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朝鲜近日再次试爆核武器,整个世界都关注着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一举一动。当前旨在促进“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六方会谈,并没有能力遏制朝鲜的成功拥核。朝鲜一次次的突破所设核武器底线,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中国对朝核问题以及对朝关系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
朝鲜无核化是否合理?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即朝鲜拥有核武器,成为“核国家”对于中国是否有害?如果无害,中国就无必要,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默许朝鲜拥有核武器;第二个问题,如果朝鲜发展核武器对于中国有害,那么中国是否有能力遏制朝鲜发展核武器的企图?
首先我们来谈朝鲜发展核武器对于中国是否有害。从当前来看,尽管朝鲜在官方的意识形态宣传中,将发展核武器视作对抗美国和韩国“外来侵略者”的杀手锏,但是从客观上看,朝鲜拥核中国受害无疑最大。一方面,从国内来说,朝鲜发展核武器无疑对于中国东北是一个巨大的核安全隐患。
朝鲜发展核武器过程中试爆、核武原料储存地点皆在该国北部靠近中国边境地区,此次试爆地点即距离中国边境仅100多公里。朝鲜核技术有限,如果操作和控制不当,极有可能出现核扩散和核污染,直接威胁中国东北地区。而且朝鲜核储存技术也让人存疑,如果管理不当,极有可能造成核物质泄漏,对于中国东北地区造成危害。
另一方面,从地区层面看,朝鲜发展核武器可能引发地区军备。作为改变战争和政治格局的重要工具,一国拥有核武器意味着对于地区战略平衡的重大冲击,在对抗和不确定的地区环境下,很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作为中国的重要邻国,朝鲜拥核很可能会加剧东北亚国家的担忧,朝鲜和韩国关系仍然处于动荡状态,而核武器的变动很可能会带动整个东北亚地区的不安全感,中国也很可能会受此拖累,陷入一系列不确定的政治变动之中。
朝鲜发展核武器对中国有害,那么中国是否有能力遏制朝鲜“无核化”?从当前现实看,中国能够占据道义、经济和外交优势。从道义上看,朝鲜发展核武器无疑是对国际社会的公然挑战,也是对《核不扩散条约》的冲击,中国占据道义优势;从外交上看,朝鲜发展核武器,受到来自韩国、日本等地区国家以及俄罗斯和美国等大国在内国际社会的一致反对,中国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占据外交优势;从经济上看,朝鲜对于中国经济依赖较大,中国完全有能力和国际社会一道,通过严厉的经济制裁手段压迫朝鲜在核问题上让步。
朝鲜发展核武器,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中国的国际威信:中国连一个近在咫尺的、外界眼里关系密切的核野心都无法制止。朝鲜发展核武器危害中国国家安全,而中国完全有能力制止朝鲜的核野心。
其实中国在发展对朝关系上,长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首先,朝鲜象征了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复兴的图腾。中国近代史的彻底衰败,来自于甲午战争,而失去朝鲜也象征着中国与日本东亚争霸中的败落;中国尽管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但是却离不开美国和苏联等世界大国的支持;唯有朝鲜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独立对抗世界大国,并取得成功的案例,因此朝鲜对于中国近代以来民族主义信心的提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其次,朝鲜成为了中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安全屏障。1949年之后,朝鲜-韩国之间的对抗成为了亚洲冷战的前线,而对于中国来说,正是由于朝鲜的存在,才得以同当时仍然处于敌对状态的韩国和美国形成了缓冲区。
第三,朝鲜对于中国的意识形态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长期需要朝鲜劳动党的存在和支持。朝鲜劳动党长期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亚洲革命”的重要帮手,而且也是中共长期与“苏修”意识形态斗争中的伙伴,也是中共开展“党际外交”的重要对象。
然而应当指出的是,尽管朝鲜对于中国有着这三种制约,但是从当前来看,这些顾虑因素的影响已经大大降低。首先在民族主义方面,朝鲜的形象与其说存在于客观的地理概念和实物概念之中,还不如说是存在于主观的历史记忆和民族塑造之中。
朝鲜独立以来,对于抗美援朝历史和人民志愿军的功绩有意低调处理,这已经成为了共识;中国也一直无法组织大规模的、全国性的和群众性的前往朝鲜的拜谒活动。但是这些并不影响朝鲜战争在中国民众心中的崇高形象。调整对朝政策并不意味着抗美援朝白打了,朝鲜战争对于中国民族主义提振的成功,不在于和朝鲜关系是否变化,而在于那段历史里中国军民表现出的顽强斗志和坚定决心。一个不利于中国安全的朝鲜,需要中国主动遏制。
其次在安全屏障方面,朝鲜也已经丧失了曾有的前线作用。同朝鲜保持亲密关系,很大程度上是历史上中国与美国以及其支持下的韩国存在着的准战争状态,需要朝鲜作为保护东北的屏障。但是随着冷战结束,中国-韩国建交,中美中韩关系不断发展,传统的屏障却耗费了中国大量的资源,中国的安全前沿已经由东北转向了南中国海和东海,不断反复的朝核问题更影响了中韩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是中共对于朝鲜的党际需求大大减少。冷战结束,中共和“苏修”之间的对立已经不复存在,而中共的“革命合法性”观念也已经演变为“建设合法性”,而朝鲜劳动党仍然以“先军政治”为导向,这种政党意识形态差异反而可能不利于中共形象的建设。所以从诸多方面来看,曾经影响的中国对朝关系的因素已经过时或者不复存在,需要重新修订。而且很多时候,意识形态如果不切实际的拖累现实利益,反而会损害意识形态影响力。
盟友还是正常关系?
一方面受到诸多历史、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在过去数十年间一直追求与朝鲜在意识形态高度一致下的“亲密战友”关系;另一方面朝鲜和中国所处的国际体系地位不同,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融入国际社会并且成为了国际社会公认的大国,也正在力图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中国国际形象的提升;而朝鲜仍然在“大国梦”和“先军政治”标签下面对世界,这就必然导致实力有限的朝鲜,通过发展核武器不断对现有国际和地区秩序作出挑战,以接踵而来的外部压力感实现政治合法性。
有一种声音认为,既然中国当年可以发展核武器,朝鲜为何不可?很简单,国际政治现实便是如此。一个国家只有将自己周边危险系数降至最低,未来周边政治不确定性都处于自己掌控之中,才是安全之道。国家间关系在于利益,因此更多时刻道义上的“应然”不能代替己方利益和政治现实上的“实然”。
中国对朝核问题只有两种选择,第一种力图恢复宣传中的“中朝友谊”
接受朝鲜有核武器,真心实意的相信朝鲜并且帮助朝鲜完善自己的核设施。不过鉴于历史上与现实中朝鲜对于中国的疑虑和抗拒,这种观点几乎只存在于幻想之中。第二种选择是同朝鲜保持正常国家关系,放弃各类幻想和历史包袱,以理性重新看待中朝关系,通过与地区国家合作,关键时刻以强力压迫朝鲜让步。一个不愿意同国际社会对话而一意孤行推行核计划的朝鲜,已经超越了六方会谈现有机制的制约。
面对朝鲜的核野心,中国需要做出理性调整,以现实为出发点,以中国国家利益为根本点,通过“朝鲜半岛无核化”努力来塑造中国国际形象。一个成功遏制朝鲜核野心的中国,必将极大的提振自己的国际威望,也更加极大的提振“中国道路”在国内外的关注度。中国对朝政策,需要进一步调整,更需重大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