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公募与非公募是制约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对于公募基金会的去行政化问题应该得到重视
“壹基金”与中国红十字会三年约定即将到期,结束挂靠关系的“壹基金”折射出的是中国民间慈善机构的尴尬地位,即合法身份难以确立。
中国自古就不缺乏慈善行为,倾囊相助者备受尊敬。在近年来的地震、水灾等灾害中,中华民族“助人为乐、解囊相助”的美德得到张扬,其中民间慈善组织的表现对中国慈善事业是有力的补充。
相关学者认为,随着影响力的提升,民间慈善一改配角地位,将逐步承担主要任务,这也是国际社会的主流趋势,但需要完善制度保障。
完善制度保障
开展慈善事业无论采取实物捐助还是金钱捐助形式,都涉及到资金的募集、募集主体等。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基金会分两种,公募和非公募。公募基金会有权向公众募捐,而非公募基金会无权向公众募捐。中国至今只有极少几例民办公募基金会,其余多为半官方性质。
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底,我国共有基金会1800余家,其中公募基金会为991家,这里包括各省的红十字会。而非公募基金会因国家的鼓励政策,从2004年开办第一家至今,已发展到800多家。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肯定了慈善事业的发展进步,同时指出现有的公募与非公募是制约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对于公募基金会的去行政化问题应该得到重视。
“采用何种方式募集资金,本质都是做慈善。”汪玉凯强调,完善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有助于两种形式的基金会充分发挥调动自身积极性,有利于做好慈善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秀则强调了慈善事业的社会属性。“慈善事业的推动是社会自身的事情,政府参与需要掌握好度。”他说,社会属性是慈善事业的本质,也需要完善制度保障。
理顺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
“准确地说,不是回归民间,而是需要参与方准确定位、各司其职。”中华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李本公在分析我国慈善事业回归民间的问题时对本报记者表示,推动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建立政府与慈善组织之间的互动机制,这关键在于能否理顺政府与慈善组织之间的关系、能否确定两者的定位。
制度化框架下的合作伙伴关系,是李本公对我国公益慈善组织与政府之间关系的预想。他说:“没有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慈善组织难以取得快速发展;但如果政府干预过多,则拔苗助长。”
要达到这样的发展阶段,李本公认为,政府仍需强化相应工作:首先,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为慈善组织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其次,政府应该建立监督管理制度,为慈善组织的发展提供公开透明、激励与约束并举的发展环境,保证慈善组织的规范运作。再有,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职能转移力度,把应由公益慈善组织承担的社会服务职能和涉及民生的服务性工作从政府职能中剥离出来,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交由公益慈善组织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