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中民慈善捐赠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京发布《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对全国慈善信息披露状况进行年度梳理和分析。
中心对不同地域、不同注册性质、不同规模的慈善组织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较为系统的指标体系对抽取的99家机构进行了评估。
报告发现,25%的组织透明度较高,各类组织中,基金会信息披露相对较好。此外,全国性组织披露情况好于地方组织,东部组织好于中西部组织。
从信息披露的四个一级指标(基本信息、内部管理信息、业务活动信息、财务信息)来看,基本信息透明度最高,财务信息透明度最低。
调查还发现,42%的组织未制定慈善信息披露办法,使得信息公开有着随意性的特征,阻碍了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发展。
中心通过对网友的在线调查,随机抽样988人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很关注慈善信息披露,最关注组织的业务活动信息与财务信息,正好与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弱项形成极大反差。总体上,有九成公众对慈善信息公开的满意度偏低。
中心副主任刘佑平表示,对目前慈善信息披露的状况很不乐观,因为慈善信息的整体披露状况与大众日益增长的对慈善信息的需求完全不相称。
报告分析了造成披露困境的原因:整个慈善行业缺乏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和公共信息披露平台;慈善组织缺乏信息披露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同时慈善组织很少对信息披露的效果进行评估;也缺乏信息披露的动力。
针对以上问题,报告建议:在政策环境上,加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统一慈善信息披露标准;在行业制度建设上,建立全国慈善信息报送制度,打造慈善行业的公共信息平台,完善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在组织发展上,加强对慈善组织信息披露能力的培训,建立慈善信息披露评估与奖励机制。
此外,本次调查结果发现网络的重要作用凸显出来。就慈善信息披露渠道而言,使用网络、纸媒、广播电视和其他(新闻发布会、电话热线等)的组织比例分别为91%、 88%、71%和74%,一方面表明网络已成为最为普遍的披露渠道,另一方面也表明慈善组织针对公众、监管机构以及议事机构等不同受众,采用了多元化的信息披露渠道和方式。网络已成为慈善组织对外交流、进行信息发布和筹集资源的重要渠道。这与近60%的受访者经常通过网络来了解慈善信息的调查结果形成了对应。新技术、新媒体以便利、快捷和高互动性进入慈善领域,也许预示着它们将在日趋大众化的慈善事业中扮演更大的角色。
继2009年8月首度发布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监测报告,今年是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第二次发布该类报告。刘佑平表示,这项工作将常态化进行,每年定期发布。
此外他还透露,中心负责协调起草的《慈善信息披露指南》已到了第七稿的阶段,正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预计明年一月中旬推出。该指南涵盖民政注册的公益组织,包括基金会、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当日,中心还对外通报了将在2011年1月18日在北京举办的2010“中国慈善年会”的进展情况。年会由民政部指导,中民慈善捐助中心主办,将发布《中国慈善捐赠报告》、2010“中国年度慈善人物”及“中国年度慈善事件”。
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成立于2006年,致力于推动慈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搭建全国慈善行业信息披露与传播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www.donatio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