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只接受当下手机给他的时间,而我们坐在同一个空间里,每个人却因为手机处在不同的空间里
我今天主要想从近些年文化变化和文学、知识分子的关系的角度谈一下我的意见。
11月9日的《北京青年报》青阅读,发了一篇《文学偶像消亡史》,谁看了?很好的一篇文章。金庸去世大家都知道了,这篇文章就是从金庸去世谈起的,涉及几个人物,王朔、王小波、韩寒,这些人怎么迅速的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原来金庸曾经那么的普及,有那么多的金迷。但是应该是进入90年代以后金庸热开始消退。当时还有王小波,也是非常的热,迷恋他的思想、迷恋他的小说的人也非常多,但是很快、我暂时用“退场”来形容。
还有一个人是韩寒。韩寒一度有几千万的粉丝,不得了。当时不但年轻人,而且很多中年人也都看韩寒的东西。但是想不到韩寒今天也从人们的视野消失了。
文章里讲了两件事情很有意思。可能年纪大一点的人还都记得,当时在80、90年代的时候经常流行一个说法,彼此见面都问:如果你去一个孤岛你带哪一本书,有人说带金庸,还有很多人说带杜拉斯的《情人》,还有人说带《茶花女》。昨天《文学偶像消亡史》里问一个年轻人带什么书?她说带一个手机,还有一个充电宝就可以了,我什么书也不带。这个让我也很感慨。
后来还有一个人,叫七七,问她说你们几个朋友凑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讨不讨论问题?那个人回答说,讨论什么问题,我们好朋友在一块吃饭尊重食物,我们就是吃,另外我们坐在那儿就是看自己的手机,所以我们是非常安静的,用不着说一句话,吃完就散。这个阅读现象带来的文化形态已经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了,不只是金庸不再被人阅读,不只是王小波不被人关注,也不只是韩寒从人们的眼中消失,甚至人们不再阅读。那么这里就带来两个哲学性的问题:
第一,在这样一个网络形成的“手机社会”——现在我想用一个词叫“手机社会”。过去搞社会学或者是搞文化研究的人、或者是搞思想史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命名,比如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社会,消费主义社会。我觉得现在命名不如叫做“手机社会”,因为手机代替了20世纪初期出现的电视机。
电视机的出现曾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变化,尤其是对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带来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什么呢?首先,是家庭形态改变了,每个家庭都是围绕着电视机构成的家庭生活。电视机无形中成了一个组织者,一家人都要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节目,一边家庭生活就开始了,甚至吃饭都是在电视机旁边吃。搞文化研究的、社会学研究的学者都对于电视机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有过很多论述,包括民主。很多同学大概都没有注意到,电视机给民主政治、给民主政治的实践、给民主的形态也带来很大的变化。简单说比如如果没有电视机里根当不上总统,他就是一个三流演员。但是电视机出现以后,人们不再是听广播里的人说话,而是看到一个相貌非常英俊的人在电视机里对大家讲话,当时对人们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于是选举形态就变了。人们就根据电视机里的形象开始投票,所以当时里根选总统跟电视机有莫大关系,这是政治实践。
但是我今天主要讲的题目是日常生活实践。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电视机起的作用也非常大。比如说偶像崇拜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在收音机的时代也有偶像崇拜,但是有了电视机以后偶像崇拜真正开始了。比如说迈克尔·杰克逊,如果没有电视机就没有那么大的声誉,不会对青年人形成那么大的号召。这个世界不知道迈克尔·杰克逊,你就丢人,你就没有说话的权利,你就旁边站,你就不要再参加我们的生活,这么重要的一个人你居然不知道?时代确实变化非常大,也证明我演讲非常重要。
所以到了手机社会以后,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包括我们的政治生活,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不谈别的,就谈日常生活,有了手机以后你才可能出现刚才的现象,几个朋友吃饭不用说话,在享受美食,他的用词,坐在一起是“尊重食物”,每个人看着手机。但是真正尊重的是什么?是更尊重手机。手机就构成了另外一个空间,人们都在那个空间里生活。这个空间无限的丰富和广大。那么最近流行的是什么呢?比如说短视频非常流行,抖音非常流行。鬼步舞谁看过?这是一种新的广场舞形式。我觉得鬼步舞出来以后有一个麻烦,那些大妈们不知道怎么办?因为有可能广场舞被青年人占据,大妈们没法跳那么复杂的舞。
总而言之,这一切我不能一一列举。手机创造的视觉空间、网络空间是多么开阔。我举几个例子,我们现在真正的日常生活也不那么重要,而我们进入了那个网络世界的,在电视里展示的那个日常生活是我们主要的生活。你所以才有可能几个人“尊重食物”,以这样的一个名义坐在饭桌前谁也不说话,一顿饭就吃过了。所以这里带来一个问题是哲学性思考,一个是空间,一个是时间。人们对空间、时间的感受都在发生变化。作为一个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空间是不可能改变的,但是人对时间的感受,对空间的感受都发生了变化。时间不再是连续的,时间都是断的。比如说不知道金庸,不知道王小波,不知道韩寒,时间已经断裂了,就是历史不用往远的说,唐、宋、元、明、清,就不用说了,就近几十年的时间已经在消亡,人们对时间没有直接感受,人们只接受当下手机给他的时间,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情。
那么空间也变了。我们可以坐在一起吃饭,但是我们其实不在一个空间里吃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这是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人们可以为了某种利益或者是某种信念发生冲突,发生战争,会流血会死人,但都是在一个空间里发生的。然而我们现在很多人坐在一个空间里,其实所处的已经不是一个空间。所以我们现在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大的变化呢?我们熟悉的时间秩序性在被破坏,我们熟悉的空间性在被破坏。我们今天不多谈,这其实可以上升到哲学去做思考。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非常重要,我们日常生活实践性、空间性都在被破坏,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大。
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怎么引起的?解释起来我觉得非常复杂,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我觉得有一个原因,可能就是被学术界或者是批评界,或者是被我们大家都比较容易忽略的: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到现在,这几十年当中,文化心态、文化形态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个变化有几个前提,但是你可以从很多角度描述这个变化,我讲的变化是从时间秩序、空间秩序的破坏来形容它。但是还可以从别的角度来形容它。文化形态在发生根本的变化的重要原因,我知道有两个:一是我前些日子在一些对谈或者是演讲里说过,我们谈政治民主化、谈经济民主化,谈这个民主那个民主谈的很多,但是我们有一个民主被很多人忽略——文化的民主化。
应该说从20世纪初开始,文化民主化进程会越来越快,本来在19世纪的时候,文化还是有它的阶级属性,有它的社会属性的。比如说教育是少数人的特权,比如说休闲是少数人的特权,文化娱乐是少数人的特权。我们今天看作很平常的事情,比如说旅游,在19世纪旅游一定是资产阶级和贵族夫人的特权,普通人是不可能旅游的。所以大家如果愿意看19世纪的小说,或者是19世纪的历史书籍,人那个时候旅游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但是现在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旅游逐渐被民主化、平等化,人人都可以旅游。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过去受高等教育,读博士也是上层阶级的事情,可是现在读博士的人不算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算什么。中学普及教育更不用提,所以文化民主化带来的,是过去的文化秩序完全被打乱,但是现在还不是彻底被打乱,因为旧的文化秩序还有残存,比如说有一些农村孩子还不能上学等等,比如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旅游,现在旅游是中产阶级和富人共享的一个文化特权。这个咱们另说。
不管怎么样,文化的民主化带来了千百年来,或者是几千年来文化秩序的破坏。这个破坏,积极的一面,革命的一面,就是在文化面前人人平等。最近由于网络世界的出现,写作平等。在过去写作也是少数人的事情,比如说托尔斯泰是贵族,比如卡夫卡是中产阶级、富人出身。穷人直接进入写作的很少,其中一个是高尔基。高尔基出现让俄国非常震动,因为写作是贵族的事,他不是贵族。当时上层俄国的贵族社会不知道拿他怎么办,甚至有很多人很生气,这么一个粗鄙的人,他凭什么写作?他没有资格进入我们的文学行列。这种例子还有,但是不多。这足以说明文学写作在很长时间里是一个特权的东西。但是现在由于网络世界的出现,文化民主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就是人人都可以写作,人人都可以发表,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
但是文化民主化也带来了让人忧心的一面,让人不安的一面,让人焦虑的一面,是哪些呢?我们突然在20世纪二战以后,特别是在70、80年代以后,特别是在全球化以后,在文化的民主被资本主义消费主义给抓住了,给利用了。消费主义创造了消费主义文化,本来消费主义文化在19世纪就有,但是规模很小。到20世纪初也有,规模也很小,但是到二战以后,比如说通俗小说出现,特别是好莱坞电影的出现,使得大众文化突然得到了现代工业的支持。
在欧洲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有一个说法叫作家电影。在欧洲电影导演被尊重为作家,拍一部电影跟写小说是一样的,这个导演像作家一样充分地表达他个人对世界的看法,他个人对世界的态度,所以造成了欧洲电影在20世纪有几十年的繁荣。但好莱坞不是,好莱坞是制片人的电影,是出钱人的电影,是严格的一个流水线造成的电影。比如说著名的作家海明威,还有剧作家奥尼尔,到好莱坞去了以后跟好莱坞吵得一塌糊涂,后来这一辈子就骂好莱坞,因为他们以为跟好莱坞是可以写作的,结果发现他的故事写完以后就没有他的事了,对白、情节、高潮是另外有人写,剧本就是一个流水线,拍摄也是流水线。以有了好莱坞以后,文化生产就有了一个model(模型),于是文化的工业化,或者文化的被纳入生产流程就迅速地普及到文化的各个领域。
最后就是文学,而且在中国近几十年文学发展得就很快,我创造了一个词叫“文学工业”。我们过去搞文化研究、搞电影史、搞电影批评的人都知道电影工业,现在中国开始出现了文学工业。为什么呢?就是一条龙,写作的管写作,编辑的管编辑,出版的管出版。小说写作也开始像电影制作那样被生产化。举两个例子说明什么呢?说明由于消费主义,由于商业化带来了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文化和经济的界限被打破,以前文化是文化,经济是经济,文化和经济两个领域有交接有交叉,但是有分地。但是自从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带来的消费主义,使得在21世纪初特别是在今天,经济文化已经完全混为一谈,我们很难说有一个完全的文化,每一种文化现在都是商品,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经济行为。在中国很糟糕,在中国就是这么彻底,美国都没有这么彻底。所以这就带来了我们日常生活实践的消费主义。
说日常生活实践非常非常的概念,比如说我们要读卢卡契,他就会说日常生活实践才是意识斗争的主要战场,所有真正的价值,美、善、恶、道德,所有这些观念真正发生的地方,真正争夺的地方,都是在日常生活实践里。当然,这跟阿尔都赛什么的都有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不多说。因此,我们忽略了日常生活实践。
我们总是比如在阶级斗争里,在社会运动里,我们才注意到意识形态问题,但是现在不了。现在由于文化民主化,由于消费主义打破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经济秩序,所以日常生活实践就具有了过去的日常生活实践没有的品质,我们的市场生活实践现在根本离不开消费,或者说我们的日常的消费主义生活实践成为我们的主要日常生活。你就放下手机看看咱们周围大家穿的衣服、我穿的衣服,包括我们用的东西,我们已经不可能离开品牌,离开趣味,离开美,离开丑,离开所谓的个性,我们来生活已经不可能了,而所有这些东西都跟商品相关。
所以这样一来,就带来了我刚才说的那些现象,形成“手机社会”。“手机社会”主要特征,我个人甚为是日常生活实践的消费化,而这个日常生活实践包括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尊重食物”的聚会聚餐是双重的,既是物质层面的,也是精神层面的,消费主义的日常生活实践,非常非常的有意思。而这样我们要仔细想象贯穿我们整个日常生活的现象,比如说为什么现在两个人恋爱一定要通过手机?一定要说你今天没给我一个赞,我就不高兴。大家都笑了,其实这在生活里不是经常发生的吗?完了你说没关系我明天补一个。她还不高兴,她说人家都不补,人家天天都有赞。于是实际我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被扭曲,不知不觉的我们就掉入了消费主义的时间里。我们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某种意义上都变得有一种非人性质。因为我们自己现在被消费,手机在消费我们。朋友们,你老是我在消费手机,是手机在消费我们。
我们每说点一个赞或者是不点赞的时候都赚你钱。我们在家里点外卖,也是马云投资的。所以我觉得这些东西都值得我们注意。
我们就回到我们的主题上,这带来一个什么问题呢?带来我们知识分子的麻烦。我们过去谈知识分子说这个词定义虽然不太一样,比如在俄国知识分子是一个了不得的词,那是一个一定有特殊的历史使命感,有担当,有伊塞尔情结,你才能叫知识分子。在中国大家好像上了高中、大学毕业都是知识分子。但是大家注意了没有?知识分子的身份其实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这么说吧,将来一个人要不是大学毕业要进入劳动阶级大概都困难,我们过去老以为说我只要大学毕业,我只要读了大学我就是中产阶级的后备军,我就准备进入中产阶级,如果不进入中产阶级就是社会不公平或者是自己不努力。
但是实际上当文化民主化进到这种程度,当我们的日常生活实践被这么样彻底改造的时候,知识分子再没有这种优越性。知识的品格和知识分子的身份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所以我猜将来社会三种成分最多:一是马化腾、马云、王健林,我也不知道怎么命名,姑且叫超富人阶级、超富豪阶级;二是中产阶级或叫小资产阶级。我觉得在中国叫小资产阶级比较合适,好多访谈和在我的文章里也讨论过;三是劳动阶级。我为什么强调这个呢?过去我们认为劳动阶级一定是农民工,一定是在富士康流水线打工的工人,我觉得恐怕不是这样了。我们整天在网络上打拼的,他是什么阶级?我叫他劳动阶级。除非他的打拼获得了一种新的身份,然后他买了车、房子,年收入超过30万,他开始勉强进入小资产阶级。
总而言之,在这三个社会群体里将来都有知识,知识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含义,这个时候就有一个问题,知识分子在哪里?谁是知识分子,谁算是知识分子?如果说像金庸这么快就被遗忘了,王小波被马上遗忘,韩寒也被迅速遗忘。知识分子还有什么用?知识分子还可以起什么作用?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我们过去老有一个觉得知识会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但是在“手机社会”里人们不是靠知识来认识世界的,是靠信息来接触世界的,系统的知识在零散的信息面前毫无优势。这时候我也看到很多知识分子现在都败下阵来,于是自觉的进入“手机社会”,干脆投降,他的学术搞得马马虎虎,书写的乱七八糟,看学术稿子、论文都是在手机上看,能看仔细吗?
这个“手机社会”改造我们所有的文化,尤其是在改造我们知识分子,也改造我们知识分子本人,这是我觉得这事非常麻烦,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大众。大众,我们老是说大众,已经说溜嘴了。进入一个“手机社会”以后谁是大众?难道我们面对手机的人,每个人不都是大众吗?当然有时候做文化研究的人可以给自己做一些辩解,比如说我刚开始看直播的时候我特别惊讶,这是什么东西啊? 我给一些知识分子放的时候,他们有一些鄙夷:垃圾。尤其是看到东北的那些直播,那些网红吧。但是我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他的播放这么多?
后来我看了一篇文章才知道,是二、三线城市和县级城市的几千万乃至上亿的青年在支持直播,他们在看。知识分子不看,人家在看,你觉得这东西是垃圾,但是在他们空虚生活里,他们是靠这个来打发自己空虚的,那怎么办?所以我觉得这时候我们顶多说那二三线城市的几千万人是大众,可是我们有很多知识分子也在打游戏,有那么多知识分子在网上看那些伪学术,不也是大众吗?所以在手机社会里大众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上层跟下层的界限正在打破,这是非常非常深刻的变化。现在全乱了,我们原来认识世界的框架,我们原来认识的世界的知识体系,原来我们认识世界使得世界在我们面前比较稳定的、所有的那些理论和方法,现在其实都在出问题。这样,我就有最后一个问题。
我有好多和年轻朋友建的群,我在群里乐意跟他们一起讨论。那些年轻朋友就说好啊,你说的都对,那我们怎么办?完了我就很软弱的很心虚的说去读好书。读什么书?读19世纪伟大的经典作品。他说不好看啊。我说什么好看?他说《白夜行》好看,我都晕过去了,我们就没有办法交流了。所以这时候我觉得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到底哪些人是构成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不是一定要有某种条件?除了他获得某种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有某种条件。
最后,我从一个新闻说起。今天我看见刘慈欣获奖,按照韩寒被忘记的速度,刘慈欣不知道能坚持多长时间呢?希望他坚持久一点。刘慈欣刚刚得了美国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11月8号他有一个演讲,他提出人类最宝贵的是想象力。我想在这儿跟刘慈欣做一点争论,我认为不是。因为生物学家、人类学家做了很多试验证明很多动物有某种思维能力,比如说乌鸦在水里取食的方法,把石头扔到在碗里,水涨了以后它就可以喝到水,还有猩猩怎么用树枝伸到蚁穴里取蚂蚁吃呢?没有起码的思维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认为人类最根本的特征是反思。只有人能反思,其他任何生物是不可能反思的。宇宙里、地球里有那么多生命,只有人这种生命是可以反思自己的,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反思的。只有什么人呢?就是掌握了知识的人,不但是掌握知识的人,而且认识到知识是我们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认识、自我批评渠道的人,我觉得才是一个有反思能力的人。
如果我们没有知识的话,是不可能静心深刻反思的。所以我推荐年轻的朋友读一本书,不好看,但是我们心里咬着牙看,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那里有一个主人公,陀思妥耶夫斯基赋予他一个反思的典型形象。他是一个大学生,是一个知识分子,他是一个典型的杀人犯。他杀放债的老太太之前有一个想法:如果我把她的钱拿来做对人类有益的事情,是杀人重要还是获得这笔钱我对人类做贡献重要?他认为既然我有这么充足的道德理由,这个老太太也没有什么用了、老了,我把她杀死,道德上我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把她杀了以后他没有一天灵魂的安分。很好看,里面也有爱情故事,也不光整天反思。这个小说很典型,一个知识分子,如果有反思能力,他就是一个真正的人,而且是一个能拯救人类的人,能使得我们在日常生活实践当中被消费主义引导到走向一个泥淖、使我们在越来越糊涂、越来越不自觉的境地里有被拯救出来的这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