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尹茂祥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6月号发表专文《台湾年轻世代政治认同的现状、特点及建议》,作者认为:“在李、扁‘去中国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台湾年轻世代,在岛内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凸显。他们不再受蓝绿统、‘独’观念的束缚,对大陆较为疏远,‘去中趋台’的倾向明显。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大陆应按照‘以我为主、统筹安排;以人文本、深化交流;价值导向、文化固本;与时俱进、政策引导’的原则和步骤,逐步建构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文章内容如下:
认同与世代
认同是两岸关系研究中的焦点议题。认同概念最早在心理学领域由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最初形式,是一个心理过程”。①在社会学上,认同被理解为个体对社会影响的反应。政治认同则是认同在社会政治领域的反映,是在一个政治体系中公民对政治单位(国家、民族、城镇、区域)、团体或某些政治理念、政治信仰、政治价值的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政治权力的承认、赞同与同意。
在两岸关系领域,受岛内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尤其是省籍背景与世代经历影响,政治认同的研究被赋予更为丰富的内容。有学者认为政治认同包括“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制度认同”,其中“国家认同”指的是民众对国家宪政体制、国名、国号的认同,民族认同是对所属民族文化、文明的认同,制度认同是对现行政治体制的认同。②也有人把“认同政治”及“两岸认知”也纳入政治认同。
台湾学者陈陆辉、周应龙按照岛内重大政治与社会事件发生的时间,将民众分成四个世代,其中第四代(出生于1977-1995年,20-39岁之间),即本文所称的年轻世代。据统计,这一代约有717万人,占选民总数的40%。他们在李、扁“本土化”和“去中国化”教育下成长起来,年龄最大者是2000年“总统”选举的“首投族”,目睹了岛内首次政权轮替,最小者刚好经历了2014年“九合一”选举,感受到两岸关系的波折起伏。对该世代的认同趋势进行研究,对于我们更好把握岛内局势变化与两岸互动的关系,深入瞭解台湾社情民意,具有指标性意义。
现状
(一)“国家认同”:异化错位
长期以来,岛内民众在“国家认同”上趋向两极,认同台湾与认同中国二元对立。年轻世代因背负较少的历史包袱,其政治认同较为开放,大多采取更为模棱两可的双重认同(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不过,自2007年开始,这种双重认同出现下降趋势,台湾人认同持续升高,中国人认同逐年下降。越年轻、教育程度越高者,认为两岸是“国与国”关系的比率也越高。据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长期进行的民调显示,1992-2012年的20年间,自认为是台湾人的比例从17.6%增加到54.3%,自认为是中国人的从25.5%降到3.6%,自认为两者皆是的从46.4%降到38.5%。2007年2月台湾《中时电子报》民调显示,75%的受访者认为“台湾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2008年6月TVBS民调显示,20-29岁的青年人自认是台湾人的比例高达7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层。2012年3月TVBS民调亦显示,20-29岁的青年人自认是台湾人的比例上升到83%。2013年4月29日指标公司民调再次显示,76.2%的青年人认为“两岸是‘国与国’的关系”。
而如果细化来看,本省籍民众的第四代,台湾人认同迅速上升,外省籍第四代则向双重认同集中。从中可以看出,省籍背景和家庭教育会对青年人的认同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台湾青年在国家、民族认同上的“亲美媚日恐中”心态十分明显。2014年初“新台湾国策智库”发布的调查显示,60%的青年人喜欢日本,美国次之,中国仅获3%的称赞。相较之下,台湾青年更加认同西方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对大陆的政治体制有高度疑虑,甚至认为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威胁。
(二)统“独”倾向:求稳趋“独”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统“独”议题已经成为台湾社会的关注焦点。在实践中,考察民众的统“独”立场主要是通过民意调查来进行。据台湾陆委会收集历年民调显示,长期以来,台湾约有80%以上的民众主张广义的维持现状(包括“永远维持现状”、“维持现状,以后走向独立”、“维持现状,以后走向统一”以及“维持现状,以后看情形再决定‘独立’或统一”)。另据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调查,对于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主张广义维持现状的民众仍占绝大多数,主张“台湾独立”与“两岸统一”的都是少数。也即是说,台湾民众在统“独”立场上仍然保持着“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分布格局。
在这种主流民意的影响下,台湾青年的统“独”立场与其他年龄层的民众并无本质差异,多数人主张维持现状,对于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持观望态度。2014年《天下》杂志总结历年调查指出,在统“独”议题上,过去6年来,希望维持现状的民众从52%增至63%,增加10个百分点以上,而支持“独立”或统一的人约为3%,较6年前降低6个百分点,显示在统“独”议题上,极端的人减少了,中间的人增加了。③另据台湾《联合报》2013年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发现,民众对于台湾前途的看法相对稳定,47%的民众希望“永远维持现状”,比率最高。④
近年来,伴随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台湾青年的统“独”观发生了哪些变化?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尽可能搜集了2012-2015年有关民调,尽管其中专门针对年轻人的相对较少,但我们仍能发现一些特点:一是这几年主张“急统”或“急独”的比例均未发生较大变化,基本维持在5%以内。二是主张“广义维持现状”的仍占大多数,但“维持现状后再独立”的略有升高,“维持现状后再统一”的略有下降,这基本反映出台湾年轻一代在事关“国家”未来前途上的迷茫或冷漠,也反映其在两岸关系上“求稳怕变”、“稳中趋独”的心态。
(三)两岸认知:纠结矛盾
两岸关系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背景下,台湾青年对大陆及两岸关系的认知也随之发生一些变化。
一是“恐中、惧中”的意识较为强烈。面对日益崛起的大陆,青年人越来越焦虑和恐惧,他们担心曾经的优势逐渐消失并被边缘化,他们担心过于依赖大陆可能会受到制约,他们担心两岸走的太快导致台湾被“港澳化”。2014年9月台湾《联合报》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显示,与2012年相比,多数民众对陆企、陆资和陆生的防范与不安上升,62.2%认为应对陆企赴台投资给予更严格限制,同比增加13.8个百分点;49.7%认为对陆生赴台就学应采取更严格限制,同比增加5.3个百分点。
二是对大陆的信任与认同不升反降。两岸交流近30年,岛内民众对大陆的看法仍较为负面。2009年7月台湾《远见》杂志公布民调显示,当问到“两岸之间最终会变成什么关系”,53.6%的民众认为大陆是生意伙伴,第二是朋友,视家人与亲戚的不到10%。2010年3月《远见》杂志再公布民调显示,44.1%的民众认为大陆是生意伙伴,是朋友的占18%,视为家人与亲戚的占12.7%。
三是对大陆的好感度持续走低。2014年台湾《旺报》调查发现,62.8%的民众对大陆观光客没有好感,较2011年的52.6%增加10.2个百分点;64.5%对大陆政府没有好感,较2011年的61.8%增加2.7个百分点。台湾陆委会长期民调亦显示,认为大陆对台当局态度不友善的民众,平均比率破50%,最高曾达64.9%。
四是对两岸交流不排斥但也无感觉、无兴趣。近年来台湾青年来大陆求学、就业的人数逐渐增多,对大陆的看法也较为客观,多数也希望加强两岸在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近两年大陆拍摄的《雍正王朝》、《后宫甄嬛传》、《步步惊心》等电视剧在岛内广受欢迎即是证明。不过,由于长期接受李、扁“本土化”教育,岛内年轻一代只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欠缺国际观,认为大陆的发展与己无关,造成台湾有关研究大陆问题与两岸关系的院校,出现报考人数不增反减的特殊现象。
(四)政治参与:求新求变
台湾年轻世代成长于一个充满挑战的全新环境:两岸关系快速发展、公民运动风起云涌、新媒体和数字技术快速普及、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向岛内蔓延等。在这种特定的经济、社会、历史背景下,台湾青年逐渐形成了特殊的社会心态和政治倾向。一是反商仇富、追求公平正义。2000年以来,台湾经济持续恶化,年平均增长率仅为4%,中产阶级日益萎缩,低收入群体增加,房价、物价高涨,薪资倒退,青年人的失业率居高不下,“M型社会”逐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青贫族”、“崩世代”不断涌现,青年人的相对剥夺感与日俱增,催生其“求新求变”、“反商仇富”的心态和对现有政经秩序、社会结构的强烈不满,“反政府、反体制、反现状”、追求公平正义自然成了青年人当下的政治诉求。二是积极投身社会运动。随着岛内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深化,更加上民进党的误导和煽动,台湾青年将不满转化为行动,从“反大埔强拆抗议”、“太阳花运动”,再到“巢穴运动”,“反课纲微调”,青年人在近两年的社会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三是参政参选意识上升。青年人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逐渐改变以往对政治的冷漠,对政治议题的关注和参与越来越强烈。2014年“九合一”选举中,岛内一大批青年积极投身选举,公民活动家何宗勋倡议的“大家来选村里长”活动,很快即有70多名青年人参加竞选。林佳谕所在的树党,更在全台湾提名了17名青年候选人投入各级选举。
特点及趋势
(一)台湾年轻世代“国家认同”的异化错位与两岸观的纠结矛盾,是30多年来台湾政治社会化发展与“本土化”教育的必然结果
依照政治社会化的理论,重要社会事件较容易对处在青春期晚期以及成年早期“形塑年代”的个体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台湾年轻世代的认同,除了要关注其省籍背景、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外,更要考察台湾的政治社会化进程及历史文化教育。简单来说,所谓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将其政治文化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的过程。1949年国民政府退台后,在岛内推行军事戒严体制,斩断与大陆的一切联系,造成两岸长期的隔阂与对立。80年代以来,国民政府宣布解除戒严令,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开启了台湾“本土化”和民主化的进程。与此相伴而生的是,岛内社会的政治文化从“三民主义”逐渐转向西方的民主、自由观,民众的大中国意识也逐步被台湾意识所取代。正如台湾学者郭正亮指出的,“政治自由化、民主化和本土化的附带结果是,“中华民国”的威信消退和台湾文字图腾相对地上升”。⑤
在文化教育领域,李登辉、陈水扁主政台湾的20年间,推行一系列“去中国化”和“文教“台独”政策,大力宣扬“台湾人不是中国人”、“台湾史就是‘国史’”。再加上两岸在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台湾年轻一代对大陆充满较强的排斥心理,很难再有“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意识与认知。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在两岸政策上奉行“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政策,刻意迎合台湾主体意识,核心仍是维持两岸现状。尤其是马英九当局在文教政策上,一直未对李、扁时期的“文教“台独”遗留进行彻底的拨乱反正,使得年轻一代在“国家认同”和统“独”立场上的偏差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纠正。
(二)台湾年轻世代国族、统“独”意识较为淡化,但“去中趋台”的趋向短期内难以扭转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数台湾青年已经从父辈的族群争议和悲情意识中走了出来,他们不受蓝绿绑架,没有“本省”、“外省”区分,不受统“独”意识形态挟持,对“国家”、归属、统“独”这些概念越来越淡漠。对他们而言,“独立”或者统一都不具备现实的紧迫性。虽然他们自认是台湾人,“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有坚定的台湾“国家认同”。⑥同时,当代台湾青年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政治价值观念,他们更加注重的是民生、阶级议题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对两岸关系走向不确定的情况下,会更倾向于维持现状,两岸关系的发展还没有进入他们的视野”。⑦从民调数据看,大多数青年人的“国家认同”还是维持在“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这种观念,对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也能接受。2014年8月台湾《竞争力论坛》民调显示,在“具有共同血缘、语言、历史文化”前提下,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分子的民众比例为87%,较上一季增加3.2%。
不过,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尽管维持现状已经成为多数青年人的共识,但这个现状,就是“柔性“台独”的现状。也即是说,在台湾青年的潜意识里,现状就是“‘中华民国’是台湾”,这必然会对岛内选举和两岸关系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据台湾指标公司2015年2月民调显示,50.9%的过半数民众认为两岸现状是“一中一台”,17.7%认为是“一国两制”,9.0%认为是“两个中国”,赞成陆委会“一国两区”官方说法者仅3.5%,高达65.8%民众支持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提出的“台湾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台湾”。交叉分析更发现,台湾民众“年龄越轻越反统”,20-29岁族群反对两岸统一比率高达84%。⑧未来,在“台湾主体意识”不断强化、民进党等“台独”势力推波助澜的情况下,岛内青年人“去中趋台”的意识短期内难以扭转。
(三)台湾年轻世代的政治认同尚处于形成和发展中,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存在被导正的可能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民众意识的形成、持续与变迁,是个人政治学习与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相较于成年人在统“独”问题上的立场已经根深蒂固,台湾青年的政治认同观是会变化发展的,将随着自身社会阅历的增加及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不断做出修正,尽管可能会需要较长一个时期。
第一,从理论上看,青年人的“国家认同”并非一成不变。青年人有激情,有活力,思维活跃,接受力强,他们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锋军和新思想的传播者。同时,青年人的政治思想正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具有强烈可塑性。当代台湾青年除了具备上述共性外,由于他们经历了台湾社会的政治转型,接受欧美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又对现实社会强烈不满,希望求新求变。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在李、扁“去中国化”与“文教“台独”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中国的疏离,同样,我们也相信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和两岸交流交往的增加,台湾青年会逐步建立对一个中国的认同。正如有学者认为,台湾年轻世代对中国虽然缺乏相应的感情,但也没有过分的敌意,因而这种身份认同较具开放性和包容性,“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排除将中国视为“国家认同”的可能性”。⑨
其二,从实践看,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将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导正。虽然短期内两岸的交流交往无法改变台湾青年固有的“去中趋台”倾向,但随着两岸关系的日益密切,两岸青年间隔阂、误解的逐步减少,瞭解、信任的逐步加深,两岸青年的观念、想法必将进一步拉近。“两岸共同的文化传承、民族认同即便不能有效推动统一,至少也像一根顽固的纽带一样连着彼此,不让'“台独”'越走越远。”⑩
尤其是,随着大陆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两岸的经济社会差距逐步缩小,两岸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逐渐趋同。伴随大陆崛起带来的巨大辐射力和两岸交流融合衍生的命运共同体观念,将给岛内民众带来强大的磁吸效应,一定程度上降低民众追求“独立”的意愿,拉近两岸同胞的认同距离。有亲绿学者不无担忧地指出,“只要中国坚持'以经促统',而台湾持续执行'开放'政策,两岸一唱一和,将来如果一步步演变成对中国政经开放依赖之局,届时台湾的“国家”地位将岌岌可危”。⑪
几点建议
认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来源于人们深层次的价值观及思维方式。因此,认同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其改变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两岸学者对于如何扭转、导正台湾民众尤其是年轻世代的认同观,促使其向“一中认同”转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并提出很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如台湾知名媒体人南方朔认为,随着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第一步一定要创造双认同”。厦门大学陈孔立教授提出,在尊重与包容差异的基础上,“正视台湾的双重认同,最终形成两岸认同”。亦有不少学者提出“修正岛内教科书”、“深化两岸青年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妥善解决两岸政治定位”,“提供台胞国民待遇”、“建立共同记忆”等各种建议。应该说,这些建议都是有意义的、必要的,但在现实中如何具体落实并取得成效,仍有较大难度。借用毛泽东思想的一句话,“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我们即要保持足够的信心和耐心,保持政策的一贯性,又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修正,不断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方案。基于此,本文提出“以我为主、统筹安排;以人文本、深化交流;价值导向、文化固本;与时俱进、政策引导”,逐步建构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
(一)在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推动岛内青年认同的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⑫这一论述充分展现了大陆对于最终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自信与道路自信。1979年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政治社会稳定,综合实力大大提升。尤其是2008年国民党在台重新执政,两岸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两岸关系安定祥和,处于60年来最好的状态。应该说,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好时期,也是历史上最关注台湾、最有能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期。尽管目前两岸关系发展遇到波折和困难,岛内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偏差,我们更应坚定信念、保持定力、着眼未来,相信时间站在大陆一边,相信两岸关系的主动权在大陆一边。为此,大陆要继续壮大自身实力,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政治和谐、社会文明,增加自身解决台湾问题的筹码和对岛内民众的吸引力。
建构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是一个长期过程,最终还需要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实现。近年来,台湾社会在政治生态与社情民意方面出现了波折甚至倒退,成为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这非但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的失败,相反正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体现。“台湾社会两岸认同撕裂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道,还是需要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这个难题”。为此,就是要紧紧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主题,加强双方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基础,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和国家统一的认同,不断为两岸和平统一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在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交流交往中增强两岸命运共同体观念
“解决两岸问题的最简单方法就是交流”⑭,同样,解决两岸认同问题也必须依靠交流、交流、再交流。尽管从现实考察,两岸交流并不必然导致双方认同的拉近,但我们不应以此怀疑或否定交流的作用。尤其在目前两岸互信不足的情况下,持续的青年交流尤显必要。本人直接从事两岸交流工作多年,见证了这几年两岸青年交流的活跃与进步,但也发现了“三多两带”等问题,即“精英多于大众、蓝营多于绿营、形式多于内容”,“旅游带动交流、老师带领学生”,台湾青年来大陆或大陆青年去台湾大多是通过旅行社或跟随老师、学者组团参访,多以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旅游等规定动作为主,所见所闻大多受到“团长”的影响,导致交流表面化、浅层次。笔者建议,未来两岸青年交流工作应力避以上弊端,打造“与时俱进、形式创新、内容丰富、价值导向”的交流新模式。
一是互信尊重,包容多元。特殊的社会环境及两岸实力的差距,造成了台湾青年在两岸交流中较为敏感、自尊的性格,对此我们应给于理解和尊重,在交流中多考虑台湾青年的想法和感受,多倾听其声音,并根据交流对象的性别、年龄、区域、风俗、习惯、爱好等制定适宜的交流方案,力争在交流中建立起平等、尊重、包容、互信的友好氛围。
二是丰富青年交流内容,优化青年交流模式。青年交流工作与社会大众的交流工作应有所区别。针对青年人开放、自由、活跃的特点,两岸青年交流工作应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结合青年人关注的热点、兴趣点开展喜闻乐见、别开生面的交流活动,增加双方互动和思考的环节。比如在交流形式上,可将参观、考察、求学、就业、结婚、生活等相结合;在交流对象上,可将一般青年人士与专业团体相结合;在交流平台上,可将社会交流、企业交流与学术交流相结合等。近年来出现的“两岸青年好书交换活动”、“两岸青年微电影大赛”等活动就是不错的尝试。
三是培植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认同与记忆密不可分,认同“保持了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动态一致性,它在个体认同那里表现为记忆”。因此,在认同的建构中,我们决不可忽视记忆的作用。“集体记忆在一个集体,特别是民族集体,回溯性的身份认同中起到了持久的作用”。⑯两岸间本应有很多共同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但由于长期隔绝,两岸民众对于历史事实的认知是不一致的,很多地方是存在矛盾的。如很多台湾青年对于大陆1949年之前的历史很熟悉,但对于1949年之后的历史,尤其对于大陆的发展变化、两岸关系的来龙去脉并不瞭解。两岸双方的历史记忆没有重迭,集体记忆又没有形成,这是很多台湾青年难以认同大陆的重要原因。因此,两岸青年交流工作要重视对双方历史记忆的补全和集体记忆的建构。举例来说,两岸共同的抗战史观、两岸共圆中国梦、两岸携手话公益、两岸共同应对国际竞争等观念一旦被两岸青年认知并接受,必将极大加深双方命运共同体观念。
四是善用网络、多媒体平台。网络和数据终端的普及应用让沟通更加高效快捷,两岸青年交流工作应善用这一平台,创造便利条件让双方通过微博、微信、line、Facebook、QQ等工具学习和交流,同时将大陆的相关政策、发展变化等信息正面传递给台湾民众。笔者通过微信加入了“两岸青年观点论坛群”,成员近千人,两岸青年学者在群里各抒己见,共享资源,加深了瞭解,增进了感情。
五是提供台湾青年国民待遇。大陆应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更多的台湾青年来大陆求学、创业、生活,并在奖学金申请、从业资格、创业政策等方面给予便利或优惠,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参与到祖国大陆的建设发展中。目前上海拟出台政策,给予在沪工作的台商及其家属就医、求学上的居民待遇,两岸相关部门可借鉴这一做法,互相提供给对方国民待遇,或可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达到真正的心灵契合。
(三)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交流中培养台湾青年的大中华意识
在台湾青年认同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情况下,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认同显得十分必要。其一,两岸青年交流工作要注重共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多谈易引起共鸣的公平、正义、自由等普世价值观,少谈两岸政治定位、国际空间等敏感议题。其二,两岸青年交流要以和平、合作为方向,以大中华为核心,引导双方共同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共同思考两岸未来。其三,两岸青年交流工作要进一步充实文化交流项目,挖掘更多的文化资源,建立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平台。例如,针对台湾青年不瞭解大陆近现代史、淡化中华文化传统的现象,可在交流中多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文化中国宣讲”、“中华之旅寻根”等项目,潜移默化影响岛内青年人的历史观、文化观。
(四)在两岸当局的政策调控和教育引导下逐步导正台湾青年的认同观
从根本上说,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导正过程,就是两岸和平统一逐步实现的过程。其中的关键点,在于两岸双方尤其是台湾当局的政策制定和教育引导,当前最急迫的则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李、扁时期的“去中国化”遗留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
教育是增进公民“国家认同”感的基本方式。大陆要敦促台湾当局就“台独”史观”、“去中国化”文教政策进行积极调整。马英九当局执政以来,对陈水扁时期“文教“台独”政策进行了部分调整,如驻外机构公文书以中国大陆、大陆称呼大陆,提高教科书文言文比例,恢复中华邮政名称,弃通用拼音改汉语拼音等,但由于岛内“台独”势力的反弹,马未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鉴于2016年民进党上台执政,台湾当局调整政策的可能性更低。在两岸政治互信降低、结构性矛盾难以破解的情况下,大陆方面要“正视现实、务实面对、统筹规划、循序渐进”,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更加注重基础性和民间性工作,采取更加谨慎和细致的方式方法,既要积极宣导大陆的发展进步及我对台政策,化解民众疑虑,又要恩威并施,争取民心,分阶段、分步骤规划对台交流近、中、远期目标,努力探索出一条既可以遏制“台独”分裂势力、阻止“去中国化”病毒扩散,又可以惠及普通民众、降低两岸敌意的政策和作为,在两岸常态化、机制化的交流互动中逐步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基础、民意基础,凝聚两岸的共同认同。
注释:
①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
②陈晓晓:《两岸和平发展新形势下的台湾青年政治认同研究》,《学理论》2012年第27期。
③《台湾统“独”调查支持“独立”或统一的民众各占13%》,台湾“中央社”,2007年01月17日。
④《台湾民调:47%岛内民众希望两岸“永远维持现状”》,台湾《联合报》2013年09月24日。
⑤若林正丈:《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洪金珠、许佩贤译,台湾新自然主义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第245页。
⑥郭艳:《台湾年轻世代“国家认同”的现状及成因分析》,《台湾研究》2011年第3期。
⑦《台湾的青年政策与两岸青年交流》,《中国评论》2011年8月,转引自陈晓晓,《两岸和平发展新形势下的台湾青年政治认同研究》,《学理论》2012年第27期。
⑧《台湾指标民调八成四年轻人反对统一》,台湾《自由时报2015年02月14日。
⑨郭艳:《台湾年轻世代“国家认同”的现状及成因分析》,《台湾研究》2011年第3期。
⑩黄继朝:《从政治文化的变迁看当代台湾青年的认同问题》,《青年探索》2014年第1期。
⑪潘启生:《胡锦涛统战策略对台湾人民统独态度的影响》,《东亚论坛季刊》,第453期,2006年9月。
⑫《习近平:两岸关系走向关键在大陆发展》,人民网,2015年03月05日,http://gx.people.com.cn/n/2015/0305/c229247-24069689.html。
⑬《澄清认同迷思,坚定和平发展》,《中国评论》,2013年1月号。
⑭《锺荣吉:解决两岸问题的关键是加强交流》,《海峡之声网》,2015年5月20日,http://www.vos.com.cn/news/2015-05/20/cms857347article.shtml。
⑮王成兵:《“国家认同”:当代认同问题研究的新焦点》,《学术论坛》,2010年第12期。
⑯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