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规划未来7年新建53所养老院,提供5.1万个床位,简单平均计算,一所养老院将设置差不多1000张床位。此前筹备兴建的广州第二老人院,也计划设置床位1200张。政府“集中力量办院舍”,短期内至少在床位与人口比例上能略微改变广州院舍照顾服务的落后局面,然而,这种动辄过千床位的大型养老院舍规划,是否有足够人手为各类失能、失智、有特殊需要的老人提供适切服务,令人担心。
在养老服务比较发达的社会,老人院舍照顾以社会组织或私人开办、设于社区中的中小型养老机构为主。在香港,根据社会福利署公布的资料,每间政府资助院舍提供的不同类型床位总数,在32至318个之间,单独提供过千床位的养老机构非常罕见。
这种运作模式的形成有其独特原因。首先是运作成本的考虑。在老龄化社会,公共财政无法独力支撑整个养老服务,而鼓励家庭、社会组织和商业机构共同参与。细致体贴的院舍照顾,离不开床位、医疗器械等硬件以及专业的医生、护士等人才。尤其是对专业护理人才的需求只会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而提高,人力成本随之水涨船高。为了符合法例要求的照顾者与被照顾者人数比例,同时把运作成本控制在社会组织和商业机构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养老院舍自然趋向小型化。
政府用地规划也便于社会组织在社区开办中小型养老院舍。以香港为例,政府土地规划中,有一类称为“政府、机构和社区设施”用地,主要用于在社区设置文娱康乐设施,以及养老院舍等各类社会福利设施。在有条件的公共屋邨,还设有独立的福利综合大楼,各社会福利机构可以优惠的租金租用营办各类服务中心。
在广州,民办养老机构现时提供了全市71%的养老床位,但由于服务质量和收费等原因而未能成为市民养老的首选。市民政局长表示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参与养老院的建设。如何让民办机构参与建设和运作大型院舍,在服务质量和收费上取得平衡,还需要政府和民间在实践中摸索。可以肯定的是,政府需要为未来的社会服务发展做好用地规划和人才培养,确保日益重要的社会服务有地有人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