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这一天,北京一位苹果电脑的忠实“拥趸者”通过苹果网站在线提交的方式,发出了一份致苹果总裁的信,对苹果拒绝回应中国34家环保民间组织(以下简称环保NGO)对其IT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重金属排放问题的质疑,表达出一名普通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4月26日,环保NGO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自然之友、达尔问环境研究所联合披露一份《IT产业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多家IT品牌的供应商存在重金属违规超标排放问题。
为切实推动IT品牌从认识问题到采取行动,环保NGO在各品牌首轮回复的基础上,通过书面、电话以及会见等多种形式,与这些品牌分别进行了第二轮沟通。
在各界的关注和推动下,做出回应的IT品牌数量从最初的8家增加到5月26日的21家。令人遗憾的是,截至目前,仍有8家欧、美、日、韩和中国大陆企业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企业反应各异
“有欣慰,更多的是遗憾。”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IT企业重金属污染中期报告发布会上总结IT品牌对环保NGO质疑的回应情况时如此说。
目前,全球众多知名IT品牌均采取外包生产模式,PCB(印刷电路板)以及电池电源等组件主要由其他IT产品制造商提供,制造商之间还存在着层层外包关系。
曾经致121名儿童血铅超标的福建省上杭县蛟洋华强电池厂,是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最重要的OEM(指“代工生产”)厂商之一,而南都公司曾公开宣称,自己已进入沃达丰、诺基亚、西门子等著名国际大企业的供应商体系,同时还是阿尔卡特的全球优秀供应商。
长期以来,大部分知名IT品牌一直回避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环境管理体系。由于中国环境监管体制尚不健全,知名IT品牌在中国市场获得大量低价产品后,将环境代价抛给了当地。
面对中国环保NGO的质疑,三星、惠普、松下、西门子、东芝等品牌表现得非常积极,对环保NGO提到的案例进行了检索,其中三星、惠普和松下进行了深入调查,均向环保NGO提交了核查结果,同时均表示愿意考虑利用政府部门公开发布的监管记录加强供应链的环境管理。
三洋、海尔、联想、TCL、英特尔、日立等品牌对此做出有限的回应,对环保NGO提到的案例进行了检索,且均向环保NGO提交了核查结果,同时对环保NGO要求其加强供应链环境管理求表达了理解。
还有一些企业仅做出初级回应。如索尼、阿尔卡特—朗讯、思科、精工爱普生、诺基亚、西门子、英国电信、夏普等品牌仅限于对环保NGO提到案例做出初步检索,而不愿回应如何系统解决IT产业供应链存在的重金属排放和其他环境问题。
其中,索尼公司在给环保组织的答复信中表示,环保NGO提示他们并质疑存在重金属超标违规排放问题的10家企业“完全不是其直接供货商”,而如果某家索尼的二级供应商被发现违反“索尼供应商行为准则”,索尼将与一级供应商合作,要求其整改。但索尼也表示,由于供应链复杂,没有能力了解供应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他们并没有二级供应商的名单。
“这样的供应链环境管理的政策听起来好像第二十二条军规。”马军以此比喻企业处在一种荒谬的两难之中。
对此,环保NGO提出,鉴于IT产业大量依赖外包生产,I T 品牌的环境管理仅仅停留在直接进行交易的一级供应商层面往往是不够的,有必要将环境管理沿供应链向下延伸。
“建议IT品牌首先清楚地了解供应链上到底有哪些企业,否则其承诺的环保政策必然成为空话。”马军说。
一些企业对此次报告表现出敷衍、回避的态度,新加坡电信、摩托罗拉、富士康3家企业收到环保NGO的信件,称会去了解,但之后就再无下文。而苹果、飞利浦、爱立信、沃达丰、IBM、佳能、LG、比亚迪等8家中外IT品牌,至今未对中国环保NGO供应链环境管理问题向其发出的信件做出任何回应。
面对拒绝回应,公众能做什么?
面对IT产品的生产过程不断侵害环境和公众健康的现实,许多人通过网络和信件表达了他们的惊讶、悲伤和激愤。在一片弥漫的无奈中,公众能做什么?公众的选择能影响和改变这些企业的行为吗?
对于环保NGO的质疑,沃达丰和英国电信长时间沉默,而在英国一家报纸就《报告》提出相关诘问后,却迅速向其做出回答。
马军无奈地说:“之所以急于回答本国媒体的诘问,是应为害怕失去本国的消费者的信任。”
长期以来,欧洲的企业只关注产品的本身和废弃后的环境污染,很少关心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即前端的污染,特别对国外的上游供应链的企业环境表现得漠不关心,当问题出现后,企业的总裁经常表现出一脸茫然。
环保NGO认为,通过绿色选择,公众完全有可能影响和改变这些企业。而这份《报告》展示出的IT品牌回应的分化,已经为公众做出绿色选择提供了条件。
马军认为,每个公众都是消费者,倘若社会倡导消费者在购物时选择环境表现好的企业生产的产品,这一环节启动,其后的连带效应就是以终端消费需求这一经济利益倒逼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公众如果不用绿色选择的权力,污染企业就没有压力,也不会产生治理的动力。”
为了保住订单,零售商、企业、供货商都要审视自己及处于供应链前端的企业的环境表现,而通过这一过程,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企业生产过程中工业废物排放的达标。“PCB等IT产品生产过程中重金属的控制已经有了成熟的解决方案,只需在生产过程的末端安装设备,就能够有效回收。”马军说。
对待那些观望、等待的企业,环保NGO倡议,只要上述IT品牌产品的消费者做出清晰而坚决的表达,就能够让这些品牌了解中国普通消费者的期望和要求,促使其加强供应链管理,控制其产品生产过程造成的重金属排放。
“我们不期望能够在社会上掀起消费者‘不买’的浪潮,但是几十名中国消费者的请愿信送到企业总裁的桌上,一定会给他们压力,因为消费者的绿色选择,才是企业污染治理的原生动力。”马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