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乐施会呼吁灾区应得到可持续关注

 

        5月6日,乐施会在北京召开“地震一周年灾后重建经验分享暨主题报告发布会”。这是乐施会(香港)第一次在大陆召开新闻发布会。

 

        据乐施会中国部总监廖洪涛博士介绍,截至2009年3月31日,乐施会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在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开展紧急救援项目18项,灾后重建项目19项,受益总人数超过63万,乐施会共为5·12地震筹集捐款超过1.58亿港币。

 

        地震发生前,乐施会在中国内地开展的扶贫项目,主要集中在西南贫困省份,重点关注边远的贫困农村地区,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资源较为缺乏的农村地区。因此地震之后,乐施会秉承同样的定位,动员资源进入政府和其他社会资源还没有进入的受灾地区。5·12地震发生之后,乐施会根据灾情紧急成立了成都项目办公室。

 

        按廖洪涛的说法,乐施会更愿意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乐施会也不承建标志性的建筑物,遇到有些捐款者要求乐施会去建设一些标志性建筑物时,乐施会主动与之保持良好的沟通,希望说服捐助者,将钱捐给资源更为紧缺的农村社区,投入乐施会的“定点”领域:支持包括农村道路、水利设施等在内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生计建设,以及当地合作伙伴的能力建设等3个领域。

 

        虽然乐施会不进入政府和社会资源已充足的灾区,但并不排除利用他们的资源共同开展与扶贫相关的项目,相反这正是乐施会工作的特色之一。廖洪涛解释,“把乐施会的有限资金和社会资源以及政府资源有效协调、统筹起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针对NGO的合作空间,廖洪涛指出,“NGO的活动空间问题不是新问题,民间组织虽在中国注册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但国家也需要更多时间来考虑怎么管理本土NGO或者是国际NGO。这需要包括乐施会在内的NGO有足够的耐心。”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上,乐施会也给予相当大的关注。这点可能也是其他NGO所忽视的议题。乐施会的研究干事刘源一再强调,乐施会希望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社区的脱贫发展结合起来。渗透其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具有社区整合功能,而且还可以为灾后重建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社区自身的活力和支持。

 

        此外,廖洪涛指出,“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乐施会过往参与国内外重大灾害救援的经历,一般经验是没有3-5年是不可能完成一个社区重建的。而具体到这次地震,乐施会的规划是三年半内安排1.35亿港元用于四川、甘肃、陕西三个省的重建。”

 

        对此,乐施会也发出了可持续关注灾区的呼吁:关注贫困地区的弱势人群的需求,尤其是妇女和少数民族人群;支持贫困地区的小型基建和恢复生计工作,同时也要主动应对气候变化和次生灾害对灾后的重建工作影响,也期望NGO能力迅速提升加入到贫困社区的发展中来。

 

        附件:5.12地震一周年乐施会工作报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乐施会  乐施会词条  灾区  灾区词条  呼吁  呼吁词条  得到  得到词条  持续  持续词条  
公益

 观察:做环境和公众利益的看门狗

英文版请点击此处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在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创新方面频出新政并引领公共话题,地处西南一隅的传统工业城市重庆却是社会组织发育的洼地。长期以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