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对这次论坛的各类主题感受如何?
梁晓燕:对于支教来说,这次论坛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我们希望它们能形成比较好的组合。
问:您认为,有哪些话题是益微论坛应该有的,但现在论坛还没有的?
梁晓燕:短期支教也好,夏令营或者你不叫它夏令营问题都不大,但是在我看来,它不应该是仅仅有大学生对孩子的活动。既然我们人到了农村,那我们应该把大学生走进农村生活的一些活动都包括在里面。第一,家长;第二,社区的活动,我们和社区不同的人打交道;第三,做一定的社会调查;第四,劳动。这些内容,实际上是把我们学习的效果发挥到最好,把我们社区联结的功能发挥到最好,把我们大学生的成长的结果体现得最好。这些事情并不特别的占时间,是我们在乡村很自然可以进行的一些事情。而我感觉呢,我们这次论坛,有一点局限。局限在课程内容,对孩子们的活动内容。我希望下一次论坛,对大学生整个支教活动,除了课程以外的其他活动,也都可以包括。这个包括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更好的结构,无论是支教还是夏令营,都需要一个活动结构,这个活动结构,需要我们更打开一点。我有一点点顾虑,如果我们把理念跟夏令营有更多结合的话,我担心它会太窄,而一些对大学生成长和孩子的深度连接,会不够注意。我担心这个,我希望论坛在这方面应该有所提示。
问:所以说,乡村夏令营其实应该是大学生乡村实践的依托,他们应该有更多探索?
梁晓燕:对,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事是自然生发的,对大学生成长也很重要,这些活动应该涵盖在内,这是我的看法。而且暑期实践的时间不能短。一般夏令营都是5天到7天,我担心夏令营这样的概念对我们暑期是不合适的。我认为暑期支教至少20天,这里面就要把很多元素组合进去,可以有一个5-7天的主题夏令营是OK的,但前面、后面要有一个对当地学生的深度连接,包括他们的家庭、他们所在的社区,我们的大学生也要在农村社区里有更深入的活动。我并不希望看到,暑期支教也好,乡村夏令营也好,未来越来越变成一个浮皮潦草的短短掠过的事情。即使我们注重它的教育效果,但对乡村孩子来说,初步接触那些非常生动新鲜的活动,5-7天也太少了。他们跟城市孩子不一样,和城市里的儿童接受那样的夏令营不一样,所以我有一点点小担心,在这里有一点补充。我不反对夏令营这个词,但其实夏令营这个词是有暗示的,短短两个星期,对大学生的成长来说,远远不够。我们在西部阳光时那一整套,那四大元素,是有价值的,至少3周,甚至1个月的时间,对于一次性做完这些事情,对大学生的印象和孩子会深刻得多。
问:您在主题演讲里,从宏观角度来分析了当前支教所面临的教育状况,参与的校长也说感觉这些内容更适合给老师讲,您是否考虑过大学生能否理解这些宏观内容?
梁晓燕:我倒不觉得他一定要深刻认知。之所以我建议在论坛加上这个大环境分析,是因为我们往往容易就事论事,大学生做支教,更多的是有一种体验就完了。但一件事真的要做好,你把劲儿往哪儿使,你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成果,要对你在的大环境中自己的位置有所认知的。所以,对于那些真的想把事情做好的人,更深一点的认知是必要的。但是我也知道,不是所有大学生都是想真的把这件事做好,我当然也不会期待每一个人都把这件事看得那么重要,但我也要说,人群中总是有不一样的人,像这样宏观的认知,并且在宏观认知下一种更好的选择,是对真正自己的行动有思考、对自己的未来有教育理想和期待的人有启发的,我希望我的演讲启发到这样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