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政府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报告中的教育、医疗、就业、收入、消费等民生内容均与社会公众生活和利益息息相关。
脱贫将是今年政府工作重点狠抓的领域,计划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新增扶贫投入向深度地区倾斜;对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人口,因人因户落实保障措施。
其他,在收入消费方面,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教育领域,政府工作则重点关注农村学生辍学率以及借助互联网手段,加强对幼儿托育的全过程监管;医疗领域将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环保领域攻坚“蓝天保卫战”,以降低有害气体和废物的排放,严控“洋垃圾”等作为工作重点。
人大代表们除了在会上发言外,也在会下的媒体采访环节就自己关注的公益、民生等热点议题发表了看法和建议。小编梳理了两会期间的公益之声,以飨读者。
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建言:
老龄化加剧,应探索多元智能养老模式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首经典老歌,不止唱出了歌者情怀,还唱出了千万子女的心声。
然而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如何将“陪父母变老”做成一件浪漫的事,难度可不小。尤其是老年人对养老、医疗的需求不断增长,这种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在一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含失智老人)4063万人,完全失能1000多万人,他们最需要医养结合服务,但目前的医疗服务体系不能接纳,养老机构有医疗服务功能的也只有20%。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卫红指出,随着社会发展,养老和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日趋庞大,但在现实中,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与承载力不对称问题较为突出,给现行养老和健康体系带来严重挑战。同时,医养结合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医养结合医保支付政策难以保障护理需求等问题,也制约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
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新村街道梨树园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余梅认为,由于各地区差异性比较大,养老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实施医养结合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工作机制不完善,养老与卫生医疗服务在政策上没有新突破,养老与医疗保险还不能实现无缝连接;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缺乏,从业者综合素质偏低、培训机构不健全、工资待遇低,相应的社会保障不到位;养老与健康服务产业政策不配套,形成不了循环经济。所以,养老健康服务体系很难形成。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南街道方林村党委书记方中华,是连任三届的“老代表”,他一直关注农村养老问题。他认为,应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社会化养老才是出路,即使采取居家养老模式,社区医疗服务也要及时跟上,同时应鼓励社会资本建立专业性养老机构,通过“医养结合”,解决村级集中养老的弊端,提供差别化的养老服务。这样一来,就不存在上述这种不敢入住的情形,切实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
三位代表还呼吁,尽快组织专家评估落实护理补贴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结合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引入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作为必要的辅助体系。加强顶层设计,设立老年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加快推进康复养老护理一体化,设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推动。
社科院研究员谈教育扶贫:
目标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毅认为,教育扶贫不同于经济扶贫,其目标不仅仅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能上学,还要让他们和其他家庭的孩子在同一个起跑点上,这意味着教育扶贫要推动教育公平。教育扶贫的对象是孩子,他们不同于成年人,教育扶贫的措施要更公平、更人性和更具综合效应。
教育是解决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家庭持久脱贫的根本手段。在过去多年的扶贫实践中,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的问题一直是教育扶贫的重点之一,然而简单地提供经济资助使贫困家庭子女进入学校并不能彻底解决贫困问题。
教育扶贫的对象大部分是未成年人,如果将这些家庭的孩子从一般家庭的孩子中识别出来,并贴上标签,成为扶贫对象,对于这些未成年人的成长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在设计精准教育扶贫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普惠的政策,普惠的政策有时候可能会发挥更好的扶贫作用。教育扶贫要更多从贫困家庭儿童自身的特点出发,不仅关注他们的经济问题,也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
总之,教育扶贫推动了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在教育扶贫实践中形成的一些富有成效的政策需要被推广,不能因为精准扶贫任务完成而终止。如果说精准扶贫要解决现存的问题,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中不使一个人掉队,那么教育扶贫在关注现存问题的同时,也需要面向未来。首先,保障在教育公平的前提下,所有儿童包括贫困家庭的儿童和非贫困家庭的儿童都能够享受公平的教育;其次,教育扶贫的目标不仅仅是让贫困家庭的儿童能够上得起学,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中,能够有平等的机会。
“宝贝回家”创始人:
建议拐卖儿童罪不设诉讼时效
十多年前创办全国首个面对被拐、流浪乞讨儿童的公益寻子网站至今,新任全国人大代表、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办人张宝艳帮助2300多个家庭团聚。张宝艳表示,在宝贝回家寻子网上,有四五十个家庭团聚后,却因为过了追诉期无法对人贩子追究责任。
张宝艳认为,DNA数据库是帮助寻子的最好渠道,作为今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之一,就打拐和寻子,她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对拐卖犯罪诉讼时效做修改,或者不设诉讼时效。我国对刑事案件的追诉期最高是20年,但很多儿童被解救是在二三十年之后,当初,警方只有在有证据表明孩子被拐卖时才给立案,但绝大多数家长找不到证据,所以这类案件基本都是按照走失处理,没有立案,因此现在都过了诉讼时效。这些家庭明知道是谁干的却没法追究,这不公平。在宝贝回家网站上,就有四五十个这样的例子。另一个建议是希望国家加大对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
建议将虐待动物罪写入刑法
近年来,虐待动物事件频发。2017年1月,云南省丽江市一女子购买一只英短猫,回家后又称养不起,要求店主退款被拒后将猫剥皮。2017年2月,四川宜宾市两名中学生,将一只流浪狗从约2米高的阶梯上用力摔下,随后将鞭炮塞进已经奄奄一息的小狗的嘴巴和耳朵里炸,两人还手持木棍对着小狗一顿乱打。2017年11月,辽宁大连华南晶品枫林小区南院内,三只即将送养的小猫被残忍地开膛破肚。但是对于这种恶行,除了社会谴责之外,并无其他有效解决方案。
朱列玉表示,由于我国刑法中并未将虐待动物的行为列为刑事犯罪,社会出现的严重伤害动物的行为无法在法律上得到有效制止,善良守法民众对此纵然愤怒、恐慌、心灵痛苦,却也莫奈其何。“建议尽快将虐待动物罪写入刑法,引导人心向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和谐氛围。
多位代表委员谈儿童性侵问题:
对有前科者实施从业限制
全国人大代表刘丽表示:“对于儿童性侵问题,防范教育要胜于事后补救,因为事情发生后,即使犯罪人员受到法律的惩治,可是孩子是受害者,他们的成长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上海闵行区人民检察院未检科科长杨珍表示,闵行区综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等方面相关条文,秉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探索建立对有性侵儿童前科者限制禁止从业机制。“这项制度启动后得到广泛的肯定,也有不同的声音,主要存在关于立法依据、会不会对违法犯罪人员人权存在侵权情况的疑问。” 杨珍说,所以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关注和完善。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胡卫坦言,性侵犯罪人员危险程度比一般违法犯罪人员更高,所以隔离时间应该更长,需要对其进行更多的监管限制,这也是世界各国普适性做法,“在我国的部分发达城市可以先做起来”。
“关于儿童性侵问题,包括家庭暴力、校园欺凌等,无论国务院各个部委、地方都发布了很多政策,可是这些政策落实不够。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后,一定要成为能够更有力执行的‘硬法’。”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说。
综合整理自澎湃新闻、北京青年报、
新京报、法制日报,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