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幼院的走廊里,用竹子搭建了书亭,让人感到浓浓的“禅”意。
育幼院墙壁上的可爱涂鸦,出自孩子之手。
操场是孩子们的游乐场。
台湾公益游之大慈育幼院
佛光山位于高雄县大树乡,原为一片荆棘丛生的荒岭。1967年5月开山以来,在开山宗长星云大师睿智的引领和僧俗二众弟子们无私的奉献下,成为了台湾最大佛教寺院以及世界公认的佛教圣地。
在佛光山寺旁边,有一座大慈育幼院。这是许多原生家庭不完整的孩子共同的家。这次台湾公益游,游学团志愿者经多番联系,得到大慈育幼院负责人的许可,走进了这所平常不对普通游客开放的育幼院。
现场1
理发室的对面是漫画室
拜访大慈育幼院的这个秋日,天气格外好,佛光山一片阳光普照,游学团一行人顺着一个斜坡往上走,进了一道大门就是育幼院。院子不算大,左侧是一小片人工铺就的草地,滑梯、独木桥组成了一个小小的游乐园。右侧就是院舍。
院舍从最初暂宿东方佛教学院的怀恩堂智度堂,至后来的二层楼房乃至现在六层楼高的大楼,设有办公室会客室、活动中心自习教室、寝室、厨房、斋堂、浴厕、医务室、佛堂、辅导室、储藏室、儿童图书馆等。
育幼院的吴主任带着我们参观院舍。这个周末,大部分孩子都到台北市区去当义工,院舍就显得特别安静。“佛光山寺是台湾首个发起流动书车的机构,现在这个项目还有运作。周末我们就会安排一些孩子去给书车做义工,这个星期因为有特别活动,所以去帮忙的孩子特别多。”吴主任一边给我们介绍,一边带我们参观院舍。
来到四楼,我们看到有一间“理发室”,里面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给另一个孩子剪头发。吴主任告诉我们,这是专门给学艺术的孩子开设的,他们学了手艺需要有练习和展示的机会,设立理发室既可以让孩子们发挥艺术天分,又能让孩子们在互相照顾的过程中增进感情,也懂得“回馈”。
在理发室对面,有一间非常大的漫画图书室。好几个孩子在里面或躺或趴,很自在地看书,丝毫不受我们到来的影响。原来,这是专门为理发室配备的漫画室,为得就是让等待剪头发的孩子消磨时间。
这时,我们当中有位团员想进去和孩子们合影。孩子们十分乐意,一个“哥哥”模样的孩子马上“指挥”其他孩子一起聚拢过来,还很认真地告诉我们“不能踩到地上的书”。
现场2
我们跟着吴主任从楼下到楼上,“离堂”、“会字间”、“简报室”、“禅和室”、“慈悲组”、“光明组”、“佈道组”、“生活区”、“视听中心”、“早课圣读”、“阅览室”……
穿过长长的楼道,其间有用竹子搭起的书廊,两边教室分别是“工艺教师”、“精进组”、“漫画室”、“净和室”、“菩堤组”、“图书室”、“玩具室”等,生活起居附件室达20多间。
孩子们不需要外出,就能解决学习生活全部所需。每个教室课程不一却设施齐备,墙面有不少童话涂鸦。这所育幼院不仅收养照顾孩子们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它充满了人文情怀,是一所“人学”造就人才的天堂。在每个楼梯口,我们都能看到不同的涂鸦作品,都是孩子们自己动手完成的。
吴主任告诉我们,每当这里挽救了一个生命,影响的其实是好几代人。这些孩子是佛光山的王子与公主,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沐浴在中西文化艺术的熏陶里,孩子们和其他学龄儿童一样到普通学校去上学,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免费的。来自不同原生家庭的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融合,又组成新生家庭。他们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地对待身边每一位来自不同家庭的成员。像刚在漫画室见的那位“哥哥”一样,对育幼院的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的孩子,约有700位。
目前,育幼院的孩子由3部分组成:失去父母的孤儿,父母无法履行抚养义务的单亲家庭孩子,政府指定需要被保护的孩子。育幼院自成立以来,30年间共帮助500多名原本失怙的孩子,身心健康地回归社会奉献自己。最近几年,育幼院更跨越国际,认养南非百名孤儿,帮助转型中的南非培育优秀的下一代。
经过多年的辛勤、用心经营,今日的大慈育幼院已成为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团友有话说
整个育幼院安详、温馨、井井有条,最让我感动的是育幼院的美化很多都是由小孩子来完成的。育幼院的老师们发挥每个孩子的长处,因材施教,让育幼院既有家的氛围,又有很强的学校氛围。寓教于乐,一切为孩子着想。
最让我感到温馨的是,育幼院有个地方放着一个精美的信箱叫“我有话要说”,让这些境遇不同的孩子们,有了一处可以让自己畅所欲言的地方。家是什么?家是可以容得下自己各种小秘密的避风港。真心羡慕育幼院的孩子们有那么多好的书可以看,有那么多兄弟姐妹,羡慕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特长装扮自己美丽的家。好人好事台湾公益游项目负责人 吕杰
育幼院是一所以宗教为依托,但又已经超越了宗教的孤儿院。僧俗都是孩子们的“再生父母”。育幼院在开发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据我了解,目前很少有孤儿院能做到这一点。老师们不仅把孩子们的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还能根据他们的兴趣,带领他们去寻找和开发自己,这个系统很完整也很独到。
同样是看书的地方,育幼院用竹子搭建了书亭,里面包含的是“禅”意。
麦田教育基金会深圳负责人 邓名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