也存在严重不足。

技术引进的手段可以大致归纳为四种,一是合资合作共同生产。充分利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发达国家对中国市场的相对陌生,采取“用市场换技术”的手段,将技术导入合资合作公司,共同开展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分享收益。主要代表如上海三菱,通过与合资方建立股权纽带关系持续组织合作创新,截至2014年底,共有381家外资研发机构落户上海。二是依托引进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等方式,大规模引进技术,同时利用跨国公司的辐射能力,逐渐开展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三是直接购买先进技术,获得发达国家的技术产权,然后将先进技术引入国内,结合国内的劳动力优势和一定的产业基础,进行生产和销售。四是先购企业再获技术,利用兼并收购的方式,获得发达国家对应企业的所有权,间接获得技术所有权,随之导入国内进行生产和销售。主要代表如电气印包,通过海外兼并引进技术进行开放式创新等。依托技术引进,逐步开展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上海逐步奠定了支柱产业的发展基础。近年来,在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的同时,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然而,从外部增量来看,技术引进的传统路径逐渐被堵死。可以说,长期以来形成的四种技术引进路径,是在上海经济产业发展初期,充分利用国内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最优选择,对于短期内快速提升上海产业和技术的能级和水平,提升上海产业的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引进”作为技术发展的主要手段,是在上海产业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和能级相差极大的背景下发生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上海产业对发达国家并未显现出明显竞争与威胁,四种“技术引进”的方式使得上海产业和发达国家能够获得利益分享和共赢。但是,伴随着近年来上海产业实力的不断提升,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与能级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截至2014年12月,上海机电产品出口占到全部出口的比重接近70%,高新技术出口占到全部出口比重超过40%,增速均高于加工贸易,反映上海产业不断由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提升。上海产业与发达国家在市场中直面竞争的程度日趋激励。使得以往“技术引进”的渠道不断萎缩。首先,“合资合作”无法实质性引进技术,合资企业技术空心化现象愈加严重。其次,跨国企业对技术溢出的管控逐渐增强,随着上海进入产业技术升级的关键阶段,一些行业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国外对先进技术实施了更加严格的保护。从技术溢出看,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中关键技术的开发和更新不允许各地子公司参与。中方多数只能对部分零部件、中间产品实行国产替代。此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相当多的前端技术国际上也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完全定型,技术风险和市场不确定性都比较大,也给技术引进增加了难度。再次,“直接购买技术产权”的方式基本被堵死,国内市场日益开放下,外资企业来华直接进行生产销售的方式越来越普遍。最后,兼并收购遇到的外国政府壁垒逐日严格,对高等级技术的控制程度愈加严格,甚至获得技术产权,却无法获得技术使用权或技术跨境转移权。

与此同时,长期以来依赖“引进”的技术发展方式对于经济效益而言,往往周期短、见效快,对需要长期投入、缓慢产出的自主创新造成了严重的挤出效应。上海支柱性产业对于基础性、关键性领域的投入严重不足。现阶段,大批企业的技术创新仍然处于跟随阶段,部分消化吸收再创新仍然基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平台,即使是所谓的创新,仍然是在外国基础技术平台上的小修小补,缓慢提升,真正“自主创新”的能力极为缺乏,特别表现在大批企业的科研经费中仍然有相当比例是技术转让费、许可费,看上去面临广阔的市场,但真正赚钱的依然是背后依靠技术优势获取垄断地位的跨国巨头。

从内部存量来看,现有技术引进还存在结构性瓶颈。一是技术引进总体水平仍然偏低。从引进方式看,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占六成,专有技术许可或转让占三成,而专利技术许可或转让仅占4%,且后两者无论在数量、金额、技术含量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而以技术图纸和诀窍、软件、人才等形式的软性技术则更有待加强。二是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之间缺乏联动和统一规划。一方面,引进和消化吸收间缺乏衔接。部分企业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只停留在模仿后低价参与竞争上,在关键核心部件上则没有技术优势积累,从而陷入历经多年发展仍依赖引进技术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之间的互动也不足。一些重大的引消吸项目很少被纳入科技攻关、成果推广等科技计划之中,缺少从引进到再创新完整链条的布局和规划。三是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足。部分企业用于研发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普遍低于3%,用于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投入的比例为1:2,这与先进国家1:10的比例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再创新的重大成果偏少,关键技术自给率偏低的问题。

从政策环境来看,技术引进的相关政策存在明显瓶颈。比如缺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的统一部署,日韩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成功典范,其首要共同经验就是由相关产业部门牵头组成论证委员会,慎重选择需引进的技术,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调整引进重点。目前,上海技术引进的登记工作由商务委负责,消化吸收工作由经信委负责,尚缺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牵头协调部门、考核评估机制等的统一部署,也没有明确的技术引进目录。政府对关键引消吸项目资金投入的聚焦度、持续度也均显不足。近年来,市经信委每年提供的5000万元消化吸收专项经费,平均到单个企业的实际支持最高不到200万元,且规定同一个项目不能连续申报,这种“撒胡椒粉”式的政府资金支持方式使得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很难得到有效支撑。此外,由于财政等原因,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上海市配套经费支持与落实也存在严重不足。三是政策体系不完善,政策的灵活性与针对性不足,对相关行业的特殊性考虑不足。部分科研院所受制于某些单个指标难以申请 “工程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国有企业人员出国审批程序繁杂,走出去与国外企业合作研发较难;中外合资企业在申请国家自主创新项目过程中尚难落实国民待遇,合资企业在参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时也存在一些障碍等。

从配套要素来看,部分资源瓶颈制约了技术引进的水平。关于人才问题,企业吸纳外籍研发人才参与创新活动面临较大的成本,而上海在人才政策方面支持力度有限,引进的专业人才在落户、子女就学等方面受到种种限制,加大了引进和留住人才的难度。另外,目前各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多数仍依靠自行寻找,搜寻成本和合作成本都较高。现有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信息共享平台的作用有待充分发挥。

如何突破传统路径

外部加快引进人才、资金等优质资源要素,要以制度创新搭建有利于上海重点产业发展的新平台,最大限度地释放上海重点产业技术投入的效率与效益,高度重视中端技术人才在消化吸收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制定包括薪酬、福利、职称、股权奖励、培训机会等在内的一系列激励政策,提高本地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性,以利于企业快速培养一支技术攻关队伍,提升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目前,上海现有产业已经主动或被动地要求突破传统“技术引进”路径,合理应对外部跨国巨头利用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形成的严重挤压,积极化解内部产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自觉运用科技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意识不强,企业运作机制、技术甄别机制、人才激励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在内的各种管理体系仍不成熟等问题,对于激活科技创新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话语权,加快占领国际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可以从三个方向同时进行一些尝试:

1.优化技术引进的方式与手段。一是紧抓自贸试验区机遇,营造有利于引进再创新的开放环境。利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通过试行的投资领域扩大开放、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以及税收优惠环境、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吸引内外资企业在区内设立研发中心和销售总部,吸引事业部制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进驻自贸试验区享受设备等相关免税优惠,促进上海产业技术研发成为全球创新链中的重要一环,营造有利于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开放环境。二是加强顶层设计,统一组织规划。强化各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建立定期会商或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动态调整技术引进的重点,制定相关评估机制。三是扩大专项资金量,加强资金支持的聚焦度和持续度,同时拓展融资渠道。扩大消化吸收等专项经费的资金量,提高对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投入,特别是要对那些符合技术指导目录的关键项目给予长期持续支持。同时拓展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加入,如鼓励政策性银行发行专项用于消化、吸收的投资债券,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针对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贷款业务等。

2.完善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的配套环境。一是内部加快构建促进实体经济、促进上海重点产业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构建支持上海重点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通过不断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加大的科技投入,加强兼并、收购等现代金融手段与上海重点产业的合理对接,降低上海重点产业开展自主创新的风险,为上海重点产业向“自主创新”转型提供肥沃的土壤。二是外部加快引进人才、资金等优质资源要素,要以制度创新搭建有利于上海重点产业发展的新平台,最大限度地释放上海重点产业技术投入的效率与效益,高度重视中端技术人才在消化吸收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制定包括薪酬、福利、职称、股权奖励、培训机会等在内的一系列激励政策,提高本地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性,以利于企业快速培养一支技术攻关队伍,提升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3.积极提升创新过程中的自主能力。一是尝试加大上海重点产业的技术深度。通过对共性技术、基础技术的研究,实现上海重点产业的原始创新、源头创新,获取一批产业级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并通过从源头创新到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快速转换,催生新兴产业的孕育和发展。二是尝试拓展上海重点产业的技术广度。推动上海重点产业与信息、生物、网络、激光等技术的融合发展,形成上海重点产业的新兴领域,进而衍生出新兴产品,获取市场份额。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要突破技术引进的传统路径  技术引进  技术引进词条  路径  路径词条  突破  突破词条  传统  传统词条  
智库

 国家人才战略与中国发展转型

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暨第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纪念欧美同学会诞辰100周年,于2012年9月2日(周日)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饭店隆重举行。图为大会圆桌论坛二...(展开)

智库

 官员“失语”无异于“失位”

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官员对于健康公共舆论的形成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因为他们代表着公共权威,承担着公共秩序的维护,体现着政府的公信力水平。对于各级官员来说,了解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