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世界与中国研究所

2004年1月,一些来自湖北潜江市、曾在去年11月参加地方人大选举的独立候选人在京上访期间,召开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新闻发布会。这些代表指责当地政府操纵选举,导致32位独立候选人无一当选。他们表达不满,并且呼吁全国人大予以纠正。代表中包括知名度颇高的姚立法,他在1998年就率先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加竞选并获得成功。其后,他多次发起活动纠正当地政府的不当行为。

 

这个事件背后的“总策划”是世界与中国研究所的创办人李凡。该所是一个非政府的民间智库,对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以及国际关系方面有着广泛的研究兴趣。尽管媒体对发布会的反应很强烈,李凡认为上访活动不会有具体的结果,但这肯定会给试图操控选举的一些地方政府发出信号,使其在将来的选举中吸取教训。

 

 

李凡对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改革的兴趣始于1998年。这一年,他由于介入四川省步云乡的乡长选举而引人注目。通过和当地富有创新精神的官员合作,李凡帮助设计和组织了中国第一个乡镇一级的直接选举,并且在政治体制改革领域引发激烈的争议。

 

 

其后,李凡通过游说、提供咨询,为具有创新和开放意识的地方政府设计选举程序等方式积极介入乡镇、城市社区和地方人大选举制度的改革。他还组织了独立的民间观察团对选举过程加以观察和监督。

 

 

李凡看上去热衷于测试和推动中国政治改革的底线。去年10月,他帮助重庆市坪坝乡进行了一项综合政治体制改革试验。这个一揽子计划包括乡长和乡党委书记直接选举,以及建立乡党员代表大会和乡人民代表大会的常任制,并尝试建立公开透明的乡级公共财政制度。但是,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在即将进入实地操作时被上级政府突然叫停。

 

 

不难想像,政府方面对李凡和他的研究所的看法存在着巨大分歧。李凡说,即便在多年推动基层民主制度改革的民政部内部,不同部门的态度和看法也是大相径庭。在更高的层面,一些人将他看成推动中国进步的力量而给予坚定的支持,另外一些人则给他贴上反党反革命集团的标签。总体上,由于政府和这个独立的民间研究所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李凡常常被官方主办的研讨会拒之门外。不过,他懂得如何在体制内推进他的想法。他说,作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展示橱窗”,研究所在政府眼里有了存在的理由。利用这样的特殊地位,研究所仍然能够通过愿意和他合作的一些地方政府开展试验性的项目,从而影响媒体,作用于公众,最后间接影响政府的决策。李凡说,他从来没有机会直接向政府提出报告或者建议,但是,如果政府愿意“发包”研究项目,他十分乐于承接。

 

 

从1993年成立开始,研究所出版、发表了若干有关基层民主和公民社会的研究书籍和论文。李凡曾将3000册《创新与发展--乡镇选举制度研究》一书免费发放给中国的县级党政干部。

 

 

目前,研究所有3位专职员工,7-8位挂名研究员。此外,在这个松散网络中还有40-50位学者参加研究项目。李凡说,这是低成本运作NGO的一种方式。在成立初期,研究所通过为一些公司提供咨询收入掘得第一桶金(这些公司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台湾等地,它们对中国的政治稳定和国际关系比较关注),这些资金目前仍是研究所运作成本的主要来源。其次,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研究的项目也产生收入作为补充。

 

 

作为一个智库,研究所的关注范围不只限于中国的基层民主。一方面,李凡很重视介入具体的实践,因为这不仅能有效地形成政策压力,同时还为智库注入思想的源泉。另一方面,研究所计划进行转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理论研究,并且把关注点从国内问题转向国际问题。李凡说,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研究所的国际影响,使其工作范围覆盖“世界与中国”这个名称。此外,研究所可能希望通过这样的调整,减轻由于过多介入国内政治改革所带来的压力。

 

 

联系:李凡

010-64913838    

wci1898@yahoo.com

www.world-and-china.org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世界与中国研究所  中国  中国词条  研究所  研究所词条  世界  世界词条  世界与中国研究所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