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关于慈善的二三事

 

       近日看到蒋继平博主的文章,叙述他和同事在机场看到有残疾证的中国人乞讨,但乞讨者要求施舍者多给钱的做法,引起蒋博主的不满。对此,评论中不少人都说残疾证未必可靠,暗示那个乞讨者可能是个骗子。

 

       这类情况在中国其实不罕见,善良的国人被伤过不知多少次。我也有类似感觉——我可以给乞讨者钱,但我不希望被骗。

 

       多年之前就看到过报道,说有些在火车站和公共场所乞讨的乞丐,其实比施与者更有钱,而且有的乞讨者残疾还是伪装的。这个消息当时对我的震撼是难以形容的,以致十几年后的今天,每次给乞讨者钱时我都会问自己,对面这个人是骗子吗?

 

       为了不给骗子机会,我给自己立下了这样的规矩,一般只帮助看起来明显衰弱的老年人(难以伪装),而不帮助身强力壮者、小孩(担心被用来做身后大人的牟利工具)、残疾人(担心伪装)。

 

       有一次在超市门口,看到一个小孩躺在地上,旁边的男人拼命磕头。根据地上的文字说明,是父亲为生病的孩子求助,于是我给了20元。不过几天后,又在不远处再次看到同一个场景,还是那个男人和孩子,我有点疑惑,是否这次又着了道?

 

        为了减少这种 不舒服的可能被骗的感觉,一般对于乞讨者我只给一两块。我的想法是,这样即使被骗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当然,我也经常打破自己的规矩,碰到某些生病和残疾人还是会给钱。不过坦率地说,那些把残肢展露在外以争取捐助的行为,实在让我感到很不舒服。所以有时我会怀着很矛盾的心情,绕得远远地不从那些人面前经过。我更希望把钱捐给某个慈善机构,由他们资助这些残疾人士。

 

        不过,我与中国的慈善机构打交道的经历并不愉快。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之前,我就曾为了捐助希望工程,向青基会捐助了两个中小学生的费用,并特别注明要求资助西部的女童。因为我看到有文章写到,女性受教育会使一个家庭更有机会走出缺乏教育的怪圈,我也比较认可这一说法。然而,捐款之后就石沉大海,没有任何接到捐款的邮件,更不用说收据了。我保留了网上银行的付款信息,作为和他们联系时我已捐赠的证明。其实对于收据我倒是无所谓,反正也不知道在中国捐赠款是否可以免税,所以也没有这个打算。我只是想知道我捐款的下落,但此后我发去了两次邮件,都杳无音信。不过,青基会在号召捐款时可没忘记我。在捐款后我曾经好几次收到过青基会的短信,说他们推出了某某计划,号召我“献爱心”。对不起,我不会再和这样的机构打交道了。

 

       说道慈善,其实更重要的是自愿。可是在中国,连慈善的自愿原则都会被打破。由于我既不是干部也不是党员,所以那些强制性的捐赠活动不会找到我的头上。所以我的捐助行为,确实是在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的。

 

        说道自愿,我倒是更愿意帮助那些没有主动伸手的人。今年一二月份时的冬天很冷,我穿了很厚的外衣经过地下通道,看到墙边有好几个卷得紧紧的又脏又破的被窝卷,里面有一个或半个头露出来,还有一些零乱的东西堆放或散落在被窝之间的地上。经过最后一个被窝时,里面露出来的头忽然和我说话:“外面雪停了吗?”我回答说刚停,然后问你们是上访的吗?他有气无力地回答说是。

 

        离开地下通道,我一直感到很心酸。我曾在离国家信访局不远的地方住过,见过很多在桥墩地下睡觉甚至做饭的上访者。在公共汽车上也经常能够看到衣着破旧的上访人员,售票员经常在告诉他们信访局怎么走后也不要票了。我不必渲染我所看到的景象,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个要伪装的乞丐,会愿意在这样的寒冷的日子里,躺在冰凉的地上,用破旧的被子紧紧裹住自己,又不去伸手乞讨。

 

        第二天,我把几张100元的钞票换成50元的,准备在过地下通道时给这几个上访的人。第一个人躺在被窝里的人接到我50元时愣了一下没有说话,我就走过去了。下一个被窝里是空的,所以我没有放钱,怕被风吹走。最后一个还在睡觉,我把钱放到他的枕头底下,希望他醒来能有个小小的惊喜。我心里默念,你们晚上吃点热乎东西,抵御这严寒的天气吧。白天我穿得这么多还嫌冷,实在是不敢想晚上他们是怎么过的。几天后再次经过,发现所有的被窝都忽然失踪了,取而代之是在巡视的保安人员。我去一问才知道,两会就要召开了…

 

        说道慈善的事,美国的经历值得一提,甚至可以算作有趣。第一次去美国时,有一回在加油站加油,忽然一个流浪汉模样的人向我走来(比中国的乞丐穿戴得要整齐,但明显比美国普通人的衣着平均水平差),说对面就是麦当劳,能否帮他买一点吃的。我在错愕中还是爽快地答应了,说你点餐我付钱。说完这话我有点后悔,要是他狮子大开口怎么办?结果这个流浪汉点得很谨慎,只是最低标准的套餐,大约5美元。我付账后他向我表示感谢,然后端着盘子去吃饭。我舒了一口气,觉得这个乞丐还是有道德的。

 

       后来和我夫人一起去美国时,也在街上碰到有人乞讨。按照我夫人说的,乞讨者甚至有点绅士风度,或者说至少是不卑不亢。我夫人的同事后来去美国进修也遇到乞讨者,也是类似的感觉。一般而言乞讨者不会死缠烂打,让施舍者感到难受。当然,这不是说美国的乞讨者都比中国好。中国的乞丐也是五花八门,我见到过缠人的,也见识过举止比较得体的。

 

       在欧洲遇到的乞讨者似乎很多都有难民般的装束,当时我也有过心里纠结,不只是否该给点儿钱。不过后来听说这些人基本都有政府的救济,拿着讨来的钱反而去大吃大喝,所以我就很释然地不给他们钱了。说实话,连我自己在欧洲都很节省地度日,为什么要把我的钱给这些并非必需的人?

 

       最后,说一个关于慈善的笑话,作为这篇博文的结尾。

 

        一个乞丐问一名常年施舍者:“你前年每次给我10元,去年每次给我5元,为什么现在每次只给我2元?”施舍者回答,“前年我单身,去年我结婚了,今年我们有小孩了。”乞丐很不高兴地说:“你怎么可以拿我的钱去给别人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关于慈善的二三事  慈善  慈善词条  关于  关于词条  关于慈善的二三事词条  
公益

 一个典型中国NGO的身份危机

 2008年年初的雪灾和5·12汶川地震让中国人看到了NGO(非政府组织)的力量。活跃的NGO是一个国家形成公民社会的前奏,也是判断政府开放程度的信号。但在我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