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未来美国会对中国说,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观察者网:在8日早上的记者招待会上,朝核问题成为关注焦点,王毅外长给出的回答非常明确:“不能一味迷信制裁和施压,只要有利于把半岛核问题拉回谈判桌,我们都持开放态度。”这和上次我们采访您时提到的观点是一致的。制裁已经一个星期了,各方的反应还算平稳,这是不是个好兆头,意味着朝核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金灿荣:目前还不好说,因为王外长当天上午的讲话是:“制裁是必要手段,维稳是当务之急,谈判是根本之道”。联系到2月底他在华盛顿CSIS的警告,下面两个月可能很紧张。短短两个星期,两次警告,再加上朝鲜这几天的表态非常强硬,可以看出中国对局势会不会失控还是隐隐有担忧的。

目前制裁已经达成协议了,下面就是逐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风险控制。上次我们也谈到了,这次朝核危机有三个变量比较突出:第一,北方领导人是个80后,他能不能控制局面现在不是很确定;第二,南方“冰公主”朴槿惠能不能保持克制,也是没有把握;第三,美军和白宫的协调会不会有问题。

原来我们一般认为美国制度很成熟,在军政关系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看来不能这么大意。第一次朝鲜战争时,麦克阿瑟将军和美国杜鲁门政府是有矛盾的,最终杜鲁门政府解除了他的职务;越战期间美军前线部队做了很多违反法律的事情,和政府的意见是不一致的;再到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很显然也存在着前线指挥官和后方政治家的矛盾。最近在南海问题上也看出来了,军方和白宫的步调也不是完全一致。那么有了这三个变量:北方80后的任性、南方“冰公主”的任性、美国军方的任性,同样是强硬对强硬,擦枪走火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这也是王毅外长提出维稳优先的原因吧。

观察者网:在回答记者有关朝核问题的提问时,王毅外长回应称:“中方不会坐视半岛稳定受到根本破坏,不会坐视中方的安全利益受到无端损害。”这话是讲给谁听?

金灿荣:应该说这话是讲给相关各方听的。中国的政策和正常大国一样,多数时候当然以国内利益优先。新中国早期意识形态考虑比较重,但今天的中国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代国家,凡事都会从国家利益出发。过去我们在表达的时候可能不是那么清楚,这次我们大声说出来了,因为现在中国维护自己利益的能力比以前强了,当然也和现在领导人的执政风格有关,一个力量、一个心态,使得我们能够有底气说出来。这更符合现代国家的风格,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新现象。

具体到朝鲜半岛问题,王毅外长的回应当然有针对朝鲜的含义,因为朝鲜做的这一系列动作是不符合国际社会一般原则的,而且从我们中国的角度看,也不符合各方的利益,包括朝鲜本身的利益。朝鲜通过发展核武来寻求各方面的突破,实际上是没有效果的,朝鲜今天的安全形势并不比1992年以前好,国内各种情况反倒更困难,通过拥核来摆脱困境是南辕北辙。而且这也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所以我们依据自己的利益要反对朝鲜拥核,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反对美韩借此过度反应,比如借朝核危机在半岛部署萨德系统。依据我们的利益和我们的价值观,朝鲜的行动不对,美韩过度反应也不对,这大概是这次王毅外长大声说出不允许中国利益受到损害的背后原因。

观察者网:另外有记者提到,一旦发生战争,中国会不会再来一次“抗美援朝”。对此王毅外长回答到:“中国既重情义,也讲原则。……朝鲜要谋发展、求安全,我们愿意提供支持和帮助。但同时,我们坚持半岛无核化的立场毫不含糊。”您认为会存在再一次抗美援朝的可能性吗?

金灿荣:王毅外长实际上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他还是强调:“无核才能和平,对话才是出路,合作才能共赢。”另外重申了我们的具体思路,弃核谈判、停战协定与和平条约的转换同时进行。因为中国现在看到,朝鲜半岛还是打不起来的,首先朝鲜没有能力打,它打就是自杀行为,第二,大国一致不愿意打。所以我想不存在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这样好像也没有第二次抗美援朝的必要。但是前面我们也讲了有三个变量,所以小规模擦枪走火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不过就是出现这个情况,各个大国包括中国也会想办法把摩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中国现在也更有能力来应对危机,真出事了中国肯定不是最后的输家。

目前参与各方都是比较理性的,都在考虑自己的利益,只不过现在各方利益要求差距比较大,因此协调难度也比较大。再加上现在半岛双方的游戏方式不是经济摩擦,比如像美国制裁中国那样,或者在人权问题上指责我们,或者派军舰到南海上秀一秀。半岛双方的游戏形式比较危险,直接是大兵压境互摆pose,基本处于战争边缘,所以危险性比较大一些,但还是这个判断,总体来讲双方从利益角度来看没有必要打,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观察者网:8日早上记者招待会上另一个焦点就是南海问题了。其中CNN记者的提问最引人关注,王毅外长毫不客气地也予以了回击。就在两会进行的同时,美国在南海依旧动作不断,您之前也提到过,中美在南海问题上分歧依旧,在“非军事化”的问题上,恐怕是中美“各说各话”的局面。中美在南海问题上是否会长期维持这种分歧和对抗的局面?又怎么能打破这个死循环,让彼此不再“各说各话”?

金灿荣:南海问题我估计还会紧张一段时间,但最终会平静下来,中国也将是最后的赢家。王毅外长在记者会上也讲了,“历史终将证明,谁只是匆匆过客,谁才是真正的主人。”这话就很霸气。从历史、法理上来看,我们在南海的主张有依据,当然更关键的是,南海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物理上最终掌控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但一段时间内美国肯定是不服的,必然要闹一闹。所以未来我们会看到南海在一段时间内依旧处于紧张局势,但是可控的。再有个五年,我们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会比现在强大很多,那个时候美国绝无胜算。所以从理性分析,最后在南海问题上的力量对比对我们应该是有利的,这也是王毅外长讲这个话的底气吧。

但“各说各话”的状态我估计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中美之间在接下来几年会有一些冷对抗,美国会不断秀肌肉,挑动东盟国家与中国对抗,但是只要我们这边稳扎稳打,稳步推进我们的军事存在,最后出现的力量对比对中国是有利的。挑战会一直在那儿,还有可能尖锐化,战术上未来五年我们要好好应对,战略上我们要自信。

观察者网:南海冲突的背后是中美关系。王毅外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谈到:中美摩擦产生的根源还是美国总有一些人对中国抱有战略疑虑,担心中国有一天会取代美国。您在和美国学界包括政界人物接触时,有没有感受到美国人对中国的这种疑虑?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金灿荣:倒是没有人当面向我提到这个问题,但从和美国人的言谈之间能隐隐约约感觉到他们的疑虑,他们现在顶多说到这个程度:中国这个国家好像和美国前面三个对手德国、日本和苏联都不一样,德日块头很小,苏联块头大但没有效率,中国是块头又大效率又高,所以他们非常害怕。还有就是他们不能像过去理解对手一样理解中国,无法把握中国的内部习性。规模很大,又搞不清楚你的想法,所以美国人心理阴影挺大的,自然怀疑就非常深。

我个人印象是2010年之后美国中国的心态有非常大的变化,这一年根据世界银行和IMF的数据,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制造业总量在这一年超过了美国,在我看来这个意义更大。美国二十世纪的三个对手德国、日本、苏联都没有实现制造业总量超过美国,他们国力达到巅峰的时候,制造业只有美国的70%,然后就被美国全面打压下去,但中国在那一年超过了美国。到了2015年,中国的制造业总量大概是美日之和。

我个人特别重视制造业,我认为我们今天的文明本质上还是一个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基础就是制造业,有了强大的制造业,军事上的强大就是迟早的事情,这才有资格去追求世界大国地位。我跟学生讲了,理解五百年世界近代史,关键就是工业化,知识界把近代史搞得很复杂,提出了很多主义,其实核心就是工业化。在工业化以前,西方的军事效率、经济效率都很一般,多数时候还被东方人打败。可是因为历史机缘,西方较早地进行了工业化,经济、军事效率全面反超东方,占据了绝对优势,这是西方崛起的根本。

西方以工业化之力凌驾于世界各国之上,形成了今天西方主导的世界格局,把全世界强行拉入工业文明。大家都进入工业文明之后比的就是制造业能力,现在全世界90%的制造业集中在北温带三个地区,分别是西欧、北美和东亚。中国是东亚的核心国家,原来是亚洲四小龙和日本证明我们东亚文明有发展制造业的能力,现在中国大陆也能进行工业化,这个是新的变化。

而且因为中国实现了工业化,使得整个世界的工业化在规模上达到了新高峰。在英国引领的工业化第一阶段,那时候英国只有一千万人,第二阶段是美国引领的工业化,人口只有一个亿,而今天中国的工业化是10亿人口以上的规模,前无古人。未来只有一个国家在人口体量上超过中国,就是印度,可是我认为印度不具备自我工业化的能力。印度的社会结构是前现代的,印度今天所有的工业文明都是外来的,包括民主法治都是殖民者给它的,它自身并不具备产生现代化的能力。

所以我认为工业化的巅峰就在我们中国美国的战略家应该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看重的并不是我们的GDP,而是制造业总量。有了这样一个判断,美国当然就紧张了,而且有些元素又增加了它的紧张。中国的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和它不一样,文明的核心不一样。美国是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文明,本质上还是个一神教文化,中国文化是依赖人的理性自我管理的世俗文化。所以你的力量如此巨大,你的性格、价值偏好又和我不一样,是它不熟悉的一个国家,这样就加深了美国人的疑虑。

观察者网:未来中国站上制造业高峰时,会不会像当年英国、美国崛起一样改变世界格局?

金灿荣:这是美国人下一步担心的,他们的习惯思维就是“国强必霸”,它认为中国也脱离不了人性的规律。一神教文化的弊端就在于,喜欢把它独特的意识形态当做普世的、别人也必须尊崇的意识形态,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一定会以它的历史发展来推演别人,自然就会紧张,所以王毅外长建议他们好好理解中国五千年文明,但这个对美国人来讲太难了。

另外,美国人现在理解中国还有个特殊难题,它内心里还是有点种族主义的,还有点瞧不起中国,无法平等对待中国,觉得它自己是上帝的特殊选民,是山巅之城,是全世界的典范,你向它要平等对待,那不是错误的问题,那是犯罪的问题。中国要跟美国搞新兴大国关系,第二点要求就是相互尊重,美国人认为你跟我要平等待遇,你怎么有这个资格?总之现在美国中国心理非常矛盾,有瞧不起的一面,总觉得中国要出事,所以才产生章家敦现象,每次都讲中国要崩溃,讲了十几年了,理性人都知道他不对,但是他依然很有市场,说明美国一部人有这个心态,希望听到这个声音。美国现在对中国充满了恐惧、不了解,又蔑视,是一个很复杂的心态。

在这个心态之下,就产生了亚太再平衡,美国相信总体力量比我们大,它有机会控制我们。当然中国是在推动中美关系往新型大国关系走,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而且我感觉双方还是有可能走出这样一条道路来的。美国这个国家缺点很多,但还是有优点的。它本质上还是个商业社会,很认实力的,相比日本这种国家不是那么执着,日本是一根筋,美国要灵活一些,实用主义是这个国家的基本性格,所以只要中国把家里的事处理好,把深化改革做好、把全面小康做好,我估计发展到一定程度,大概美国还是会承认中国的合法利益的,最后它的态度应该是: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中国靠努力、走正道,程序上没有什么问题,形成非常强势的力量,美国实用主义、商业主义的国家性格还是可以接受中国的,也有利于中美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观察者网:8日早上的记者发布会上,记者们共提了18个问题,涉及中美、中朝、中欧、东盟、中非等等,可以看到中国外交遍布全球,那么这些关系之中,有没有侧重点,还是说我们要全面开花?

金灿荣:中国外交现在应该是四根支柱,一个是大国外交,具体讲还是三强,稳定与美国、俄国、欧盟的关系;第二个是周边;第三个是建立全球伙伴网络,原来我们注重和穷朋友打交道,叫发展中外交,现在叫全球伙伴网络;第四个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公共产品的贡献者,所以中国外交总体是一个世界大国的外交。中美关系仍然是重要的,但和十年前相比,我们外交的范围确实扩大了。

观察者网:最后的网友提问很有意思,说到中国外交很忙,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三年来,习近平主席20次出访,相当于环绕地球飞行10圈。中欧、中非、中俄都有了改变,中国积极布局海外的外交战略,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内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金灿荣:国内问题解决的好,再加上外交成功,减少外面的阻力,帮助实现中国梦,成为世界的领导者,最终中国老百姓是可以获得好处的,会有很实在的利益。比如当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中国护照就能得到更多的免签,大家都可以来一个想走就走的旅行。还有就是使得人民币国际化,以后大家带一张银联卡,就可以刷遍全世界。另外中国成为世界首强,实现超英赶美的抱负,全世界就可以讲中文了,到时候来中国旅游、留学一趟就很有面子;中国也可以广纳世界人才,我们做的产品、品牌会更好一些。

国内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加上我们外交运作的成功,最终的结果是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如果实现这个目标,会在我们现在想象不到的诸多方面有助于中国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到一定时候全世界MM都想嫁中国男孩,中国会成为移民首选地,到中国买房会成为成功人士的标配。当然前提是要成功,中国曾经有率先走进近代化的机会,如果当时郑和下西洋一直做下去,大航海时代由中国人开创,那就不是今天这个局面了。因为当时我们技术条件其实挺好的,郑和的宝船比欧洲造船技术领先好几代,但是后来因为自己的政策、体制原因,限制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失去了海洋时代。现在中国在外交、技术上,都比过去强,有时候还是不要那么现实,要有一点理想主义,万一理想实现了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美国会  美国会词条  土豪  土豪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未来  未来词条  朋友  朋友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