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晚,美泉宫饭店北京厅座无虚席。百名瓷娃娃齐聚会场,分享了黄宇、张阳和王希林三位病友的人生故事。
黄宇来自上海,从刻字社的学徒工到“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总经理、上海市自强模范、上海肢残协会副主席,一路上痛苦与快乐相伴随行。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他从小很爱学习,但由于身体的特殊性,无法到学校接受教育。“但父母对我要求严格,为我请了家教,告诫我要学会一技之长,自食其力。”18岁那年,通过邻居介绍,他到一家刻字店当学徒,一做就是五年。这段经历使他了解了这一行当,奠定了创业基础。“这在别人眼里可能只是个小机会,但任何机会都不能轻易放过,我们不能好高骛远,要从小事做起。”1991年,技艺日益成熟的黄宇克服种种困难,开办了“小雨亭”刻字社。他整日早出晚归,一年只休息三天,以良好质量和优质服务赢得了口碑。经过近20年的发展,“小雨亭”现有两个门市部、一个写真制作工作室,一年销售额近百万。黄宇说,跟很多做生意的人相比,我的成就可能不算什么,但能自食其力,并得到社会认可,就很有意义。值得一提的是,黄宇的妻子也是位残疾人,她代表中国坐式排球队参加了雅典残奥会和北京残奥会,是位奥运冠军!
性格开朗大方的张阳今年本科毕业,他曾获全国翻译比赛大奖,并准备创办自己的辅导学校。配合PPT演示,张阳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和求学经历。他说,虽然自己和姐姐都是瓷娃娃,但一家四口依然和睦幸福。“小时候家里有辆三轮车,常常是我骨折了,躺在中间,姐姐坐在边上,或者姐姐骨折躺在中间,我坐边上,”听者心酸,张阳却在台上微笑着,“记得98年冬天大雪,父母用三轮车推着我和姐姐去上学,走一段脱一件衣服,因为一直要用力,出汗太多。”在十几分钟的讲话中,他屡次向父母表达谢意:“父母那么难都坚持下来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坚持?”父母的艰辛最终得到回报。姐姐研究生毕业,事业有成爱情甜蜜,张阳自己也很优秀。“要从逆境中学到东西,转换态度;在逆境中萌发新思想,促进成长,”张阳说,“我们要学知识、学沟通、保持良好心态。要珍惜时间,认清自己,认清社会,做一个积极的人。”张阳呼吁媒体和社会关注瓷娃娃群体的受教育权,“姐姐7岁报名,找了8所学校,9岁才有学校接收。我们理解社会,但内心一定要明白,自己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我们需要用教育来弥补身体残缺。”
来自山东招远的王希林幽默健谈,他为大家讲述了自己的爱情故事。今年37岁的他从出生40天起,就开始经常性骨折,到19岁时骨折超过100次。在反反复复的骨折及骨折带来的痛苦煎熬中,王希林告别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命运有再多不公,我都不能低头”,22岁时,王希林开了一家蛋糕店,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2009年,他认识了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女孩,家住贵州安顺的先天性脊柱裂患者杨洪清。两人通过网络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天长日久,爱情悄悄萌芽。为牵起爱人的手,他来到6000多里外的贵州,用真情打动了杨洪清的家人。今年8月2日,他们领了结婚证,22日,瓷娃娃大会将为他们举办婚礼!说起爱人,王希林满脸温柔甜蜜,他和着音乐唱起《一定要爱你》,并大声表白:清,我爱你!王希林用亲身经历告诉病友,无论是残疾人还是正常人,都有走入婚姻的权利,大家要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虽然我们的身体有残疾,但我们的爱情没有残疾!
故事分享会最后,主持人应一位病友家长请求,特意增加了一个小环节:由来自吉林农村的张喜财小朋友为大家朗诵自己的作文。曾经历9次骨折的张喜财在台上声情并茂,他说,父母的恩情永远报答不完,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在场病友认真听着,数次报以鼓励的掌声。
通过病友故事分享会,瓷娃娃们感受到榜样的力量,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他们说,虽然身体条件有限,但只要克服困难,人生照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