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亟待建立制造业金融体系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制造业是最大最重要的实体经济,金融业能否履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天职关键在于金融业能否为制造业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金融服务。由于中国制造业的特殊性、系统重要性,根据当前金融服务制造业的特殊的现状和问题,中国需要建立专门的“制造业金融体系”。精准地、高质量地实现金融对制造强国建设支持,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建立现代化制造业金融体系,全面提升制造业金融的治理能力。

新发展理念解决制造业金融问题的重要的方法论

制造业金融体系就是按照新发展理念构建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只要围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和设计,就能够解决一些以往难以解决的问题和一些“卡脖子”问题。

(一)创新制造业金融理论

创新制造业金融理论、技术与操作体系,逐步实现制造业金融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建成功能完备、效率一流的现代化制造业金融理论、技术与操作体系。

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现代化制造业金融体系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对我国这么大体量的制造业体系来讲,如果金融动力问题解决不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难以做到的。抓住了“金融创新”,就抓住了制造业金融全局的“牛鼻子”。虽然我国制造业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臃肿虚胖体弱问题相当突出,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强,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块头的“阿喀琉斯之踵”。通过金融创新引领和驱动制造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迫切要求。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制造业金融体系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金融各个领域。坚持创新发展,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要抓住关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制造业金融要超前谋划、超前部署,紧紧围绕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关键、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制造业安全的重大挑战,强化事关制造业金融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金融科技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力争实现我国制造业金融科技水平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要以重大科技金融创新为引领,加快金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金融制造业支持的实践和操作,加快构建制造业金融新体系,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增强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制造业金融体系创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理论创新。“制造业金融”概念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在全球范围内,由于信息社会和数字经济的影响,制造业上升为一个重要的基础行业,其发展环境与金融环境都发生重要变化,金融资本开始退出传统制造业制造业投资出现快速下降态势;制造业发展呈现特殊的生命周期、创新周期、市场周期和企业周期,这种特殊的发展规律需要特殊的金融体系来匹配。由此创新出制造业金融的产业金融理论、知识产权金融理论、全球价值链金融理论、全球供应链金融理论、制造业产金科融合的金融控股公司理论、制造业政策性金融理论、制造业科技金融理论、制造业政策协调机制理论、制造业金融监管理论等等。

二是制度创新。制造业金融对于制造业而言不仅仅是资金支持问题,而是优化制造业资源配置问题;不仅仅是金融供给问题,而且是金融赋能问题。制造业金融制造业的血脉和心脏。所以,建立与完善制造业金融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创新制造业金融的领导组织体系,建立全国范围内信息化、扁平化的现代化网络组织框架,以制造业金融的大数据平台作为指导、战略、考核、统计、赋能、服务等一体化组织框架,建立快速行动机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机制、国际国内协调联动机制、产金科一体化机制、产学研一体化机制。

三是技术创新。制造业金融的成败关键在技术。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区块链技术,设计和建设制造业金融的科技平台和生态系统,设计与实施金融支持制造业的“空间站”计划,设计和建设制造业金融的大数据系统、“四位一体”的服务与金融支持系统,为制造业提供精准的、科学的、务实的、全面而系统的金融服务与金融赋能系统。

四是操作创新。创新制造业金融操作方案:从现有的三大国家政策性银行中单独设立制造业金融事业部,专门从事对制造业的服务与投资。专门成立国家政策性制造业金融机构,专门从事对制造业的服务与投资。允许大型制造业企业建立制造业金融控股公司,形成产学研、产金科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国家政策性制造业租赁公司,为制造业提供专门服务。建立政策性专利银行和知识产权银行。设立政策性基金公司和资本市场绿色通道。研究与制定开放条件下金融政策操作及配套财政补贴税收政策操作的WTO合规性,竞争中性原则。实施大数据大平台高科技战略,设计和实施“制造业金融空间站”计划,为制造业提供全面的、科学的、精准的生态服务系统,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从而逐步实现制造业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

(二)促进制造业金融协调发展

促进制造业金融协调发展,使制造业金融宏观、中观、微观协调发展,长期、中期、近期目标相互协调,区域发展相协调,国际国内发展相协调,经济与社会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协调。

新形势下,协调发展具有一些新特点。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协调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制造业金融在其特定发展时期既有发展优势,也存在制约因素,在发展思路上既要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又要考虑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两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实现高水平发展。协调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强调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更注重发展机会公平、更注重资源配置均衡。协调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我国正处于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个阶段是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发展不协调、存在诸多短板也是难免的。协调发展,就要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

下好制造业金融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我们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从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出发,我们要着力推动制造业金融区域协调发展、国际国内协调发展、制造业周期与金融业周期协调发展、顶层设计与微观执行协调发展。制造业金融要着力支持继续延长制造业的繁荣周期,需要重新确立制造业金融核心地位的指导思想。服务业要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占主体,但并不是占比越大越好。制造业作为强国之基、大国重器,要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而不是让服务业替代制造业。在新的区域发展布局中,可考虑金融支持制造业有序向中西部转移、向边境转移,形成新的产业链体,把产能变成新一轮竞争的优势。

制造业金融协调发展着重抓好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制造业金融业的协调发展。既要使金融业大力支持制造业发展,又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现制造业金融业“双赢”。二是现代化制造业金融治理体系要循序渐进,精准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的时点目标,厘清制造业金融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具体任务,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三是要把顶层设计与执行考核相协调。不能这样:规划走过场,口号震天响,落实无人管。要通过全国统一的制造业金融大数据平台,建立考核与奖惩机制,把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各项目标与措施落到实处。四是使制造业的产品周期、市场周期、生命周期、创新周期与金融业的各种周期相协调,使用不同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和金融部门服务不同的制造业周期的企业。使银行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期限结构与制造业企业的金融需求相匹配。五是使支持制造业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协调配合。特别是要注重政策性支持与WTO的反垄断规则和竞争中性规则以及自由贸易规则相协调,促进制造业实现在国际与国内的协调发展。

(三)制造业金融要实现绿色发展,同时支持“绿色制造”

制造业金融的绿色发展,其要义在于绿色的金融生态。金融生态是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制造业的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制造业金融对保护生态环境务必坚定信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制造业金融在绿色发展方面要大力支持循环经济、环保产业、低碳企业、健康产业的发展。支持数字循环经济,推动建立循环经济大数据基地建设与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数字循环经济的发展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循环经济大数据中心。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包括多维的大数据归集与生成系统、多层次分布式环境指数交易系统、数字循环经济白皮书以及全国的考核与评估机制。二是大力发展大数据供应链金融,为循环经济中的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结合区块链技术、智能化技术、物联网技术、5G技术,化解金融风险。三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安排,推出循环经济数字资产运营与管理系统,充分挖掘循环经济巨大“金矿”。四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布式循环经济大数据基地,开展数字循环经济培训,设立多层次展示中心、物联中心、交易中心。

(四)推动制造业金融全面对外开放

推动制造业金融全面对外开放,打造高质量全球价值链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系统,支持制造业抢占全球技术制高点、市场制高点、价值制高点、人才制高点,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全球核心竞争力,同时推动全球制造业共享发展。

实践告诉我们,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改革开放初期,在我们力量不强、经验不足的时候,不少同志也曾满怀疑问,面对占据优势地位的西方国家,我们能不能做到既利用对外开放机遇而又不被腐蚀或吃掉?当年,我们推动复关谈判、入世谈判,都承受着很大压力。今天看来,我们大胆开放、走向世界,无疑是选择了正确方向。

20年前甚至15年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今天反而是我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最大旗手,积极主动同西方国家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作斗争。这说明,只要主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不但能发展壮大自己,而且可以引领世界发展潮流。我们现在搞开放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同以往有很大不同,总体上有利因素更多,但风险挑战不容忽视,而且都是更深层次的风险挑战。

面向开放的制造业金融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最近党中央、国务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对外开放政策。制造业金融要认真研究和执行这些政策,实现最大化的制度红利。一是利用这些政策,改善制造业企业的进出口付汇环境。打造全球易货贸易总部基地。二是制造业金融要充分利用外资金融机构资源,帮助制造业企业与国际金融机构接轨,帮助制造业企业海外融资。三是积极支持中国制造业走出去,打造全球消费供应链金融体系,使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消费端(C端),使中国制造真正走向价值链高端,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制造业品牌,使中国成为未来的世界制造Vl P中心。四是把制造业金融的互联网生态运营系统做成“国际空间站”,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赋能。

(五)促进制造业金融共享发展

促进制造业金融共享发展,实现不同所有制的共享发展,不同生产要素的共享发展,不同区域的共享发展,不同人群的共享发展,中国与全球的共享发展。

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其内涵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共享是全民共享。这是就共享的覆盖面而言的。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二是共享是全面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内容而言的。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三是共享是共建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实现途径而言的。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四是共享是渐进共享。这是就共享发展的推进进程而言的。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我们要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设计共享政策,既不裹足不前、铢施两较、该花的钱也不花,也不好高骛远、寅吃卯粮、口惠而实不至。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贯通的,要整体理解和把握。

充分理解和融入共享发展理念才是制造业金融源源不竭的动力。制造业金融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支持人民创新,支持小微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他们才是中国制造业的种子和未来。在数字经济时代,共享发展能够创造巨大价值。发挥制造业金融的大数据共享功能,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搭便车”和“逆向选择”问题。

要把共享理念与制造业金融服务的共享性结合起来,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便利化水平,设计“金融快的”,为制造业提供场景化、便利化、高效率的服务,充分优化配置金融资源。

建立中国特色制造业金融现代化治理体系

1.建立高效有序的现代化制造业金融治理体系

我们可以依稀勾画出未来“制造业金融”美好轮廓:专门为制造业设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或者是部门有效运转,解决制造业的很多国家战略性关键性的资金与金融服务需求;专利银行、知识产权银行,各种创投、风投、产业投资基金为科技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燃料;供应链金融、价值链金融沿着供产销和高端价值链为制造业提供一系列的金融产品;产业金融以租赁、信托业为基础,使得制造业金融业相互融合,大型制造业企业成立专门的制造业金融控股集团,打造高端价值链,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相互协调,而且与国际竞争规则相统一,精准支持制造业宏观方面的发展。

所有这些是在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基础上高效而有序运转,是在数字经济信息化智能化背景下与时俱进,是在一个科技金融生态中,形成制造业金融大数据,政府服务、金融服务、企业服务、第三方机构服务井然有序,快速传导,共享、共赢、共生;所有这些又是在一种科学监管下,规避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与危机,实现制造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2.产业金融体系推动金融深化

产业金融体系推动金融深化,使制造企业走向高端价值链;制造业特殊的产品周期、市场周期、创新周期和生命周期与产业金融模式相匹配;信息化、智能化、区块链、数字资产等新技术为产业金融发展拓展巨大空间,“两化”融合进入新时代。

制造业从价值链高端退出进入低端时,金融业也选择了退出,这是近几年来制造业投资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而此时信息产业、金融服务业、智能化产业进入了价值链的第一方阵。产业金融使命是通过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科技金融、数字资产等形式,使制造业与高端价值链融合,推动制造业金融再造,发展大数据金融、区块链金融、数字金融,实现制造业生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3.为制造业发展提供现代化的切实可行的金融科技方案

我们过去曾出台过很多金融政策措施支持制造业的发展,但是收效不佳,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下降,从2015年的15%下降到现在的5%。在研究中,我们设计了一个集成式的制造业金融服务生态系统“制造业金融空间站计划”。首先,它能够生成一个制造业金融的大数据系统,这个大数据系统就成了“中央大脑”,中央能够动态及时知道各机构的投入情况、制造业金融的运营情况、各部门各级政府的支持情况,进行量化考核、精准施策;其次,“空间站”是一个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执行与实施机制,把政府、政策、监管、金融机构、制造企业、第三方服务集合到一起,形成合力又明确分工,能够有效解决以往的“卡脖子”问题和各种“疑难杂症”。

4.研究与制定量化指标与标准体系

研究与制定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量化指标与标准体系,对标国际一流制造企业的质量指标、效率指标,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标准化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和操作体系,为制造业金融的各项政策与措施的落地,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支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亟待建立制造业金融体系  亟待  亟待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制造业  制造业词条  体系  体系词条  建立  建立词条  
智库

 金融危机爆发概率不高

今年2月下旬以来,全球金融市场陷入了恐慌,令股票价格大幅下挫。目前,美股已经从今年2月中旬的高点下跌超过30%,衡量市场恐慌情绪的VIX指数更是突破了2008年...(展开)

智库

 共青团的改革与中国去官僚化问题

最近中国社会正讨论共青团的“四化”趋向问题,即“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和“娱乐化”,这些“化”的核心就是共青团作为一个组织的官僚化及其脱离社会的倾向,前者...(展开)

智库

 如何落实好“走出去”战略

中国落实“走出去”战略,现在正逢时机。在看到这个时机的同时,也要把防范风险放在第一位,以平常心看待“走出去”。所谓平常心,就是不温不火、不慢不急,坚持商业决策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