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四川大地震的第四天,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首批3000多箱救援物资包含34000条毛毯以及10200个生活袋,由“华航”货运专机直接运抵成都赈灾。这次得以迅速进入灾区救援,根据台湾媒体报道,是台湾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与中央高层沟通的结果。
2008年2月,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经民政部批准,成为首家由非大陆居民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基金会。
从1991年援助华中华东水灾开始,慈济在大陆开展慈善公益历经17 年遍及20个省市区。援助项目则从紧急救灾的粮食、衣被、谷种、慰问金到奖学金提供,房屋、学校、敬老院、福利院、海堤、集水窖的援建。我们最为熟悉的是,台湾同胞跨越海峡为大陆病人送骨髓的一次次的感人故事。从1997起,截至2007年10月31日的统计数字,大陆的555例白血病患者在台湾的慈济骨髓中心找到了相匹配的骨髓,并获得了新生的希望。
第一个进来,最后一个撤离
台湾“9·21”大地震发生后,慈济是先于政府第一个赶到现场的组织。 这次赈灾货物运来的前一日,该基金会在上海、苏州、昆明、福建、广东、北京等地的志工共16人,组成赈灾团首批团员,分别搭机前往重庆,集合后再搭车前往灾区勘灾。
赈灾团分成4个小组:医疗关怀组、慈善访视组、香积组、工程组,以多功能、多角度的方式施行专业救灾。一位赈灾团员说,临行时,证严上人叮咛:“要轻轻踏上灾区,稳稳站住脚步,给予深深的关怀 。”
医疗组在看病的时候,也会观察到孩子因为地震无法上学,无所事事又得不到心理关怀。慈济志工集结孩子来当小志工,翻译四川方言、打扫环境或者跟随家访,这些孩子还充当信息员的角色,哪个同学的妈妈伤心呢,哪家的老人需要照顾了,都会告诉赈灾团。一位妈妈说,他的儿子地震的时候吓傻了,不爱说话,也不想吃饭。加入小志工行列,又听到孩子的声音,朝气、活力都回来了。
紧急救援期间,慈济陆续在不同的地方建立了4个服务站,供应热的食品,这是考虑到在帐篷内煮食的危险和不方便。
7月下旬,因为简易房陆续完成了,当地医院可以正常运转,服务站随之撤离。8月下旬,针对德阳什坊市与绵竹共计30个村、两个镇和4个社区,赠送2万多户、54000人的生活物资,包括白米、食用油、盐、糖、水桶、洗脸盆、热水瓶、锅碗瓢盆、茶壶、洗涤用品、毛巾、棉被、毛毯、环保袋等31样物资。
慈济大爱,体贴入微,感染着很多人。每逢灾难发生,它总是“第一个抵达灾区,最后一个撤离灾区。”8月29日慈济美国总会宣布了他们参与重建的长期计划。自四川汶川大地震以来,在美国开立的赈灾捐款项目账户已于两天前截止,总计募得善款约1200万美元,会全数用于赈灾和灾后中长期重建计划。
慈济基金会的雏形“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是在1966年由证严上人创办于台湾花莲,慈济的志业包括: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四项,统称为“四大志业”;另投入骨髓捐赠、环境保护、社区志工、国际赈灾,此八项同时推动,称之为“一步八脚印”。
慈济是台湾最大的民间慈善机构,目前在全球45个国家设立基金会或联络处。每逢水、火、风、震以及空难、车祸等意外变故时,慈济人总能紧急动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前往灾区救助,直到灾民安顿,家园重建。
慈济的经费完全来自民间,志工也是各项服务方案的主要执行者,因此善款的使用得到最佳监督,获得社会大众的信任与支持。
台湾TVBS电视台资深评论员张启楷说,慈济的人间佛教“不只引领台湾人民去思考探索精神层次、哲学层次、伦理层次的问题,同时也推展了社群意识与义工精神,佛教组织孕育了一种对公义及社会公益的关怀。这对以传统中国伦理为主、以家庭为核心价值的台湾而言,是很新的事情。”
5毛钱与2亿美元: 信念无价
慈济功德会最初的做法,由6个人每人每天各加工一双价值为4元钱的婴儿鞋,一个月平均有720元;而证严上人还亲手从寺后竹林中锯下30个竹筒,发给30个信徒,要求她们每天买菜前先投5毛钱到竹筒里,这样每月就可省下15元。
佛教慈济综合医院筹建时,募款过程艰辛异常。一位设计师从日本带来消息:有日本人要捐两亿美金帮助盖医院。但证严法师却拒绝了,她更希望台湾每个人都有机会为建设美好人间出力,聚沙成塔。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慈济成为台湾最大的慈善组织。外人看慈济以为她“富可敌国”,却未必了解慈济富不在钱,而是爱心和耐心。慈济第一次到大陆救灾时,并没有救灾的物资和金钱。但他们还是先到大陆赈灾,而后到台湾各地募捐。
至今,上人和她的弟子们仍坚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原则,4时起床是做早课,而非耕种,并以简单的手工劳动自己制作豆粉、蜡烛、陶瓷,维持自力更生的生活,几十年不曾改变。
大陆作家航鹰访问慈济,与证严法师共进几次斋饭。她看到一细节:“餐桌上放着一把洁净的茶壶,却没有备茶杯,用餐时大家也没有动那壶。我正在猜测茶壶的用途,只见第一个吃完的慈师父拿过壶来倒出一些白开水,用水把碟涮净倒入碗中,再把碗里的水晃了晃将油水涮净后一饮而尽。”
慈济是以志工为主的团体,这也是她最大的特色。慈济充分发掘了往往被NGO忽视的资源,比如家庭主妇、老年人。自从在大陆开展慈善活动以来,慈济在苏州、北京、广州、上海、厦门等城市,志工自发开展慈善活动,委员最主要的工作是募款及访贫。
不少人认为,以志愿人员为主体的NGO,在工作效率和组织文化的认同上,与越来越职业化和专业化的NGO有差异。但在笔者和慈济人有限的接触中,感受到组织内部的协同、沟通很迅速,体现了他们的高效与专业能力。
超越宗教与政治
证严上人皈依时,她的师傅印顺法师送了令她践行一生的六个字:“为佛教,为众生。”
证严上人说,爱是超越宗教的,“真正的宗教者超越了功利”。在慈济医院这个佛教医院,为信仰天主教、基督教的患者准备了祷告室。
在大陆救援,她奉行“两不主义”:不涉及政治,不刻意传教。她说,“(海峡)彼岸的制度要配合”,“我们去大陆只赈灾不传教”。17年来,慈济赢得了大陆各界的信任和好评。2006年获得了中华慈善奖,甘肃基层干部由衷地赞叹:“那是真的大爱,没得说!”
罗文是个灾区的孩子,在罗江县金山镇热食服务站当志工,当慈济转到其他地方设站后,收到了罗文的信:“我很想你们,不知道你们也同样想我吗?你们走后我依然坚持服务乡亲,我现在当志工一个月了,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