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以全球视野谋开放新局

——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如何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促进贸易转型升级,推动企业走出去?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开放战略构建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如何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

对外贸易必须由“大”到“强”

记者: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请问,在由“大”到“强”的转变中,我们应当如何做?

卞永祖: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借助全球化的机遇,迅速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并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始终处于低增长的新“平庸期”,我国也面临人力等综合成本的上涨压力,以加工和组装为主导的出口产业限制了中国产品的附加值。所以,对外贸易必须转型升级。

在外需低迷、内需放缓、综合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叠加作用下,我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力度,推动企业不断由低端向高端发展,加快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竞争力,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升级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指引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在涌现,在重大科技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了突破;国家也正在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的平台,并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努力已经有了成果,目前我国涌现出华为、海尔、中兴、联想等一批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企业,也出现了高铁、工程机械、核电等享有良好国际声誉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国制造不再是低端的代名词,而是越来越体现出“质优价廉”的优势,在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品质提升出口竞争优势。

我国加快产业升级的另外一个结果是服务业快速发展,带动了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目前,我国服务业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今年前三季度,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下降7.9%的情况下,我国服务贸易同比增长15.9%,占对外贸易比重较上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现在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和贸易国,在巩固“传统制造业中心”和“传统贸易大国”地位的同时,不断进行外贸转型升级,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发展,尽管面临不少挑战,但在中国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过程中会创造更多机遇。

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

记者:五中全会提出:“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我国企业有哪些机遇?如何抓住这些机遇?

卞永祖:随着我国的产业升级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加速走出去,通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投资办厂,完善在全球产业链的整体布局,提高在全球的竞争力。互联互通将带来巨大机遇。全球新一轮基建投资大潮对通信、港口、交通等基础设施需求量非常大。《国际商业监测》(BMI)发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57万亿美元,其中水和水处理、能源和交通、桥梁和住宅建设约占80%。全球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需求,将带动我国水泥、钢铁、玻璃等多个过剩行业,以及能源、信息通信技术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行业加速走出国门。

企业走出去带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都引进外来技术,接受别国的技术标准。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我们也具备了在某些领域制定标准的能力,比如我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特高压交流电压标准。由我国主导的TD-LTE技术在速率、时延和频谱利用率等多个方面具有技术优势,成为4G的国际标准。我国的高铁也在引进吸收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标准。

企业加快走出去带动对外投资增加。2011年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逐年快速增长,2013年首次突破千亿大关,2014年我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首次实现基本持平,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非金融行业对外投资增长16.5%,中国正在由资本输入国转变为资本输出国。我国企业加速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不仅优化了我国企业在全球的产业格局,也对世界金融和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一带一路”中谋大局开新篇

记者:“一带一路”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把我国经济发展规划和世界的发展战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请问,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开放战略在新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卞永祖:“一带一路”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将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以及中亚资源密集区联系在一起,将构建起世界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谋大局、开新篇的思想,并已经开始发挥出重大作用。据海关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正成为我国外贸的新亮点。据初步测算,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值约为4.5万亿元,超过同期外贸总值的四分之一,大大好于同期出口的整体情况。

为了适应全新的对外开放格局,国内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也要优化,才能形成内外联动的良好局面。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也提出,我国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国通过大力发展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等区域经济战略,优化产业布局,立足于自身的比较优势展开更高层次的分工合作,对符合比较优势的区

域特色产业应加以优化升级,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带动我国整体的协调发展,进而带动我国外贸的协调发展

上海自贸试验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升级。在试验区内,首先施行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并在贸易便利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尝试。今年4月,自贸区进一步扩展到广东、天津、福建。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决定从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的实行将有利于打破市场的人为割据,对市场化改革、深化自由贸易区、加速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和亚太自贸区建设等方面都具有“正溢出”效应。

我国加快同不同国家签署双边自贸协定,是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又一体现。2014年7月,中国瑞士自贸协定正式生效。今年6月,中国分别与澳大利亚和韩国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加入到我国的自贸“朋友圈”中。10月31日至11月2日,李克强总理访问韩国并出席第六次中日韩领导

人会议,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机制在中断三年之后重启,被认为将极大地促进中韩乃至东亚经贸合作。我国正通过签署高层次的双边自贸协定,实现互利共赢,推动经济的全球化,同时这也会倒逼我国加快改革,促进国内的产业升级。

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

记者:五中全会提出:“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请问,人民币国际化在这一过程中作用如何?

卞永祖:我国在金融领域的开放正在大踏步前进,首先表现在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跨越式发展。截至2015年9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规模约3.1万亿元,同时还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规模也在稳步上升。今年1月至8月,我国办理的经常项目人民币业务结算金额已达4.74万亿元,同比增长12%。今年8月,人民币首次超越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占全球支付市场的份额达到

2.79%。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我国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主体资格,增加投资额度。“沪港通”和“深港通”的运行,拓宽了境内居民的投资渠道,也使得境外投资者可以投资国内股市,促进了内地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健康发展。在今年10月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上,中英双方同意就“沪伦通”展开可行性研究,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

今年8月,央行调整了做市商中间价报价方法,使得我国汇率更能反映市场的客观情况,这是我国金融对外开放迈出的重要一步。目前,人民币在国际银行借贷、国际债券方面都处于国际前列,在国际储备份额及外汇交易量上也有了极大的推进。本月底,IMF将就人民币纳入SDR进行评估,从各方传递的

信息来看,人民币很可能会通过评估。人民币如果能够加入SDR的货币篮子,意味着在一个不同于西方文明的东方体制下纸币信用能够得到世界普遍认可,这对于中国而言是前进了一小步,但对于世界货币体系却是迈进了一大步。

积极参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记者:如何理解五中全会提出的“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卞永祖: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每年都超过30%,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西方经济走下坡路,西方的制度、制定的规则以及方法的影响力下降,旧的全球治理机构已经不能反映当前世界发展的最新成果,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希望国际治理体

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在“十三五”时期,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更加复杂,国际环境将继续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积极参与并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当前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也是完善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现行体系的受益者和支持者,不会另起炉灶。我们支持加快IMF的改革进程,也支持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新的国际金融机构,这是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也符合世界各国和全球人类的利益。

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办的第十次G20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2016年G20峰会将在中国杭州举办。我国正式接棒明年的G20峰会,是第一次以主办国的身份参与甚至主导全球经济治理规则的制定,这表明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步伐正在加快,同时也体现了作为经济大国的责任担当。

各方聚焦

积极推进和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要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包括区域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要以国际产能合作为契机,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辐射国家对接,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社会发展规划的合作与对接。要以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为平台,加强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贸易投资合作,帮助中小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胡江云

新形势下,中国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和国际限制,刺激生产要素跨空间的流动和配置,形成全方位的主动对外开放格局。中国未来的开放战略着眼互利共赢,要为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为国际组织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员、软件和硬件等公共产品供给,在全球经济治理平台上提高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

“十三五”时期,要给走出去的企业创造一个协调发展的环境,审批手续将进一步简化,留给企业更大的自主决策空间。下一步我们要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能够在海外支配经营或者说形成一种势力范围,最终能够实现将国外利润转回国内,以扩大国内的GNP。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

实行改革开放37年的中国,下一步要将自主开放与对等开放结合,积极稳妥地推进“一带一路”、高标准自贸区、自贸园区建设、中美中欧投资协定、世贸组织多边谈判等重大开放举措,主动做好参与国际经济组织的顶层设计,从国际社会的积极融入者转变为主动塑造者。

——国家行政学院发展战略中心副主任杨正位

“十三五”时期,国内优势企业可以抱团合作,建设境外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带动国内上下游或关联产业共同走出去。通过投资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产基地,积极加入到国际生产链之中。同时,要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国际投资和并购中来,以此走上全球化发展轨道,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跨国企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博士刘玮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以全球视野谋开放新局  视野  视野词条  开放  开放词条  全球  全球词条  
智库

 基辛格论中国的崛起与世界秩序

两个迥然不同的国家美国和中国都是世界秩序不可或缺的支柱。值得注意的是,两国在历史上都对它们现在成为中流砥柱的国际体系既支持又抗拒,一方面宣布遵守这一体系,另一方...(展开)

智库

 论土地资源与土地价值

——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几个重大问题2014年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