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一切迅速迭代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相信每一家大型公募基金会可以如数家珍地述说使用各种筹资渠道进行公募的精彩故事——众筹平台也好,社交媒体也罢。当我们关注着商业世界以期带来触类旁通经验的时候,当我们目睹商业公司在互联网转型中的成功案例,或是熟练地道出各种信息平台为我们带来更多关注者的时候,我们却忘记了自家官方网站对于一个年筹资额过亿的机构之基础重要性——随着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兴起,众多公益组织依赖第三方平台赢得了更多关注和捐赠额,但已经拥有平台资源的大型公益组织更应思考如何借助官网这个信息重要渠道获得一手用户数据并进行分析,只有通过原始数据才能根据固定用户捐赠习惯、捐赠兴趣等数据设计出更符合不同捐赠者的有效筹资项目,使你的项目从泛泛地、毫无目标的受众变为更有针对性的受众群体。我从初览大型公益机构官网后发现的诸多共性问题出发,并对比公益网站的最佳实践,建议大型公益机构尤其是公募基金会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如何改善网站建设:
从停流到停“留”
登陆公益机构官网会有如下初印象——首页缺少核心信息、漫长的服务器响应时间和过多文字罗列等,而这些直观印象又将直接影响用户继续浏览网站的体验,一旦失去良好的第一直观印象,普通访问者便很难产生持续的阅读兴趣。
所以对于公益机构的网站设计来说,我们要不断问自己——到底讲什么样的故事最令读者或捐赠人达到情感共鸣?首页中如何将众多信息化繁为简以呈现最重要信息?如何展现受助人的故事甚至是背后深层的问题?主页主体和边栏体现哪些内容?如何排列受助人故事和机构新闻的优先级?如何巧妙使用导航隐藏设计使首页设计更加简洁明了?
若要实现停留,首页设计重要性必然不言而喻——以乐施会和盖茨基金会官网的首页呈现做比较,我们会更为直观地找到差距:
令“展示”变为“服务”
既然网站是读者或者支持者找到公益机构完整信息的首要渠道,那么它也是公益机构获得用户数据的第一平台,它必须令支持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浏览网站并获取最有价值信息,令支持者认同理念并参与公益项目,甚至直接转化为捐赠行为。但随意浏览任何一家大型公募基金会网站,都不难发现那些停留在门户时代的单向传播属性,受访者难以与机构互动,更不要说捐赠了。
仅以捐赠体验为例,我们在各大官网可以轻易找出捐赠渠道的多种“障碍”,如捐赠信息并非简易清晰、捐赠流程设计复杂、“捐赠”按键设计过于隐蔽,或是忽视捐赠人个人信息纪录等。这些障碍的特征又具体表现在:
-捐赠信息等设计体现在边栏处而非主页醒目位置
-项目介绍和捐赠信息中过多文字
-捐赠通道未能在官网直接完成,而是链接到淘宝网店等进行购买和再次支付
尤其在公益行业对“公众小额捐赠”的未来潜力达成共识之时,这些“障碍”不但影响网站访问者的捐赠体验,无小额捐赠人的信息纪录入口未来定会影响公益机构长期积累最有价值数据并进行更加细分的捐赠人管理体系。
保证移动端的流畅体验
我们不得不承认,移动设备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使用web的方式,响应式web设计现在不是纸上谈兵或是空中楼阁,它应该成为理所当然(如图为乐施会的响应式设计)。虽然国内公益机构目前还未将移动端网站设计作为机构传播战略,但是随着PC端向移动端的逐步发展,从长远角度看响应能力必然是公益机构网站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开发阶段的重要步骤。从用户的角度看,当人们更习惯在手机上转发、分享、回复邮件或订阅内容时,响应式设计满足用户需求,从产品和运营角度看,适配移动设备,意味着占有移动设备用户,以及移动设备用户带来额外的机会。
对于广大公益组织来说,移动战略虽然一定是筹资的重要一环,但是开发一个兼容各种尺寸的终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一次性开发成本未必比Webapp更节约。是否在目前采用响应式设计需要权衡短期和长期利益,即目前用户的习惯是否满足响应式开发的需要,或者网站长期维护的便利性是否值得在初期一次性投入。
大互联时代的我们深谙以“客户为中心”以及用户体验的重要性,我们思考如何不通过信息中介(媒体)而直接为用户带来更为有效的信息,如何通过与用户的高效互动随时为企业带来反馈信息。筹资能力的大小除了体现在筹资额的数量外,它更应体现在机构是否拥有优秀的捐赠人管理体系,是否拥有足够的有效数据对捐赠人进行差异化管理。任何一个互联网转型的企业中没有人会否认企业网站的重要性,公益机构也是如此;大型公益机构在制定新媒体战略时,务必重新思考如何使用官网和第三方平台、划分用户信息和捐赠额的关系和重要性、以及移动端设计如何为捐赠人带来更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