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形势及未来走势,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方面的观点。首先对今年经济形势做一个总体判断,然后对明年经济走势做一个展望,最后对未来几年面临的挑战做一个分析。
一、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判断
(一)今年中国经济延续了过去两年稳中向好发展态势,而且稳中向好的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1、经济增长表现超过预期。在去年底的时候,很多人都还不知道经济L型走势的底在何处?有点将信将疑,当时我就说了:底就在眼前,拐点已经悄然来临。实际上,去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8%,今年上半年又增长了6.9%,这样的增速确实超出了预期。因此,我们对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的战略目标底气更足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对此我们信心满怀。
2、先行指标表现非常亮眼。中国制造业PMI今年以来一直都在51%以上,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特别是制造业小企业PMI向好表现明显。而且,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持续在高位运行,9月份为55.4%,而年初是54.6%。
3、反映工业景气的克强指数表现非常良好,8月份是11.51%。去年初的时候,克强指数一度接近零增长。克强指数表现强劲和企业效益提升是相一致的。前9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增长20%以上,这是前所未有的,因此财政收入增长,居民收入增加。盘点过去四年成绩,我们发现经济平均增长7.2%,但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7.4%,领先0.2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6.9%,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7.3%,领先0.4个百分点。这得益于简政放权改革、双创活动开展、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及小微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克强总理关心新的三个指标,一是充分就业,二是居民收入增长,即老百姓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三是生态环保改善。如果这三个方面都向好的方面转变,就不必在意个别经济指标的短期波动。
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较快。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比8月份加快了0.6个百分点。从环比看,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6%。1-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7%。
(二)物价总体上保持了稳定
1、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9月份CPI为1.6%。去年全年平均增长2.0%,前年是1.4%,今年预计在1.6%左右。这主要得益于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服务业价格温和回升,因此CPI总体保持温和上升态势。基本物质消费,像瓜果蔬菜,还有猪肉等,需求相对稳定,而且稳中有降,但是服务业和居民生活成本上升。另一个特点是消费价格的结构性变化,基本物质消费比重下降,因此恩格尔系数下降。文化、旅游、医疗、保健、养老等新型消费上升,例如旅游服务价格也是上升的。
2、工业生产价格高位波动。PPI去年9月份是拐点,结束54个月的通货紧缩、负增长。今年初冲高回落,近几个月有反弹,主要是上游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价格上涨较多。另外,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也较快。反映价格传导机制并不通畅。近期包装纸价格出现反弹,“双11节”渐行渐近,但总体并未传导到下游消费品价格。PPI未来走势不会继续冲高,因为基数摆在那儿。去年上半年PPI负增长,基数比较低,9月份以后一路高歌猛进,抬升了基数。另一方面,供给侧产能收缩、僵尸企业退出,导致落后产能市场退出,推动煤炭、钢材价格上涨,进而拉动相关产品进口。但是进一步上涨空间有限,加上基数效应,未来几个月乃至明年上半年PPI可能会温和回落;而CPI由于成本因素,将温和上升。二者的剪刀差收窄,这是好的发展趋势。
3、主要工业品价格上涨。动力煤价格上涨,螺纹钢价格上涨,但铁矿石价格有波动,近期下滑。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总体保持稳定,去年全年都是飙升行情,国家油价年底突破50美元/桶,今年以来基本在50美元上下窄幅震荡。我觉得,这种窄幅震荡趋势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不可能出现大幅上升,因为现在新能源供给充足,传统化石能源供给也是充足的。另外,页岩油气开采成本大幅下降,重要变量是美国成为全球主要能源出口国。所以,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有利于未来国内价格稳定和经济稳定。
(三)就业形势稳定
就业形势过去几年一直很好,连续几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都在1300万以上。今年仍然可以完成这一目标。更重要的是,城镇失业率出现了温和下降,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05%,下降一个百分点,调查失业率在5%左右,这样的结果是不错的。总体来看,就业形势很好,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调整、双创活动开展,增加了老百姓就业机会。未来收入增加会进一步提振消费,对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四)国际收支平衡进一步改善
最新数据显示,银行结售汇基本平衡,流出资金大幅收窄。今年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接近1%,而且最近两个季度资本账户出现顺差,结束了过去一年资本大幅度流出格局。因此,国际收支平衡进一步改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货物贸易顺差收窄,现在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加工贸易比重下降,主要是成本推动,出口竞争力应该说是下降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看到服务贸易逆差增加。今年以来,加强资本流出的监管,因此,资本流出也是收窄的。短期内出现了一个温和双顺差的局面。总体看,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可以延续。另外,银行结售汇差额进一步收窄,短期外债风险总体可控。中国外债余额不到1.6万亿美元。已连续7个月外汇储备稳步上升,达到3.1万亿美元,结束了资本外流和外储大幅下降的局面。现在短期负债也就是一万亿美元,占全部外债64%,占外汇储备比重是33%。所以,我们现在有底气。另外,外贸增长超预期。1-9月份,进出口贸易额按照美元计价增长11.7%,其中出口增长7.5%,进口增长17.3%。进口快速增长是有特殊原因的,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有利进口,大宗商品像石油、煤炭价格上涨也推动进口金额上升。去年上半年外贸负增长,下半年逆转。因此,外贸同比数据去年是前低后高,今年应该前高后低。大体会保持这一走势。1-8月,实际利用外资(FDI)815亿美元,同比增长-5.1%;去年全年FDI为1260亿美元,同比增长4.1%;1-9月,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780.3亿美元,同比增长-41.9%;去年全年为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
(五)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第一,效益提升、结构优化。但投资动力减弱,增速回落。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8%,去年全年是8.1%,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回升较多,达到8.4%。但是近期回落,原因何在?一是房地产投资回归理性,大体在7%-8%之间,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过去曾出现10%、甚至20%以上高速增长,现在不复存在,这是主动调控的结果。去年国庆节以来,针对一线和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成效,资产泡沫膨胀势头得到有效抑制。另一方面,民间投资,包括利用外资增速下降。加之,工业领域投资,特别制造业投资增长乏力,只有3%-4%,显然不给力。而基础设施投资受制于自身特点,当期经济效益不明显,但会产生外部性、辐射力、带动力,但是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不高,资金到位情况不理想。因此,拖累了整个固定资产投资。未来政策着力点还是要放在稳投资上,相关政策要进一步落地,鼓励民间投资和吸引外资政策要加大力度,否则,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将难以支撑。但是,经济结构优化显而易见,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6%,领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近三个百分点。
第二,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增加。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1-9月,累计同比增长10.4%,和去年全年持平。这对经济增长起到有力支撑,但也出现结构性变化。比如传统的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是回落的,特别是汽车消费,去年9%以上增长今年不复存在;住房消费增长受制于房地产调控,对经济增长也有负面拖累。但新兴消费增长势头良好,网上商品零售增长20%以上,特别是旅游、信息、文化、养老、体育等新兴消费,对经济增长起到强有力支撑作用。当然,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并非直接体现在买掉产品,更重要的是引领投资结构变化,消费通过引领投资流向,改变供给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进而带动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传导路径。
第三,居民收入增长超过经济增长。其中城镇居民增长名义上是8.3%,实际上是6.6%,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实际增长7.5%,总体而言,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领先于经济增长,是一个好消息。与此同时,支出结构发生变化。支出仍在增长,但增长较为缓慢,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5.9%,低于经济增长。传统实物消费增长相对缓慢一些,但交通信息消费增长13.6%,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增长8.9%,医疗保健消费增长13.2%,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第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上升。1-3季度,一产、二产、三产对经济增长贡献分别为4.1%、36.1%、59.8%,去年全年一产、二产、三产累计对经济增长贡献4.4%、37.2%、58.4%,三产贡献率上升了1.4个百分点。
第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体现在“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加快推进,前三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76.6%,同比提高了3.5个百分点,去库存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2.2%,近期一线城市房价抑制住了,但是四线城市房价开始上涨,说明库存消化了。另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0.7个百分点,8月末资产负债率只有55.7%,风险在减少。再一个,生态环保治理、公共设施,还有农业等方面投资增长加快,生态环保投资增长25%,公共设施、公共产品、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增长23.7%,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6.2%,补短板也是卓有成效的。
(六)财政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首先,财政收支情况良好,有所改善。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月份同比增长9.2%,领跑GDP增速。同时,支出情况总体也是保持相对稳定。9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7%,其中中央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本级财政支出同比增长6.4%,地方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1%,增长幅度比较低。但是,1-9月份累计下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1.4%,是比较高的,高于GDP增长速度。支出结构也出现优化。教育部门支出增长13.3%,科技方面增长17%,研发增长31.5%,文化、体育、传媒增长10.7%,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支出增长20%,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支出增长14.6%。另外,节能环保支出增长33.6%,其中污染防治、能源集约利用分别增长51.7%和44.2%等。支出结构发生变化,将会引导产业结构变化。
其次,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明显下降,连续几个月徘徊在9%左右,实为历史罕见。这里要有一个客观分析,过去大半年金融降杠杆卓有成效,挤掉一些泡沫,银行同业业务受到规范。同时也要看到,M1跟M2的剪刀差明显收窄,在去年初前年底曾出现M1增长25%,而M2增长只有它的1/2。主要原因是企业事业单位活期存款占的比重较高,说明货币资金没有流到实体经济当中,而是滞留在银行体系。后来发现,去年8月一度出现90%以上银行资金流向居民部门买房子,流到工业生产部门太少,资金比例严重失衡。但最近大半年资金结构出现优化,流到实体经济部门比重大幅度上升,保持在40%-50%的合理水平。M1与M2剪刀差收窄预示金融结构朝好的方向转化。另一方面,今年1-9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1.2万亿元,同比多增一万亿元,说明流到实体经济中的钱并未减少。社会融资规模前三个季度是15.7万亿元,同比多增2.2万亿元。虽然货币供应量减少,但实体经济得到流动性支持是增加的。
人民币汇率恢复相对稳定。9月之前,人民币兑美元的双边汇率一路升值6%以上,与此同时人民币兑欧元出现7%的贬值,因此,盯住一揽子货币保持温和贬值。今年以来,美元指数总体贬值。1-8月,这种贬值主要原因是是欧元兑美元出现15%以上升值,这种升值实际是对过去几年欧元兑美元大幅度贬值的修正。展望未来,人民币对美元、对欧元、对一揽子货币保持相对稳定是可以期待的。维护相对稳定对外贸企业的风险管理有利。也应该看到欧元兑美元进一步大幅度升值的空间不大了,而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应该有温和贬值要求。为什么?尽管中长期看人民币应该有升值的基础,但是美联储加息是箭在弦上,随着美国利率上升,全球资本回流美国,加上美国税改对全球资本产生吸引力的效果还有待观察。总体来看,资本应该是回流美国的。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应该有一个贬值要求,考虑到中美双边汇率经贸关系稳定性,我们采取盯住一揽子货币,应该有升有贬,但幅度不会太大,理论上应该控制在不超过3%的范围,这对双方都有利。10月中旬相对去年底,人民币对外汇交易中心篮子货币升值0.1%,对BIS篮子货币贬值0.39%,对SDR升值0.08%。总体变化微乎其微,保持相对稳定态势。
(七)房地产市场回稳,一线城市过热受到抑制
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万亿,同比增长7.9%。房地产投资增速高于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是合理的,不要低于经济增速,但也不能高得太多。过去几年高于GDP增速好几倍是非理性的,不正常。一线城市房价受到了抑制,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最近几个月相对稳定。最近,各地特色小镇建设很火,将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整体战略布局,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还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进行对接,因地制宜,重新进行产业定位,促进产业化和城镇化的融合发展,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总体来看在回归理性。
二、2018中国经济形势展望
(一)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但是积极因素越来越多
1、全球经济开启新一轮复苏和增长周期,对我们非常有利。全球经济新一轮周期在9-10年左右,前半场差不多三四年时间稳步向上,这对中国扩大出口、深化合作、拉动增长有利。
2、美国经济、外交政策思路越来越清晰。原来我们把特朗普当做一个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现在看来中美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贸易摩擦显然不可能完全消除,始终会存在下去,但是激烈的贸易战、汇率战不太可能发生。未来比拼的是创新能力,另外在税收政策方面我们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3、欧洲不确定性明显下降。去年6月份英国脱欧事件,现在来看对世界经济体系冲击没那么大,英国一直秉持贸易投资自由化,将有利于加强对中国的经贸合作。欧盟方面,从5月份马克龙上台,包括未来默克尔连任总理看来也是大概率事件。欧洲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团结起来了。加上在全球治理中特朗普节节后退,实际上欧洲很难独立支撑大局,必然要加强与中国合作。欧洲不确定性下降,对中欧合作非常有利,尤其是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还有“荣克投资计划”和中国“一带一路”的对接,合作空间非常大。
4、美联储加息引起美元大幅度升值和资本大规模回流美国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并未因此导致新兴经济体货币和外汇市场的剧烈震荡,说明全球金融安全体系已经今非昔比。去年石油价格回升,首先让巴西、俄罗斯这样对能源、资源出口依赖型国家受益匪浅,新兴经济体本身经济回暖向好其实有利于抑制资本外流,有些因素也要综合考量,加上大国宏观政策协调在加强。所以,美联储加息总是斟酌再三、举棋不定。当然,美国会更多考虑自身经济,其基本面开始向好,这是总的趋势,但也没有好到那样的程度。甘蔗没有两头甜,资本回流美国会推动美元升值,导致美国出口下降,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增加基建投资也会扩大财政赤字。因此,美国对内经济失衡也会恶化,对美元稳定不利,存在相互矛盾。
5、“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
6、地缘政治冲突多点爆发,但是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好也好不到哪里去,成为一种常态。
(二)国内积极因素也越来越多
未来三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要乘着十九大东风,把各项改革往前推进。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保持需求的相对稳定。现在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总体上稳步上升,特别是消费需求稳定,老百姓收入一直在增加,消费对经济拉动相对稳定;固定资产投资也保持相对稳定,增长8%以上是能够办到的;外贸进出口保持和经济增长大体同步。另外,创新驱动和新动能培育的效果会进一步显现。
(三)2018年中国经济展望
总体判断是,2018年将延续2017年稳中向好发展趋势。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在6.5%以上,CPI比今年稍微高一点,1.8%左右,主要原因不是货币,是成本推动,这是必然的趋势。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300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证在8.2%左右,消费稳中略降,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未来可能进入9%-10%,这也是一个合理状态。以美元计价出口增长7.5%,进口增长8.5%左右,外贸顺差进一步收窄,收窄到3000亿美元左右。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要低于9%,也不要高于10%,要满足实体经济对货币的现实需求,同时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人民币贷款增加10%-11%,名义利率保持不变,要以静制动。汇率方面,到明年底1美元兑人民币保持在6.7的水平,比现在温和贬值一点,这是比较理想状态。
三、未来几年中国经济面临五大挑战
首先,最大挑战是老龄化社会来临。老龄化导致储蓄率下降,会影响投资增长,影响经济发展后劲,特别是最近几年居民加杠杆速度太快,未来空间有限,有潜在风险。另外,从供给侧角度看,与养老服务、健康消费相关的服务业发展将面临挑战。因此,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能够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新的消费产品和服务。
其次,经济增长新动能培育面临挑战。外部竞争不用讲,美国、德国都在加油干,中国到2025年能否实现制造业强国战略目标?创新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讲到,到2020年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很多改革都要进一步落地,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和国企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创新方面还有一些短板。
三是存在一些金融风险隐患。过去几年,主动性处置一些风险点,化解了一些局部性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但还有一些潜在风险也不能掉以轻心。比如,外部冲击风险,要高度关注美联储加息和缩表是否会引起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度波动;再比如,在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领域,还有影子银行体系风险是否会反弹、卷土重来?都不能掉以轻心。特别在一些监管真空地带,仍存在监管套利机会,要加强监管协调,特别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方面,要通过加快发展直接融资、鼓励金融创新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宏观调控方面,如何创造条件让价格性的调控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应该说还任重道远。现在中央银行调控开始依靠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但实际上货币政策一直存在结构性问题,公开市场操作灵活性未能得到很好发挥,重要原因是我们缺乏一个合理的国债期限结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不能很好地配合,就难以形成一个连续、光滑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另外,市场主体改革不到位,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行为扭曲变异,对利率信号反映非常迟缓。
四是农村城镇化将面临很多困难。农村城镇化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缺口还是很大的,另外,社会保障体系也面临挑战,特别是富余劳动力人口的转移是最大挑战。现在开始发展房屋租赁市场,大量流动人口和大学生毕业没有钱买房子,鼓励大家租房是正确的,但是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都还面临相当大的挑战。加上现在是几个方面任务叠加在一起,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及经济国际化叠加发展,很难做到从容推进某一方面,还会面临很多困难。
五是生态环保方面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把绿色发展和生态环保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这方面将面临很多挑战,特别是经济要进一步发展,能源资源消耗要进一步增加,这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之间存在冲突。
总而言之,党的十九大以后的十年,甚至到2035年中国实现中期发展目标之前,仍然是和平发展合作的战略机遇,中国扩大开放,促进体制改革创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