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网友接力救助事件不断 2名自杀者被挽救 1名女婴生命被延续……
3月初,被网友们称为“乞丐王子”的“犀利哥”以其忧郁的眼神和“时尚”的混搭穿着,“秒杀”了不少网友,甚至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
这让生活在宁波的“犀利哥”的现实生活悄然发生了改变。连日来,已有很多网友送吃送喝,当地政府也表示要积极救助“犀利哥”。
网络爱心,如今不再虚拟,已经幻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现实反响。比“犀利哥”的故事更牵动人心的,是今年以来网友先后火线救助2名自杀网友和肛闭女婴“小希望”。
由网友引导的网络救助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一个新公益时代正在到来。如何缓解网友的信任危机?有专家给出了建议。
文/本报记者李颖
案例一:“自杀直播”者被救
1月27日,凌晨1时,网友“也曾走过”在论坛发表了名为《雪山一枝蒿——毒性自我检测记录文档》的直播自杀帖,引起了全国网友的爱心大救援。 “难受很久了,大概是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也曾走过”说自己因为一些旧事,无法自拔,失去了生活的动力,于是就找了一种名为“雪山一枝蒿”(注:主要成分为乌头碱,剧毒,过量服食可致命)的毒药,一点点地就着可乐吃下去。“描述吃药后的身体反应,也许这是我所能做的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
这篇“自杀帖”在深夜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很多人彻夜未眠守在电脑前。不到一天时间,该帖点击率高达数十万。
有的网友劝楼主“也许今天生活无趣,但明天早上醒来就会有转机”,还有的要好好开解楼主,还有的则通过IP地址找到了楼主所在地并拨打了当地110报警电话。当地警方积极响应,凌晨3时多,终于找到了服毒的网友并将她送往医院。
案例二:抢救吞药痴情男
另外一件事发生在广东深圳。2月26日凌晨2时21分,一篇标题为《老婆我走了,早上9点后我在天堂等你》的帖子出现在天涯论坛深圳版。发帖人网名叫“啥子社会哦”。
文章写明了他要“走”的原因:“我知道感情不能勉强,但七八年的感情怎么能说放就放。我记得你那天在电话里说过一句,要是我有20万,你就马上回来。但我在网上卖自己的器官没人买。你带我来到深圳,我们的感情也在深圳结束了,我的生命就结束在深圳吧。”
尽管网友苦苦相劝,“啥子社会哦”还是去意已决,并给女友发去短信:“上午9时还收不到消息就服药自杀。”有网友在第一时间和楼主取得了联系,发现事态严重,但意外的收获是得到了楼主女友的电话。几经转折,热心网友终于在当天下午跟楼主的女友取得了联系,并报警求助,最后找到了已陷入昏迷的楼主。把他送到医院后,网友们还垫付了2000多元医药费。
案例三:以公益为名网友抢婴
更曲折、更纠结的是一个刚出生几个月的女婴的故事。网友们都叫她“小希望”,希望她能挺过这艰难的一关,健康、平安地拥有属于她自己的人生。
1月初,“小希望”的故事开始在网上流传开来。“小希望”一出生就患有肛闭、肾积水等疾病,无法进食,无法排便,肚大如球。
网友们热切地关注着关于“小希望”求助帖的进展。然而,不管是当时发帖求助的人,还是“小希望”的父母以及后来介入的热心网友,都想不到事情的进展竟然一度演变成了一场闹剧。
怕治疗时女儿太痛苦,父母考虑再三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治疗并将“小希望”送到临终关怀医院,让宝宝“安静”地死去。
这个决定让一些网友无法接受,他们将矛头指向了“小希望”的父母,指责他们自私、不负责任。甚至有网友将孩子父母的信息公开在网上,号召将他们赶出天津。愤怒的情绪最终演变成了行动。
2月5日,网友“深海水妖”和另外4名志愿者抵达天津临终关怀医院。“深海水妖”佯称自己是孩子母亲,把孩子抱出病房,一路将“小希望”送到了北京接受治疗。7天后,“小希望”又被家人接回天津继续接受治疗。
暂且不说网友的“抢婴”行动是否触犯了法律,“深海水妖”救助“小希望”的初衷也受到了舆论的质疑。有网友称之为“一场炒作”,“因为抢到‘小希望’后可以募捐善款。”
反思:网络慈善面临真假难辨困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新公益时代的开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尖锐的争论以及混乱的局面。有的求助真假难辨,有的救助甚至“找错对象”,某些时候救助方与被救助方甚至会上演互相指责的闹剧。
网络救助,不只事关爱心和慈善,更有关网友行为界限不清、网络诚信缺失等现实困境。
爱心引发的网络战争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我从来没有知道过‘小希望’的事,那么我不必承担这样的焦灼和苦楚,不必在年关前,像个疯子一样,‘烧着钱’在北京和老家之间飞来飞去。”大年廿九,网友“深海水妖”写下这样的文字。作为“抢婴”事件的主人公,她一直处在舆论的风暴眼中。
而事件的另一方——“小希望”的父母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位据称是“小希望”母亲多年同学的网友对孩子父母所受到的指责感到愤愤不平:“孩子父母都是普通人,人品都很好,感情也很好,遇上这样的事已经非常不幸了,但更不幸的是碰上了一群不可理喻(的)疯子!孩子天生就不幸,本可以平静地来人世走一遭,在还没有记忆的时候就静悄悄地离开,却被这群人以‘爱心’的名义抢来抢去。”
实际上,双方在网络上的“口诛笔伐”并没有分出输赢,也不可能分出胜负。双方争执不下,场面一度混乱,“小希望”也在双方的争抢中在京津两地间搬来搬去。事情最后的解决得益于人们最初心存的爱心,闹剧终于回归了慈善的本质。
据“深海水妖”透露,2月13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小希望”的父亲签字同意给“小希望”做手术。半小时后,“小希望”迎来了人生中第一场关键的手术。“之后,她将可以吃喝,可以自己排泄,可以尽情吸收营养,然后长到足够强壮,准备做肛门再造手术。”
“深海水妖”最后写道:“我真诚相信孩子的父亲和母亲会将爱倾注在这个命运多艰的小生命身上,弥补她过去一个多月中缺失的爱抚。”
网友被骗的往事
网络救助本是好事,但在虚拟世界中,难免碰到猜忌、质疑和指责,这是网络缺乏诚信导致的。
早在2005年9月,西南大学女大学生陈易以“卖身救母”的ID在天涯社区发帖求助,并陆续收到网友捐款10多万元。没想到,网上随后就出现了 “声讨”陈易借此“骗钱”的帖子,尤其一些帖子“揭发”了陈易“平时穿耐克等名牌的最新款、染个头发要上千元,完全不像其自称的家境困难”。有网友亲赴重庆调查,并公布了数万字的调查报告。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很多信息难以查证,真假难辨。如何判断这些求助信息的真实性,是政府管理的真空和社会管理的盲点。
事实上,就在网友火线救助网友“也曾走过”期间,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引人深思。为了尽快确定“也曾走过”的地址,网友们通过IP找到一个地址,当民警赶到时,却是一个大叔正在网上“斗地主”。原来,这位大叔在“也曾走过”下线之后续用了同一个IP地址,导致网友们找错了救助对象。
成立“专用救助基金”?
友成基金会高级顾问段德峰多年从事公益组织工作,对于网络救助的将来,他很乐观。“我相信网络技术可以解决这种真假难辨的问题的。比如维基百科,一开始大家都担心,谁都可以写,会不会有人乱写乱编。但事实证明,现在做得很好。”
“网络的介入从实质上改变了公益组织的运作方式。以往做公益进行救助都是面对面的,现在可能公益组织或公益行动一开始就是从网络开始的。这是一种新的公益模式,喻示着一个新公益时代的到来。它能更有效、更低成本地解决问题。”
对于网友临时组织的自发救助,段德峰说,也许一开始会出现真假难辨、干预过度的情况,会有失误,但将来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善。“不排除网络上会出现一个英雄式的人物来统领网络救助工作。”
实际上,对于网络救助面临的信任危机,目前并无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倚靠救助双方间的信任。
曾有专家建议,应由专门部门对网络救助进行监管,从官方角度帮助网民核实其真实性,以避免不法分子趁机浑水摸鱼。新闻媒体对网络救助信息的及时跟踪,也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也有网友提出设立“网络专用救助基金”,由专门的部门或第三方进行保管,根据被救助对象的实情,给予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