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组合学分制:我的兴趣?我要做什么?

感谢天则所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向大家请教。一双周论坛的序次,我就不禁肃然起敬,500多次了,每双周一次,坚持这么长时间,这是需要恒心的。在中国做事也需要恒心。首先感谢天则所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向大家请教。第二,也要感谢来参加会议的诸位专家,还有我的一些同学,还有来参加会议的各位同行,向大家请教。

我想要讲讲中国现在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我们耿丹学院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些做法。在讲这个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两个关于选择的故事,人的一生,他的未来到底是由努力决定的,还是由选择决定的?我曾经问过我很多学生,他们说是努力和选择共同决定,我觉得非常对。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教育对象,我们的学生们,他们真正会选择吗?我们给他们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吗?我可以讲两个故事,一个是我自己的故事,我是77级的,我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太多的选择机会,毕业之后就下乡,我插队四年,然后碰到高考,高考的时候当时在乡下,想能考出来就行,所以并不会选择。我当时考的是山西长治第15名,我当时在山西长治插队。如果当时大胆一点,敢于选择北大、清华或者其他学校,说不定也能上,但是没敢,当时想能离开农村就可以,最高志愿是山西大学物理系。我考试的分数是最高院校可以录取的分数。而且当时我们填的是服从分配,又不敢填不服从分配,所以就到的武汉大学建筑学院去了。我为什么有两个博士呢?因为我后来做管理,我觉得中国最大问题在管理方面,又做管理,我就在经济大学念了一个经济学博士,所以现在我有很多经济学师兄弟。这是一个没有选择的故事。

我再说一个选择太多的故事,我的女儿叫丁骏,她选择机会很多,她14岁就跟我到美国去,后来她拿到全奖上了美国飞利浦阿凯里米(音),这是美国最好私立高中,小布什也是在这毕业的。她毕业之后选择机会很多,普林斯顿给她全奖,耶鲁给她全奖,她看了以后选择了耶鲁。她面临一个什么选择呢?每年从一千多门课里面选她要学的十来门课,就是很多里面选少数几个,而且有些很热的课,你想选还选不上。所以有时候造成东一榔头,西一耙子。而且耶鲁有一个什么特点呢?是精英教育,平常过程就是放羊的,没有什么过程的评价,主要是最后的考试。我女儿算是精英了,她选择了耶鲁。中国培养的精英,也是应试教育的精英,平时过程是容易混过去的,期末的时候经常几天几夜不睡觉,也都过了,继续拿全奖,从耶鲁毕业了。所以这是选择很多的故事。所以人会不会选择,对于他未来是至关重要的。

我就是想帮助中国的同学解决一个怎么发现自己,而且根据自己选择合适发展路径的问题,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我觉得这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为什么这么讲?我慢慢道来。

说这个之前,我有必要把耿丹学院介绍一下,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天则所发的通知上,只写了我是科学院的研究员和北工大的,北工大还很不高兴,为什么?因为耿丹学院是北工大下面一个独立学院,和北工大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所以我有必要说一下,耿丹学院是独立学院,是民营企业家和公办院校联合办学的结果,为什么联合办学呢?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决定的,本来政府应该监管高等教育质量,但是政府把管理责任让渡给了高等学校。所以让北工大帮他监督教育质量。实际上北工大和我们之间是非常独立的,我们从2009年开始独立授学位以来,基本上是互相很独立,就是他有一个党委书记和党委副书记在我们那边,其他的没有太多的关系。

我们耿丹学院是中国300多独立学院里面为数不多的公益办学的独立学院,我们投资的企业家叫王晓文(音)女士,她是耿丹学院烈士的外孙女,耿丹学院是一个人名。她把她过去创业期间的积蓄都投入到耿丹学院,不拿一分钱回报。北工大没有拿什么钱,但是因为我们名字里面有他,所以他一年拿去1200万,但是王晓文女士是一分钱没有回报的。我敢说这个在中国是很少的。所以我们不追求盈利,我们要追求品质,因为在中国要说教育公平的话,公办院校是拿纳税人的钱来办,一定程度上政府对高等院校的管理是计划经济体制,但是未来发展方向一定是政府掏钱,向提供教育的机构来购买教育公共服务。不管你是民办也好,公办也好,应该都有权利在公平的起点上,大家按照你提供教育服务质量的好坏去竞争。但是我们现在离这点差的很远。所以我们民办院校,不以盈利为目的,我们就要追求教育的善良和效果。因为我们没有拿纳税人一分钱,所以公平的问题是公办院校提供的。我们是三大类都有,工科、文课和艺术。

我之所以讲一下这个,希望大家报道的时候也是耿丹学院,因为北工大还是觉得离天则所远一点为好,我是愿意和大家一起讨论教育怎么改革的问题。前一段时间北京市民办教育协会搞了评比,评选民办教育先进机构,他们希望我写段话,我写了这样一段话。我觉得民办高校有他的优势,他唯一优势就是体制和机制优势,但是他有一个很大劣势就是没有一分钱是政府投的,也没有过去多年积累的老牌子。但是他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如果发挥好的话,是可以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所以当时说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机制和体制优势,知行合一,成为探索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解决方案的先锋。实际上整个全世界的高等教育也有很多问题,我待会儿向大家请教。

我想讲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未来教育面临的三大挑战。我们首先看第一个挑战,第一个挑战就是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了,我们现在毛入学率,什么叫毛入学率?就是同年龄段上大学的人数很多省已经是30-40%,录取率,就是报名的人和被录取的人的比例,很多省已经是70-80%,北京是90%。就是教育到了大众化阶段,大众化阶段有什么特点呢?很多家长和老师跟我讲过,已经不是选拔精英了,所以很多同学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来讲,很多同学能力并不弱,但是学习态度不见得很认真。所以一定上态度比能力还重要。还有就是比较缺乏自信,清华大学陆向谦教授跟我讲,就是容易自我放弃。另外就是学习方法不太掌握,因为过去应试教育,实际上很多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在尝试一些教育方法改革,尤其是幼儿园收费还很贵,包括小学和初中都有很多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但是到高考的时候,高考指挥棒又把大家拽回来了,所以大家学习方法都是应试教育的学习方法。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还有一个,就是互联网时代,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知识架构发生了改变。知识有两类,一类就是明示知识,就是可以写成教科书的,还有一些是默示知识。默示知识没有教科书,所以不能按照书本教育方式传授。而且默示知识的激发,比如发明的激发需要大家讨论、思考,所以需要加强前置、过程形成性的评估和管理。比如说要有前置作业,要有过程中形成性的评估和激发。这两类对我们未来实现教学方式也有很大挑战,比如硅谷,硅谷之所以成功,就像方竹兰教授讲的,他关键在于对于失败的容忍和对超强性默示知识促成发现和管理,他有很弹性的制度,包括资本和超常性发明的结合,所以硅谷能成功,而且可持续,也不是昙花一现。中国要想建成创新型国家,我们必须促进大家在超常性默示知识发展有所突破,不然我们只是提提口头,实际上果实被别人拿去。我们真正想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一定要鼓励我们同学在超常性默示知识激发和产生方面有所突破。

还有一个挑战就是现在人口出生率下降了。人口出生率下降,同学们选择权增多,现在用脚投票,因为中国经济条件改善了,很多香英国甚至香港,相当的研究生基本上都是大陆的,英国很多研究生都是大陆的,都把中国作为提供教育服务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孩子们的选择权增多,出生率下降。这样很多省,湖南省很多年前限制本省优质生源报省外。我们扩招之后,实际上很多学校已经招不满了。这也是一个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作为一个“知道先生”是很容易的,获取明示知识也是非常容易的,在这个时代同学们到学校来主要做什么事情?我们认为主要是培养他的素养、能力和智慧。就是他在学校要完成转变。素养、能力和智慧,这里边我们认为也不是并列的,素养是第一位的,比如刚才讲的“态度”都是素养的一部分。还有就是中国高等教育现在面临着一个瓶颈问题是什么呢?2014年《中国教育在线》有一个调查,就是中国的学生包括家长85%都不知道自己未来想干什么。也就是说85%的同学到了上大学的年龄,就想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就该结婚的,到了上大学的年龄就上个大学而已,但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学什么,自己未来要干什么,就是需要有一个学历而已。这个实际上现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瓶颈问题,为什么?他没有兴趣,他没有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没有动力的话,他就很难坚持下去,或者说他就是混而已,就造成了大量的生命和资源的浪费。而且这个问题是有人类必须回答的问题,就像希腊神庙刻了这样一句话,苏格拉底和佛祖都问他们的学生这样的问题,你是谁?你要到哪去?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而我们中国的教育对这个问题回答的并不好。国外的这个问题回答相对好一点,拿芬兰举例子,芬兰同学们在初中阶段就暑假必须自己选择一到两周到企业学习,这个企业还不能父母选,必须他自己选。他从初中就开始选,选了几次之后,他就大概知道自己未来想干什么了。但是中国的话,因为我们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宠物人”,一直到考上大学之外,假期除了学习就是做一些其他拓展的事,但是真正自己选择干点什么和社会结合的事,这种机会是很少的。中国的孩子不太会选择。这个问题是整个大学教育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这三大挑战,第一,整个互联网带来的技术和高考大众化阶段,和出生人口下降。第二,高等教育不能解决同学们的兴趣问题。第三,素养、能力和智慧怎么培养?这三个问题是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但是回答的并不好,我们想找一个解决方案。整个世界教育在第二点上比我们好得多,就是同学们怎么选择的问题,在上大学之前,这个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前面是我写了一篇文章在《光明日报》发表,叫做“大学生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怎么办”,把这个放到搜索引擎一搜相关的有九万条,就是这个问题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来看人类今天是怎么学习的,这是MIT的学生和老师共同做的实验,这是一个硬币,他做成一个传感器,戴到手腕上测脑电波,就看你这个人一周七天下来,从下午十零点到夜里,然后到早上上课,到下午十五点,一周七天,大家可以看出来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黄线这个,在上课的时候脑电波是相对补活跃的,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和做实验的时候,甚至夜里睡觉的时候,脑电波都是非常活跃的。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课堂上,他脑筋并没有真正开动起来,或者人坐在那,身在曹营心在汉而已。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外显的学习抑制的内隐的学习,因为人的学习类型有内隐的学习,比如我们学语言,我们从小学母语,也没有学语法,就学会了母语。就是外显学习抑制的内隐的学习,我们大部分教学过程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课堂上应该是什么?应该是希望同学们提问,大家互动。所以现在耿丹学院课堂上已经是坚决杜绝单向传授为主,单向传授仅仅是我们七种教学活动里面的一种而已,大量我们要求的是同学们上来展示。

我们再看看体验学习的理论,一些实验数据。就是人单从听或者单从看,他学到的比例都是很有限的,但是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和实验数据证明什么呢?就是你在输出过程中重新关联和建构,你获得更多。比如我们提倡在耿丹学院发展学优导师,学优导师在帮助同学过程中,实际上是在建构,在关联,他在学到更多,他在舍的同时在得到。经验后教导他人可以学到90%,与人讨论可以学到40%。就是我们要小组合作学习,要关联。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就是单纯的听和单纯看,这个学到的比例很有限。要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学到更多。

我们可以看看耿丹学院一些例子,这是清华大学陆向谦教授开了一个面向全球的创新创业课,我们有一个同学,去年是大二,今年大二,他是这个课程助教。我们这个课每个星期上,有200多个同学在线下,300多个同学在线上。这个同学被陆向谦教授评为功勋学员,为什么?陆向谦教授的理念就是学案例不如做案例,所以他就帮他们做案例,所以这个同学被授予功勋学员,为他点亮了一盏灯,所以三本院校学员一点也不差。

这是另外一个案例,这个老师是林志攀(音),有一个学生叫杨根,他当时要退学了,这里有一个情景教学法,改变了他的学习态度,现在他进步很大。这是一个产品设计室,这个50多张设计图都是杨根同学画的,这是大四的时候毕业设计。这是实际施工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到同学们在老师的激发下,引导下,他的能力在提升。这是暑期小实习,这是延庆的艺术公园,我们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学员由老师带着在他实习,在石头上画画。当然还有更多的,比如我们动画专业的,我们和企业联合教学,我们同学作品入围“悟空杯中日漫画大赛”,全国700多个同学参加,日本还有200多个同学。就是同学们心中那一盏灯是慢慢被点亮了。

第四部分,我讲讲组合学分制。组合学分制的关键就是把当时我说的点亮的案例要制度化,形成制度安排,能够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所以我们的组合学分制是两点:第一,组合养成教育,就是素质、能力和智慧激发,要组合养生教育。第二,学分也是组合的,大学四年,每个同学都是平等的,时间上是平等的,但是怎么组织,怎么安排,这个效率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第二个就是组合学分。

刚才我讲了我们大众化教育阶段同学的三个特点,我们怎么来点亮同学们那盏灯呢?从刚才例子可以看出来,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定要激发同学的兴趣。而且他必须学会选择他的发展路径,并且为他的选择负责任。第二,态度的转变。态度的转变实际上是要求和自愿相结合的,这个要求不是期末应试教育,我们过去评估方案都是期末考试占70-80%,现在耿丹学院是完全倒过来,期末只占20-30%,以过程为主。因为什么呢?因为能力、素质都是在过程中养成的。我们过程占70%-80%。如果你过程评估不及格,你都没有资格参与期末考试,这是我们现在评估方案,促成他态度转变。因为大学到现在为止已经不再主要是学知识的地方,过去韩愈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互联网时代,在网上就可以搜到,现在“知道先生”很多,知行合一的人很少。所以现在学校功能是帮助学生实现转变的地方,怎么实现转变呢?就是我们有一个过程形成性的评估。还有逐步帮助中学建立自信,先从简单的例子出发,集小胜为大胜。还有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比如现在耿丹学院既使是三本学校,我们现在有三个专业开始全英文授课,从2016级开始,而且同学们没有像我们想象得那样退避三舍,都可以跟上。

首先从组合养生第一个方面来看,素质怎么养生?我们现在很多学校都讲全人教育,全人教育怎么落到实处?我们要培养公民,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价值观,我们怎么落到实处呢?我们觉得最主要是四点,第一个就是责任,我们在整个过程形成中间都有小组的组内同学互评,组间的互评,这促使你不能搭便车。你在学校可以搭同学便车,但是到社会上还可以搭便车吗?所以我们现在就是促使他们不能搭便车。第二个就是对作弊零容忍,就是诚信的养成。我们这次北京市民办教育优秀校长评选,很多投票公司给我打电话,说我们帮助中国最佳乡村、中国好人评选的公司,我们可以帮你找大学生,100%用手动投票。我当时非常气愤,一口拒绝了,绝不用钱、权买选票,但是现在有大量这样的存在。他这样做不仅玷污了评选候选人的信誉,同时也污染了那些为了钱光动手指不动脑的大学生的心理,让他们视诚信于无物。这种事情我们在耿丹学院坚决制止,你有一次作弊,这门课就没有成绩,必须重修,零容忍。还有就是知行合一,我们现在有大量的课,比如商业礼仪,人文道德素养,这些课我们要求老师必须知行合一,身正为范。第四,时间拖延症。我们每次都有过程就业、前置、后置作业,每次必须按照时间点及时交上来,否则也是没有成绩。这个PDCA循环迭代,这是在质量中用到的,我们在教学中也有一个PDCA,P就是前不制止作业,D就是在截止期之前完成,C就是老师对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进行检查,课前检查,二次备课。A就是你在上课之前就要把同学过程行动性评估给出来。索伊美一节课末尾老师做前置作业,然后学生在截止日期提交,老师检查前置作业的问题进行二次备课,然后在下一堂课评估前布置作业。这样学生就在一轮一轮过程中转变自己的态度,就在不断进步。这是关于素质。

能力怎么培养?我们认为能力培养是两个统一,第一个是可迁移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统一,什么是可迁移能力?包括再学习能力,表达、沟通,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当然还有专业能力,我们还有一个观点就是活在当下,这是专业能力。我们要培养同学自信,你的题目可能一开始很简单,然后越来越难,同学们在过程中逐步建立自信,逐步实现态度转变,实现能力的提高。因为我们现在小组合作学习在耿丹学院大量采用,每节课都有。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培养同学们能力,而且他本身就是通识教育,所以现在我们讲沉浸式通识教育,什么意思?只要这个课有合作学习,这就是通识,你会不会合作,你会不会搭便车?

然后再看智慧怎么激发?智慧能教吗?课堂上单向传授方式教吗?“顿悟”怎么教呢?实际上是不能教的。但是你面向未来,未来是未知的。中国同学未来是未知的,美国同学未来也是未知的。面向未来谁更加可以独立理性思考,谁就做好了面向未来的准备。智慧不能教,但是有方法论,首先我们要注重培养多学科交叉领域人才,因为默示知识通过产生在多学科交叉领域。还有要鼓励同学们批判性思维,我们在耿丹学院评价结构中间,我们有高达25%,整个评价权重是同学们的创造性。每门课都有,也就是说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思维的培养融于每一门课。还有前置思考,我们要带着问题思考,可以激发同学们考虑很多默示知识,就是没有明确答案,或者开放的问题。

我们刚才讲了这样一些制度安排,有的是可以落实到这些制度里面,有的还需要改变我们学分制。所以我们实现的路径还要改变学分制。耿丹学院的学分制是独特的,我们是在全世界两大学分制架构基础上吸取他们的优点,摒弃缺点,形成了我们独特的组合学分制。首先我们看欧盟学分转换特点,ECTS特点是按照技术逻辑重组模块,按照总学习时间计算学分,欧盟是20-30学习小时之间算一个学分,总学习时间包括老师和同学共同进入的时间,也包括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按照总学习时间计算学分,美国选课制最大缺点就是按照听老师16节课算一个学分,课下多长时间不管,课堂和课下设计的不够。比如我女儿在美国,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讲课,课下就放羊了,没有课堂、课下的设计,欧盟是比较好的,他是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的。但是我们中国,很可惜的是从美国那边延续过来这套听16课时算一学分的制度,现在98%以上高校都在采取这种学分制。当然,美国选课制有一个好处是什么?就像耶鲁是很灵活的,同学可以发散的自己按照自己的兴趣选。这个好处是同学们按照自己兴趣选,但是也有问题,问题是什么呢?第一,你很容易东打一枪,西打一棒。还有就是教学方式以演讲为主,评价是以期末考试为主。美国的导师制和英国导师制完全是两码事,美国导师制完全是名义上的,导师基本上忙着写论文,我女儿也有导师,但是找到他是非常难的。这和英国导师制完全是两回事。牛津在670年前就有导师制,牛津的导师,如果学生有问题问他,他48小时不回应,学生可以投诉他。耿丹学院也是一样,我们有班导师,如果同学问了问题,班导师不回应,可以投诉。这是在两者优点的基础上发展了组合学分制,待会儿具体解释。

实现的第二个路径,现在我们开始全英文授课。中国实现全英文授课的学校,除了中外合作大学之外,比如西郊利物浦、伦敦诺丁汉,除了这些在其他学校里面全英文授课是极少的,耿丹学院今年开始三个专业全英文授课,不仅仅是英文全英文授课,专业课也是全英文授课。还有就是学生与老师形成性评估,就是混合学习,混合学习最主要目的就是老师和同学的形成性评估。就是老师帮助同学,我们现在有CEQ,就是课堂体验评价。课堂体验评价很多时候和同学们主观感受有关,但是没有后台实际老师和同学互动数据为基础,所以有的时候如果老师要求同学很严的话,反而会得比较低的分。所以为了避免这一点,我们是老师和同学互动形成性评价,后台数据支持的形成性评价将来要占相当比重。也就是说我们将来对学生要有形成性评价,对老师也要有。我们要点亮学生心中那盏灯,首先要点亮老师心中那盏灯才可以。这是我们提供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经常接到家长从新疆、内蒙、辽宁打来的电话,从农村说我的孩子在你这辛辛苦苦念了四年,我农村的付了那么多学费,为什么毕业了不给我毕业证、不给我学位证?我说学校不是卖证机关。

这是我们开发的组合学分制框架图,这个图有七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专业核心课前移了,我们现在大部分高校第一学年,竖轴是学期,一共是四年,十个学期,我们中间有两个小学期,就是第二学年末和第三学年末同学们去作实习。其他长学期有八个,所以四年十个学期。我们学分制的安排,第一个特点就是专业核心课是在头一两年完成,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我们现在整个中国学校学生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大一第二学期和大二低潮。就是高考进来之后,高考之后冲击用劲,进来之后第一学年都是通识课,有些通识课基本上就是水课。有些同样内容在初中学,高中学,大学又学,教第三遍。所以很多同学兴趣下降。现在把专业核心课前移,有助于克服同学大一第二学期和大二低潮。

第二个特点,专业核心课教什么呢?同学在大学四年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每个专业知识是无限的,你想教他可以永远教下去。所以我们是注重要教历史观、方法论,叫他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个特点,我们专业拓展课,比如学财会的,学财务管理的。财务管理到了第三、四学年有三个拓展方向,他可以做国内的CGN,可以面向国际做ACCN和CFN。我讲组合学分制在这体现了,就是第二个组合,你要选就选一个组合学习模块,比如这三个方向选其中之一,但是不能这三个方向这选一门、这选一门、这选一门,这样就是东一榔头、西一耙子,什么都不行。但是你有选择自由,你选择专业方向,你有选择自由,但是要为你的选择负责,你有选一个模块的自由,但是没有从模块之间跳来跳去的自由,你选的时间就为自己选择的方向负责,而且你要做完。

第四个特点,我们总学分架构,加起来是240学分。和欧盟是对应的,我们的总学分架构对应每一个学分的学习时间,同学们在耿丹学院十个学期,6080小时,每个学分对应的是25学习小时,这25学习小时里面不同科目,比如我是工科的有实验室学习,这样师生共同学习时间就是50-60%,文科的师生共同学习时间是30-40%,其他时间是自主学习时间。学艺术的,师生共同学习时间比例就是50%。这样把同学总的学习时间做了一个合理的规划,就是要求课上、课下、课前、课堂、课后做统一设计。而且我们和华盛顿协议做对比,我们和华盛顿协议要求的工科的学习量也是可以对应的。

第五个特点,同学要选就选一个组合。

第六个特点,我们的通识教育,通识课程本身是延续到三个学年,但是我们是通识课、创新创业课在每个课堂都有,我们每个课堂都有创新这部分评价的权重,每个课堂我们也有小组合作学习。所以我们把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嵌入到每个课堂里面。

第七个特点,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同学们四个学年,每个学期的学习量是基本均衡的。现在我们很多学校学制有什么特点呢?第二、三学年学习量很大,同学们每个星期30-40小时,到第四学年实际上是有点放羊了。但是我们现在要求是均衡的,就是四个学年,八个大学期,基本上每个大学期都是30学分。

这是这张图个特点,使得我们同学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均衡学习,而且有良好的学习过程体验。

这是第二张图,这个图有五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耿丹学院的同学在进入耿丹学院之后,有四次选择机会,五条以上发展路径。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次选择机会是在第一学期末,同学们不管选择什么专业,当然艺术和普通大类,入学考试是不一样的,这个之间不能切换,除此之外都可以切换,没有强制调整。第二次选择机会是第一学年末,同学们可以有第二次选择机会。第二次切换就是第一学年末,因为高考报的时候比较盲目,学了一个学年,发现确实不喜欢这个专业,我想换,可以。但是从此开始,我们就要求你切换的权利是你挣出来的,也就是你有选择的权利,但是你必须平均修分基点达到2.5以上,你才有平转的权利,当然你可以降转,这个没有学分基点要求。但是如果想同年级平行切换,是有学分基点要求,必须达到2.5。这个就是过程管理的一部分,就是你选择的权利是你挣出来的。第三次是在第二学年末,你可以选择2+2,就是头两年学国际贸易,三四学年想学英语可不可以?可以,就是2+2。也可以选择3+1,比如学机械,第四年我想学艺术,可不可以?当然可以。因为很多艺术大师愿意带有工程背景的同学,这样可以促进交叉领域复合型人才,而且很多大师是交叉领域产生的。第四次选择就会就是第三学年末。所以给学生提供四次选择机会,五条发展路径。当然这个有很多组合,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而且能够实现。

第二个特点,我们要求从从第二次选择机会开始,都要有GPA要求,就是过程管理,宽进严出。

第三个特点,整学年切换,除了第一次之外都是第一学年末、第二学年末、第三学年末。我整学年切换到另外一个专业,从人家低一个年级、低两个年级开始学,不用另外开班。我们现在也有辅修和第二学位问题,但是都要重新开班。现在这种整学年切换,哪怕一个人转都可以,因为他降两级或者降一级跟另外一个专业同学一起学就可以,不为了他另外开班,所以也不另外收费,现在辅修和双行为都另外收费,因为单独开班。假定同学们能够2+2读完相关的专业核心课。同时两个专业里面要选一个作为主专业,主专业方面有二次学分拓展课程要求,他完成这些专业核心课和拓展学分之后,同时完成交叉领域毕业设计,我们给他双学位,这是2+2。对于3+1,给他一个辅修专业证书。但是你做2+2或者3+1选择的同学,必须承受什么挑战呢?就是到第四学年,4+0的同学第四学年相对比较轻松,因为他都是沿着一个学科念,第四学年就是做专业领域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但是选2+2和3+1的同学,第四学年要完成另一个专业毕业课程,还要完成交叉领域的毕业设计,所以对他的要求是非常大的。但是他的好处就是可以拿到双学位或者辅修专业证书。对于学习特别好的同学,每个专业前5%的还专门设一等荣誉学士学位,前25%的设二等荣誉学士学位。这样是有助于培养交叉领域人才的,不管是1+3、2+2还是3+1。这是这张图的特点。

大家可以看出来,从我们的安排中间,我们可以帮助同学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而且有实现的学分制安排的学习路径。最主要目的就是找到同学将来到底要做什么,为这个做好准备。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普通高等院校,大前年是2824所,去年的数据是2500多所,就意味着有2500以上普通大学,中国不多一个耿丹学院这样的普通的本科院校。但是缺乏能够探索教育改革方案,能够把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的学校。所以耿丹学院要在未来竞争中胜出,我们一定要在品质方面、服务方面有突破。所以我们必须发挥差异化竞争优势。我们这样的学分制安排,组合素质养成和组合学分制安排,可以做到四个差异化。第一个差异化可以帮助同学们发现自己,并且按照适合自己发展路径发展。刚才大家看到了,不管是0.5+3.5,还是1+3%,2+2,3+1,都是帮助同学选择发展路径。同时激发默示知识,培养交叉领域复合人才的地方。同时是集成全球优势教育资源,国际化教育性价比比较优的地方,我们全英文授课每年收费是3.8万元,同学到海外学习,花的钱远不止这个数。我知道在美国学习很多很有钱人家的孩子,去了美国实际上不适应,在大学里面大约有15%是通不过相应考核被送回来的,保守讲是15%,有些培养说至少30%。就是家里有钱,你送去了,但是在美国大学跟不上,人家给你退回来。我们可以在中国土地上提供国际教育,而且是性价比比较优的。同学们毕业之后,不管选择到海外继续深造,还是到国际大公司就业都没有问题,不会有语言障碍。而且我们接收海外留学生也没有障碍。第四个差异化,就是我们以提供素质教育养成为第一特色,帮助同学实现三个转变。哪三个转变呢?从少年到负责任的公民。从盲目学习到兴趣导向,到人生规划。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到研究导向学习。我们希望帮助同学实现这三个转变。

要是这个,我们老师必须实现相应转变,所以未来耿丹学院定位是什么?是我们集聚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有赛马机制,为学生提供能力、素养培养、激发智慧服务的平台。我们打一个比方,同学们是教育服务消费者,我们耿丹学院就像一个提供教育的超市,他到我们这个教育超市来选,这个客观上对老师是最大化提升教育服务品质的要求,最根本的质量保证。你办的不好,同学用脚投票,到其他专业去了。耿丹学院就是集聚资源的平台,提供差异化教育服务的超市。学生定位,他是成长主体责任者,是你自己要学习,而不是老师学习,是你自己学,老师是帮着你学。所以你是成长主体的责任者,当然你也是购买教育的服务者。老师的定位,老师不再是单向传授者,老师更大程度上是学生成长的辅助者,教育服务提供者。这是未来耿丹学院各自的定位,责任要很清楚。老师责任就是辅导同学成长。

刚才讲的是第四个方面,就是我们的组合学分制,组合素质养成和组合学分架构。下一个方面说说社会反馈和家长反馈。这是我今年5月份在苏州中国高等教育创新2016年会上发表的演讲,得到了第二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黄达仁(音)、杨东平(音)、李培根(音)院士的肯定。这是《中国教育在线》电视台栏目采访我。《光明日报》发表这个文章:就是说兴趣和导向是学习最原始的动力,所学非所好,甚至工作之后所学非所用,造成巨大教育资源浪费,也是困扰中国学生和家长的一个长期问题。这是光明日报编者案。这篇文章发表之后,一个月之内有54家媒体采用,包括九万条相关搜索。从这个问题来看,它确实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共性的瓶颈问题。最近芬兰教育专家,我给他们讲了我们组合学分制的做法之后,他们非常赞同,他们觉得他们一定程度上应该向我们学习

家长和学生的反馈是最直接的,家长的反馈,我们2015级的家长,他是江苏的,他说和江苏高校同专业大学课程相比,他们觉得我们的课程设置更加能够帮助同学在三大阶段以及未来的发展。家长也不再为孩子远到千里之外北京学习担忧了,因为现在孩子都是宠物人,家长经常担忧的。这是2016级城乡规划班,我们每个班老师都建有小班的学生群和家长群,这是小班家群和老师互动。高中的时候徐畅比较排斥英语,今天看到他参加互动,为他的改变感到高兴。然后是看到徐畅参加互动,说明他已经转变了对应于学习的态度。然后这个家长讲汤宇鹏胆子小,怕羞,请老师指导。老师回答说汤宇鹏是第二个主动展示的。我们城乡规划专业老师怎么讲的呢?说家长反馈说以前孩子比高考还卖力气,以前从来没有放弃过打游戏,自从来了耿丹学院,打尤其的iPad从来没用过。老师说还教给孩子做人道理,所以很多“第一次”出现了,第一次自己主动洗衣服,回到家里面知道对爷爷、奶奶、父母关心感激了,以前感恩之心都没有。因为以前都是四个老人围着一个孩子,觉得这些东西是理所应当,不知道感恩,现在很多“第一次”出现了。

我们再看官媒和全国性媒体转载。这是人民网和教育部的教育新闻,还有阳光高考网站,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社会科学网,还有共青团中央的中青在线,等等全国性的媒体,还有凤凰资讯的转载。各省市、县的官媒都在转载,这些官媒都是宣传部办的。这是北京晨报,东北新闻网,河北教育考试网,贵州教育网,还是宿州,就是四川,这是南京。这是扬州晚报,这是地方媒体,这是泰山,是泰山市委宣传部办的,这是郑州局。很多了,就不一一讲了。

各个大学也在转载,这是西南政法大学,南昌理工学院,安顺学院,八维教育,这是多前国内最大教育考核门户网站青年人考试网,每天日访问量50万。大学里面新闻中心主任,海洋大学的,他也在转载。有人已经开始侵权了,引用的时候没有说从哪引的。这是高考资讯媒体,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网站。举这些例子说明什么?说明同学们到了三岔路口面临选择,是每个年轻人和家长面临的共性问题,耿丹学院在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就是我向大家的汇报,关于我们组合学素质养成和组合学分的情况,希望在座诸位教育界的同行、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学分制  学分制词条  兴趣  兴趣词条  组合  组合词条  我要  我要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  
智库

 展望2019:中国经济的四大风险...

明年经济形势展望:经济增速继续走低,下半年有望企稳明年国际经济形势下行风险升高。虽然明年全球经济能延续去年3.7%的增长水平,但下行风险显著抬升,发达经济体和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