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益组织管理提升秘笈之——筹款有道》上

前言

       俗语说,“钱不是万能的, 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NGO运作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筹款”一直以来都是公益圈的热门话题,更是所有NGO的重要功课。ABC发现,对于公益组织特别是草根NGO来说,“缺钱”几乎是共同的难题,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筹款的问题应如何解决?ABC公益研究院集合过往多个筹款咨询案例的成果,并结合与行业筹款专家的深入探讨,一一为你展开解读。

1.  筹款是什么?

       “筹款”一词最初出自《清会典事例•户部•救灾》:“其委员所带司库拨银五千两,如有不敷,即由该道库筹款拨给,务令实惠均沾。”如今,筹款的意义已从救灾救急扩展到更广泛的公众和公共利益。

       任何工作的设想与实现都需要资金,公益事业也不例外。 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通常被称为非政府机构或非营利机构,是公益事业的主体,是独立于政府和企业外的第三方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虽然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本身的运营和发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

       商业社会里,企业直接向消费者或者服务对象收费,但在公益界,普遍存在的却是典型的第三方(资助方)买单方式。如图1所示,NGO提供产品和服务给受益群体,而所需要的资金和物资支持则来自于资助方,受益群体和资助方往往是不同的机构或人群。因此对于NGO来说,想要获得资金并进行可持续的发展,不仅仅要服务好受益群体,还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打动资助方。

图1  NGO的筹款利益相关方模型

 

2. 资金供需现状如何?

       公益界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体量大,来源也多。据《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统计,2013年社会各类捐赠总价值预计超过1363亿元1;2014年,预期社会捐赠总价值将达到1981亿元,较2013年增长33.5%。其中,受捐方主要集中在基金会和慈善会,吸纳了慈善捐助总额的七、八成。

表1  社会捐赠总量及主要受捐方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公益组织也开始借助互联网制造筹款营销事件,拓展筹资渠道,筹款的方式不断创新。数据显示,2013年网络捐赠总规模超过3亿元。116万用户参与腾讯公益平台捐赠;超过200万爱心网友参与新浪微公益平台;支付宝E公益捐款人次超过1个亿。2014年8月,“冰桶挑战”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在短短一周内阅读人次达45亿,筹款多达800万元2。

       捐赠总额年年上升,然而,我们却仍经常听到筹款难和筹不到款的声音,特别是中小型NGO,仍陷于筹款的困境中:

       “每年筹款都很难,都是惊险不断,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有的项目很容易筹到款,有的项目为什么怎么都筹不到?”

       “怎么才能找到适合的筹资渠道?”

        ... ...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公益捐赠市场热情高涨,而NGO筹资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究其因里,筹款是在NGO和资助方之间建立起供需匹配的关系,NGO如何凭借自己的项目、品牌乃至愿景去打动资助方,是资助关系建立的关键所在。 本文即从此处着眼,将站在NGO的角度,来分析和建议NGO应该如何去筹款

图2 筹款供需匹配

3. NGO筹款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NGO筹款难可能是由于方方面面的问题引起的,ABC美好社会咨询社基于过往的筹款项目,从战略、战术和支撑三个层面总结了NGO筹款的常见问题。

图3 NGO筹款常见问题框架

1)战略层面:NGO的业务定位不清晰,导致筹款时目标不明确

       NGO在诞生之时就怀有非常美好的创始理念,它们或是解决社会某一问题,比如倡导环境保护;或是服务于某些弱势群体,比如支持智障人士就业。但在美好的愿景下,大部分NGO对业务目标往往缺少定性或者定量的描述,比如要使民众的环保意识提升到何种程度,或者在未来多少年支持多少智障人士掌握就业技能。因此,NGO对实现业务目标所需要的资源、渠道、收入成本结构等也缺少必要的分析和深入的考量,很多时候说不清自己机构需要多少资金,也难以说明资金对于机构愿景的实现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因而很难说服资方捐赠。这是由于业务目标不清楚而导致的筹款目标不明确。

       另一方面是NGO的业务模式不清晰。我们将NGO的业务与筹款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以资金来源划分成两种模式:一是自盈利项目,在服务受益方的同时产出产品,通过销售产品直接获得收入,比如孤独症儿童烘焙项目,烘焙的糕点销售给社会大众,获得持续的资金收入;二是第三方捐助项目,以项目制的方式申请第三方资金捐助,比如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救助医疗项目,依靠大量的外部资金捐助来救治先心病患儿。当前很多NGO在两种模式中摇摆不定,甚至有的组织会同时通过两种方式去碰运气,哪里能获取资金就做哪一种业务,筹款顺利时就依赖资助,筹不到款时就又考虑自主创收。这就导致了NGO筹款的目标不够坚定,对于为什么需要钱、需要钱来做什么、要实现什么目标这些问题在内部尚且难以达成共识,更别提要说服资方了。

       同样的,由于业务定位的不清晰,也导致NGO不清楚自身需要建设什么样的能力,例如自盈利模式需侧重设计产品、定位目标客户以及拓展销售渠道;第三方捐助型项目则更侧重于收集项目效果数据、开展项目宣传、分析目标资方及其诉求。很多NGO希望获得资助,但并未针对性地构建相关能力,目标和能力错位也为筹款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战术层面:项目设计存在缺陷,导致筹款产品缺少吸引力

       一个好的项目是机构成功筹到款的基石所在,就像是一颗健康的种子。筹款渠道的扩展、筹款机制的建设都是培育它的水分和养料,能否破土而出、生根发芽则是从种子的形成——即项目设计阶段就决定了的。有的项目在初期规划时,容易因为机构主观意识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某些方面的“先天不足”,比如项目形式上,一个致力于智障人士社会融入的项目,邀请志愿者与智障人士一起进行趣味运动会等参与性的活动。虽然出发点很好,但因为这类活动多是“拍脑袋”临时起意,缺少系统的规划,或者仅仅是陪伴和玩耍,没能引导志愿者与智障人士进行深入而有效的交流等,导致公众不能认识到参与项目的积极性意义,从而使得项目效果和可持续性不够理想,削弱了项目对资方的吸引力。

       一颗种子不仅要内在健康,更要将其最有生命力的一面展现出来才能争取到更多资源。而很多机构往往没有意识到这点,对项目也缺少有吸引力的影响描述。ABC通过过往的专家访谈和丰富的案例研究发现,有些机构的筹款计划书在介绍自己的项目为什么需要资金时,能讲一个很打动人的故事,但对拿到资金后的执行提及较少,比如缺少详实的预算表,缺少评估衡量指标和保证机制等等,资方无法判断自己的投入是否“物有所值”,这也是当下“筹资难”的一大原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项目的设计、执行、管理、反馈等每一个环节都对筹款产生重要的影响。

3)战术层面:筹款渠道局限,导致筹款资金来源不足、筹款对象错位

       成熟的NGO应具备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以抵御突如其来的风险。但现实恰恰相反,我国大多数NGO都过于依赖某一资金来源。一旦长期以来的资金供应中断, 就会对组织的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造成筹款渠道局限的原因有大致有两种:

    “不去找”:部分NGO比较被动,更多依靠身边现成的资源,对社会上众多的资方缺少主动的调研分析——大大小小几千家基金会,并不是每个NGO都知道他们是谁,他们会给什么、要什么,如何才能接近并影响他们。

    “不合适”:部分NGO尝试找过但没有找到合适的资方;或者已经找到资方,但并不是非常适合自身,只好削足适履,从而导致资方的需求得不到很好满足,同时自身的使命与愿景也无法实现。

       究其本质,NGO缺少对资方分析的技能和方法,难以清晰判断有哪些资方真正适合自己,也难以对资方的需求和能力与自身的需求和能力进行清晰的匹配,从而使得良性的资助关系很难建立。

4)支撑层面:筹款机制保障不健全,也缺少主动筹款的意识,造成筹款不可持续

       有了好的筹款产品和整体的筹款规划,也需要良好的执行落地。在日常的筹款工作中,NGO在人员和组织、流程和制度、方法和工具上均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一些机构在组织设置上没有划分出专门的筹款职能,筹款难成效果或不可持续。比如,有的公益组织以项目制开展工作,不将筹款作为日常工作,不设筹款专员。往往到了项目回款出现问题,或者开启新项目缺乏资金支持时才会意识到要主动筹款,临时抽调人员展开筹款工作,只能从零做起。并且筹款不是独立个人的工作而需要跨部门的配合。如为某个项目筹款,不仅要了解项目内容本身,还要了解大众偏好,做好公关和宣传方面的工作,调动多方资源。临时抽调人员兼职筹款,由于缺少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往往很难得到良好收效。

       其次,缺乏筹款流程和制度保障,比如机构内部没有固化的筹款工作机制、成文的筹款指导文件、筹款资源库等,大多依赖于筹款人员自身的经验和资源。当机构内部缺乏系统的跨部门合作的流程或机制时,筹款工作无法有序合理地调配项目管理、财务以及公关等多个部门和人员。同时,筹款人员卸任或交接时,由于经验资源不能有效及时传承,还会造成经验、渠道、客户关系难以维系。

       此外,许多公益组织欠缺具体的筹款方法和工具,比如预估筹款项目效果以及衡量检查其最终效果的影响力评估工具、面向不同基金会和企业的筹款项目建议书模板、筹款财务报告、包装宣传项目的技巧等等。这些具体的工作方法和工具在市面上已有的一些书籍3和公益界一些实战类讲座中可能都有涉及,而关键是公益组织能不能转化吸收,为己所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由ABC美好社会咨询社志愿者时黎、汪婷、陈滢、何懿、詹媛媛、李匡媛、王靖泽、潘佳丽、王娇君等共同撰写完成。ABC上海分社社长孙彦萌、专家王毅、曲元瀛老师对本文亦有贡献。如需转载或授权发布,请与ABC公益研究院(ABCacademy@163.com)或ABC官方微信公众号(明天美好-美好社会咨询社)联系。

关于ABC:美好社会咨询社(ABC)成立于2008年底,是中国公益界首家完全由志愿者组成、向公益组织提供免费公益咨询服务的组织。ABC致力于通过整合职业人士与高校师生的优质资源,为公益组织在战略、市场、运营、管理、筹资、品牌、人力资源等方面提供专业的分析研究与解决方案,从而突破中小型组织的时间、能力与资源瓶颈,促进NGO持续、有效和健康的成长。

关于ABC公益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 是ABC美好社会咨询社的所属研究机构,作为ABC的智库和桥梁,研究院致力于以观点输出、方法论研究、定义探讨、ABC过往项目案例总结等方式,建立公益咨询行业理论框架,服务更多NGO,成为NGO成长助推器。

 

[1]数据来源:《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4)》

[2]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3]参考资料:《资助之道》、《公益筹款》等书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筹款  筹款词条  公益组织  公益组织词条  秘笈  秘笈词条  有道  有道词条  提升  提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