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大凉山小学生木苦依五木一篇不足四百字的作文《泪》传遍网络,字里行间流露的悲伤与无奈,令人唏嘘,让人动容,也再次唤起了公众对于贫困问题的关注。广袤蓝天下,总有一些角落,深藏着鲜为人知的哀愁与无助,相对于北上广等大城市来说,这里像是另一个世界。反观全国其他地方包括笔者所在的中部欠发达地区——永兴县,近年来农村的面貌普遍得以改观,部分新农村示范村还白墙黛瓦、粉饰一新。但在这些“富裕”的“路边景”背后,仍有大量“角落贫困”深藏富裕缝隙间,部分贫困户陷入“穷者愈穷”的恶性循环,“积贫”极深的贫困户脱贫无望。对这些“角落里”的贫困现象,我们不能视而不见,需肩扛责任、带着感情去帮助他们,而习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则是这些“角落里”贫困户的希望所在。
一、农村“角落贫困”现象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战略成效显著,走出一条广受世界赞誉的“中国式扶贫”道路,从1978年到2014年,累计减贫逾7亿人,为人类的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方面,通过30多年的扶贫攻坚,农村贫困面大幅缩小,贫困被赶进了“角落”里。另一方面,今后的扶贫不得不去啃最硬的“骨头”。那些最穷的地方,也正是底子最薄弱、条件最恶劣、工程最艰巨的贫困堡垒。当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东部发达省份“富可敌国”的同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每天收入在1美元以下的贫困人群全国农村尚有7017万,约占农村居民的7.2%。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不断迫近,“中国式扶贫”又面临着一场严峻的历史大考。
(一) “角落贫困”的内涵
关于贫困,中国官方90年代初给出的标准定义是:以1990年为不变价,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630-650元和每年人均粮食消费低于300公斤;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是指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的低下。世界银行给出的表述是:当某些人或者某些家庭或者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得他们那个社会承认的,一般都能够接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与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世界银行,1981);贫困是缺乏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世界银行,1990);贫困不仅仅意味着低收入和低消费,而且还意味着缺乏受教育的机会、营养不良、健康状况差,即贫困意味着无权、没有发言权、脆弱和恐惧等(世界银行,2001)。由此可以看出,贫困的涵义具有相对性,它随时间和空间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地区、不同的国情,对于“贫困”的定义自然有所区别。
关于农村“角落贫困”,至今学术界仍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有对“角落贫困”现状的一些描述。综合各媒体的报道和描述,笔者将农村“角落贫困”概括为:深藏在偏远地区、易被忽略的农村贫困人群,由于地处偏远或自身能力缺陷,他们的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也是决定全面小康能否实现的关键。
(二)永兴县“角落贫困”的现状
永兴全县总人口7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21万人,现有省、市级贫困村33个(其中省定贫困村29个,市定贫困村4个),贫困户13304户、贫困人口32383人,贫困发生率为6.7%。其中:一般贫困户8165户、20585人,低保户3360户、7645人,五保户135户、167人,低保扶贫户1643户、3986人。“角落贫困”主要存在于东、西部山区。“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贾平凹《秦腔》里描写的农村情景正是这些“角落贫困”真实写照。
1、物质贫困依旧。从资源占有指标来看,“角落贫困”村的资源有限、环境脆弱,资源禀赋呈现局限性、复杂性特征。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角落贫困”村位于深山区,地理位置偏僻、地形复杂,资源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从产业结构指标来看,自然村的一产业比重大、层次低,二三产业欠缺,农业整体经济效益低。绝大多数贫困家庭的经营结构单一,仍保持传统的种养模式,难以突破粮、猪型农业结构。农民长期固定种植单一品种,缺乏尝试高效经济作物的勇气。调查数据显示,在永兴县的贫困村,粮食播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比重高达90.14%,人均粮食产量仅450公斤,这反映了耕地有效利用率低,粮食生产能力弱,仅能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需求。而在二三产业方面,自然村虽有从事的强烈愿望,却缺乏相应的基础和能力,也只能望尘莫及。从人均纯收入指标来看,“角落贫困”村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基本生存能力差。
2、“失能”贫困户沦落穷途。现在不少偏远农村存在着各种无法脱贫的 “失能”家庭。据最近一次贫困调查报告也显示,2014年底,永兴全县贫困户中,因病因残而致贫的占43.2%,是农村致贫的第一大因素;其次有劳动力素质低,如智障、精神疾病等,占13.8%;第三是家庭无合格劳动力,占13.5%;其他还有因学等导致家庭负担重、土地面积少、经营失误等。上述调查报告也提出,由于病残和无劳力,这三类贫困户家庭一方面收入渠道变得极为狭窄,另一方面还要花钱治病,家庭生活雪上加霜。特别是由于自身条件限制,这些贫困户即使有产业也无法参与,有项目也无法工作,帮扶措施实施困难,贫困程度很深,几乎无法通过“勤劳致富”来实现脱贫的。对这一类失能家庭而言,“造血式”的扶贫难以实现,或是收效极为有限,他们能够依靠的只有不断地“输血”。
3、城乡鸿沟拉大。由于城乡差距偏大,贫富差距也越来越突出,导致部分贫困村的村民背井离乡,相拥到城镇谋生,造成“城挤、乡弱、村空”的局面,农村大片田地荒芜待废,村民财产无人管理,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逐年增多,得不到有效关爱和照顾。另一方面农村与城镇教育资源严重失衡,学校大规模撤并后,农村学校荒芜凋敝,导致农村孩子上学贵,上学难,加之农村教育设施落后,师资薄弱,教学质量严重下滑,农村学生成绩明显差于城镇孩子,很多贫寒子弟一起步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贫困代际传播的趋势愈加明显。以笔者所调查的永兴县塘门口镇丰农村为例,因重金属污染导致山上的楠竹严重退化,失去了经济来源,加上村小停办,小学一年级6岁的小娃娃就必须远离父母去镇中心小学住校,所以村里很多人举家到城里租房,找熟人、花高价去争抢城区本来就“僧多粥少”的学位。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副校长舒红兵看到老家小学生“两头摸黑”,即早上摸黑去上学,晚上放学摸着黑回家。他也发出感叹,孩子们上学还跟30年前、40年前一样,甚至更艰难,改革开放的成果都到哪里去了?
二、导致农村“角落贫困”现象的原因分析
农村“角落贫困”现象的成因,形形色色各不相同,但从走访的几个村的总体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新农村建设“嫌贫爱富”,遗忘了贫困的角落
时下,各地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急于求成、嫌贫爱富,资金向富裕农村集中的不正常现象。有的热衷于抓富村、富裕户的示范性,只选择交通便利、发展现状好的村作试点,对落后村和贫困户则很少过问。有的部门喜欢与条件好的村“结对帮扶”。对此,那些落后偏僻村的村民感到倍受冷落。这样下去势必“穷村仍穷,富村更富”, 如果新农村建设只搞锦上添花,不搞雪中送炭,那么很可能造成穷村越穷,富村更富的“马太效应”。优先发展试点村本无可厚非。但这样发展起来的村,总结出的经验不具代表性,其经验做法也没有普遍推广的价值,难以大面积推广,很容易将新农村建设变成富裕村的“独角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谢阳说,试点初衷是“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如果变成盆景,就成了“搞好一个点,荒了一大片”。
(二)因病、残致贫,导致“角落贫困”的致命杀手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一人得病,全家致贫”是当前农村“角落贫困户”的真实写照,因病、残导致贫困的原因,在所有贫困原因中占21.74%的概率。在当今农村,农民戏称的“治病三部曲”——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住不起院成了农民的大难题,得了大病,有的借钱看病,有的因治病倾家荡产,也有人因治疗费用太高而只有放弃治疗。近年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事例屡屡出现。农民现在虽有了新农合可报销一半左右的医药费,但报销后农民承担的绝对数额仍然相当大,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病稍大一点,一般农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在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残疾人肢体功能的缺失直接影响到劳动技能的缺乏,这些残疾人家庭往往因无劳动能力、无一技之长而无经济来源,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三)因学致贫,知识难以改变贫困的命运
人们似乎公认:“教育改变命运”,通过发奋读书跳出农门而改变命运也曾是也是贫寒子弟因上学致贫挑灯夜读的动力,但现在高中、大学高昂的学费、大学毕业即失业或“民工化”就业的残酷现实却告诉人们,教育未必能改变命运,相反,举债读书的后果可能是滑向贫困的深渊。调查显示,因学致贫占整个贫困原因的11.3%,且家庭越贫困,这种原因出现的概率越高。虽说我们国家的小学、中学都是义务教育,但贫困地区财政收入少,用在学校上开支也比其它地区少,为了维持学校正常开支,有的学校采取增加收费来保证学经费缺口,于是教育乱收费在贫困地区比较常见,有的地方一个小学生学杂费一年要7-8百元,一个中学生的学杂费一年要2千多元。如果贫困地区一个家庭中几个孩子都上学,对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会导致家庭的贫困。据统计,一个农村家庭为供养一名大学生,需要全家人数年不吃不喝的财富积累。一般来说,在子女毕业时,一个农民家庭一般都负债累累。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农村家庭承担的教育支出占总收入的33%左右,西部则更高。据近年的抽样调查显示,在重新返回贫困线以下的农民中,因教育支出返贫的占50%,教育费用过高已日渐成为农民返贫的第一因素。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的“角落贫困”。在一些地方,扶贫工作之所以总是“涛声依旧”,与一些干部找不准“穷根”,却热衷于大上项目、大造声势、撒胡椒面的做法很有关系。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破解农村“角落贫困”现象、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场攻坚战。那么,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呢?
(一)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
所谓“精准”,简单的理解就是:贫困调查务必精细,扶持对象必须准确,扶要扶到关键处,帮要帮在点子上。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的要求(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区别不同情况,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大而化之。精准扶贫要瞄准扶贫对象。明确工作对象是我们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扶贫工作也是如此。我们首先就要自上而下从“贫困区域——贫困村——贫困户”逐步细化扶贫对象,划分层次、各负其责,各相关部门瞄准扶贫对象,集中力量做好“极贫户”的扶贫工作,并建立贫困对象档案管理制度,为后续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二)产业扶贫,“造血”兴业找出路
扶贫的核心问题是产业扶贫,产业发展不上去,扶贫成果也不会巩固。精准扶贫,就要结合培育现代产业和特色农业发展,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一个主要方向。产业扶贫,既要找准当地农业优势资源,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改善的有机融合;更要有效利用现代农业和产业发展引进的科学技术、新理念新思维,发挥产业带动支撑作用,促进贫困群众增产增收、提高素质,形成扶贫工作新态势。永兴县结合本县产业发展规划,依托该县的农业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永兴冰糖橙、粮油、烤烟、林木、楠竹、蔬菜、油茶、畜牧水产等农业主导产业。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到贫困地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稳步增加农户收入。加强农村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增强农民参与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今年,该县重点对便江镇破塘村、马田镇上桥村等10个省定贫困村进行重点帮扶,着力发展产业,在人、财、物上重点倾斜,力争使这10个村脱贫人口达3000余人。
(三)“智力扶贫”,授人以渔拔“穷根”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精准扶贫需先扶智,要重视文化扶贫。贫困地区文化都比较落后,农民缺文化是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文化素质低又是影响脱贫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扶贫一项重要工作。扶贫工作中应专门安排文化扶贫资金和项目,对农民进行文化培训和扫盲,帮助贫困地区提高文化,尤其对贫困地区农民要进行科技培训和职业培训,帮助农民实行科学种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针对因上学致贫现象,政府应在扶贫工作中,专门设立一块基金,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地区孩子上学。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对贫困家庭在校就读学生,要通过全面落实国家政策,加大资助力度,设立助学专项补贴基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确保不因贫困而失学、辍学。对贫困家庭“两后生”(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家庭中的富余劳动力),要整合部门和社会资源开展助学就业,帮助他们接受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学历教育,学到一门专业技术,实现稳定就业。对已经在家务农,但有外出打工愿望的,要组织他们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向他们推介就业岗位实现稳定脱贫。对需要留在家中照顾“老”、“弱”、“病”、“残”和“小”的贫困户,或者缺乏劳动力的农户,发展参与性强的特色产业是一条可行的路子,要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帮助他们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养殖、休闲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精准扶贫“扶智”也要“扶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俗话也常说,人穷最怕志短,扶贫必先扶志。要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坚定战胜贫穷、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充分调动他们自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