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少数民族传统和遗产的动态保护

——参加“内蒙古映山红三少民族民间艺术团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有感

2015年12月11日,笔者参加了“内蒙古映山红三少民族民间艺术团[1]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国内、区内高等院校三少民族人士,以及区内各级政府人员、三少民族民间文艺团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近百人到会。会议期间来自旗县、乡镇、村落文艺团体和个人,进行民族传统歌舞、服饰展演,生动体现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真实存在与鲜活生命力。

会议集中研讨了外界及当事民族人员就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现代化冲击中传统文化命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保护方式等议题。民族中人的切身感受,作为文化-民族中人及专业训练-学者、国家公务人员等多重身份体验、领悟、表达,的确非同凡响。这种触动,是我之前所少有的。此次会议,从主持到参会,从会场到餐桌,人们之间多兄弟、姐妹相称,这种称呼一直弥漫在交流中,却很少听到称呼职位、官位的,除非特殊时空状态时,如开幕式对致辞者、发言者的介绍,这些极为正式场景下。这种难以描述的气氛、氛围,深深地刺激、触动着我,让我感到自己不是个“外人”。这种会议氛围,是一种特别的东西,当时给我一个突出体会,这更像是“自己人”的聚会,而不是一般的仪式或研讨会,正如开幕式时有位发言者说:参加这个会,就像参加家里人办喜事一样高兴。这次会议带给笔者对当下民族-文化运行态势的一个突出感受,就是浓郁的民族情感,清醒的发展理性。

体会这次会议呈现的多重意义,梳理会议讨论、议题、关注热点,从中体会何为“民族”,把脉“非遗”保护工作进展,以及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当代生存、发展关系,特别是文化主体-民族当事人的感受、见解,大致可以梳理为以下方面:

一、普遍为本民族传统文化衰落忧心,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代获得文化新生充满求解的急切

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并一直是多民族大家庭,包括三少民族各个民族都为祖国作出历史的和现实的巨大贡献。不少发言者通过生动事例,进一步阐述了三少民族的历史贡献,传统文化特色和价值,并进而揭示和阐述当代各民族生存、发展以及正在推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内蒙古不仅蒙古族是实行自治的民族,还有三少民族也是实行自治的民族。三少民族为自治区作出了自己应有贡献。其文化风格引人注目,是自治区重要文化资源。艺术历来在民间。专业艺术与民间艺术比,只是小兄弟。很多有成就的专业艺术家的灵感来自民间。因此,凡是尊重艺术的人,都尊重民间艺术。因此,我期待:三少民族民间艺术团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做出贡献”[2]“现在,经济发展掩盖了文化衰落。社会与单个群体利益问题,国家GDP指标与单个群体-民族发展是否一致?还有,森林使用权问题,现代教育与民族教育如何结合,民族如何发展问题,是现在需要研究的”[3]。“关于三少民族传统文化,听到更多的评论是流失、弱化或灭亡。

在现代化浪潮中,三少民族文化显得很脆弱。现在三少民族民间歌舞处于流失状态,到村落,很难找到好的歌手,在民间,民族民间歌舞处于失语状态,传统歌舞已经成为被保护对象,作为被政府保护的文化遗产,原来是活生生的东西,现在转移到了博物馆、舞台、尤盘、光盘。总之,衰落与重构交织,其间情形复杂”[4]。包括民族民间歌舞,三少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源头”[5],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当代价值。如民族民间歌舞,作为民族文化要素,有独特的展示方式,是民族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的一部分,在今天成为文化传播的便捷渠道。有研究认为:“信息无法直接传播,而必须有将信息外化为存储物、存储过程和存储物重新转化为信息的环节。这种信息的存储和异时空的重现实际上就是记忆与回忆”[6]。这从另一方面启发人们,谈“非遗”保护、传统文化传承,首先要紧的是怎样唤起当事群体-百姓的内在参与热情,从他们感兴趣的方式出发,如目前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民族艺术团、表演队,传承人,到外地展演、演出、演示,走进现代学校课堂等,这些多具有“将信息外化为存储物、存储过程和存储物重新转化为信息的环节”意义,从而使传统文化信息传播成为可能,并同时获得传承、保护;同时“这种信息的存储和异时空的重现实际上就是记忆与回忆”,因而具有一定的文化认同功能,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繁荣与新生。

二、静态保护亦或动态保护:传统与现实生存、发展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之间,存在内在机理,探索和认识这一机理,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保护关系密切,并直接指向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方式。众多发言论及传承、保护方式存在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问题的提出,更多缘起于民族实际生活形态的改变。随着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处理,以及现实生活世界中民族传统文化在与异文化接触、与外部社会互动过程中做出的调整,如传统衣食住行方式的退出或日渐退出,因此,在保护之前,需要重新审视和确认“传统文化”,并继而引发对保护方式的关注与恒久热情。因采取、选择哪种保护方式,与民族现实发展特别是传统文化可持续存在、繁荣密切联系,往往指向“要文化还是要人”。

讨论倾向于动态保护,以及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通过创新,获得传统在当代的再生和文化地位、文化贡献。“民族文化要发展,首先要传承,并且要准确地传承。要认真做好传播。三少民族文化被认可度不高,这与传播范围、手段有限有关,要有所创新。三少民族文化有悠久历史,但同样有美好未来,而美好的未来有待于创新”[7]“母语与传统文化传承问题,问题是,不进城,如何就业”[8],意思是,一旦出去打工、就业,与外部社会接触增多,以及鄂伦春人口流出传统社区,无疑要更多讲汉语,影响母语传承。“民族旅游业的目的是什么?主人是谁?利益给谁?现在获利者往往多是在当地搞旅游业的外人”[9] 那么,怎样的保护、传承方式最能实现传统的准确传播并使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青春?“三少民族歌舞以后怎么重构?重构是三少民族发展必然走向。好在党、国家政策好,同时,需要民族主体积极、主动。民族传统文化如何焕发活力?有四条:重回民间,重新焕发民间歌舞在民间的活力;传承民族歌舞丰富性,扩大民族歌舞文化空间,以及准确地传承,迈向更大的舞台,不能仅自娱自乐,封闭地保护、传承,要创新”[10]对此,文化传承人、民族热心人士,以及政府和各种民间团体,已经并正在进行积极尝试,通过总结经验,探索更加合理、可行的办法。“

民族音乐传承看,存在三种类型:原生型、次生型、创新型。原生型,是活鱼活水,具有实用性、自娱自乐性,是非表演性的,是原生型传承,是大舞台-非舞台;次生型,有负面影响:形象上,为适应舞台表演,首饰、身段都向学院派、专业靠拢,消解的是传统;表演能力的丧失。而在民间,存在灵感、创意空间;语言汉语化,为让观众听懂,这使民间歌舞的原生态大打折扣。积极意义在于能激发民间歌舞者表演热情,传播空间扩大化”[11]。这项研究还认为,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需要多方面协同努力,包括政府投入财力、物力,尽可能将传统歌舞艺术录音、录像,保存原生态文化,以便比较,识别传统与变化了的传统;当事民族自身的努力,如民族精英的作用;教学、科研人员的努力,清楚什么是原生态的文化,及变化了的传统文化,保真、保鲜民族传统音乐[12]。“2013年底,在县里支持下,成立了“鄂伦春民间文化研究基地”,也就是“关小云家庭展览馆”,是省民协批准的,县里给提供的场所。展示的主要是本人三十多年来从民间搜集的、购买的、积攒的20-30件鄂伦春桦树皮、兽皮、刺绣制品,以及本人二百多本有关鄂伦春族的藏书。这个基地(展览馆),属于塔河县文化部门组织安排的各种展览、文化门类的一种,这个基地引起前来塔河进行科研工作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的兴趣,前几天还有齐齐哈尔师大的人来借书”[13]。

“几年来,为挖掘、保护鄂伦春文化遗产,我们开展了一些丰富多彩,接地气,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些活动。如,成立了十八站鄂伦春民间艺术团,活跃于城市和乡村舞台。……同时,我县(塔河县)与黑龙江省现代高等教育学院联合进行了鄂伦春语言保护项目,采取‘启志英语’-现代化网络形式,将中、小学鄂伦春语言教材进行影像录音,就像在看用鄂伦春语解说的动画片,利用电视、网络都可以看。目前正在后期制作之中”[14]。

三、超越非此即彼:重提文化理解和文化尊重

从上述讨论出发,特别是体会来自民族社会的选择和脉动,笔者感到,就“非遗”保护及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方式选择,有必要以变化了的文化和变化了的人作为选择保护方式的基本依据,寻求民族百姓生存发展与“非遗”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将继承、传承、保护与发展。此一点,日益上升为民族有识之士的共识,生动体现了民族文化自觉及现实理性。“让有生命力的民族民间文化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采用展览、民间艺术表演、民间艺术旅游、大量的民族民间艺术出版等形式,让民族民间艺术成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还要将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和现代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15],不排斥并善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为我发展所用。

笔者2015年12月25日电话采访了赫哲族非遗传承人尤冬眉女士[16]。她总结赫哲族“非遗”保护状况和自身传承工作实际,其中涉及传统文化的重构、创新,她目前最为焦虑的是伊玛堪[17]传授中的困境,即汉字无法一一能够对应、转换伊玛堪中的语言-字词句,即汉语、汉字无法准确一一转换、书写出伊玛堪的内容。尤冬梅感到若采用国际音标注音有可能解决这一难题。这里透露出的信息是,赫哲族年轻一代需要借助汉语学习本民族传统艺术伊玛堪,汉语又难以做到一一对应地转换,即便将来改用国际音标,也存在是否内容完全准确的问题。问题是,是否要追求传统文化传承中文化要素“完全的准确”,追求绝对的“原汁原味”?这常常可归因于非此即彼的认识论,有悖于文化变迁实际,按照此理念出台的措施、办法,也有可能脱离广大民族百姓心愿,也是一种文化不理解和不尊重。

近些年联合国以及我国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工作对象的一个重要实际,就是当代社会众多传统文化解体、文化特色流失,众多以往采取传统生活方式-农耕、游牧的族群,以及以狩猎、采集、渔猎等为生计、人口微少的小民族社会已经发生大面积的文化变迁。如传统狩猎生活方式,已基本退出当下鄂伦春族生活,不再作为文化要素发生功能。一些传统文化要素的偶尔出现,更多是被组织、被招集的,如民族传统服饰、饮食等传统形式。文化的物质层面、社会组织制度层面,无疑已发生大面积改变;文化的精神层面也饱受以发展、改变为取向的现代化浪潮冲击。

不难判断,目前民族传统文化,更多是当事民族从生存、发展出发重新构建的“传统文化”。包括三少民族在内,其文化变化的现实形态,早已超出“要文化还是要人”的浪漫主义想像。问题更在于,无论哪种文化,为了获得当下生存、发展,势必做出调整,做出改变;同时,现代化冲击带来的无一幸免的各个民族社会巨变,也因文化特点与适应能力、文化内部分化以及外部多种力量作用,所遇到的困难程度不一。这引起民族社会分层-结构性差异,新的不平等感,权力-资源争夺,各个民族民族意识前所未有地增强。一方面是传统生活方式淡出日常,一方面是民族自我意识强化,这生动反映出“民族”现象的复杂。这里隐藏的事实是:“生活实际”与“遗产”、与“传统”,从来没有真正告别,“文化重构”不是文化中断,也不是藕断丝连,而是传统文化要素的新一轮重组与唤起。基于这样的文化、社会土壤,如此的“保护”对象,“非遗”保护工作的复杂程度,牵动的对象、领域,已远远超出保护工作本身。尤其有必要强调的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在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问题上,当事者民族情感、文化自觉、工具理性已融为一体。

注释:

[1]该艺术团属民办、非盈利性艺术团体,早在前几年已经开展工作。此处及本文中的“三少民族”,是指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旗政府所在地:尼尔基镇)、鄂温克自治旗(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托海镇)、鄂伦春自治旗(旗政府所在地:阿里河镇),行政隶属属于内蒙古自治区。

[2]吴团英(内蒙人大副主任,达斡尔族)在会议上的致辞。

[3]刘小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人类学所研究员,鄂伦春族)在会议上的发言。

[4]毅松(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达斡尔族)在会议上的发言。

[5] 关红英(内蒙古鄂伦春民族研究会秘书长,鄂伦春族)在会议上的发言。

[6]北京大学网 2015-12-03,“德国著名学者扬·阿斯曼与阿莱达·阿斯曼来校讲学”。

[7]吴团英(达斡尔族,内蒙人大副主任)在会议上的致辞。

[8]刘小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人类学所研究员,鄂伦春族)在会议上的发言。

[9] 出处同上。

[10]毅松(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达斡尔族)在会议上的发言。

[11]张天彤教授(汉族,中国音乐学院)在会议上的发言。

[12]张天彤教授(汉族,中国音乐学院)在会议上的发言。

[13] 2015年12月11日晚笔者与关小云局长的访谈。

[14] 关小云女士(鄂伦春族,黑龙江省塔河县民族宗教局前局长)在会议上的发言。

[15]关红英(内蒙古鄂伦春民族研究会秘书长,鄂伦春族)在会议上的发言。

[16] 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赫哲族人。现任佳木斯市赫哲族联谊会会长,赫哲族鱼皮技艺、萨满舞、伊玛堪等四项传统文化项目传承人。

[17] 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黑龙江省的赫哲族聚居区。据现有资料,它至少在清末民初就已经形成。2011年11月23日,被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少数民族传统和遗产的动态保护  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词条  遗产  遗产词条  传统  传统词条  保护  保护词条  动态  动态词条  
智库

 从“四进四退”看农业走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人口流动的加速、消费需求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渗透,中国农业正在发生着多方位、多层面的结构性变化,分化、裂变、聚合和重构,带来的...(展开)

智库

 江平:枉法裁判不可原谅

刚过85岁生日的江平是中国法学界德高望重的泰斗。江平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公派到前苏联学习法律,回国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北京政法学院,但很快就被打为右派,直到“...(展开)

智库

 2017年中国法院援用宪法观察报...

近几年来,通过梳理地方法院相关判决分析宪法如何影响我国司法实践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研究重点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在实然层面,法...(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