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近年印缅关系的新发展及动因和影响

印度缅甸互为近邻,两国有着漫长的共同边界,双方交往源远流长,历史上印度在宗教、文化、政治、经济方面对缅甸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一些学者甚至将缅甸划归于印度文化圈。近代以来缅印关系经历了起起落落,但相互交往从未间断。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国际关系、区域政治经济格局的重组,缅印关系逐步改善。特别是自2010年缅甸大选以来,在缅甸政治转型与对外战略调整和印度大力推行“向东看”战略的背景下,印度缅甸关系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对双边关系乃至区域合作格局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近年来印缅关系的新发展

2010年缅甸大选以来,印度缅甸的关系不断改善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全面拓展。

(一)政治合作不断深化

1.双边高层互访频繁

2011年以来,印缅两国实现了多次高层互访。2011年,缅甸吴登盛新政府上台后,印度不顾西方国家的指责,公开表示支持缅甸新政府;2011年,印度外长克里希纳访问缅甸,商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双边经济与贸易关系;同年12月,吴登盛应邀访问印度,两国就经贸及防务方面的合作签署协议。2012年5月,印度总理辛格访问缅甸,这是印度总理时隔25年以来的首次访缅,双边就边界地区发展等领域签署了12项合作协议;2012年12月,民盟领导人昂山素季访问印度,被外界认为是重建缅印关系的重要契机。到了2014年3月,印度总理辛格借出席“孟加拉湾多部门技术经济合作计划”组织峰会之机再次访问缅甸,两国就打击跨境犯罪、建设印缅泰公路和印度参与缅甸天然气开发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2014年11月,印度总理莫迪在赴缅甸内比都参加东亚峰会期间,分别与缅甸总统吴登盛和民盟领导人昂山素季举行了会晤,被视为是印度新政府加强对缅关系的重要战略举措。2015年7月,时任缅甸外交部长吴温纳貌伦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莫迪和外交部长斯瓦拉吉举行了会谈;同月底,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来对印度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问,并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谈。缅甸印度通过两国高层的相互接触与商谈,逐渐形成了两国高层不定期的会晤机制,为改善和加强两国关系加强了顶层设计,促使印缅关系进入冷战后的最好发展时期。

2.多边互动日趋活跃

印缅还通过多边舞台加强双边关系。2011年以来,印度总理在参加东亚峰会期间举行印度-东盟领导人会议(10+1),尤其是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还借在内比都举行东亚峰会之机访问缅甸。环孟加拉湾经济技术合作组织是印度缅甸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国际合作组织,最近一次召开的该组织峰会是2014年3月在缅甸内比都举行的,会议通过了加强“组织框架内的各领域合作,重申对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坚定承诺”的宣言。在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中,缅甸已经成为其观察员国,2011年马尔代夫举行的第17届南盟峰会和2014年尼泊尔第18届南盟峰会,缅甸都派出了高级代表团出席会议。通过多边的政治互动,印度缅甸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得到改善。

(二)经贸合作进一步扩大

1.贸易投资逐年增长

近年来,印缅经贸合作进一步扩大。缅印双边贸易已从1980年的1240万美元增至2010—2011财年的13.38亿美元,2011—2012财年为18.69亿美元,2012—2013财年为19.58亿美元,2013—2014财年为21.8亿美元,2014—2015财年时降至20亿美元,而2015—2016财年前7个月(2015年4月-10月),两国贸易为11亿美元,预计2016—2017财年缅甸印度的双边贸易额将增至30亿美元,到2020年双边的贸易将增长到100亿美元;在投资方面也增长迅速,2011年印度缅甸的投资为1.89亿美元,2013年达2.75亿美元,2014年达到5.08亿美元 印度成为缅甸主要外资来源国之一。缅印经贸合作的领域涵盖了农产品 药品、工业制成品等方方面面。

2.合作平台机制逐步完善

为进一步扩大经贸联系,印缅双方在机制平台建设方面也做出了诸多努力。首先,两国建立了经贸沟通平台,包括举行不定期的双边商业部长级会,晤机制签署建立边境贸易区促进贸易的协议,举办印度缅甸投资贸易展以及建立缅甸印度联合贸易委员会磋商机制等。利用这些平台机制的作用,不但避免了缅印之间的经贸摩擦,还加强了两国之间的经贸互动。例如2014年在内比都举行的印度-缅甸投资贸易展中 有超过80个印度公司参与,其中不乏特迈斯有限公司、基洛斯卡电器有限公司和Finolex电缆等印度大公司。其次,改善边贸环境,促进边境贸易的发展。2012年缅印两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开发的谅解备忘录以及关于建立跨边境市场的谅解备忘录旨在加强两国边境贸易往来。为此,印度在缅印边境建立了一个经济贸易特区,占地2500公顷,设有海关办事处、贸易区和边境市场;还把边境贸易的物品种类扩大到22个类目的数十个种类,包括水果、洋葱和竹子等;印度缅甸的边境口岸也从1个扩大到了目前的9个。再次,印度还向缅甸提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印度缅甸联合协商委员会上,印度联邦商业和工业部长西塔拉曼表示,要在农业技术及公共健康等方面给予缅甸支持,帮助缅甸发展有机农业和农业可持续性。最后两国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缅印积极参与和推动印-缅-泰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以及环孟加拉湾经济技术合作组织等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以多边促双边,进一步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三)互联互通进程加快

如果说2011年前的缅印互联互通建设还处于“建设性接触”的话 那么之后两国进入了“互联互通”的实质性推动阶段。在基础设施方面,印度拟打通印度东北部地区与缅甸之间的陆路交通,并建设经缅甸到达泰国的高等级公路。经多方努力,印缅泰三国高等级公路已经在2015年底实现试通车,整个公路预计在2016年全部建成。印度帮助缅甸升级公路和修缮桥梁,促进印缅之间的互联互通。2014年世界银行向印度米佐拉姆邦公路建设提供1.07亿美元无息贷款,用以建设缅印之间的公路。在航运方面,缅印两国共同开发的加拉丹河及边境跨境公路的水陆联运项目也已经在2014年完成;印度更新和升级印缅航运路线 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双边贸易需求。在航空方面,印度不仅持续增加各大城市与缅甸的航班,而且还开通了印度东北部飞缅甸的航班。2014年6月27日,缅印两国航空公司达成协议,开通印度东北部的曼尼普尔邦首府因帕尔至缅甸曼德勒的航班。此外,缅印还拟加强在光纤网络联通方面的建设。

(四)能源合作稳步推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印度对能源的依存度日益加大,而毗邻的缅甸拥有丰富的尚未开发的能源资源,可以部分满足印度的能源需求。近年来缅印两国已经在油气勘探和开采,油气管道建设,能源政策、技术和信息的交流和协调,水电项目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合作。

在油气资源的开发开采方面,早在2006年印度的能源公司就与缅甸能源部签署了油气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印度ESSAR石油公司获得了海上A2块油气田,以及陆上油气开发的项目,共投资1亿美元。之后,两国油气合作持续发展,在2013年4月,缅甸公布的陆上与海上油气开发开采招标的过程中,就有来自印度石油公司、古吉拉特自然资源部等在内的7家印度公司参与投标,其中印度石油公司成功的获得了其中的一项投标,该公司于2014年12月与缅甸石油与天然气公司签署了关于海上开发两块油气田的合同。在油气管道建设方面,尽管目前还没有连接缅印之间的油气管道,但缅印都有共同建设印度东北部地区与缅甸之间的油气管道和缅-孟-印三国油气管道的意向。2011年时任印度总理辛格和时任缅甸总统的吴登盛会面时,敲定了两国加强油气管道方面建设的意愿。在水电领域,印度缅甸水电投资的主要国家之一,仅在2011年时,印度国家水电公司在缅就有14个在建水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5295MW。由于在水电利益分配方面的意见不一,2013年印缅叫停了位于钦敦江的特曼蒂、瑞萨耶两个水电项目。

(五)军事、安全合作迈上新台阶

冷战后缅印在安全领域的合作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得到发展,特别是2010年缅甸大选以来,安全领域的合作再上一个台阶。之前两国的安全合作主要集中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如2000年1月和7月,印度前总参谋长马立克为重启缅印安全对话两次访问仰光”;2004年,缅甸配合印度边防部队打击位于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分裂组织;2006年印度缅甸提供包括坦克、步兵战车、大炮及直升机在内的武器装备,帮助其平定“民地武”。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为此后缅印更进一步的安全合作奠定了基础。

2010年缅甸大选以来,缅甸印度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更进一步。两国军事高官密集互访,探讨安全领域的相关合作,仅在2011—2013年间两国军事高官就实现了多次互访。印度方面,2011年8月,时任印度海军总司令维尔马访问缅甸;2012年1月,时任陆军总参谋长辛格访问内比都;2012年12月,时任空军总参谋长布朗访问缅甸;2013年1月,时任印度国防部长的安东尼访问缅甸,商讨提升边境管理和加强缅甸军队能力建设等相关议题,并敲定了“联合海上巡逻”的计划;同年10月,印度陆军参谋长比克拉姆·辛格再次访问缅甸缅甸方面,2012年8月,时任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访问印度;2013年3月,包括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护卫舰在内的缅甸海军舰队访问了印度东部沿海地区的维沙卡帕特南;同年7月,缅甸海军参谋长杜拉德瑞中将访问印度,并就印度帮助缅甸建造近海巡逻舰达成协议。

两国安全合作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第一,缅印安全合作从过去的非传统安全领域向传统安全领域扩展,2010年以前两国主要是以边境打击武装组织为主的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为主,自从2011年以来,两国加强了在军事演习、武器装备及军事人员训练等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第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也在扩大,两国的非传统安全合作延伸到了反恐、灾害管理、维和行动、军事医学合作等方面;第三,从陆路领域向海空领域拓展,2016年2月缅印在完成第4轮对安达曼海的联合协调巡逻之际,签署了关于联合巡逻安达曼海和孟加拉湾的标准作业程序的协议。

(六)人文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印缅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渊源关系,目前在缅甸大概有250万印度裔移民。2012年印度总理辛格访问缅甸时就表示“印缅两国有很深的历史与文化联系”,并肯定了在缅甸印度裔是两国深厚友谊关系的重要桥梁,两国领导人还就加强教育合作、技能提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达成了一致。印度的宝莱坞电影以及电视节目已经深入缅甸缅甸民众也深爱印度电影及电视节目,与此同时,印度缅甸大使馆还每年举行一次印度电影节,并成为仰光文化活动的重要节日。在教育上,印度积极吸引缅甸学生前往印度接受高等教育,2016年4月在缅甸举办的第三届印度教育展中,印度共有15所大学出席该活动。据缅甸教育部透露,在印度学习的科目主要有:艺术、舞蹈、音乐、宗教等。同时两国教育之间的联系也在加强,印度还帮助缅甸小学、中学和大学等改善学校环境。此外在印缅边境,两国边民还时常举行相关的艺术、歌舞联欢活动,以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

二、印缅关系近年升温的主要动因

近年来缅印关系进入全面升温的发展时期,主要动因是基于双方地缘政治、经济、能源和安全等方面的相互需求,同时也不乏中国因素的考量。

(一)印度方面的动因

1.“向东看”战略的需求

印度的视角来看,缅甸印度东北部接壤,是印度进入东南亚的陆上通道和跳板,而东南亚对印度而言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理上,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上,是亚太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经济上,东南亚市场巨大,且拥有印度需要的资金与技术。安全上双方都面临着恐怖主义、海盗等非传统安全的威胁。政治上,东盟确立了在该地区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因此,多年来印度积极实施“向东看”政策,以求扩大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缅甸是东南亚国家中唯一一个与印度接壤的国家,是印度通向东南亚的门户。因此,缅甸对于印度“向东看”政策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印度必须积极与缅甸拓展全方位的合作,以保障印度“向东看”战略的顺利实施。

尽管印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了“向东看”政策,旨在加强与印度东部国家或地区的联系,但由于缅军政府时期欧美西方国家对缅实施全面制裁,印度“向东看”政策因力不从心一度放缓。随着2010年以来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后世界格局的变化,缅甸民主转型带来的地缘政治变化以及印度自身实力的较快增长,印度近年从之前的“向东看”逐渐向“向东进”,再到如今的“向东干”战略方向转变。尤其是2014年印度莫迪政府上台以来加快实施的“邻居第一”的周边外交和“向东干”战略,把缅甸推向了印度对外战略的优先方向和重要位置。

具体来看,印度推行周边外交战略,试图把周边地区“看作自己理所当然的大本营”,积极开展周边外交。在这一背景之下,作为印度邻国的缅甸,自然的成为印度周边外交战略的主要对象。正如印度外交部长斯瓦拉吉在2014年访问缅甸时表示的那样,莫迪政府将奉行“邻居第一”的外交政策,把缅甸作为优先发展的外交方向。与此同时,莫迪政府一上台就大力推行“向东干”战略。2014年8月印度外交部长斯瓦拉吉在新德里主持召开的第二次东亚、东南亚“特派团团长”会议上指出,印度今后要用“向东行动”来取代过去的“向东看”政策。在此背景下,印度缅甸作为其东向战略门户,成为“向东干”战略的重要依托。在此形势下,缅甸作为印度“邻居第一”外交政策和“向东干”战略的叠合点,在印度对外战略中的地位势必进一步提升,居于更加重要的地位。

2.经济发展需求

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之一,需要广阔的对外市场以及大量的原材料供应。莫迪政府上台以来,推行“莫迪经济学”实施“印度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和吸引外资的三大具体方案。无论是“印度制造”和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外资,都需要为其产品找到广阔的市场,以及确保原材料的供应。从寻求新的市场来看,缅甸拥有超过6000万的人口,目前还处于经济发展的萌芽状态,未来的市场潜力巨大。从空间来看,缅甸作为印度的邻国,距离较短,且产品运输可通过陆、海、空三方渠道到达,可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从原材料及能源供应来看,印度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工业需要更多的原材料供应和充足的能源保障。缅甸丰富的农业、木材、矿产资源等可以给“印度制造”提供工业制成品所需的原材料。印度作为全球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的国家,是世界第5大能源消费国,但其国内石油、天然气不足。缅甸在内陆及沿海均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藏量已探明石油储量达31亿桶,天然气储量达1.442万亿立方米。印度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对市场和能源供应的需求,与缅甸潜在的市场和巨大的能源储量有较强的互补性。因此,加强与缅甸的经贸能源合作关系,对于印度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3.边境安全需求

缅印两国有着16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印度需要缅甸协助打击边境分离主义势力、应对东北部反政府武装。印度东北部和缅甸的国界线地区武器和毒品走私交易泛滥,成为“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等反政府武装的大本营。改善和加强与缅甸的关系,可以有效打击印度的反政府民族武装,确保边境安全。

4.平衡中国影响力的考量

印度对中国与缅甸经贸合作的迅速扩大充满紧迫感。虽然印度在冷战结束后就积极加强与缅甸的经济合作,但由于军政府时期欧美西方国家对缅实施全面制裁,印度发展对缅经济合作进展缓慢,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积极推进中缅政治合作,加大对缅经济技术援助,扩大在缅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中缅经济合作发展十分迅速。在双边贸易额方面,中缅要大于印缅;在边贸方面,中国云南与缅甸的边贸额远远大于印度东北部与缅甸的边贸额;在投资领域,中国的投资额、承包的工程量都远比印度多;从经济技术合作方面来讲,中缅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也比印缅要大。印度认为中国在缅甸经济影响力的扩大不仅不利于印度缅甸扩大经济影响力,而且也对印度通过缅甸向其他东南亚国家进行经济渗透构成了挑战。此外,缅甸东进太平洋、西出印度洋的国际能源通道位置,决定了缅甸在中印两国能源供应地多元化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印度认为其与中国在缅甸的能源竞争将更趋激烈。鉴此印度一些学者认为,只有进一步加强与缅甸的经济合作,才能平衡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影响力。

(二)缅甸方面的动因

缅印关系是不对称的双边关系,印度实施东向战略、解决东北地区反政府武装问题都离不开缅甸的合作,而对缅甸来讲,印度的合作价值主要体现在战略和外交层面,实行大国平衡战略是缅甸发展对印关系的主要考量,开展经济合作则是次要因素。

1.实行大国平衡战略的需求

1988年政变上台的缅甸新军人政权因遭到西方国家的制裁,不得不努力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以稳定国内局势,一度形成“亲中疏美的一边倒战略”的对外关系格局。在统治得到巩固后,缅甸新军人政权开始奉行大国平衡的外交政策,即在继续发展对华关系的同时,努力改善与东盟、印度和日本的关系。但因长期遭受国际孤立,这一时期的大国平衡战略收效不大缅甸在对外合作中主要依赖中国的局面并无大的改观,这也使缅甸颇感担心。为扭转局势,缅甸做了积极的准备,而外部局势的变化也为缅甸对外战略的转变创造了条件。从2010年大选开始,缅甸步入了政治快速转型期,得到了西方各国的欢迎和支持,与此同时,各大国都把缅甸列为其新亚太战略的重要环节。如美国“亚太再平衡”把缅甸作为重要的支点国家;在印度“向东干”战略中,缅甸是其重要的战略门户;而日本加强与缅甸的联系,则是要把缅甸打造成为以“价值观外交”来遏制中国的重要一环;对于中国,缅甸仍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两洋战略的重要环节。而缅甸也借此机遇加强了与各大国的联系,打开了缅甸尘封已久的外交困境,同时也实现了对外战略从一边倒向“大国平衡”的彻底转变。

缅甸的“大国平衡”战略中印度占有重要的地位。缅甸实行“大国平衡”战略的目的是:一方面继续与中国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另一方面积极提升与其他大国的双边关系,多方获取缅甸发展的资源和改善国际环境,实现缅甸的利益最大化。而印度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与缅甸又互为近邻,加强与印度的关系,可以改变现有的缅甸周边地缘政治格局,实现中印在缅利益的战略平衡。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讲,印度缅甸的外交重点,无论是对于2011年成立的吴登盛政府还是2016年新成立的民盟政府而言都是如此。

2.经济上寻求印度的援助和投资

在全球化区域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国际经济的大环境,尤其是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外国投资和援助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尽管缅甸即将摆脱最不发达国家的帽子,但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发展经济是缅甸政府的当务之急。从吴登盛政府开始,经济成为缅甸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他一上台就推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而新上台的民盟政府也被认为将重点发展经济以改善民生、稳住政局。而印度正在快速崛起,其先进的产品制造工业、广阔的市场以及充裕的资本,对缅甸都有一定吸引力。缅甸希望通过与印度发展经贸合作关系,从印度经济的崛起中获取好处,从而减少缅甸经济发展所需的机会成本。

三、印缅关系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一)未来发展趋势

印缅关系的发展与双方的战略需求紧密相连,充分体现了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特点。总体来看,缅印双方都有意愿进一步发展关系和深化双边合作缅印关系在今后一个时期中仍将进一步加强。缅甸方面,经济发展与民族和解、民主政治将共同构成缅甸新政府的三大任务,缅甸将继续加强与各国的联系,而缅甸周边国家或地区仍将是重点。2016年7月底,缅甸新政府颁布了12条经济政策,其中关注东盟及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转变,吸引外资,保护知识产权等经济措施,就是为了吸引相关国家的投资和援助,而印度缅甸新政府获取投资和援助的主要对象之一。印度方面,随着“向东干”战略、“周边战略”以及“莫迪经济学”持续发酵,缅甸印度对外战略中的地位还将继续凸显。与此同时,区域化合作的力度和深度也在不断的拓展。缅印两国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势在必行。

缅印两国关系的拓展,将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具体方面的内容体现出来。政治上,缅印将频繁开展双边高层的政治对话,也将在多边舞台加强合作;经济上,两国将扩大贸易往来,发展边境贸易,印度对缅投资的力度也将继续加大,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将进一步加快;军事上,缅印还将加强海上联合巡航、军事演习、武器装备、空军等方面的合作;文化上,缅印双方在宗教、教育和边境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将持续开展。缅印关系将会稳步提升。

在缅印双边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多边合作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今后,多边合作机制仍将成为缅印合作的重要平台。缅甸积极响应和参与印度倡导的“环孟加拉湾经济技术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湄公河—恒河合作组织”、“印度-湄公河经济走廊”、“印度-太平洋经济走廊”等多个次区域合作框架的建设,将成为印度与东盟互联互通的枢纽。

(二)印缅关系持续升温的影响

1.对地缘政治的影响

缅甸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印两国周边地区多种利益交叉重叠的要地。对于印度而言,缅甸印度实施“东向政策”的跳板,是迟滞中国进入印度洋和遏制中国对东南亚影响的战略依托,是印度解决其东北部民族问题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还是印度重要的油气来源。所以,印度拓展对缅合作关系既是维护其国家利益的战略举措,也具有抗衡中国的因素。而对中国来说,缅甸地处中国连接与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沟通太平洋、印度洋“两洋”枢纽地带,是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经贸往来的重要陆路桥梁和纽带,在我国地缘政治、周边安全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缅印关系的发展有可能会对我国倡导“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对缅合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印在缅甸的这场涉及能源、经贸与外交的博弈中虽然以竞争为主,但合作机会依然存在;印缅关系的新发展并非完全不利于中国,中印两国在与缅甸的合作中也可以寻找到共同利益的结合点。

2.对区域合作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背景下,印度的“向东看”与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等也可以在缅甸找到结合点,缅甸可以成为中印合作的第三方平台,从而促进东亚、东南亚、南亚跨地区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区域合作不断发展,并呈现出相互交叉、融合的趋势,而缅甸正是东亚、东南亚、南亚跨地区合作的前沿和结合点。缅甸既参与了中国与东盟共同推进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和新近启动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也参与了印度推进的湄公河—恒河合作组织、泛孟加拉湾合作组织、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等南亚区域次区域合作;在中国与印度共同参与的跨东南亚、南亚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缅甸也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如果中印两国在缅甸的经贸合作能够通过良性的竞争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就可以把缅甸变成印度“向东看”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结合部从而促进东亚、东南亚与南亚的跨地区合作,促进亚洲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综上,在缅印关系不断拓展的形势下,中国在继续发展与缅印两国双边关系的同时,还应利用GMS和澜湄合作、特别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等中、缅、印互为合作方的次区域合作机制平台,积极寻求各方利益的契合点共同推进互联互通建设,拓展经贸、产业合作构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实现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互利共赢。

注释: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新发  新发词条  动因  动因词条  近年  近年词条  关系  关系词条  影响  影响词条  
智库

 共享经济不赚钱的逻辑

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共享经济规模快速扩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共享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的数据,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交易规模同比增...(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