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英
11月初,北京很多会议错后或者取消的时节,第二届慈济论坛“佛教与慈善”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台湾慈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与北京大学共同举办,以“佛教与慈善”为主题,探讨佛教慈善思想的当代实践。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著名学者、宗教界人士及社会各界近400人参加,再次让人惊叹慈济的力量。
2008年,国台办正式批准成立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这是内地首家由非大陆人担任法人代表的民间基金会,简报曾就此访谈慈济人,联络接洽中慈济的高效令笔者惊叹。慈济的慈善事业世人皆知,参与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慈善活动,全球志工达到数百万。而每遇灾难,慈济都走在救灾者的前列。庞大的慈济何以如此高效?创办人证严上人如何将普通人的一毫善聚成大善?媒体学界有很多探究慈济内部运作的,慈济案例也上了哈佛大学的讲坛。 因为同样的原因,笔者一直期待近距离看慈济。终于在11月3日,第二届慈济论坛在北京召开之际,得以有机会管中窥豹。
感动第一
还未进入会场,先见到会场外的大厅有很多穿着蓝天白云服装的慈济志工,仿佛每个来宾的需求他们都能立刻察觉到,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后来看到资料上说,这次400人的会议,有130多位京、津两地的志工参加筹备。落座后,发现每个人的面前放了一个环保杯,里面已经有半杯热茶。司仪在会议间隙几次提醒大家在环保杯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这是结缘(免费赠送)给与会者的。
会场内,正巧坐在慈济的志工身边。女性志工略施粉黛,将头发盘起,精致的蓝色的头饰上绘有白色的莲花,统一的蓝色旗袍和平底布鞋,仪态端庄高雅。即使在散会后,他们走到人大校园,也是自然走成两排,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女性志工的旗袍看起来都是在一个水平面的高度上。后来才知道,为了让旗袍看起来更整齐,慈济人也是反复修改的。最初以每个人膝下的一定距离为标准,但是因为人的个子高矮不一,看起来还是不整齐,后来决定以距离地面的一定高度为标准。
同很多会议茶歇一样的有茶点和水果,不同的是,点心和水果都是可以一口下肚的,这也是费心安排的。由于尊重会场的规定,志工们此次无法展示茶道,但在有限的空间下,志工们仍然巧思尽出,在水果、小茶点的供应上,每一样点心都要叠放得容易拿取、大小要让人容易入口,让来宾们用茶点时也能保持行仪,同时加快人员流动周转。
在外人看来这些不过是繁文缛节。然而一位慈济志工说,这些渐进的、由外而内的举止,是有其深刻用意的。出家人深知因果(一切都是因缘,一切都是果报)。
会场外,有机会分别请教了慈济美国总会副执行长葛济舍先生和慈济基金会宗教处谢景贵主任:一个庞大的慈善团体却能如此高效并协作完美,,是不是从企业学来的?我们经常说公益组织不好管理,因很多人都为自己的理想而来,有自己的想法,很难如企业那样管理。同样,在慈济志工的管理也不是容易的事。
两位先生都谈到沟通的重要。协同高效的前提是耐心相互沟通、了解之后有认同,就可以共事。怎么践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8个字,也是要经历很长的过程,所以证严上人的每日开示的静思语,进行了几乎40年。
笔者问:“这么漫长的沟通,会不会觉得没有效率?”谢先生笑答:你要这么快的新陈代谢干什么呢?随后他详细解释:“先从简单的做起。不要一开始就做100万人、1000万人的规模。如果你不坐下来沟通,那么着急向前,那就你一个人往前做吧。”
谢先生说,企业的管理方式我们都很尊重,行政绩效很重要,但是我们不将行政绩效作为第一要件,放在第一位的而是怎么让人感动。比如一个桌子,2个人抬就可以了,但是有可能会4~5个人抬桌子。有人会问:2个人的事情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干,这样不是没有绩效吗?这4~5个人不是我们安排的,是大家自动做的。慈济那么多志工,希望每个人都有参与感,参与的感动从面上看没有效率,但是因为抬桌子而感动,将这种感动持续下来,继续付出,这是更了不起的。
慈济为什么能够发展到这么多地方?葛济舍在会议中分享:“表面上看起来,慈济是做了很多很多的事,其实在做事的背后,是感动了很多很多的人。” 慈济精神来自《无量义经》:“从一种子生百千万,百千万中,一一复生百千万数,如是展转乃至无量。”
在慈济内首先强调包容,志工做的只要是好事,大家就赞叹感恩。另外对志工来说,服务社会不是可以自傲的资本,相反,个人的修养就是知足、感恩。通过社会实践清净自己,经由利益他人完成自我,藉此体现佛教慈善精神。
慈济对志工还有精进的培训,就是在付出无所求的当下也要非常用心,上人给大家开示的时候,最后一句就是“多用心”。不管处理什么事,为他人做事,都要一点一滴,安排得好好的。在笔者观察到的细节里,看到了用心。由此,高效与精严并非企业所独有,这本是公益组织里最核心的价值:发自于内心、多用心。
上海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元春说,证严上人宣导慈济人要“以戒组织,以爱管理”,从而实现“自我管理”的理念,既契合佛教本怀,也符合社会慈善的根本精神。正是这样的理念,成为慈济社会慈善的内在动力和组织保障,让慈济人在“诚正信实”的价值诉求中,实现“慈悲喜舍”的人生抱负。
不过,这不是片面的强调宗教信仰与理念的作用,而是肯定“人生信仰”是任何社会慈善组织和管理所必不可少的“价值支点”,是社会慈善事业发展最根本的保障。
政策破冰
宗教是世界慈善组织三大源流之一,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本土的宗教慈善在大陆一直很少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一境况到了2012年初在政策上有了突破。2012年2月,国家宗教局联合中央统战部制定了《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活动的意见》,为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政治保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的评价是:对大陆宗教史或者慈善史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是宗教政策与慈善政策的根本转变,特别是给佛教慈善带来重大机遇。
2012年9月,以“慈爱人间,五教同行”为主题的全国“宗教慈善周”启动仪式在武汉举行,还召开了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经验交流,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均属第一次。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7年至今,全国佛教界投入公益慈善事业的资金和实物,折合人民币近18.6亿元,涉及多个领域,呈现出创造理念新型、体制不断完善、重视专业运作、体现佛教特色的特点,积累了丰富的公益慈善经验。开幕式中,国家宗教局副局长庄坚永致词时表示,2008年慈济基金会作为大陆第一家非大陆居民成立的基金会,按照大陆法律法规的要求,将慈济四十年来的发展好经验、好办法带来大陆,将在宗教界、学界、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推动大陆与台湾文化往来。
王振耀是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的重要推动者。他说,现代慈善离不开佛教。2012年5月,王振耀到台湾与慈济人促膝长谈并颇有收获。他认为,台湾以慈济为代表的宗教慈善团体已经完成了现代慈善的转型。慈济的理念不仅仅存在于一般的佛教经典,而是非常细腻的进入到我们的生活。
北京大学的佛学教育中心正在支持深圳弘法寺建设一座佛学院,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四龙说,近年来社会各界都在讨论宗教能为和谐社会做些什么?各个宗教怎么能够和谐共存,携手并进?他认为,慈善和教育是大抓手, 宗教的慈善工作是一个涉及身心灵的系统工程,并不是简单的提供一些物质帮助。台湾慈济大学校长王本荣则提到,宗教是人类心灵上的拐杖,人类需要宗教,人性上心灵的矛盾需要宗教的调节,在度化众生,净化人间,生命无限的可能性中探索生命的价值。上人定义“宗教”为生命的宗旨、生活的教育。
在这次会上,展示了多家宗教慈善机构的运作样本。一位基层民政官员当场向来自河北的常辉法师致敬。近二十年来,河北佛教协会慈善功德会会长常辉法师一直践行慈善,将佛教慈善从传统的寺院道场走入社会公众。法师创办的河北省佛教协会功德会,现今已有近三十万会员。它的创办和慈济有关。1995年7月20日法师与上海慈济志工邱玉芬相识,常辉法师听了邱玉芬分享证严上人创办慈济的事迹,顿时打开了他出家10年来一直思考的佛教出路的心惑——佛教经典中记载着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悲天悯人的心怀,而社会民众为何不能接受佛教这样好的理念呢?甚至还会排斥呢?思索许久,他悟到的是佛陀的慈悲没能走入群众。慈济理念与行动的例证坚定了法师终生力行慈善的决心。
这次会上,常辉法师提问:现在已经有了文件,大陆宗教界怎么得到政府的支持?一般的情况是,地方上相关部门看到文件,很快就放到文件柜里了,佛教界怎么有效地与政府沟通?
王振耀回应说:重要的政策要落实下去,还会有很多理念的障碍。根据我的经验,现在是考验我们大陆宗教界的行动能力,考验做慈善行动研究者的能力的时候了。
他进一步说,比如现在慈济和大陆的对话有助于将格局打开。但是要让活动成为行动,还需要一定数量的案例。他希望大陆佛教界也有自己的实践案例,用这些很好的案例与慈济展开一些积极的对话。从中央的层面将气氛做起来,而不是佛教团体先一家一家的去敲地方民政部门的门。因为如果地方政府还不太理解,会将文件搁置。
政策的门已经打开了,如何把这个门打开的更大一些,是需要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