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是我国第五个城市无车日。今年,北京市相关部门划定奥体周边部分道路为无车日活动区域,该区域从早7时至晚7时,共12小时禁止行车。
可记者了解到,不到中午无车区就能跑车了。无车日“缩水”了,而无车日有没有意义也引起了争议。
现场:活动提前半天结束
本市无车日活动范围,主要选在奥林西路、北辰西路、北四环路、北辰东路、奥林东路、北五环路(不包括上述道路主、辅路)相围成的一个长方形区域为无车区域范围,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奥林匹克中心区的范围。相关部门前天就发布通知,在22日7时至19时,除公交车、出租车、特种车以及其他公共交通(校车、通勤车)外,禁止其他机动车在无小汽车区域通行。
上午10时,在国家体育场北路路口,一块提示牌提醒过往司机社会车辆需绕行。家住马路对面科学园南里小区的彭先生正在路边等81路公交车。“前几天就知道了,在小区里也看到了通知,新闻里也一直在说。”彭先生说自己和邻居都很关注无车日的活动。知道在自家旁边就是无车日活动区,大家伙都自觉地改乘公共交通出行。除了他来坐公交车外,住他楼上的邻居早上也自觉地改乘8号线地铁去上班。
然而,15时许,记者在北辰东路上,发现在区域范围内的大屯路、大屯西路上,社会车辆正畅通无阻地从此通过,无车日活动已经提前结束了。
在鸟巢东门的交通协管员提起无车日一脸茫然,并不清楚活动的具体范围,“是不是中心区的内部路啊?”他告诉记者,午饭前,这个区域内所有道路就已经恢复正常,社会车辆可正常行驶,并未禁止通行。
在水立方附近趴活的的哥提起无车日一脸无所谓,“中心区里本来就没什么社会车辆,选在这儿办无车日,也就是个象征意义”.
在鸟巢上班的石小姐昨天仍然开车正常上下班,也并未受到无车日活动的影响。她理解选在这个区域的原因,可能也正是由于社会车辆本来就不多,不会对周边道路交通产生太大影响。
交管部门对此表示,交警现场疏导并不是强制的,如果有进入该区域的社会车辆也不能进行处罚。绿色低碳的出行理念还需要车主自觉实践,无法靠政府部门强制进行。
建议:鼓励在核心拥堵区开展活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张宇非常明确地表示,作为全国无车日活动的倡导者,他们鼓励城市将无车日活动施划在核心区域或拥堵区域,“动点真格的”.
她解释说,在核心区或拥堵区开展活动,可以让市民切实感受无车日中,公共交通所带来的便利和久违的宁静。同时,在核心区或拥堵区开展无车日活动时,他们也建议交通及环保部门进行流量和数据监测,并开展民意调查,了解市民对无车日及城市交通的真实想法。
不过她表示,也理解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型城市中,交通状况之复杂超乎想象,北京选择的施划范围可能是考虑到交通对市民生活的影响而决定的。但今后也不妨尝试一下在其他交通流量更大些的路段上进行无车日活动,并采集相关数据分析利用。
争议:无车日是场“表演秀”
1998年9月22日,法国一些年轻人提出“In Town,Without My Car!(在城市里没有我的车)”的口号,希望平日被汽车充斥的城市能获得片刻清静。这一天,法国有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弃用私家车。
但一项资料显示,无车日在发源地欧洲的影响力已日渐衰弱,参加的城市逐年减少。不少人也抱怨无车日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反而给生活增添麻烦。
而在中国,无车日的动静逐年增大,而大多不是实行交通管制,就是禁止车辆通行。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认为,无车日如今就像一场“表演秀”,是“秀”就不可能深入人心。从表面上看,无车日划定限制机动车的区域,在一些城市造成周边道路拥堵,使依赖汽车的上班族颇有怨言。从内涵上来说,无车日虽然是很好的环保公益活动,但难以动员大部分人参与,也难以改变民众的驾车习惯。
张宇则说,无车日的初衷是为了让市民提高对环保及公共交通的保护意识,使政府部门认识到大力改善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环境的必要性,进一步推动城市交通环境发展。网友王石川也提出:“从作秀变为生活方式,才是无车日的意义。”
相关链接
成都:无车日活动在天府广场正式启动,实行交通限行,限行时间为10时至15时。限行区域只允许公交车和特种车辆驶入。
上海:首次推出贴车标活动,用淘宝体“亲,今天不开车哦。”书写车标,20万人承诺不开车。
广州、杭州:政府机关公车停开,九成入库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