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现状”为《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1)》主题报告之一。本文为报告内容提要。】
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民营化运动的热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行政改革中的一种制度创新首先在欧美国家逐渐兴起。近年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象在我国的许多公共服务领域开始出现并兴起。就总体趋势而言,我国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制度上日益规范,在活动领域上日益广泛,在规模上日益庞大。
文章通过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在我国的发展脉络、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六大环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特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的阐述和剖析,展示我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现状。
市场化改革不仅使私域获得了较为充分的解放,公共社会领域也获得了“半自由化”,政府逐渐由全能主义政府转变为权威主义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上,政府不再包揽一切,开始重视社会组织。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共同提供公共服务的模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出现并兴起。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一般分为考虑实施购买服务、选择社会组织、确定购买方式、建立契约关系、实施购买项目和项目监测评估六个环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我国属于“舶来品”。海外示范对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呈现出“向海外模式靠拢、但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日益制度化、强调竞争性、部分相对独立性、社会组织的依附性、购买程序的非竞争性)、“没有统一的模式,内部差异明显”的核心特征。
由于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阶段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导致我国社会组织的能力普遍较难对接政府的需求。同时,政府会优先选择将公共服务外包给依附于自身的社会组织,而这种购买实质上还是政府垄断资源。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政府为社会组织带来了巨大的资金,提供了合法性和发展空间,同时,政府的强势介入使社会组织的独立性面临挑战,压缩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的话语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