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为海洋办「净滩」活动,为什么既有用又无用?

       在乎环境保育的大学生:

       阿北您好!我平常会使用环保餐具、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与容器,我想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做一点环保实践,对环境应该有益无害。

 

       最近系上的朋友找我参加「净滩活动」,上网搜寻发现每一年的净滩活动不胜枚举,地点从南到北都有,引起我对净滩活动的反思。我在想,就像储蓄必须开源节流,环境永续也一样,如果地球上的垃圾只是不断的你丢我捡,大家每天在市场、便利商店、夜市、摊贩消费,制造一堆不可回收的垃圾,再由一小群人参加净滩活动,这样不是治标不治本吗?净滩活动的意义在哪呢?

 

       我想问阿北,您对净滩活动的了解为何?净滩活动在世界各地执行起来的效益大吗?参加净滩就够环保了吗?NGO 们除了倡议净滩,还需要什么样的配套措施呢?

 

       重视实质效益的褚阿北:

       如果要问我对「净滩」的看法,我有 2 个表面上看似彼此冲突的答案:净滩有用,但是光做净滩没用。

 

       光做净滩,没有用

       我之所以说净滩有用,是因为我相信所谓的「上游效应」。净滩是因为要在塑料垃圾进入下水道、河流造成阻塞,或是在进入大海后分解成小碎片,被鱼类、海鸟、海龟吃掉之前「捕捉」,越早收集这些塑料垃圾,负面的影响就会越小。

 

       同时,对于参与净滩工作的义工来说,海滩塑料垃圾量之大所带来的震撼,使其意识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本身就很有教育意义。NGO 工作者应该很清楚,教育意义转换成环境意识,参与者决定在行动上有所改变、减少塑料使用、不再乱丢垃圾,这活动的成效有时甚至大于实质意义。

 

       但是我也必须很诚实的说,光做净滩,其实没用。

光做净滩,其实没用。图/台湾水鸟研究群 彰化海岸保育行动联盟 @ flickr, CC BY-NC-SA 2.0

 

       台湾的海岸每年举办上百场净滩活动,如果有用的话,塑料垃圾应该会越来越少才对;但是,实际上,净滩的义工往往在一整天的腰痠背痛之后,抱怨垃圾「越捡越多」、「怎么捡也捡不完」,就是一个净滩其实没用的证据。

 

       毫不在意丢弃塑料垃圾的人,并没有被净滩者的努力所感动,所以继续「我丢你捡」,没有行动上的改变,所以光做净滩没有用。

 

       缺乏通盘考量,形同愚公移山

       光做净滩没有用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海洋垃圾的数量实在太庞大,只是单纯的把塑料垃圾从海滩移到几公尺以外的陆地上,用更多的塑料袋包起来,按照物质不灭定律,垃圾一点也没有变少!如果再雇用大型垃圾车,将这些垃圾运载至大型垃圾场掩埋或焚化,那只是把一种问题变成了另一种问题而已,但问题仍旧是问题。

 

       与其花力气在净滩,应该也要思考如何减少使用不可重复使用的塑料制品,或是净滩之后的塑料如何有效再利用,否则缺乏通盘的考虑,跟愚公移山没有两样。

被海洋废弃物缠身的海龟。图/USFWS – Pacific Region @ flickr, CC BY 2.0

 

       不少号召净滩的团体,其实也明白净滩的「实质意义」不大,但还是会说有「教育意义」。

 

       这样的论点,就好像社福团体花了很多钱订制捐发票箱,还耗费很多人力回收发票、对发票,但地点分散,使得发票数量太少,根本没有实质意义,这种时候他们就会自我安慰说:「至少我们的发票箱放在那边,旁边还有机构的宣传品,有媒体露出的效果就很有教育意义啊!」但实际上,那就叫做「没有效果」好吗?如果有效果,就会有很多人捐发票、捐款了,不是吗?

 

       净滩做了这么多年,如果真有教育意义,那么效果就会扩散,大家就不会在沙滩上丢垃圾了,不是吗?

图/@ Wikimedia Commons

 

       把垃圾移到几步之外的垃圾筒,不如移到商业链中

       这些以塑料为主的所谓「海洋垃圾」,如果单靠净滩没有效果,怎样才算有效果?其中一个方法,是将「净滩」从独立、单一的「活动」,延伸成为一个有商业模式、常态性的产业「供应链」环节。

 

       以运动用品厂商阿迪达斯(Adidas)为例。阿迪达斯计划与 Parley for the Oceans 这个致力减少海洋环境污染的 NGO 合作,一开始用 Parley for the Oceans 回收的塑料垃圾制作成 7,000 双售价 €200 欧元的限量运动鞋,放在这个品牌的超轻量级 Ultraboost 系列底下贩售。此系列鞋面的成分有 95% 是从马尔代夫附近的海域回收的、再生塑料纺成的线织成的,大约等于 11 个塑料瓶罐,而这双球鞋的其他部分,也是选择使用回收原料制造。这双特殊的限量版运动鞋被取名为 Uncaged Parley (uncaged 有解放之意)。

阿迪达斯与 Parley for the Oceans 合作推出的鞋款,几乎以回收材料制成。图/designmilk @ flickr, CC BY-SA 2.0

 

       当然,如果只是少量生产,对于海洋塑料垃圾的再生利用实质意义有限。所以,到了 2017 年,此鞋生产达到 100 万双,阿迪达斯并于记者会中表示,公司政策是希望最终能够完全使用 Parley for the Oceans 的海洋塑料再生原料,取代阿迪达斯品牌所有的新原料。除了运动鞋,阿迪达斯为德国的拜仁慕尼黑(Bayern Munich)足球队、西班牙的皇家马德里(Real Madrid)足球队生产的限量足球服装,包括袜子,也都是使用这个组织的海洋塑料垃圾制造。

 

       当净滩不只是把塑料垃圾从沙滩,移到几步以外的垃圾桶,而是移到商业活动的产业链里,就有用了。

 

       绵薄之力也能创造改变

       就像 Parley for the Oceans 的创办人 Cyrill Gutsch 说的,他很清楚知道──只是透过净滩、收集海洋塑料垃圾的行动,并没有办法让问题消失:「没有任何人能够只手拯救海洋。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任务当中都可以扮演一个角色,所以创意工业里的专家,能够将废料、产品、商业模式都重新创造。消费者,也能够创造这个市场需求,带来改变。」

 

       「保持乐观。允许自己的绵薄之力被纳入更巨大的机制当中。让自己变得有用。」(“Be optimistic. Be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Be useful.”)是在被巨大的无力感笼罩时,需要时时谨记的 3 个原则。

 

       这么有道理的话是谁说的呢?是阿北说的。我们下次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无用  无用词条  有用  有用词条  海洋  海洋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  活动  活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