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和花旗集团在京宣布第五届中国微型创业奖的评选结果。这一年度奖项由花旗集团基金会支持,设立于2005年,旨在对中国最杰出的微型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和贡献进行表彰和支持。
经过五个多月的准备,最终获奖者由微型创业奖评奖委员会评出,该评奖委员会由中国小额信贷方面的专家及权威人士组成。此次微型创业奖共分为以下几个奖项:农业类、非农业类、城市贸易、城市加工业、城市服务业、城市信贷员、乡村信贷员、小额信贷奉献奖,以及创新创造奖、共同致富奖和节能环保奖等三个特别大奖。
在表彰大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接受记者访问,就小额贷款问题畅谈个人观点。
记者:针对小额信贷惠农肯定会承担一定的风险,这方面如何防范?
杜晓山:微型金融还有一个概念就是针对弱势群体提供的无抵押担保或者是灵活抵押担保。小额信贷要做好,有两个基本前提,第一你有没有做这个业务或者行业的意愿、目标、使命,第二是你想做但是不见得能做好,因此就需要做这个行业或者做产品的技能,这两条是缺一不可的。
从实际上来说技能是不断摸索、探索的过程,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有新的做法,孟加拉银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就是因为创造了一系列金融创新的理念和实践的做法来解决无抵押担保同时又能保证高回收率,用商业化运作的方式解决扶贫的目标,而且把它推广到全世界为很多组织和团体接受,也为公众所认同,客户群体得到了受益,这就是他得奖重要的原因。
从我们国内来看实际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实验和成功的案例,针对不同的群体,如果把客户群体再扩大一点,把所谓纯学术的概念再扩大一点,现在人们愿意说“草根金融”,或者是小企业+微型企业+弱势自然人的金融服务称为小额信贷或者是微型金融。这样在实践中更容易为一般的人所接受,因为这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贫困线以下或者是贫困县周围的客户,而是把这个客户更扩大了。所以谈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个是纯学术意义上或者是定义上、概念上一个基本界定,还有实践中运作大概是什么样的范围。简单的讲就是对客户的供求和收支有全面的了解,也就是要掌握现金流,经过规范化的运作和硬软信息的掌握以后对资金流有一个非常准确的把握而不只是道听途说或者是客户自己的介绍,这样你就会做出这个客户是可以贷款还是不可以贷款,会有什么风险,应该怎么防范和预防,如果出现问题怎么解决,如果我们了解这些成功做法的话会有更多实践的感受。
记者:您觉得通过民间和官方两种力量的结合未来农村金融市场将呈现怎样的景象呢?
杜晓山:现在供给需求的失衡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按照我们看到的统计数据来说中国农户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农户能够得到贷款,如果我们细究一下这三分之一基本是中等农户、富裕农户,不管是在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贫困地区,即使这种状况根据我们的调研三分之一农户得到贷款这个数据在很多地方达不到,至少可以说明发展很不平衡,正是因为这个不平衡也就是银监会在2006年12月出台了鼓励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的新政策,我们叫新政,新政提出三种新的金融模式,人民银行也在试点商业性小额贷款,从监管当局、正规金融机构已经在着手往这个方面发展,正规金融机构不光是新型的,还包括农行的改制、邮储行的成立,以及鼓励各种商业银行进行中小企业贷款,尤其是小企业贷款,这些都是从监管当局和正规金融机构试图在这方面做出各种各样努力的组成部分,解决的问题就是覆盖率低、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失衡以及竞争不足的问题。
作为我们社会组织或者是社会团体做的小额信贷,完完全全可以在这个领域发挥补充作用,因为这些机构成本非常低,但是他们的热情非常高,最大的问题是能力不够,合法性的问题也没有,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至少得到了部分解决,中央一号文件和很多文件都认同这些机构,银监会也很支持我们的工作,只是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这些地方服务差呢,从金融机构角度来说要考虑安全性、流通性和效益性,金融机构不能赔钱,因此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这是这些地区搞金融服务现实的情况,所以他就很犹豫进去之后赔钱不得不出来,而且之前进去撤出来的原因也在那,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理念不够和机制不够等等,造成我们的金融机构创新的东西比较少,因此不能适应为“三农”服务,我们既要解决服务的扩展和覆盖,同时另一个严峻的考验就是怎么防范风险,在这方面正规金融机构和社会团体做的小额信贷两种各有长短之处,我觉得两者共同发力,共同取长补短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是从社会团体这个角度做小额信贷,我们愿意积极响应中央和银监会在这方面对全国提出了号召和要求,我们会积极配合,愿意到这些地方发展,当然在过程中也提高我们的水平,为贫困群体和中低收入群体提高收入。
记者:您刚才提到孟加拉乡村银行,我知道您对尤纳斯教授很熟悉,他被称为国际小额信贷之父,您是中国小额信贷之父,不知道您怎么评价国际小额信贷之父?
杜晓山:说我是中国小额信贷之父是过于之言,实际上就是我们做得早一点,另外我们很热心愿意推广,但是我们做的成就和尤纳斯做的有很大的差距,我对他本人的评价此人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又是实践者,他从美国的大学教授返回本国,当时国家刚刚独立,他想回国效劳,但是发现国内的状况非但没有改善而且恶化,其中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他是学校的教授,校园外面遍地都是贫困群体,为什么连穷人几百块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所以他想尝试把理念和实践结合起来,最初做的时候他也不能判断今天就能做成,这是我对他的评价。
另外在他做出贡献之后实际上有一个楷模的作用,在我们中国和其他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很多很多现象都是类似的,不能说等同但是至少类似,因此它的成功在各种因素影响已经推广到全世界,他是76年进行试点,获奖是2006年,整整30年以后才获得这个奖,首先是银行然后在本国范围全面推开,然后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当然有些在发达国家也试用他的看法。至于会不会水土不服,我们绝对不要教条主义照抄照搬,我们要以外国的经验作为借鉴,作为一种经验教训研究和尝试,但是基本的立足点一定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原则,一定与中国现实实际为本,来借鉴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扶贫小额信贷模式、方法、产品、体制、机制等等,这样才能不照搬孟加拉乡村银行,而是把适用于中国的东西拿来,而且我们要发扬光大,也就是走中国特色小额信贷,并不是背离它什么,而是相得益彰的事情,实际上在海南已经在推,在海南的试点也证明这一点,它的模式和我们的模式可以共存,将来也能证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