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支持受限,必须寻找国内融资途径
昆明野地环境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野地”)是2003年1月24日在昆明民政局正式注册成立的非盈利非政府组织。野地主要致力于支持云南省及西部临近省份的环保相关活动,并积极推动该地区整体可持续发展。野地自2008年开始在农村实施饮水项目,一直为目标社区寻找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机构的策略是有效运用社会各方力量和支持,通过修建适宜于当地的饮水设施,为偏远干旱地区居民提供安全清洁饮用水。
但2009年后,野地却面临融资困境。野地自成立以来其合作伙伴和资助方都是外资企业和机构,这导致野地很少去考虑国内的融资渠道。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对公益组织管理政策的出台,特别是《云南省规范境外非政府组织活动暂行规定》的实施,使得国际资助的投入日渐减少。因此,拓展新的融资渠道和方法,是野地自身亟待解决的命题。
在众多融资渠道中,与企业的社会责任部(CSR)进行合作,是野地急待探索的领域。根据2010年针对中国大中型企业公益发展水平的最新调查,93%的企业以捐款的方式参与公益[1],但这些捐款大都流向了有官方背景的大型基金会和地方政府。透明合作平台和有效监管机制的缺失使得NGO和企业的合作还处在相互探索的初级阶段。小型而专业的非盈利组织如何赢得企业的认同及资源支持,是许多类似于野地这样的公益组织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012年,野地同帝亚吉欧洋酒(上海)有限公司继续开展“生命之水”计划,这是该公司资助干旱地区解决饮水问题的一个长期计划,是公司企业社会责任部的一个核心品牌。早在2010年,野地同帝亚吉欧已共同为云南恐龙山镇6个自然村的132户农户提供了安全稳定的饮用水,并完成了农田灌溉设施修缮、户用沼气、太阳能示范等社区综合发展活动。野地利用这个契机,提出进行“NGO&企业CSR案例研究”的目标,希望通过案例研究,深入地了解企业CSR与公益组织合作的要求和思路,为NGO与企业CSR的合作提供参考意见,并通过该案例研究,为野地打开企业的融资渠道。
个案研究以《一个跨国大公司和一个小公益组织的水姻缘——帝亚吉欧洋酒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与昆明野地环境发展研究所合作个案研究报告》为题,对NGO与CSR合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做出总结,并利用案例研究,探索野地与企业CSR合作的支点。如同在案例研究中野地所提到的一样:“很多人把企业和公益组织的合作比喻为联姻……,如同男人和女人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分工不同,决定他们必须要结合才能延续生命,公益组织和企业也有着不同的使命和社会角色,两者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各自的社会价值和使命。”案例中还提到,NGO不仅要了解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企业的文化与语境的不同,双方沟通中需要突出NGO的角色与特点,突出NGO的专业性和专业能力,而且由于双方在战略和领域发展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NGO&CSR的关系更像“盟友”,而不是企业慈善捐赠项目中的“捐赠方”和“实施方”的关系。
虽然双方通过长期的合作,相互之间都有很高的认同,但是野地在案例研究中也发现,目前在中国具有像帝亚吉欧这样有明确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方向的企业并不多,野地的案例研究报告也只能成为一些公关公司和专业为企业提供CSR咨询或服务的公司的参考案例,并没有给机构带来直接的资金支持。野地希望向企业CSR寻求融资的意图,实现起来,显然还十分遥远。因此,野地只有另寻出路。
愁资?筹资,通过品牌规划拓展资源渠道
为了筹集资金,野地决定走出去,向企业筹资。但是野地之前一直专注于农村清洁饮水项目的实施,这些项目通常是由国际机构支持的,虽然目标十分明确,但野地却没有机会从机构的角度出发,规划自身的策略和机构的品牌项目。2012年,基于机构筹资渠道受限,野地必须考虑拿什么“产品”向企业筹资。经过讨论,野地决定对农村清洁饮水项目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品牌打造,使该项目成为野地的核心品牌,以吸引更多的企业资金。
公益组织品牌营造同企业产品的品牌规划有什么区别,野地的负责人刘芸心里完全没有底。不过她还是组织团队积极地构思和设计农村清洁饮水项目,并在此过程中,广泛收集野地利益相关方的意见,使清洁饮水项目更符合本土企业的要求。同时,野地也乐于采纳公益组织品牌营造顾问的意见,将企业志愿者参与社区互动、项目可拆解的灵活性,以及明晰的捐赠预算等内容放进了项目推广的说明中,使潜在的捐赠企业能够更直接地了解、并方便灵活地参与野地实施的清洁饮水项目。
同时,野地还针对一些小型企业和爱心人士的需求,设计了一个小的清洁饮水项目“共享共饮计划”,通过小额和灵活的捐赠方式,拓展野地清洁饮水项目的融资与筹资渠道,使每个单独的饮水项目都将是整个清洁饮水计划的一部份,每个捐赠者都将成为这个项目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整合和扩大项目影响力。
有了共享共饮计划,野地开始大胆地走出去,在美商会、欧商会以及企业的一些年度聚会上进行推广,寻找潜在的合作伙伴和项目支持方。野地的农村清洁饮水项目成为野地的核心品牌,并以“短、平、快”的方式为野地带来一些企业的兴趣和关注。但是一个核心的品牌项目,是否就可以解决机构长期的生存困境和融资瓶颈呢?刘芸觉得前面的道路并不平坦。
绝处逢生,“社会营销”-野地资源整合上另辟溪径
2012年,在同帝亚吉欧公司合作以及清洁饮水项目的品牌规划过程中,野地意外地发现“乡村跳蚤市场”非常受欢迎。乡村跳蚤市场原本只是为了企业志愿者的参与而设计的一个活动,即来自城市的志愿者将捐助物资带到项目实施的乡村,并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交换,促进城乡交流。为了扩大野地项目的公众参与和认知度,野地同云南的媒体合作,先后举办了三次主要由城市普通家庭参加的乡村跳蚤市场,迄今为止总参加人员达1000多人。野地的这个活动不仅让野地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面前,同时也为他们的清洁饮水项目带来一些本地的企业、志愿者等社会资源。野地决定继续组织乡村跳蚤市场,并为企业提供员工参与活动的组织和策划服务,同时向企业收取服务咨询费,用于基本运作费用以维持机构的运营。
通过共享共饮计划的开发与推广,野地还找到了一家提供农村净水设备的社会企业,并与其发展成为战略合作伙伴。该公司针对全球干旱和贫困地区研制了一种低廉的的净水设备,这种设备也适用于野地在农村执行项目的地区。野地以“经销商”的身份,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介绍和推广使用这套适合农村家庭使用的净水设备。而作为“经销商”所得的收益,也可以作为支撑机构一部分的运作费用。除了实施具体项目的方式,野地计划通过这种社会营销模式,作为另一种解决农村社区干旱与清洁饮用水问题的方案。从项目的申请到与企业的战略合作,再到社会营销,是野地在中国公益环境快速成长和变革中所做出的另辟溪径的选择。
在“公益产业链”中,野地的重新定位
为了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融资渠道的变化,野地一直都在思考和探索机构在中国“公益产业链”中的定位。“公益产业链”是中国公益事业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在社会公共资源分配中,给予资金的基金会、企业的CSR和政府为价值链的上游组织,项目的受益人和服务对象在价值链的下游,而像野地这样的草根公益组织,作为资源的实施者则处于价值链的中部。在2009年之前,野地的资助几乎全部来自于外资企业和国际基金会,在西方成熟的公益产业链中,野地定位是“资源分配和实施方”。但是在中国公益产业链的上游还不成熟且处于成长期的阶段,野地很难在短期内从上游整合和争取资源,因此不得不选择从公益价值链的最下游——公众和服务对象入手来扩大大众关于农村对清洁水源需求的认知和寻找公众间相互支持的可能性。野地探索运用市场的社会营销手段,也用企业熟悉的“市场”方式 ,通过乡村跳蚤市场搭建社会资源平台,从公众对这方面的问题的认知入手,整合社会公共资源,最终实现野地作为公益机构的目标——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选择与其说是机构战略思考,不如说是基于现实环境的选择,但是这个至下而上的尝试与探索,也许会成为许多中国草根公益组织生生不息的创新能力和生存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