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特朗普有关限制移民的言论,曾被认为只是用来争取选票的竞选口号。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正式上任没几天,特朗普就在移民政策上动了真格,非但签署总统行政令冻结美国难民收容项目,并暂时禁止七个穆斯林为主的国家的国民入境,还直接解除了阻挠这道命令执行的代理司法部长与移民和海关执法局代理局长的职务。
特朗普的限制令虽然有半数民意的支持,但也遭遇美国民间、立法和司法界的强烈反对,在颁布一周后就被一个联邦法院叫停。我们在之前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美国有关特朗普移民禁令的角力。目前对此反应强烈的还包括许多学术界和科技界的精英。他们反对收紧移民政策的理由,也并不仅是所谓悲天悯人的博爱情怀,更为关键的原因在于这批人很清楚,美国能够长期维持强盛的基础,正是吸收全世界人才过程中的高度开放态度。
历史上,美国就是一个建立在移民基础上的国家,而且移民现在更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其获得的创新专利量占据了总量的1/3。移民创业发挥了经济加速器和科技加速器的双重作用。在美国,移民创建了占总量1/4的高科技公司;美国市值前50名的上市公司中,有近一半是移民创建或共同创建的;在硅谷,36.4%的人口出生于国外。
尤其在互联网科技浪潮中,那些具有移民家庭背景的人才为美国撑起了至少半壁江山。比如乔布斯的父亲出生于叙利亚,谢尔盖·布林是俄罗斯裔企业家,扎克伯格的祖辈来自德国、奥地利和波兰等地,马斯克出生于南非。如果美国当初将这些移民家庭拒之门外,或许如今也就无法拥有苹果、谷歌、FACEBOOK、特斯拉等伟大的公司和产品。至于高科技精英目前集体抵制特朗普的原因,也就是不希望美国因为限制移民而丧失曾经拥有的核心优势。
如果美国真的因为特朗普上台而进入限制移民的轨道,那么对于GDP规模仅次于美国同时在科技领域最有可能挑战美国的中国来说,又将意味着什么?中国是否有可能把握住这个历史性的机遇,通过放宽移民政策来追近乃至超越美国的科技领先地位?
如果将优秀人才视为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那么在过去这些年里,美国一直是“入超”最大的国家,即通过开放的移民政策、优厚的物质待遇和宽广的发展空间,从全世界不断“进口”这种资源。相比之下,中国一直处于严重的“出超”状态,即很多通过国内基础教育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最终却“出口”到海外尤其是美国留学、工作乃至定居、入籍,其个人天赋所创造出来的巨大价值,大部分都归属于居住国而非中国。这种“出超”和“入超”之间形成的反差,或许是中国在追赶美国道路上遇到的一大障碍。
无论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力竞争还是文化传承来看,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就是对其拥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人民。最近几年里,随着“科技兴国”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中国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于优秀人才的吸纳力度,包括鼓励那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优秀人才回国参与创业或者科研。然而,现有举措还是更多侧重于降低“出口”或者实现“出口转内销”,如果要从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进口”人才,目前中国还是在移民政策方面存在重重阻碍。
中国也有用来吸引外国优秀人才的“绿卡”制度。早在2004年8月,公安部、外交部就曾发布《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允许针对高端管理人才、高端技术人才以及对中国有重大、突出贡献以及国家特别需要的人才颁发永久居留证。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统计数据显示,自实行“绿卡”制度以来,“中国绿卡”年均发放量仅有数百张。2016年,公安部发出的“中国绿卡”相比上年增加163%,被外界视为巨大的进步,但即便如此,这一年的绝对数字也不过是1576张“中国绿卡”。而在过去十几年里,入境中国的外国人多达几千万;两者完全不成比例。至于在“绿卡”基础上进一步入籍中国,更是难上艰难。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一方面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海外优秀人才的加入,另一方面,本土也已经诞生了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一批既能给予高薪待遇也能提供发展空间的优秀企业,在以上两者之间能否实现有效对接,将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国运走势。而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政府必须在移民政策上具有更多的开拓性思维。
首先,中国现有《国籍法》规定,一旦取得外国国籍则自动丧失中国国籍。这一规定相当于把中国对国民身份的认定置于外国国籍判定之下,有损于中国的主权尊严,更弱化民族凝聚力,也不利于国家安全和吸引海外人才。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几乎都没有这类排他性条款。实际上,很多人取得外籍是出于现实生活的考虑,并非希望放弃对中国的认同。
如果在取得外籍后能保持中国国籍,海外华人更能维持与中国的情感纽带和对中国的认同,并能将其延续到后代。大部分国家并不要求入籍移民放弃原国籍,保留中国国籍也让海外华人能名正言顺地为中国争取利益。为此建议全国人大修改《国籍法》,删除这一排他性条款,并规定:除非本人正式宣布放弃,中国国籍永远有效。
其次,对于“中国绿卡”的颁发,未来也应当采取更为宽松和开放的措施。2014年9月30日,李克强总理在会见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外国专家及其亲属时,就曾表示“让外国人在中国拿‘绿卡’更容易”。授予更多的“中国绿卡”,就意味着在更多领域让更多外国优秀人才享受到“国民待遇”,扫除他们由于国籍限制而在购房、福利以及子女求学等方面的顾虑。
曾经令人趋之若鹜的“美国绿卡”,看来会在特朗普任期之内减少发放数量,那么由此形成的空缺,何不由“中国绿卡”来填补?未来的“中国绿卡”,既有利于召唤海外华人,也能对东亚近邻和其他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国民形成吸引力。至于获得绿卡的条件,除了学历等因素之外,还可以将中文读写能力列入计分的指标之一,有利于保障移民的文化认同感,也要比现有的限制移民政策更加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
还有,随着美国在移民政策上的逐步收紧,一些目前居住在美国的海外人才或许会重新调整职业规划,甚至某些高科技产业也希望在美国之外寻求更具有性价比的投资地点,对于这种趋势性的变化,中国需要提前布局,加大对于海外人才尤其是中国留学生的引进力度,同时为外籍高收入人群在华工作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优惠。在引进的这些人才和家庭中,或许就会出现未来的乔布斯或者扎克伯格。而且在吸引全球人才的过程中,大城市的教育、环境、公共设施等方面都会有所提高,同时也会有助于留住本国的中产阶级。
最后,近年来国人越来越关心中国护照能在哪些国家享受免签或者落地签等待遇,那么反过来看,为了吸引更多外国人的到来,中国是否也可以改革现有的签证政策,进一步放宽发达国家国民到中国的旅游签证,包括考虑免签、落地或者网上签(印度就是网上签证的)。此举不仅有利于促进入境游以及让更多外国人有机会了解中国,同时,如果能够形成双向免签的制度,还将进一步增加中国护照的含金量,降低国内优秀人才对外移民的动力。
综合以上思路,建议中国短期加强回流出国人才、引进外国人才,同时开放户籍、加强地区交流,长期则需要全面放开生育,维持人口优势,从而始终确保国家具有持久活力。当然,比吸引移民更重要的是要全面放开生育,否则,一边限制本国人生育,一边引进外国移民,这种做法显然缺乏合理性。另外,还要放开户籍限制,如果连本国人都要限制进入大城市,又怎么欢迎外国人进入大城市呢?
目前,由于国内推出限制大都市发展的政策,导致大城市规划和供地不足,因此产生高房价、高成本等后果,结果是潜在人才包括国际人才面临流失风险。比如很多有志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从事研究的优秀学者,最终被高房价、重税负、入学难、空气质量等困难吓退了。此外,严厉的网络安全措施也是很多人无法适应在国内工作和生活的直接原因。所以开放绿卡和签证只是第一步,中国要想成为人才聚集地,依然任重道远。
总之,特朗普的当选可能预示着美国将在吸引移民的方向上进行收缩,而对中国来说,却可以借此机遇进行改革,从而寻找到一条广纳人才的康庄大道。面对这个机遇,无论中国政府还是中国学者们,都有必要从战略高度加以研究和评估。比如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就曾专门编撰《中国国际移民报告》,探讨推动中国签证政策便利化、建设中国技术移民制度、中国海外投资移民的现状、新形势下出入境管理等热点问题。未来需要更多中国人以开放性思维来看待引进移民问题,全力帮助中华民族赢得这场优秀人才的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