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国际视野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京津冀是我国最重要的城市群之一。近几年来,京津冀城市群的人口、产业、通勤出现一些新特征,区域的环境压力、创新要素转化、土地开发绩效、生态保护、文化挖掘等等方面也面临一些新问题。

现状

人口:2017-2018年,京津冀整体人口流出超过人口流入。

2017-2018北京人口减少16.5万,天津仅增长2.73万,河北省人口净流入仅1万。

投资圈:京津大都市圈的格局初显。

京津冀内部的企业跨区域投资及总分支机构关联,北京表现为50公里投资圈,天津表现为主城区-滨海新区走廊地带,环北京周边地区在承接非首都功能转移方面有一定成效,批发零售、软件信息、餐饮服务增长快;冀中南地区的科技服务、特色消费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发展快。

通勤圈:都市圈内部的统筹协调仍有待加强。

北京的紧密通勤圈达到50公里,天津为30公里,石家庄与周边县市的联动效应显现,然都市圈范围区县前往中心城市的通勤人口占比整体仍较低。

休闲圈: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形成了城镇群级的休闲圈网络。

大部分城市的休闲圈范围在30-50公里左右,北京、广深、上海、成都的休闲交通圈能达到80-100公里,与世界城市的尺度接近。

2018年类型三城市流入联系分级图

问题

大城市病治理任重道远,历史文化保护挑战重重

近20年来,北京的经济规模及全球影响力在快速提升(GaWc前五强),与欧洲大城市的CPI指数相比,在服务、社会、环境、治理方面短板明显。中心城区人口由600万快速增长到1300万;而有着800年历史的古都老城历史文化保护压力巨大。

区域环境治理压力显著,滨海生态环境面临威胁

综合大气、水环境污染,生态脆弱性条件分析来看,仅有冀东、太行山谷地宜居指数相对较高,区域面上的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压力依然十分显著。

京津冀整体开发绩效处于全国下游水平,沿海空间开发绩效低且生态退化严重。渤海湾绝大部分湿地从天然湿地转为人工湿地。随着滨海新区、海港及大量填海工程的建设,自然湿地面积迅速缩减,盐田、养殖鱼塘等人工湿地也面临着被填埋改造的威胁。

创新要素转化率偏低,舍近求远,长程转化

与2016年相比,2017年北京市与其它城市在学术创新合作方面的力度存在下降的趋势。一方面,与长三角、成渝地区、珠三角等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合作强度降低;另一方面,对周边河北、山东等地区的创新联系强度增加也不明显。

与世界级城镇群的对比

放眼全球,世界级城镇群有几个共同特征:具备持续的人口聚集态势、明显的功能圈层结构、网络多中心的服务体系。

世界范围内大城市地区的人口聚集态势依然不变

发达国家城市除了接收国际移民外,国内人口流动已经从乡城流动为主,转为向大都市地区(都市圈)集聚为主。主要城镇化地区的中心城区人口依然在增长。

世界范围大城市地区通过高端经济要素的聚集不断拓展产业链条,保持大城市地区的长期全球竞争力

总体上首都与周边100公里范围将是国家的全球职能核心聚集区域。核心地区(15km以内)共同强化知识经济取向的科技型产业、文化娱乐产业发展,边缘地区(15-30km)更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区域性商贸服务业聚集,外围新兴地区(30-60km)重点打造专业化职能明确的综合新城,发展特色产业。

京津冀特殊的人口规模和建设密度意味着更艰巨的区域与城市的治理难度,对比来看,京津冀在全球职能、城镇体系、交通设施供给和公共服务完善任重道远。

全球职能方面,京津冀在全球决策(事务)、贸易门户、尖端先进制造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城镇体系方面,尚未建立多中心协同发展的格局,区域中的次中心城市发育不足

交通设施供给:大区域尺度的高铁网络已经完善,但150公里范围内的城际轨道网还有明显差距

公共服务方面:目前北京的大都市区处于加快发展阶段,与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的郊区相比,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短板十分明显

趋势展望和若干对策建议

未来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新的交通设施和信息技术交流。洲际尺度上,“一带一路”双向开放促使京津冀直接面向国际交往、国际金融贸易舞台,直接对接全球的文化与科技交流。区域尺度上,新交通设施(如高铁、通用航空等)对于区域资源要素、生产要素、创新要素流动产生积极推力。虚拟空间尺度上,围绕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技术交流、信息互通格局也促使更多的中小城市融入都市圈的创新协作范畴。

京津冀应该:

建立网络化、多中心的职能体系与门户体系,分担北京功能

打造融入全球城市的高端中心节点,包括位于世界城市顶级的控制决策中心,全球城市-节点城市-地方中心多层级的高端服务中心和门户体系,强大的创新网络和专业中心。打造专业化的次中心节点包括全球影响力制造业与创新基地(多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基地),雄安新区(全球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

加快构建若干产业增长极,形成全球领先的创新高地

在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生命科学、量子通信、数字文化产业等方面形成一批尖端研发与产业基地;国家最重要的军民融合产业聚集区。在大北京都市圈内建设雄安新区,推进前沿尖端产业发展: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生命科学及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人工智能装备制造业、绿色金融等方面占据世界前沿地位。

推进北京大都市圈统筹,按照廊道+圈层节点模式实现跨界融合

廊道顺应经济社会流的规律,圈层顺应远近的规律,职能发展选择和它的时空距离和环境品质有关。通过30公里以内、30-50公里、50-70公里几个空间尺度,注意地区整体生态环境,改善、修复、降低热岛效应,构建安全的生态格局,实现地区持续发展。

构建“城际+市郊铁路”的高效设施网络

包括加强国际空港地区与京津及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便捷联系,强化新机场面向京津冀设区市的轨道网连接;提高首都机场、天津滨海机场的区域可达性等。

建立“一核四带多区多点”的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

“一核”为北京古城及其周边历史景区;“四带”分别是长城文化带、运河文化带、古都文化带、桑干-永定河史前文化带;“多区”为京畿文化、津门文化、红色文化等多个文化聚集区;“多点” 多个国家级或省级(河北)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

(本文根据中规院院长杨保军先生2019年5月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2019年年会”中的演讲整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国际视野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  京津冀词条  协同  协同词条  视野  视野词条  发展  发展词条  国际  国际词条  
智库

 今年中国经济将在合理区间运行

2019年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抉择”2019年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抉择”,如何抉择是摆在全球决策者面前的主要问题,将直接影响未来全球经济的走向。首先是全球经济复苏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