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华民慈善基金会董事长卢德之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他曾经进过工厂,下过农村,做过村长、副乡长、处长,搞过国企改制,下海经商20年。
经历过创业艰难、人生浮沉,在事业成功后,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公益慈善事业中去。
2012年,他和王文彪、黄怒波等慈善家陆续宣布捐赠上百亿的大额资产,媒体称中国慈善从此跨入百亿捐赠时代。
经历过早年创业所经受的艰难与压力,这位出身寒门的80年代大学生,目前积极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热心资助贫困大学生就业项目。
作为大陆地区原始出资额最大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的董事长,他关注弱势群体,“站在鸡蛋那方”,坚定认为,公益组织要发展,必须要摆脱“权力的链条”。
《21世纪》:你认为目前中国社会创新的突破点何在?
卢德之:我认为突破点很多,这几年来,方方面面都在突破。但是我更看重基金会的突破,即基金会跟历史上的规模化的重要改革。中国的基金会分两类,一类公募基金会,一类是非公募基金会。公募基金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一直到现在都有很大的发展。非公募基金会,是近几年的事情,发展也很快,应该说发展的速度、两个基金会都差不多,目前加起来已经到了5000多家,但是目前政策不配套,相关法律制度未成型,不能有效地支持基金会,特别是非公募基金会的成长。我认为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
但是从中国现在的角度来看,特别是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史上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突破口。
《21世纪》:华民基金会目前在做一个支持大学生就业的项目,当下很多组织更多去选择支持大学生创业,为什么要做支持大学生就业项目而非创业项目呢?
卢德之:首先,对这一代大学生来说,就业是一个难题。实际上每年都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大学生就业至少是不满意,甚至根本无法就业。对于富裕人家的孩子来说,他可以继续再深造,或者到国外读书。对于贫困的孩子来说,大学毕业就失业,无论是对于大学生本人,还是对他们的家庭,是很难以接受的。像我们村里,基本上集全家的力量支持一个大学生读书。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不是一个家庭问题,而成为社会问题了。这是我的一个看法,就业在目前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它确实非常地重要。
其次,这与我自身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我的经历比较奇特,真正成为一个企业家就是近几年的事情,我下海20多年了,前10多年都是在背着债务,承担着很大的压力走过来的。这种压力,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孩子是承受不了的。我不是不鼓励创业。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年轻人创业的压力是很大的,而成功的几率不会太高。所以如何来鼓励创业,对我来说是唯一一个没有想明白的问题。以后是否在创业方面支持大学生创业做一些文章,开辟一个新的领域,加强新的支持力度,这个事情我们现在正在研究。
《21世纪》:你认为未来中国公益组织发展的格局会是怎样的?
卢德之:政府应该做政府的事情,至少把公益组织发展的权力留给民间。我们大家都看了“郭美美事件”。按道理来说,如果公益者在民间,这个事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对石油公司不满,我还得给汽车加油,对学校不满,我们还得去读书,但是对慈善不满,很简单我不给你钱就行了。整个的链条中间,公益组织处在一个最薄弱的环节上,他最容易挨打。就是自己搞腐败,别人也会插在这里。一旦出事受伤的,受打击的始终是公益组织。它不应该站在权力的链条里面,就是应该回归到民间,一旦回归到民间它的生命力就能够被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