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培养NGO人才的试验中,有的人选择留下,让自己的青春在NGO的这片热土上继续挥洒;有的人选择了离开,沿着心灵召唤自己的方向前行。相信无论是选择留下,还是选择离开,在NGO实习的这段日子都必将在他们的人生中留不可磨灭的“烙印”:留下者,为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而欣喜;离开者,因自己的人生之舟曾在NGO的航线上行使,而让自己的人生多了一份珍贵的回忆。也许,这些离开者会因实在贪恋在NGO的这11个月的风光,而掉转人生之舟的航向,重新驶回NGO的海洋。
谁能够预计到未来呢?这11个月的NGO之行,究竟给这些年轻人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现在能知道的是,通过这11个月的实习,这些实习生确实发生了变化:他们变得成熟和稳重,更加有勇气来面对自己的人生,不管是准备留下的,还是想要离开NGO的。
■ 徐 辉 文/摄
1月10日,南宁。这天,这个南中国的都市阳光明媚,温暖如春,阳光打在身上,心里也暖洋洋的。在南宁的一家宾馆里,一场温暖的活动也在开展。
这一天,是“青年实习生小额基金项目第三期实习生毕业典礼”召开的日子。10多位实习生和他们的督导们参加了典礼活动。参加完这场典礼,意味着在贵州和广西两地的NGO中呆了11个月的实习生们的实习生活结束了。新的生活将在他们的面前展开。
现场大横幅的开头写着“我这一年……”。在毕业典礼上,实习生们和大家分享了这近一年实习期的心得。
找到了人生路
陈焯宏这个大男生在典礼上流泪了。
他说了许多在安典公益文化交流中心实习的收获,当最终说到通过实习,他学到了对亲恩的感念,谈到父亲为自己做的一桌子菜时,他的眼圈红了,开始哽咽。受陈的感染,现场许多人的眼圈也红红的。更多的人在为陈鼓掌,鼓励他的坦诚和勇敢。这10多个实习生的平均年龄大约20出头,是不是坦诚和勇敢只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征?
陈焯宏说通过在安典的实习,他找到了属于自己人生的道路,并比一年前更加坚定。另外“随着对公民社会理念的深入理解,反而变得更加乐观。”他引用了一大段一位NGO前辈的话:其实我在公民社会的道路上,失败多于成功,困惑多于明晰,经常有人会问,我们所做的这些有用吗?但我现在慢慢已经不问了。我并不认为20年后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如果没有我们这些每一个微小的细胞、个体,很可能就会返回以往的境况。我对未来中国的信心,不在于未来会发生翻天覆地的革命,而是来自于我们这个公民社会的土壤,正在被改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就不用判断具体的失败,或者成功。失败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它就没有价值。只要我们这群人在,这个信念在,或许三五年后,失败的事物就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
李俊斌站在前台,目光淡定,从容自若。就在10月份,我第一次见到俊斌的时候,他面对我们几个访谈人员还是比较紧张,声音非常小,说话的速度也很快。我甚至都提醒了好多次让他说话的声音大一些。但是,现在,俊斌面对眼前的几十个人,非常从容地站在前台,态度自信地和大家分享他在乡村善治研究中心的实习心得。俊斌在机构从一个会议的记录员开始做起,到现在成为了他的督导,吉家钦的得力助手。俊斌说,通过实习,他了解了农村项目,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理论知识也在积累,更收获了同事的信任和友谊。
家钦说,实习生在机构的成长取决于两方面,一个是机构给予实习生的空间有多大;另外一方面是实习生如何寻找自己的成长,主动融入机构。俊斌的融入能力让家钦感动。“俊斌做工作一头扎入到社区里。他工作的那个地方含氟量很高,时间一久,他的牙齿都变黑了。我特别的感动和内疚。其实做社区的工作一定要扎进去,这是最主要的。能力是放在第二位的。”
曾经想逃离
“其实我来的第二天就想放弃。”爱在绿城的实习生罗扬在典礼上坦诚告白。但是在和机构及督导磨合一段时间后,他的感悟是:无法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工作没有任何借口,即使做NGO没有热情了,但是一定要有责任心。“我唯一感谢的人就是我的督导,她在生活中关心我,让我改掉了工作中的坏毛病。现在我什么都不怕了。”
机构的服务对象也在无形之中改变着实习生。纪福生是转变比较大的一个实习生。初到柳州家长支援中心时,他和督导彼此都不能适应,互相抱怨。就在外人觉得福生不会再在机构中坚持下去时,我10份在柳州见到福生时,就看到了他的转变。他说他现在在机构很好,主动性也很强。而他的督导对他也很满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变?福生说是因为孩子。柳州家长支援中心是为自闭症状儿童服务的机构,通过和这些患有自病症孩子的朝夕相处,福生和孩子们产生了感情,也产生了责任感。“由于中心人手不足,基本上只有我一个人在下面(和孩子们)做感统训练。一项项做下来,在柳州这样的气候下,我和孩子已是湿漉漉的了。这种感觉也很好,很真实,很踏实……有时候我的确把孩子们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福生在自己的实习报告中写道。
安琪之家康复教育活动中心的实习生李春贺也被孩子们感动着。他看到孩子的微笑就很欣慰。“有个小孩总和我说心里话。他来的时候一脸愁容,和我说过话后,走的时候高高兴兴。我感觉很开心,可能只是因为自己无意的一句话帮他化解了烦恼。”春贺说他懂得了要脚踏实地的去做事情,懂得了坚持。
三方共同成长
接待机构绝不是为了培养NGO人才而存在,它有自己的使命。短期来看,机构和实习生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机构在按照自己的规律运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和对实习生培养的目标产生冲突: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有相当的规模和达到一定程度的规范化的机构来说,接待一个外来的新生力量需要组织作出相应的准备和调整。但是,还好,尽管曾经听到了机构或者实习生的“抱怨声”,但是最后,机构、督导、实习生三方都从这个项目中实现了共同的成长。
贵州绿家园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贵州绿家园本来是韩世举联合几个朋友出于“玩”的心态而创立的机构。实习生吴勇到来后,不停地向韩世举“抱怨”机构的种种问题:不够规范化和制度化,专业化的程度不够。有时候,直爽的吴勇屡屡向韩“开炮”,坦言韩本身的不足。在双方的博弈中,韩终于下定决心推动机构规范化的发展。现在,贵州绿家园正在谋求注册,吴勇也被韩委以重任,担任机构项目统筹的角色。
吉家钦的体会也很深刻。俊斌的到来让他“受益匪浅”。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吉家钦感受到了久违的热情和创造力。在交流中,吉家钦看到了“俊斌的进步和自己的不足”。当然,对吉家钦来说,俊斌的到来让他最直接受益的地方是俊斌对他工作的分担。“老NGO人虽然经验颇多,但创新性不足;年轻的实习生虽然缺乏经验,但他们勇于创新。从这个角度来说,谁究竟是谁的老师?因而,与其说督导老师与实习生之间是教与被教的关系,莫若说是彼此互相学习,相互合作——是一种平等的合作伙伴的关系。”
青年实习生小额基金项目
“青年实习生小额基金项目”是由NPO信息咨询中心和香港社区伙伴共同设计和开展的项目,是为探索一个联合培养青年人培养的平台而努力的一个尝试。
2004年,NPO信息咨询中心在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进行了“NPO的人力资源评估研究”。研究表明,造成NPO人力资源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公众,特别是年轻人对NPO的发展理念及其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不够,尤其是在农村发展领域。
而对那些满怀理想的年轻人而言,虽然以往也有一些短期的志愿者活动会组织城市的年轻人到边远地区,通过这样短期的实践,年轻人看见了一个不同的世界,但很难真正地了解农村和农民。只有当年轻人长时间地参与NPO的工作,深入到农村中去,与当地农民有更深入地接触与交流时,才能促使年轻人思考与反思,并发生真正地认识上的转变。
如果能有一个平台,使不同的草根NPO联合起来,共同关注和培养年轻人,为那些对农村发展和对NPO感兴趣的年轻人提供较长时间的锻炼和实习的机会,使他们彼此之间进行理念、知识、技能和经验方面的分享与交流,那么,它将有助于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并有能力用行动去回应所关注的社会问题的年轻人。与此同时,他们也能将自己的所得反过来贡献给机构及所服务的群体,这对草根NPO的年轻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未来,即使部分年轻人不能直接参与NPO或农村发展领域的工作,他们的改变,也将对整个社会具有深层的意义。
“青年实习生小额基金项目”因此而生。这个项目希望通过小额基金的方式,支持对农村社区发展和环境保护领域感兴趣的青年人,深入到西南地区的草根组织进行为期不少于10个月的实习,以培养年轻人的公民意识;帮助青年人认识和反思主流发展模式、城乡发展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具有良好行动能力的青年;并由此促进草根民间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性地方网络的发展;探索培养中国草根民间组织所需后备力量的可行支持方式。
项目从2005年9月正式实施,已经跨越了5个年头,招募筛选了三批共44名青年实习生到西南四省的草根机构实习。“我认为这个青年实习生项目是一个影响人的项目,而项目的目标就是为了产生一粒种子。通过这10个月在草根NGO的工作,体验到非营利组织的工作氛围和生存现状,学习非营利组织的工作方法和理念,领悟作为志愿者的热爱,并通过这些学习和领域,去成为一个有公益心、有行动力、有影响力的人。而这个人,可以成为一粒种子,关注公益,在他能影响的范围内行动,传递公益的力量。”广西绿荫妇女咨询中心的实习生唐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