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当企业家们遇到“壹基金”

  李连杰是中国把富人慈善和明星慈善对接的第一人。他的影响力、平台+企业家的资金、实力及商业模式,使中国的商人慈善面貌及境界为之一变。他们各取所需,相互影响,从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以及自己的某种未来。

 

  当企业家遇到李连杰

 

  今年4月19 日是壹基金成立三周年的纪念日。

 

  3 年前,人们很惊讶:一个在片场度过24 小时的电影明星,竟然声称要做一个正经的慈善基金会。那时候,所有人都觉得,做慈善应该是富人们的事情,电影演员嘛,不过走出来作作秀罢了,真做起事来,与他们有什么相干。

 

  如果说李连杰进入中国企业家圈子有个路线图的话,那么打头站是在 2007 年 12 月8日。这一天正好是壹基金和中国红十字总会签署合作协议一周年的纪念日。

 

  这一天,他参加了《中国企业家》杂志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竟然以一种精英大批发的方式认识了一批对他的未来举足轻重的商业人物。

 

  这是李连杰第一次参加正式的商业论坛,也是他在中国企业家面前的第一次亮相。上午的时候,他坐在会场的第一排,左边是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右边是思科中国区总裁林正刚。几分钟以后,李连杰被请上主席台,做了一次十分钟左右的演讲,内容是关于社会责任和慈善事业。

 

  “我感到很意外。”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当时坐在台下,“当天我也做了一个主题演讲,也是关于社会责任的。一个武功很好的演员竟然到企业家的队伍里来了,而且想的问题和我一样。”

 

  应该说,李连杰的第一次亮相至少是激起了企业家们对他和壹基金的好奇心。在饭桌上,和马蔚华有同感的商人不止一个。有一位当时在场的人回忆说:“李连杰坐在马云的旁边,一桌儿的还有朱新礼、王若雄和项兵。一开始大家讨论的是经济话题,后来开始谈慈善话题,李连杰说了一通,项兵、马云他们根本没有想到,都觉得很吃惊、很震撼。吃惊过后,他们就很愿意来了解壹基金,开始对这事有好奇心了。”

 

  说起“订单”,李连杰的这次亮相简直是大获全胜,和李连杰仅有十分钟同座之谊的林正刚很快就采取了实际行动,后来思科中国也向壹基金捐赠了价值 7 位的信息技术产品。1个月后,李连杰出席了项兵领导的长江商学院年度论坛。这是他参加的第二个商业论坛活动。5个月之后,马云领导的阿里巴巴和淘宝在5・12汶川地震期间第一时间为壹基金开通了捐助平台。12个月之后,马蔚华领导的招商银行和壹基金合作推出爱心信用卡,消费者每办一张卡向壹基金捐款一块钱,每消费一次向壹基金捐款一分钱。

 

  第二年年底,壹基金在北京召开了自己的全球公益慈善论坛,已经公开表示要“禁语”的马云和马蔚华也来了。马云说:“找到壹基金就好像找到了我自己。对于李连杰,我是喜欢、尊敬、佩服。”马蔚华说:“我肯定不是因为喜欢李连杰的电影才这么做的。”最后,李连杰在台上哽咽,和马蔚华抱在了一起。

 

  企业家帮壹基金转型

 

  好故事不会这么简单。

 

  如果这样的煽情场面就是故事的全部,那么中国企业家们的智商和理性无疑是被低估了――他们是一些相信自己的人,他们相信自己应该承担合理的责任,而不是追求大而无当的理想。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记得很清楚,在 2007年 12月8 日那天,发生过一个小风波――几位企业家委婉地向他表达了不满。大意是说,你干嘛啊,咱们一个企业领袖年会,让一个明星来吆喝。

 

  吃过午饭,刘东华在嘉宾休息室里找到李连杰,问了他两个问题。“大家凭什么信任你李连杰?你最容易引起误解的就是,你搞壹基金,可是你不捐一分钱现金。人家会质疑你作秀,你作秀的话,企业家有病啊,出钱帮你作秀?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把钱给你,你有能力把钱花好吗?大家凭什么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当时,这两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李连杰直接有效的回答。他承认说,自己的专长是筹钱而不是花钱。他希望自己新结识的这些企业家能帮他出出主意,看怎么花钱才好。

 

  “找人捐个 100 万、 500万,太简单了。但其实出口是一个很大的学问,你如何花钱将影响到如何筹钱。我希望能够和企业家合作,利用他们的智慧和商业经验,帮助我系统地管理这些财富。 21 世纪的慈善一定是经营型的慈善。”

 

  2 月,就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结束后一个月,李连杰去马云在博鳌的别墅里住了两天。这次聚会对于壹基金来说就是“遵义会议”。马云说:“你会筹款,你能做宣传,你应该把自己的强项发挥出来,去做平台,像淘宝和eBay的模式。”

 

  他很快接受了马云的点拨。3 个月后,李连杰在壹基金成立一周年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壹基金将调整定位,未来专注于推广公益文化,包括和企业 CSR 的合作,包括和NBA 、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迪斯尼这样的有国际影响力的组织的合作。另外一个是推动中国公益产业的发展,主要就是壹基金的专家义工团队、和博鳌亚洲论坛合作的国际公益慈善论坛以及名为“典范工程”的壹基金公益奖。

 

  迄今为止,典范工程已经经过了两年的评选,总共有 15家 NGO 获得了壹基金发放的100 万元典范奖金,还有5家 NGO 获得了100万元的潜力典范奖金。现在看来,这个项目正是壹基金的整体蓝本,它佐证了壹基金的专业操作方式和平台化的商业模式。壹基金更像是一位职业蓝筹股顾问,它做的事情是试图改变慈善市场的结构,而并非简单的赈灾救世。

 

  李连杰工作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更多地在公共场合露面,向政府和企业施加更大的影响,让他们为慈善事业做更多的事。他促使公司和企业家思考慈善活动的流程、 结构和最佳实践,帮助他们形成新的思路。

 

  “这次转型很聪明。”南都基金会秘书长、 曾经为壹基金典范工程担任评委的徐永光评价说,“壹基金最大的挑战就是花钱,它选择做一个资助型而不是操作型的基金会。

 

  这次转型叫李连杰的企业家朋友们松了一口气。《中国企业家》社长刘东华说:“大家都感觉李连杰还不错,本以为他闹着玩,但原来是认真的,而且 5・12 之后,他一下子被动地变成了一个间接花钱的――谁把钱花得好我就把钱给谁,既到位又有效率。一个企业家,把钱给了李连杰,如果他花不好,不但他的名声,企业家的名声也会受影响。这一下子,他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企业家与壹基金“相互利用”

 

  慈善和商业开始像一场旷日持久的感冒一样,在李连杰和他的企业家朋友们中间互相传染。

 

  李连杰就像克林顿需要默多克一样需要这些企业家们。首先,他需要他们为他提供启动资金。其次,一旦成为“公募基金会”,壹基金需要借助一些有名望的人来昭告天下。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让政府放心,也让社会各界的人知道,咱们不会有什么企图在这儿”。第三,壹基金会也需要企业家帮助它更好地管理善款,更好地花钱。

 

  其实从一开始,李连杰和企业家朋友们的关系就不是基于长久而热烈的个人感情,而是出于彼此之间理性的判断、对对方价值观的欣赏,以及某种各取所需、互相“利用”的愿望。马蔚华说得明白:“企业家没有精力、没有条件做的事情,通过李连杰和壹基金完成了。”

 

  现在,他们正在策划成立“壹基金会”,这家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的公益基金会,虽然还没有详尽的商业策略和新的善款支出计划,但是一个完善的治理架构已经初具雏形。未来壹基金会的最高管理机构是理事会,由9 名常务理事组成,目前的名单由柳传志、王石、冯仑、马云、马蔚华、马化腾、牛根生、李连杰、周惟彦组成。

 

  “瞧,我们当初有眼光吧!”李连杰正在做的这件事让企业家们都有得意之感了。

 

  如果说第一次转型对于壹基金意味着更加安全稳健,那么这一次改制会让壹基金更加完善。“这件事情一旦办成,壹基金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民办的公募慈善基金会。”徐永光分析说,壹基金如果成为壹基金会,它会是一个没有什么包袱的基金会,代表了公募基金会的一个发展方向,为政府的公募基金会向民间转型提供一个新模式。”

 

  进入 2010 年,有人设想,未来某一天,世界各地都将遍布壹基金机构,李连杰那些企业家朋友们,在壹基金走了一遭,最终也会拥有自己公司或者自己家族的基金会(比如王石基金会、联想基金会、阿里巴巴基金会等)。他们都成了上帝和佛祖在世间财富的托管人,可能也不再见面,不再通电话,但是他们心里会想,曾经一度,有人理解过我的孤独。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当企业家们遇到“壹基金”  企业家  企业家词条  遇到  遇到词条  基金  基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