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额存单:国外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
大额存单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商业银行为应对利率管制环境下存款脱媒进行的产品创新。大额存单实行市场化利率,兼具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等特点,推出之后就获得巨大成功。自1961年2月花旗银行发行第一张大额存单,至1967年末,美国大额存单发行额达到185亿美元,超过大宗商业票据发行额。到1982年底,达到2100亿美元,占定期存款比例也达到25%左右的阶段性高点。
之后,随着美联储加快利率管制放松的进程,大额存单的利率优势逐渐消失,其发行增速也趋于稳定下来。截止2014年末,美国银行业发行大额存单余额为1.97万亿美元,在存款资金中占比为15.82%,在银行负债中占比为11.32%。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大额存单的最显著特征是存款定价的市场化,属于对大额存款资金利率市场化的先行先试,是普通存款利率由管制到市场化的过渡产品。
在我国,大额存单也并不陌生。早在80年代中期,我国就有了大额存单,中央银行曾于1989年发布《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管理办法》,对大额存单市场进行规范,并于1996年对《办法》进行修订。不过,限于当时金融市场环境,大额存单利率并非市场定价,充其量只是利率稍高于定期存款的投资工具,与利率市场化意义上的大额存单仍有较大区别。
此后,国内大额存单产品因宏观环境、市场建设等方面原因而终止。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直到2013年同业存单试点的推出,中国市场才有了真正意义上大额存单。
2013年12月,同业存单开始试点发行,发行量迅速扩大,定价水平也趋于稳定,为面向企业和个人的普通大额存单的推出创造了良好条件。
截止2015年5月19日,同业存单累计发行2.24万亿元,其中2013年发行340亿元,2014年发行8975.6亿元,2015年以来发行13081亿元。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是大额存单的发行主体,占比分别为59.56%和36.05%。同业存单的主要购买者则为国有银行。
从发行期限看,以1年期及以下为主,占比为99.59%;从发行利率看,同业存单利率高于普通存款,利差约190个BP左右,基本可视为国有银行购买同业存单的利差收入;低于银行理财,利差约90个BP左右,基本可视为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发行同业存单相较于发行理财产品的成本节约。同业存单的推出,扩大了中小银行的融资渠道,也为大型银行的闲置资金找到新的投资渠道。
时隔近20年之久,本次央行重新推出面向个人和企业投资者的普通大额存单。与20年前管制利率不同,此次普通大额存单采用市场化利率定价,兼具流动性和收益性,是真正意义上的大额存单。普通大额存单的推出,对大额存款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
普通存单面向企业和个人发行,流动性和收益性均优于普通存款,只是门槛稍高,个人认购金额起点为30万元,机构认购金额起点为1000万元。存款保险制度推出时,央行曾表示存款保险50万元的偿付限额可以覆盖99.63%的存款人,意味着存款金额5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存款人占比仅为0.37%。
考虑到财富结构两极化的一般性规律,这0.37%的高净值存款人的影响不容小视。招行、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5私人财富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高净值人群(个人可投资资产1千万人民币以上)将达到126万人,不足全国人口总数的0.09%,其持有的财富为37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额的28.68%。参考这一数据,0.37%的高净值存款人的存款总额占比可能也接近三分之一左右。这是个相当高的比例,若这个比例的资金由普通存款转为大额存单,将对银行资金成本产生显著的影响,大幅拉低银行息差水平。
为降低大额存单发行的影响,央行在大额存单推出初期,采用了逐步推进、试点发行的策略。如仅允许10家自律机制核心成员银行试点发行大额存单,且要求商业银行于每年首期大额存单发行前,向央行备案年度发行计划等。商业银行要在充分分析本行存款结构尤其是大额存款分布结构基础上,合理确定大额存单发行总量和发行策略,避免大额存款的快速转换或流失;同时,要完善业务流程,规避大额存单操作风险及由此引发的声誉风险。
二、大额存单助力银行负债结构主动化
过去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处于城镇化、重化工业化阶段,高投资、高增长带来强劲融资需求,银行不愁优质贷款客户。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秉承着"以存定贷"的资产负债运营策略,讲究存款立行,有存款就能放贷,在利率管制下贷款放出去就能赚取稳定的利差,存贷业务成为银行经营重心,存款则是银行最主要资金来源。近年来,尽管同业存款、债券发行等主动负债工具不断发展完善,但以存款为主的被动负债格局并未改变。
截止2014年末,我国银行业表内负债总额172.2万亿元,其中普通存款即对非金融机构及住户负债余额110.22万亿元,占比64.01%;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和债券发行等市场化负债余额合计34.66万亿元,占比仅为20.13%。
普通存款不仅是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而且几乎是银行唯一尚未市场化的偏低成本资金来源。银行资金来源中普通存款占比越高,其计息负债平均付息成本越低,在资产业务上空间也就越大,这是过去几年来商业银行揽储大战愈演愈烈的基础原因。大型银行计息负债中存款占比均在80%以上,其平均付息成本也明显低于中小型银行,基本在2%左右,与中小银行接近3%的付息成本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般性存款的低利率,对银行是理想的资金来源,对投资者则属于低收益资产。近年来,投资者加大对高利率资产的配置,催生了理财市场的繁荣,也加速了存款脱媒的进程。2014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12.65万亿元,较2007年增长22.87倍,较2013年末增长2.44万亿元,已达同期一般性存款新增额(8.49万亿元)的28.75%。反观一般性存款(即住户存款和企业存款),增势放缓。
截止2014年末,一般性存款余额11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83%,较2013年下降4.78个百分点,近10年来增速首次降至12%以下。自2011年以来,存款增速甚至持续低于贷款增速,2014年贷款增速13.6%,而存款增速只有9.1%。
存款脱媒背景下,银行揽储越来越难。主动负债的优点逐步显现出来,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一是银行资产端转型创新为主动负债创造了更大发展空间。在间接融资为王的时代,银行信贷资金供不应求,商业银行讲究"以存定贷",愁存款不愁贷款。
近年来,随着短融、中票、企业债、IPO、配股等直接融资工具的发展,商业银行优质信贷客户加速脱媒,其传统信贷业务空间受到挤压,倒逼商业银行在资产端进行创新和转型。在此背景下,资产端创新能力强的银行可以用高收益覆盖主动负债的高成本,仍能保持较高的净息差水平,为高成本的主动负债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以2014年数据为例,小型银行与国有银行付息成本差距平均在100个BP左右,但净息差水平相差不大,基本在30个BP以内。
二是主动负债更适合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的需要。在直接融资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以贷款为主的资产结构和收入结构难以支撑银行业的利润快速增长。2010-2014年间,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由33.33%降至7.76%。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收入的倚重不断增大,同期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比由17.50%提升至21.47%。与贷款相比,中间业务少消耗或不消耗资金,银行不必持有大量备用存款资金,相比之下,通过主动负债来满足临时性资金需求有利于资金成本节约。
三是主动负债占比的提升有助于降低银行固定资产成本和人力成本。虽然被冠之以"拉存款"之名,作为一种被动负债,存款资金更多地依赖于银行网点的多寡。在存款为王的时代,网点是银行揽储的根据地,网点越多,低成本存款也就越多。近年,商业银行新设网点的积极性高涨,就是网点存款效应的反映。主动负债占比提升后,银行资产、负债和盈利与网点数的关联性下降,网点消耗大量的固定资产和人力成本,变得不再经济。
当前,一般性存款仍具有明显低成本优势,商业银行进行主动负债的积极性不高。大额存单的发行,将带动存款成本整体性提升,缩窄存款与主动负债的成本优势。此时,主动负债的灵活性以及对营业网点较低的依赖性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负债结构主动化将成为银行负债端业务转型的重要趋势。
银行负债结构的主动化,首先会降低银行网点的战略重要性。随着互联网金融兴起以及电子银行渠道的发展,网点数量的重要性不断下降,拉存款卖理财成为仅剩不多的支撑网点数量扩张的业务种类。银行负债结构的主动化,无疑会进一步降低网点的战略重要性。
其次,推动商业银行资产端经营调整。资金高来就要高去,资金的高成本需要资产的高收益来覆盖。只愿支付基准或以下贷款利率的大客户不再是银行优质贷款客户,这部分客户,银行会更积极地推动其进行直接融资或结构性融资以赚取中间业务收入,传统贷款业务将更侧重于中小微企业客户。
银行负债结构的主动化,使得资产端的"以贷定存"成为可能;同时,主动的负债结构使得银行省却了不必要的付息压力,不必为了覆盖存款资金成本而"被动放贷",资产端业务转型有了空间,超越传统存贷业务进行创新也有了可能。
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渐趋成熟,一方面是存款保险等基础性制度的完善和近年来银行市场化资金来源占比不断提升,更重要的则是面对普通存款利率上限的不断扩大,商业银行存款定价已趋于理性。
2015年5月11日起,银行存款利率上浮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5倍,一浮到顶后存款利率与贷款基准利率利差进一步缩小,其中三年期存款利率上浮到顶后与贷款基准利率仅差25个BP,上浮到顶显然无利可图。从各银行存款挂牌利率看,均大幅低于一浮到顶利率,且各银行执行利率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存款利率已经初现市场化定价迹象。
大额存单发行后,大额存款资金利率就已经市场化。央行彻底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日益迫近。各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时期都是银行业大动荡时期,稳健经营十分重要。近年来,银行业不肯接受利差缩小的现实,不断提高风险偏好以维持高利差,不良隐患较大。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务必要接受利差缩小的现实,放弃同业间业绩竞赛,主动降低风险偏好。银监会数据显示,2014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为2.70%,较2010年微升20个BP,波动不大。同期,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提升约3.7个百分点,同业业务也经历了快速发展到集中整顿的过程。
偏高风险的表外融资也成为这段时期银行弥补利差收窄的重要创收途径。经济持续减速情形之下,高风险偏好带来了高不良,截止2015年1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39%,连续12个季度环比提升。
商业银行管理层及股东要接受经济减速和利率市场化的现实,确立合适的净利润增速。利润增长目标偏高,一切风险管控措施都会在高指标的现实压力下软化。对应盈利水平的下降,要加大成本控制,切实降低成本收入比。2014年,银行业成本收入比为31.62%,较2010年下降了3.68个百分点,需要保持。
节流之外,还要开源,银行要利用非银行社会融资总量扩大的大趋势,顺势而为,积极主办信用承诺、融资租赁、债券承销、资产管理、财务顾问、托管业务(资金监管)、交易业务以致输出金融服务。
利率市场化之后,存款多、结算多、贷款安全的客户是银行的好客户,能够用得起银行高成本资金的客户也是好客户。不能或不愿意提供存款的大企业,将无法得到银行目前优惠的支付结算服务。存款利率市场化后,政府不得不以更高的利率借债。
政府类机构管理的资金(包括替老百姓管理的各类公积金),也会在不同银行之间询价,类于现在的国库存款拍卖。个人客户选择银行也不能只看利率或产品收益率高低,还要看银行的安全性。存款保险制度为存款兜底,但单一账户仅限50万元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