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益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常常会得到捐赠人和合作伙伴的感谢。有时候,他们还会表达对机构工作人员的一种敬佩。
公益人能够得到相关方的感谢,当然感觉很好。因为他们得到了一种理解、信任、尊重或肯定。
而捐赠人和合作伙伴表达的“敬佩”之情,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公益慈善行业的从业者的现状和部分公众对公益慈善行业从业者的一种理解。应该讲,一直到现在,在中国大陆,从事公益慈善工作的人,有一些是那种具有热情、理想、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的人。其中更有部分所谓裸捐或自掏腰包做公益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些人的引领和推动,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一直的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并且在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毫无疑问,在这些人是值得敬佩的。但是,这类人在众多的公益慈善行业从业者中,应该只能是少数。
还有另外一种比较流行的公众对公益慈善行业从业者的理解,即认为在公益组织工作的人,都是有具有高尚品德且拿着微薄工资(也有人认为可能不拿工资)的善人。所以,对这样的“善人”,公众当中许多人也是心存敬佩的。
我认为自己应该算是善良的人,但并非是一个有爱心的人:非但不能自掏腰包做慈善,还会每个月从机构领取在这个行业内和我工作经验与能力基本匹配的工资福利;另外,感觉自己也没有那么高远的理想,要成为一个慈善家或者社会企业家。似乎我对应不到以上提到的两类人群中。因此,当得到别人给予的敬佩时,内心感到受之有愧。
如果说第一类的少数人应该得到敬佩是没有异议的,而对第二种人得到敬佩,似乎是有待商榷的。首先,现在很多在公益组织工作的人大部分并非是具有高尚品德且拿着微薄工资的善人。另外,即使是这样,这样的人是否就应该得到敬佩呢?显然答案是不一定。大家可能听过汶川地震时大批志愿者在缺乏前期培训和组织的情况下,凭着热情和爱心自费进入了震区。据说不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添堵了,甚至成了被救济对象。或许这个太绝对了,但反映的问题很显然:在缺乏专业培训和有效组织、协调和引导的情况下,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公益,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许多人都理解到,作为花钱的公益组织,是需要比赚钱的商业机构更需要智慧、专业性和持续性的,无论是教育、环保、医疗、就业和妇女权益等。
很多人都知道,目前中国公益行业发展大的短板就是人才的缺乏。我想,这里提到的人才,应该是按职业化标准所定义的专业人士,比如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有职业精神、具备完成相应工作的专业技能和持续经验等。当然,他们也要有对机构和使命的认同。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在有一些热情,那就更好了。这些专业的人如果能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可能成为一个专业的机构。这样一个专业团队,将可以一种务实、专业、高效和严谨的方式,以一种对捐赠人、合作伙伴、志愿者和相关社会公众负责任的态度,通过职业化的工作和表现,实现社会公益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运作,践行所在公益机构的使命。
据有关机构统计,截止2013年6月,中国登记的非营利组织有50.67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7.3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3万个,基金会3713个。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超过1200万人。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公益慈善行业和其他的行业是一样的,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显然,除了求职者对机构和工作的理解和认同,公益组织要找到专业的人,与之工作能力相对应的福利待遇是必要的。相信随着社会和公益慈善行业的发展,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公益机构本身,以及国家相关机构在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时,一定会用一种更加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去看待公益慈善机构和从业人员。那时候,一个公益机构的员工得到敬佩,可能更多是因为基于他专业能力基础上的卓越工作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