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养老问题浅析
随着中国城镇化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同时由于生育率下降等原因,导致农村空巢现象加剧。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1.94亿,农村老年人口约1.2亿,农村空巢率比例近40%。
农村空巢现象的加剧,使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严重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又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人口“未富先老”,这些因素都对农村社会化养老提出更高要求。但当前农村存在的养老金偏低、养老机构不足、养老服务设施落后、传统养老观念较重等问题,使农村社会化养老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居家养老服务相较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对于农村社区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和发展前景。
420芦山地震之后,益多公益先后进入仁加村、芦溪村、火炬村等地开展灾后重建协助工作,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当地老年群体经济收入低与健康无人照料是最为突出的两个问题。但各地均已组建老年协会,且80%的老年人加入了当地老协,是农村社区相对较为活跃和成熟的自治组织。但老协本身面临管理不善、缺乏持续发展资金、后继无人等多种发展困境。
二、农村养老模式探索
益多结合需求调查结果,在芦山地区选取4个村作为试点项目村,仔细分析了项目村的老人情况、自治组织发展情况及内外部资源,设计出一套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模式图(见下图)。
农村养老的发展策略是透过培育老年自治组织,开拓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农村老人具有自我发展的平台和空间,实现老人福祉。共有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赋能、解惑和创模。
第一个发展阶段是赋能。通过培育或建立乡村一级的老年自治社区组织,发挥老年群体的能动性,推动自治组织参与社区管理,发出声音。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推广,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组建了老年协会,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项目村内90%的老人加入了当地老年协会,并缴纳了会费,同时农村社区中具有较高声誉的老人,如老支书、老村长,或是社区能人,如手艺人、工匠等均在老年协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老年协会是农村社区较容易建立且较适合发展的老年自治社区组织。
培育社会组织的主要方法是完善组织架构、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增强内部凝聚力。完善组织架构不仅帮助老协内部建立利于管理的方式,同时在过程中能够和成员一同理清老协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另外通过共同组织活动,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建立联谊互访机制等能够有效提升老协的组织管理能力;而通过慰问村内特殊老人、召开内部议事会和会员大会等方式有助于增强协会内部凝聚力。
第二个发展阶段是解惑,即建立支持体系。组织的发展需要资金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作为支撑,协助自治组织探索一个投资小,风险小的生计道路,建立组织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自治组织需要和村委、卫生所等利益相关方建立紧密合作,共享资源,为组织发展提供外部保障。
第三个发展阶段是创模。建立乡村养老互助模型,完善模型发展元素,在其他农村社区进行复制推动,同时为其他农村社区提供发展参考。
三、第一阶段的探索成果:
项目通过一年的探索,着力探索培育老年协会,并为特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以4个村为试点,恢复或重建当地老协,通过与老协合作,为9名特殊老人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推动老协提高资源链接能力和服务监督能力。
(一)老年协会的培育和发展
娱乐活动是切入点。娱乐活动的受众较多,也容易开展。益多首先恢复了常规文娱活动,吸引人气。项目团队和老协一起购置物资,一同寻找资源,为文娱队请来外部资源。文娱队的建立不仅丰富了村庄的文化娱乐活动,更锻炼了老协的能力,提升了老协在村庄的影响力。
明确发展目标。项目团队参与老协议事会,与老协一同制定发展规划,并从小活动入手,与老协一同进行活动管理和资源链接。通过组织理事会,与老协理事详细沟通项目目标和内容,共同探讨项目发展远景,加深了老协对自身发展的反思。各村老协均在原架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重组,并明确了各自的发展方向。
提升组织能力。益多与老协一同讨论活动方案,采购活动物资,制定活动流程,分配人员任务等,让老协体验整个活动的管理方法,使老协具备独立组织活动的能力。同时,益多与老协一同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为特殊老人链接支持资源,提升了老协的公信力。
(二)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尝试和探索
引入社护服务模式。社会工作的方法有利于迅速和社区建立信任关系,便于掌握老人信息和资料,进而了解服务需求,同时在活动中能够和老协建立联系,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奠定扎实的社区基础。
特殊困难老人为服务主体,同时保证老人家庭结构的多样性。考虑到时间和人力成本,益多首先制定了服务对象筛选标准:1)失能老人;2)家庭关系或社会关系薄弱的老人;3)独居老人;4)高龄老人;5)子女无照顾能力者;6)受地震影响严重者。在此标准下所选择的9名特殊老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多样性,有利于监测护理服务对老人、老人家庭、社区所带来的改变。
为老人照顾者提供护理指导。农村老人的生活多以体力劳动为主,随着年龄、疾病、意外所带来的身体能力退化也必然引起生活适应性问题。作为对老人生活提供必要补充的家庭支持,家人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对待生活的态度、对保健技巧的了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老人的晚年生活。因此居家护理服务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是为老人照顾者提供一定的知识培训,让照顾者意识到合理的护理能有效改善老人生活,进而增进家庭关系。
护理用具的选择需具备专业性。越专用的护理用品越易按预期使用,有兼顾日常生活作用的护理用品往往被当做生活用品在使用。因对所得物品的珍惜,物品的使用方式往往会偏离预期,如两种服务中购买的两种侧重点不同的坐便椅,一种得到了完全的使用,另一种却成了日常用品。
老年协会需高度参与,并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老协对服务对象家庭关系的调解、节日看望,不仅提升了老协的公信力,同时推动了其他村民对老人的关注和服务。老协具有一定的资源链接能力,能够为居家服务带来一定的物资和人力支持。因此,老协是支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四、服务效果
有效提升了老人的健康意识和对疾病的预防能力。有部分老人知道自己患有疾病,但对疾病采取较为消极的对待态度,不仅让自己饱受疾病困扰,同时对家庭造成压力。居家护理员在服务过程中有意识的为老人传递正确的养生观念,让老人重拾生活信心,推动老人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
改善了老人的家庭关系。疾病、不同的生活习惯、沉重的经济负担、对老人状态的不理解、不当的护理方式都成为老人和家人之间的障碍。通过疏导老人情绪、为家属提供技术支持、让家属在照顾中得到喘息机会等等,都有效的推动了老人家庭关系的改善。如护理员通过教授家人保健技巧,改善了老人身体机能,推动家人为老人制定合理的饮食起居习惯,改善了老人的生活状况,老人的幸福感体提升,原有的家庭矛盾也有所缓解。
增强了老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促进邻里互助。独居、孤寡、性格孤僻、灾后心理出现状况等老人的社会关系较为薄弱,脆弱性高。因此居家护理员在服务过程中需要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帮助老人建立新的社会连接,让老人可以重新融入到集体当中,重建生活的信心和正面的生活态度。如护理员通过增加老人的外出次数,陪同参与集体活动,组建老人关怀小组等,丰富了老人的生活。如本项目通过为老人购买协助行走的工具,陪伴聊天,精神慰藉等方式,成功帮助一名半失能老人重新融入社区,让老人恢复了生活信心。
(二)老协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上有了提升
首先,加深了老协理事对村内特殊老人生活状况的理解,并将特殊老人关怀纳为老协的重要议程。这为农村社会化养老,特别是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发展前提。
其次,老协了解并学习了居家养老服务护理技能和管理方法。老协理事参与到居家护理服务中,亲自学习居家护理的服务方法,并为部分老人提供了服务,有助于老协在未来协助培养居家护理员,为开展居家服务提供了一定的人力保证。
五、未来发展思路
(一)建立农村居家护理员队伍。
首先,农村居家护理员最好来源于本村社,有助于服务的持续开展,同时熟识当地的文化和习俗,可避免冲突。
其次,需要为居家护理员的持续发展寻找到资金保障。一方面可以从政府方面寻找资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老年协会的自主创收能力,提取一部分收益纳入特殊老人发展基金,作为护理员的服务补贴。
最后,建立服务支持体系。与乡、村卫生所建立合作,定期为居家护理员提供培训,保证服务质量。
(二)建立老协可持续生计发展道路
首先,与老协共同探索出生计发展道路,使老协在会费之余有额外的收入。益多已和老协达成共识,若生计项目有盈余,将拿出部分盈余用于特殊老人关怀基金,为特殊老人提供关顾或为居家护理员提供补贴支持。
其次,老协的主要功能是资源协调。为居家护理员寻找和链接培训指导,争取政府资源支持,监督居家护理员的服务情况等,都将成为老协的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