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在尼泊尔当志愿者的二三事丨国际志愿者故事

心怀柔软,山水有相逢

 

       编者按:

 

       李婉妍,2016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本科攻读中药学专业,后研究方向主攻藏传佛教与医药,主要关注藏医药在藏区的发展与传承,及藏区的医疗问题。

 

       2016年底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志愿者项目选拔后,于2017年3月辞去自己喜欢的工作,赴尼泊尔志愿服务,义无反顾的去追求自己未完的公益梦。

 

       时光匆匆,转眼2017即将结束,本文将与读者一起分享她的志愿时光。

 

       1与尼泊尔的初次照面

 

       进入尼泊尔之前,对它有千万种想象,但大多数只是停留在其文化风俗层面,对其国情、政治、生活方面的认知是一片空白。3月1日,我们一行人乘坐飞机前往加德满都,我在行前仍觉得此次行程十分虚幻,直到飞机落下,双脚触碰尼国的土地,那种真实感才逐渐扑来。

 

       很快,初次会议、项目介绍、拜访当地合作伙伴、确认正式工作时间等一切行程循序展开,我对自己这个“志愿者”身份的自我意识也更加具象。

 

尼泊尔志愿者小队首次探访当地NGO—NRSD(国家残疾人康复协会)办公室

 

       2尼泊尔风味的中文:“早上好“和”再见”

 

       在一切准备妥当后,志愿工作很快展开,时间从一个天气很好的周日早晨开始(尼泊尔的工作日为周日至周五)。

 

       我和我的伙伴二人顺着地图、凭借记忆,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终于走到了我们日后将要服务的当地机构(NRSD)。这一切后来也成为了我们平常去工作的写照。

 

       在这里我担任的是理疗师一职,协助机构的员工一起处理办公室工作,整理仓库,为需要的残疾人测量尺寸,给他们安装和分发合适的轮椅。

 

▲ 第一次参加NRSD的轮椅分发活动

 

       纵然之前有过多种设想,但是没有想过瓶颈来得如此之快。一方面是自己所学的知识在这里可能毫无用武之地,你只是做一些体力活动;另一方面则是语言问题,工作过程中屡屡需要借助当地员工的翻译。

 

       幸运的是,当地的员工和学员非常友善,他们对我们这两个来自中国的志愿者给予了最大的热情,常会在培训休息或结束后跟我们聊上几句,让我们去解答他们对中国的疑惑和想象,或者让我们教他学习一些中文对话,甚至有时候一时兴起,拉着一起唱唱跳跳、开天南地北的玩笑。在这样逐渐交流和接触的过程中,我心中的不安终于消逝。

 

       实际上,国内很少有机会直接去接触到残疾人,所以在此之前担心能否如常去面对他们。但事实上,他们与我们并无二致,他们的笑容十分动人、有感染力,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纯粹。我的这些疑虑和偏见在他们面前实在过于可笑。

 

▲ 和NRSD的盲人们一起唱歌

 

       可爱的当地员工会在我们上下班的时候热情地用我们教的中文说“早上好”“再见”“一路平安”;手巧的聋哑女孩会给我编辫子;有才的盲人男孩会给我们表演脱口秀;淳朴的清洁工Didi(尼泊尔人对姐姐的称呼)在我们的影响下也开始习惯喝热水……

 

       虽然有时候常常会被他们弄得哭笑不得,但是在这里,我学会安装轮椅,学会一点点手语,学会和他们交往,学会从容微笑……

 

▲ NRSD的聋哑女孩儿在聊天

 

       3“Miss ! Candy !”

 

       后来,我们的工作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同时兼顾了一家特殊儿童培训学校(SERC)的工作。不同于上述的培训机构,该学校的学生多为自闭症儿童、四肢无力或僵直儿童、21-三体综合征儿童等,很多在我们看来易如反掌的动作,如捡球、拿球、上下楼梯等对他们来说是十分困难的。

 

▲ SERC的孩子们在广场上等待放学

 

       我的工作是在康复教室为学生做康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有的孩子会要求自我完成训练,无论摔倒多少次,他们都会靠自己;有的会请求我帮他们增加训练的内容,让自己的训练更有效果;当然也会遇上顽皮的学生,需要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换一种方式让训练顺利进行。

 

       在这样一天的工作里,大量的体力消耗是一种常态,但是和孩子们在一起久了,看到的多了,我会感动于他们的自律、友爱、礼貌还有乐观。孩子们之间会相互帮助,搬器材、捡玩具,分享饼干和糖果;在宿舍里,年长些的孩子照料身体不便或者年纪小的孩子,一切都井井有条。

 

▲ 李婉妍在给SERC的孩子训练

 

       回来后,常会遗憾走前没来得及跟他们一一打招呼说再见,常会想起孩子们围着我要candy,开玩笑喊我Candy Miss的画面。我想我们会再见,我会带着好多Candy去看他们。

 

       4拥抱大自然,MoMo万岁

 

       我未曾在其他国家长时间生活过,想融入尼泊尔,便要理解、适应、习惯他们的生活方式。

 

       在这边,出行时口罩是必备,尘土是尼泊尔大地震留下的“礼物”。不过不同于城市外部,家家户户的房子十分干净好看,五颜六色的外观,满院子的花草,探出围墙的植物经常会成为我路上的小惊喜。咖喱是餐食日常,米饭是有些硬的,黄牛大多是躺在马路中间不能吃的,“勤恳”的水牛才是盘中餐,烤玉米又磕牙又香,MoMo(注:饺子)会让人欲罢不能……一杯小小的奶茶也可以坐一个下午。

 

       而在这样缓慢的生活节奏里,我十分热爱他们身上散发的勃勃生命力。在尼泊尔,你鲜少会碰见穿得十分素净、不化妆的女人。颜色艳丽、款式多样的Kuta(尼泊尔传统的女性服饰)在她们身上均不违和,十指的蔻丹、明丽的口红,手上脚上的首饰……上至年迈的妇女,下至幼儿园孩子,一切都妥帖妆扮,自然大方地展示她们对于美的定义,不因年龄、外貌而框住她们的想象力和热情。

 

 

       尼泊尔有太多值得去探索和体验的地方和事物,时间稍纵即逝,我们学会在普通的日子里寻找有趣的日常,更贴近他们生活的温度。

 

       5在尼泊尔寻找答案

 

       行前有人问:“你去尼泊尔能做什么?”

 

       我欣赏尼泊尔对残疾人群体的重视和包容性的态度,他们并未将他们归类为多么特殊的群体,而是肯定他们一样有能力能够去实现梦想,施展自己的才华,某种程度上,这打破了我对尼泊尔一些固有的想象和看法,也令我去反思我过去的一些偏见和狭隘。

 

       我喜欢他们仿若天生的乐观。2015年那场地震没有击垮他们的信心,不过多抱怨,不沉湎过去。因此,我仍能看见坐在广场边上坐成一排在晒太阳的老人,仍会遇见在路边贩卖各种蔬菜水果的小贩……生活仍在继续。

 

       我所做的,微不足道。

 

▲ 李婉妍与路边妇女们的合照

 

       作为志愿者,关于公益,我有很多想寻找的答案,十分幸运的是,我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去办公室的路上,在楼下餐桌边,在厨房里,在那个可以看到落日的天台,有幸得以与你们一一交流,真好。

 

       电影《欢迎来南方》的结局里,男主人公的下属对他说:“总是这样的,您到一个地方,慢慢习惯那里的一切,当一切进入正轨和大家相处愉快时,就像小偷一样悄悄离开”。

 

       山水有相逢,心怀柔软,一切祝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志愿者  志愿者词条  尼泊尔  尼泊尔词条  故事  故事词条  国际  国际词条